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祖國邊境線上的移民管理警察巡邏路

2020-11-26 中國西藏網

  「兩巴一嘎,誰去誰傻。」這是流傳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的民間順口溜。「兩巴」指仲巴縣、崗巴縣,「一嘎」指薩嘎縣。順口溜暗示的是這3個邊境縣自然條件的艱苦。跟隨鏡頭,通過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在「兩巴一嘎」最具代表性的3個單位的巡邏日常,一同感受移民管理警察們的家國情懷。

  亞熱邊境派出所:巡邏在海拔5300米的「無人區孤島」


圖為亞熱邊境派出所民警在崩崩拉執勤點巡邏 攝影:龍小鳳

  「無人區孤島」這個稱謂對於亞熱而言不是徒有其名,在亞熱邊境派出所一年365天能見到的陌生人屈指可數,陪伴民警最多的活物就是野狗孤狼。特別是每到夜晚降臨,派出所周圍沒有車水馬龍的鳴笛聲,沒有燈紅酒綠的街道,只有此起彼伏的犬吠和一片黑暗,走出派出所就置身於黑暗中,方圓幾百裡,看不見一絲光亮,派出所就像夜晚中的燈塔,為在黑暗中出警的民警指明「回家」的方向。


圖為亞熱邊境派出所民警在崩崩拉執勤點巡邏 攝影:龍小鳳

  派出所有這樣一個中尼邊境線上的執勤點——崩崩拉執勤點,這個名稱聽起來十分可愛的執勤點,自然條件卻一點也不可愛:海拔5100米,面對執勤點望去只有無邊的荒蕪的黃土坡,背對執勤點是常年積雪的高山。執勤點唯一亮麗靈動的風景就是民警們巡邏的身影。

  「我喜歡巡邏,因為每次扛著國旗走在邊境線上就有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對於我而言這是一種莊嚴而神聖的儀式,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民警梁航說。

  正是這群和梁航一樣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年青人給亞熱無人區帶來了生機,在祖國的邊境線上抒寫著赤膽忠誠。

  崗巴邊境派出所:巡邏在海拔4900米的「中印邊境第一村」


圖為崗巴邊境派出所民警在「邊境第一村」巡邏 攝影:龍小鳳

  說起崗巴,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行走的黃金」——崗巴羊,但是在崗巴還有一個著名的「邊境第一村」——吉汝村,這個村莊距中印邊境僅5公裡,因此被稱為「中印邊境第一村」。由于吉汝村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吉汝村的村民有著「家門連國門,有國才有家」的切身感受,大家都以能夠守土固邊為榮。

  「在這裡巡邏,我們不敢有一絲懈怠。」民警唐卻說,「今年由於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巡邏任務更重了,我們每天都會堅持巡邏、觀察,不管下雨還是下雪,都會把轄區範圍的邊境線巡邏完。」


圖為崗巴邊境派出所在「邊境線五公裡觀景臺」巡邏 攝影:龍小鳳

  吉汝村海拔4700米左右,但民警們在轄區巡邏時遇到山口道路不通、車輛無法通行的情況下只能徒步爬山,5160米、5290米、5400米、5770米……隨著上山的海拔不斷增高,對民警們的身體狀況是極大的挑戰。

  每一次巡邏,民警們的身體都將承受一次高海拔帶來的「洗禮」,但是他們堅持在這「邊境第一村」每一天的巡邏,只為守護好腳下每一寸祖國的土地。

  昌果邊境派出所:在海拔5370米跟著警犬大胖去巡邏


圖為警犬大胖和昌果邊境派出所民警一同巡邏 攝影:龍小鳳

  「三訪四見先進單位」「全國基層建設標兵單位」「一級公安派出所」「全國新時期群眾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獲得這些榮譽的昌果邊境派出所位於中尼邊境薩嘎縣昌果鄉。

  雖然平均海拔5300多米,含氧量不足內地的40%,但這裡有成群的牛羊、整潔的村容、文明的鄉風,處處呈現出一片和諧穩定的美好景象。這樣的環境,孕育了「全國勞動模範」石角、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首屆「最美國門名片」王卿龍……有他們在這裡駐守,祖國放心,人民放心。


圖為警犬大胖和昌果邊境派出所民警一同巡邏 攝影:龍小鳳

  「大胖,走巡邏去!」

  「汪汪!」

  大胖是派出所的警犬,每到民警們巡邏時,總會看見大胖的身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胖意識到了自己比轄區裡的其他犬只多了一份責任,它便開始跟著民警們一同巡邏踏查。

