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線上度過90天,他說:我把心留在了那裡……

2020-12-22 湘湘帶你看社會

「他們用一雙雙腳板,丈量著祖國的邊境;用一副副鐵肩,擔起戍邊衛國的重任,將自己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移民管理事業,譜寫出『國門壯美、衛士無畏』的華美篇章」。

近日,在天津邊檢總站南疆邊檢站舉行的輪勤輪訓工作事跡報告會上,該站民警王守群動情地向大家分享著他的經歷和感悟。

當四季只剩下春天,

當一片土地紅得耀眼,

當皚皚白雪鋪滿了雪山,

此刻,我置身在美麗的雲南。

當橄欖綠變成藏青藍,

當腳步踏遍每一寸邊境線,

當整個青春都奉獻給雲嶺雄關,

我把「戍邊衛國」四個字烙在心間

在圓滿完成赴雲南邊檢總站輪勤輪訓的工作任務後,王守群把對滇緬邊境這群最美戍邊人的無限敬意、把自己90個日夜中的難忘經歷,都化成了上面的這段文字。

2020年7月21日,按照國家移民管理局輪勤輪訓工作安排,王守群啟程奔赴3200公裡以外的「雲嶺雄關」雲南打洛邊檢站,開啟了為期三個月「互學互鑑、交流融合、實戰輪訓」的別樣旅程。10月21日,他圓滿完成輪勤輪訓工作,帶著滿滿的收穫和沉甸甸的思緒返程歸建。

三個月以來,他先後在打洛邊檢站下設的巴達分站、打洛口岸、布朗山分站參訓,與兄弟總站民警一道,擔負起邊境巡邏、邊境設伏堵卡、公開查緝、邊境駐點封控、通道24小時值守等任務。

「破冰行動」初體驗

打洛邊檢站地處雲南邊陲西雙版納,擔負著打洛口岸和巴達、布朗山2條邊民通道邊防檢查任務和6個執勤點位及34公裡邊境線巡邏管控任務。初到打洛,王守群就被這裡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風深深吸引。

但聽當地同事介紹後,他才知道這裡毗鄰世界毒源地「金三角」。因此,查緝毒品成為打洛邊檢站民警的重要職責之一。近年來,打洛邊檢站織密織牢「一線查緝、二線攔截、轄區封控」三道防線,取得了禁毒工作的豐碩成果。

在巴達分站輪勤輪訓期間,王守群隨隊參與多起毒品查緝案件。行動中,不論是在叢林裡喬裝蹲守,或是在毒販可能途經的線路上設點伏擊,還是身穿防彈背心面對毒販進行盤查,王守群都靠著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和敢打敢拼的職業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每當看到繳獲的毒品,王守群心裡總是百感交集: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真實的緝毒一線遠比電影情節更加複雜驚險,每一次執行任務真的是生死對決。雲南查緝一線的移民管理警察正是靠著對祖國、對人民無限的忠誠和熱愛,在「刀尖上」譜寫著無上榮光。

疫情防控不放鬆

打洛口岸位於勐海縣西南部,與緬甸接壤。自古以來,打洛就是中國通往東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之一。如今,打洛口岸依然是雲南省重要的邊境旅遊貿易口岸。

王守群在輪勤輪訓期間,恰逢雲南瑞麗出現境外輸入性疫情病例,打洛口岸的疫情防控形勢也變得異常嚴峻起來。為此,打洛邊檢站進一步加大對非法出入境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邊境口岸安全。

根據工作安排,王守群負責在打洛口岸參與駐點執勤查緝工作,對出入邊境的人員、車輛進行邊防檢查,他和同事們一道實施24小時不間斷駐點執勤。

在這裡,他們不僅要嚴查偷渡等違法行為,還要針對來往人員做好檢測、篩查、勸離等工作。王守群深知,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場艱巨的戰役,每一項工作都不能馬虎,每一個環節都不敢鬆懈。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移民管理警察的使命和擔當。

