2021-01-13 1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作為上海市第二批城市社區離退休幹部黨建試點單位,普陀區宜川路街道黨工委以「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的成效更加顯著」為目標,堅持活動菜單化、學習制度化、內容主題化,不斷創新學習活動方式;充分挖掘廣大老同志中蘊藏的豐富紅色資源,以「普老匯」黨群陣地為抓手,搭建老同志展示正能量、助力社區發展的平臺。
明確要求,找準方向,推動黨的組織覆蓋向社區擴展
任務目標清。鼓勵引導對組織關係不在社區的離退休幹部黨員參加社區離退休幹部黨組織的活動,引導老黨員到社區亮身份,最大限度把他們納入到組織中來,實現「一方隸屬、多重管理」;堅持條塊互動,繼續與退休幹部人數較多的市監獄管理局、寶武集團等條塊聯手共建單位落實好新退休黨員集體報到、督促報到等聯動機制。
工作定位清。通過組織紐帶凝聚廣大社區離退休幹部,將他們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和威望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優勢;在總結好中遠「314」樓組功能型黨小組等黨建經驗的基礎上,以「地緣、業緣、趣緣」等紐帶,在樓組、團隊和志願者隊伍建立「功能型」黨組織25個,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組織引導社區離退休幹部圍繞社區建設難點堵點積極獻計獻策,為打贏宜川「六大攻堅戰」助力。
工作機制清。通過健全通報情況、參觀學習等政治待遇和制度,落實關愛走訪、節點慰問等黨內關懷制度,加大日常關心關愛,實行「一人一冊(策)」離退休幹部信息動態管理機制,為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
整合資源、完善陣地,推動離退休幹部黨員教育管理向社區延伸
整合實體陣地。整合黨群服務站點、普老匯站點等陣地資源,實現「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全覆蓋。積極挖掘上海造幣廠錢幣博物館、德力西企業展列廳、中遠實驗學校愛教基地等社區資源,梳理形成15個「四史」學習教育基地清單,推出宜川「四史」紅色地圖,為離退休黨員在內的廣大社區黨員提供就近學習、樂學活學的平臺和載體。
融合網絡陣地。製作普老講師團「微視頻」、推出「微黨課」,同時組織老同志網上收看「普陀記憶」網上展覽、「初心課堂」專題講座,引導社區離退休幹部結合個人親身經歷開展雲上交流;號召各類老幹部小組開展詩歌、繪畫、剪紙、手工等正能量文化創作,並定期整理素材,在「丈量宜川」微信公眾號進行線上展示。
聚合銀齡優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離退休幹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為抓手,充分發揮老同志獨特的優勢和作用,聚合街道、社區、工作室老黨員,建立宜川普老「四史」宣講團,擴充宜川普老關愛團員至13名,成立兩支志願者服務團隊,實現全方位助力,為社區發展匯力聚心,匯智聚才,匯果聚成,從思想上、政治上助推社區黨組織建設。
突出重點、深耕項目,推動離退休幹部黨員作用發揮向社區輻射
小項目、大效應。充分發揮「宜川普老關愛團」「承啟書記工作室」等離退休幹部黨建品牌效應,關愛團成員們以「從石庫門再出發」主題活動為依託,與6位街道機關正科級青年幹部進行結對,通過「五個一」活動,加強老青互動交流,促進互學互進;在年度「三新黨員」培訓中深情寄語入黨申請人,在「四史」學習教育中結合親身經歷暢談國家發展新變化,不斷將關愛觸角延伸到科室和社區。
小載體、大能量。社區黨組織以活動為載體,不斷吸引廣大社區離退休黨員幹部投身志願服務。融入中心工作,在「三創」「三舊換三新」「蘇州河綜合整治工程」等重點工作中,老同志們結合自身實際,既當志願者、又作顧問團,有的還參加小區業委會工作,在建設美麗宜川、智慧宜川、活力宜川、平安宜川中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聚焦時事熱點,老同志走進居民區、步入片區,開展《新中國首部民法典的深遠意義》專題講座;跨進社區學校分享《習近平在福州》等系列好書;通過廉政文化作品徵集激勵人、引導人、鼓舞人、塑造人。用手中的筆記錄社區的發展,用鏡頭捕捉社區的變化,用畫筆描繪社區的進步,用話筒傳播正能量。
資料:人民網
原標題:《離退休不再寂寞!普陀人的老年生活如此精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