  巡邏的民警,他們的身影和大山交相輝映,在高原烈日的照耀下,堅定的步伐,遠去的背影,融進了藍天白雲,也融進了祖國的邊境線。(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龍小鳳)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邊境線上度過90天,他說:我把心留在了那裡……
    「他們用一雙雙腳板,丈量著祖國的邊境;用一副副鐵肩,擔起戍邊衛國的重任,將自己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移民管理事業,譜寫出『國門壯美、衛士無畏』的華美篇章」。近日,在天津邊檢總站南疆邊檢站舉行的輪勤輪訓工作事跡報告會上,該站民警王守群動情地向大家分享著他的經歷和感悟。
  • 怒江畔、白虎山中臨滄移民管理警察的山河情懷
    這是雲南臨滄邊境管理支隊勐捧邊境派出所管轄的怒江畔的龍鎮橋執勤點和白虎山中章奎警務室的晨霧景象。怒江和白虎山猶如其名,壯麗巍峨,龍騰虎躍,高山峽谷之間,奔騰的怒江左衝右突,將大山切割成深淵和峽谷,讓人不寒而慄,但當走進峽谷邊這一群戍邊堅守的移民管理警察,聆聽他們戍守邊疆的故事,傾聽他們心中延續的紅色堅守,便覺得這靜默的大山奔騰的大河有了血肉,充滿了情懷。
  • 守點、守線、守夜:他們「釘」在祖國邊境線上
    守點、守線、守夜……這是在雲南4000餘公裡邊境線的1300多個「哨位」上一群「藏青藍」真實的生活寫照多年來 他們用忠誠和信念「釘」在祖國的邊境線上李紹剛 攝為震懾妨害邊境管理秩序的違法犯罪人員,民警在視野空曠的茶山頂上建蓋了一個臨時執勤點。插上黨旗、裝上太陽能探照燈,一個距離邊境線150米、視野輻射4.6公裡邊境線的「微型堡壘」便建成了。
  • 邊境線上的守望者:她也曾打過退堂鼓
    兵團第三師託雲牧場地處少數民族邊境地區、邊境地區,西北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72公裡。博比洋執勤房位於託雲牧場3連,海拔約3800米,年平均氣溫為—5℃,與一道鐵絲網毗鄰,是維穩戍邊的前沿重點。
  • 玉素甫卡孜·託依:邊境線上一座有生命的護邊堡壘
    他最美好的童年回憶都留在了這片荒涼卻美麗的土地上。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這裡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對於從1999年就護邊至今的父親來說,這裡不僅是家園,更是祖國邊陲的最後一道防線。      1999年,20歲出頭的玉素甫卡孜·託依從伊寧市被聘用到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為解放軍放牧。他帶著妻子來到了當時還是一片荒地的67團,後來夫妻倆成為邊境線旁的護邊員。
  • 【瑞麗抗疫一線】中緬邊境線上的「抗疫夫妻檔」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持久戰中,在中緬邊境線上,每天都有許多抗「疫」夫妻在「戰場」上奮鬥著......「疫情不退我們不退,自始至終堅守崗位」「今天回家吃晚飯嗎?」「你和孩子先吃,我這裡手頭還有點要緊事要處理」。
  • 頂著12級大風上哨 他們是祖國移動界碑
    中國軍人留下了一道道立身為旗的身影穿密林、鬥蛇蟲墨脫邊防官兵負重40斤踏上巡邏路近日西藏軍區墨脫邊防營官兵又一次踏上了巡邏路此次巡邏的目的地位於40多公裡外的原始森林深處往返需要一天半的時間距離巡邏終點還剩下16公裡由於路況太差車輛無法通行
  • 雲南瀘水:邊境線上的「義務巡邊隊」,嚴把邊境「入口關」
    原標題:雲南瀘水:邊境線上的「義務巡邊隊」,嚴把邊境「入口關」鞍馬猶為歇,戰鼓又催徵,自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怒江邊境管理支隊稱杆所結合轄區特點,充分發揮群防群治力量,由民警帶領護邊員、護林員對轄區邊境便道開展定點巡查、不定時巡邏,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築起邊境嚴密的疫情防控線,有效守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 致敬 邊境線上最長情的告白
    觀看完整視頻:發布活動現場,央視知名主持人康輝說:「魏德友秉持『我為祖國守邊防』的堅定信念,幾十年如一日紮根艱苦偏遠地區巡邊護邊,至今過著『家住路盡頭,放牧就是巡邏』的生活,被譽為邊境線上的『活界碑』。」
  • 千裡邊境線上的小康圖景——廣西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廣西深入實施強基固邊、民生安邊、產業興邊、開放睦邊、生態護邊、團結穩邊「六大工程」,組織開展邊境基礎設施「三年會戰」,將興邊富民行動不斷推向深入,邊境地區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村通了硬化路,家家住上磚瓦房,人人喝上清澈水,邊民世代期盼的「小康夢」看得見摸得著。
  • 通訊:活躍在中蒙邊境線上的民兵騎兵隊