布朗山「巡邏記」

打洛邊檢站轄區的邊境線長且地形複雜,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潮溼悶熱的天氣、雨後蜿蜒泥濘的山路,給邊境的巡邏和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儘管王守群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可是當他真正踏上布朗山的巡邏之路時,才知道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走。

30公裡的路,巡邏車卻足足開了4個小時。路的一旁就是陡峭的懸崖,坐在左搖右晃的車裡,王守群的心不由地提到了嗓子眼。在經歷了千辛萬苦之後,王守群終於來到了界碑之旁。

當第一眼看到界碑時,王守群的內心被深深地震撼到了。這塊標號為217的界碑,矗立在布朗山邊境線上已60個年頭,可界碑上的「中國」二字仍舊熠熠生輝。

界碑上鐫刻著祖國的神聖與尊嚴,也飽含著對於和平安寧的渴望和憧憬;它見證著一代代邊防人跋山涉水的身影,也記錄下他們一次次許下的錚錚誓言。

如今,王守群對於「雲南」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雲南,不單單是四季如春的昆明、古南詔大理、神秘的香格裡拉、充滿柔軟時光的麗江,更多的是巴達緝毒行動中的步步驚心、打洛口岸執勤點的不眠之夜,布朗山雨後那崎嶇泥濘的山路,還有界碑上的那一抹鮮豔的中國紅。

彩雲之南,我心的方向

九十天的輪勤輪訓生活

讓我把心留在了這裡

——王守群

【來源:濟南市人民檢察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援寧幹部周凱:一顆心留在原州
    這是援寧幹部周凱在原州大地上留下的點點印記。 「能來到這裡開展工作,是我的榮幸。專業技術人員掛職時間只有一年,一定要留下點什麼,展現一位普通閩寧掛職幹部的作為。」周凱笑著說。
  • 【瑞麗抗疫一線】中緬邊境線上的「抗疫夫妻檔」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持久戰中,在中緬邊境線上,每天都有許多抗「疫」夫妻在「戰場」上奮鬥著......「疫情不退我們不退,自始至終堅守崗位」「今天回家吃晚飯嗎?」「你和孩子先吃,我這裡手頭還有點要緊事要處理」。
  • 致敬 邊境線上最長情的告白
    魏德友說:「我當兵就是為了報效祖國。」劉景好說:「我們死了,也要讓兒女們把邊境看好!」這是魏德友夫婦向黨和人民的告白。觀看完整視頻:發布活動現場,央視知名主持人康輝說:「魏德友秉持『我為祖國守邊防』的堅定信念,幾十年如一日紮根艱苦偏遠地區巡邊護邊,至今過著『家住路盡頭,放牧就是巡邏』的生活,被譽為邊境線上的『活界碑』。」
  • 玉素甫卡孜·託依:邊境線上一座有生命的護邊堡壘
    他最美好的童年回憶都留在了這片荒涼卻美麗的土地上。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這裡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對於從1999年就護邊至今的父親來說,這裡不僅是家園,更是祖國邊陲的最後一道防線。      1999年,20歲出頭的玉素甫卡孜·託依從伊寧市被聘用到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為解放軍放牧。他帶著妻子來到了當時還是一片荒地的67團,後來夫妻倆成為邊境線旁的護邊員。
  • 【文明實踐】邊境線上的那面旗,那首歌!
    【文明實踐】邊境線上的那面旗,那首歌!12月24日,在8.1公裡的邊境線上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遮放鎮「邊境行.黨旗紅」強邊固防紅歌賽自2016年開始舉辦,每年齊聚邊境線,舞動黨旗,唱響主旋律,加強邊境黨建工作,歌頌美好生活和未來。
  • 實拍:祖國邊境線上的移民管理警察巡邏路
    圖為亞熱邊境派出所民警在崩崩拉執勤點巡邏 攝影:龍小鳳  「無人區孤島」這個稱謂對於亞熱而言不是徒有其名,在亞熱邊境派出所一年365天能見到的陌生人屈指可數圖為亞熱邊境派出所民警在崩崩拉執勤點巡邏 攝影:龍小鳳  派出所有這樣一個中尼邊境線上的執勤點——崩崩拉執勤點,這個名稱聽起來十分可愛的執勤點
  • 通訊:活躍在中蒙邊境線上的民兵騎兵隊
    邰芳 攝中新網阿拉善12月25日電 題:活躍在中蒙邊境線上的民兵騎兵隊作者 李愛平 邰芳「我對這片領域基本是了如指掌,哪個河道、哪個方向、哪個點位有什麼特徵,我都一清二楚。」25日,西尼夫興奮地說道。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阿左旗唯一一支活躍在中蒙邊境線上的民兵騎兵隊。圖為阿左旗烏力吉蘇木駝峰應急民兵排。 邰芳 攝上世紀60年代就加入了阿左旗烏力吉蘇木駝峰民兵隊伍的西尼夫,如今古稀之年的她還是會騎上摩託車,在中蒙邊境線拿著望遠鏡查看動態。她說,「現在兒子、兒媳接了我的班繼續守土戍邊。
  • 守點、守線、守夜:他們「釘」在祖國邊境線上
    守點、守線、守夜……這是在雲南4000餘公裡邊境線的1300多個「哨位」上一群「藏青藍」真實的生活寫照多年來 他們用忠誠和信念「釘」在祖國的邊境線上李紹剛 攝為震懾妨害邊境管理秩序的違法犯罪人員,民警在視野空曠的茶山頂上建蓋了一個臨時執勤點。插上黨旗、裝上太陽能探照燈,一個距離邊境線150米、視野輻射4.6公裡邊境線的「微型堡壘」便建成了。
  • 雲南瀘水:邊境線上的「義務巡邊隊」,嚴把邊境「入口關」
    原標題:雲南瀘水:邊境線上的「義務巡邊隊」,嚴把邊境「入口關」鞍馬猶為歇,戰鼓又催徵,自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怒江邊境管理支隊稱杆所結合轄區特點,充分發揮群防群治力量,由民警帶領護邊員、護林員對轄區邊境便道開展定點巡查、不定時巡邏,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築起邊境嚴密的疫情防控線,有效守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 邊境線上的「東極藍焰」
    「守好祖國邊境線的安全,我們感到很自豪」,駐守在珍寶島,身著「火焰藍」的森林消防員們不曾鬆懈,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東極衛士」的錚錚誓言。掃描二維碼,觀看視頻。