    邰芳 攝中新網阿拉善12月25日電 題:活躍在中蒙邊境線上的民兵騎兵隊作者 李愛平 邰芳「我對這片領域基本是了如指掌,哪個河道、哪個方向、哪個點位有什麼特徵,我都一清二楚。」25日,西尼夫興奮地說道。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阿左旗唯一一支活躍在中蒙邊境線上的民兵騎兵隊。圖為阿左旗烏力吉蘇木駝峰應急民兵排。 邰芳 攝上世紀60年代就加入了阿左旗烏力吉蘇木駝峰民兵隊伍的西尼夫,如今古稀之年的她還是會騎上摩託車,在中蒙邊境線拿著望遠鏡查看動態。她說,「現在兒子、兒媳接了我的班繼續守土戍邊。
  • 邊境有我,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海拔3200米的高山上,35號界碑境外...
    「邊境有我,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海拔高達3200多米的高山上,中緬35號界碑旁,由怒江移民管理警察、預備役民兵、邊境護邊員組成的35號界碑境外疫情防控點巡邏隊,正在舉行宣誓儀式,宣誓聲久久迴蕩在密林高山中。
  • 上海警察又火了!這部警察巡邏紀錄片,豆瓣抖音微博都上熱門,憑什麼?
    最近,有一部反映上海警察日常工作的紀錄片在網上很火《巡邏現場實錄2018》在解放君的印象裡關於警察的電視作品大多都是展現警察同志「偉光正」的形象主旋律、正能量的作品其實並不好拍一不小心就容易讓觀眾反感但是,《巡邏現場實錄2018》卻簡直是國產紀實節目中的一股清流這部紀錄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9要知道,最近大熱的《大江大河》評分也是8.9那麼這部紀錄片到底說了些什麼?
  • 「木棉花」女警隊 邊境線上一道靚麗風景
    在富寧邊境管理大隊田蓬邊境派出所裡,有這樣一群人:她們幹練自信、敢為人先;她們堅定信念,勇於奉獻;她們立足崗位,砥礪前行。不論工作還是生活,她們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演繹著巾幗不讓鬚眉的精彩故事。
  • 嶽陽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移民管理警察喜迎首個人民警察節
    嶽陽晚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楊明 記者 艾傑)1月6日,在首個人民警察節來臨前夕,嶽陽邊檢全體民警職工在嶽陽君山長江最美馬拉松賽道奮力起跑,拉開「禮讚國門·最美衛士」移民管理警察馬拉松健身悅跑主題活動帷幕。雖然寒風凜冽,但絲毫也不能阻擋移民管理警察們的熱情!
  • 3200米高山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
    茨開鎮丹珠村坐落在雲南貢山縣這裡海拔高達3200多米地勢險峻、氣候環境惡劣、高寒缺氧35號界碑境外疫情防控點身著冬季棉服的貢山邊境管理大隊移民管理警察們依偎在高山半腰的邊境巡邏路11月底的一天,我跟隨單位領導一同到35號界碑境外疫情防控點看望慰問點上的工作人員,並根據工作安排在點上留宿了一夜。出發前,與我一同前往的同事專門跟我說,上面海拔高、氣溫低,讓我多帶一些禦寒的衣物。
  • 雪山冰原巡邏,你騎過4檔的軍馬嗎?
    在抵達5號界碑之前,為了照顧我們,讓我們逐步適應騎馬巡邏的節奏,基本上是一檔前進。我的小紅馬搖頭晃腦地「表示」:內心很不願意只是走走而已……可以三檔行進的路上風景如畫。曹璇 攝北京時間10點鐘,一行八人「為祖國巡邏護邊」小分隊,一檔速度出發了。走了不到一公裡,眼眉上結了霜,圍脖也積了冰……真冷啊,呼呼的風讓人張不開嘴,呼吸帶出的水汽瞬間就在圍脖上凍成了冰。
  • 【文明實踐】邊境線上的那面旗,那首歌!
    【文明實踐】邊境線上的那面旗,那首歌!他指給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他堅持抗戰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設了敵後根據地他實行了民主好處多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2月24日,在8.1公裡的邊境線上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交通管理大隊(公路巡邏警察大隊)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依法管理城鄉道路交通安全,維護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辦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依法查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開展交通宣傳,負責全縣道路交通事故的預防和處理工作;依法履行對全縣機動車、非機動車輛及駕駛人員的管理工作;負責公路巡邏任務,參與路面盤查和設卡堵截等工作;參與處置群眾性集訪、上訪等突發性事件和大型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
  • 邊境線上的「東極藍焰」
    當太陽「衝破」地平線徐徐升起,祖國的第一縷陽光便灑在東方紅森林消防大隊所守護的「華夏東極」。守衛著祖國的「大糧倉」,消防員背負著沉甸甸的責任,而責任的背後是他們無悔的付出。背上二三十斤的機具,在東方紅溼地中巡護,塔頭與塔溝交錯成片,泥漿已沒過了水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