  • 有一種友情叫海濤吳昕,他眼裡只有夢辰,但他心留一半給快樂家族
    都說有種友情叫何炅謝娜,其實還有一種友情叫吳昕杜海濤。他們的友情深到一度被誤認為是愛情,但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這不是友情、愛情、親情能概括的情感,而是超出這三種關係的第四種情感。,他的眼裡全是沈夢辰。有一種友情叫海濤吳昕,他眼裡只有夢辰,但他心留一半給快樂家族。
  • 老黨員新疆巡邊50餘載:邊境線走了18萬公裡,勸返上千人
    「這是我和戰友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我要守到自己動不了的那一天。」魏德友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邊境最危險的工作就是放牧。魏德友說,他和守邊牧民堅持通過放牧的方式捍衛領土,與手握鋼槍的外國士兵面對面也不曾後退。1973年,魏德友騎馬沿著沒有邊境設施標記的「爭議區」放牛,發現一架飛機在上空盤旋。
  • 廣州警察邊境線上演「毒戰」:毒販隨身帶上膛手槍,同夥持AK47望風
    20多天挖出5層毒品上家,3天連抓3毒梟為徹底摧毀該跨區域涉毒組織網絡,從8月24日至9月15日20多天的時間裡,警方圍繞毒品來源不斷向上深挖線索、5次延伸打擊,挖出5層毒品上家。9月12日、13日,專案組又馬不停蹄趕到雲南保山先後抓獲鄺某政毒品來源上家劉某和蔣某元,查扣毒資52萬元、涉案車輛3輛。邊境線上險槍戰,毒販腰間搜出上膛手槍專案組偵查發現,蔣某元是劉某的馬仔,兩人一起負責到境外走私毒品入境到雲南,再轉賣給在東莞的鄺某政等人。專案組再次深挖,發現劉某在境外的毒品上家黃某海。
  • 邊境線上的守望者:她也曾打過退堂鼓
    兵團第三師託雲牧場地處少數民族邊境地區、邊境地區,西北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72公裡。博比洋執勤房位於託雲牧場3連,海拔約3800米,年平均氣溫為—5℃,與一道鐵絲網毗鄰,是維穩戍邊的前沿重點。
  • 6天翻越17座3000米高山、徒步90公裡,我用雙腳丈量大地
    其中一個20歲的小姑娘的經歷讓我觸動很大,她和夥伴從成都騎行到拉薩,又從拉薩坐車到派鎮徒步墨脫。退休前我就幹了上班和回家兩件事,竟然還不如一個小姑娘。我希望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豐富一些,就決定也去徒步墨脫——以林芝八一鎮的派鄉為起點,翻過多雄拉雪山,經拉格、漢密、背崩、雅讓,最終到達墨脫縣,全程約90公裡,一般需要三四天時間。
  • 安哲羅普洛斯:在邊境線上寫詩
    他對長鏡頭的迷戀始於學生時代。有一次課堂教學,安哲遲到了,教授要他交一個短片的鏡頭腳本,他問同學要了一根煙,用煙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說:「這就是我的腳本,一個360°的全景鏡頭。」教授惱羞成怒:「你不是來學習這個的!」安哲道:「我來這裡的目的就是實驗,如果學校裡都不能實驗,那還要去哪裡?」 「有他沒我,有我沒他。」這是那位老師的態度。
  • 關於《晚秋》不得不說的幾點,毛寧、黃凱芹紅了,而他卻走了
    1988年,廣東音樂人許建強創作了一首粵語歌《願你把心留》,並交給陳汝佳演唱。可是那些年,陳汝佳參加了第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並獲得了業餘通俗組的第一名,他參賽的曲目《黃昏放牛》《故園之戀》等歌曲卻成為流行的音樂。這首《願你把心留》,歌詞寫得非常詩意:何時能解去心中多少苦與憂,何時能解去心中空虛的藉口。
  • 邊境線上出現驚奇一幕:印度軍人躺了一地,鄰國戰士「施以援手」
    儘管雙方正在努力通過軍事和外交層面的談判解決爭端,局面總體可控,但是對峙還是超過了25天。近日,一張兩國邊境線上最新拍攝的照片在網上傳開,畫面上有5名印度軍人躺在地上,顯然受傷不輕,而鄰國戰士正在幫助印軍「恢復行動能力」。從畫面來看,其中有2名印度軍人被繩子捆綁,還有兩人頭破血流,而鄰國戰士展示了東方古國傳統的繩藝,讓獲救的印軍「萬分感動」。
  • 世界上6條奇特邊境線:摔一跤能摔出國,三個國家能坐一起鬥地主
    話雖這麼說,這個世界上有些國家之間邊境線上的氛圍還是相當輕鬆的。像是歐盟那些國家,邊境線上基本鮮有人駐守,對於住在附近的居民,可能隨便散個步就等於出國了。
  • 《邊境線之冷焰》獲官媒肯定,鄧超、王凱的老師,再演高智商反派
    在充滿名利誘惑的娛樂圈裡,能保持初心,做好一個演員,然後還能活得非常本我,不容易。按照陳寶國的說法,「名利都是過眼雲煙,演戲是我最重要的事情,只要有戲演就挺完美。」然而,像陳寶國這種演技好且名氣大的演員並不多,更多的實力派演員則是異常「低調」,觀眾不知道或說不出他們的名字,但卻記得他們演過的角色,對於演員來說這同樣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