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2021-02-07 淘漉音樂


2001年開始,李宗盛將工作和生活逐漸轉移到北京,一同在身邊的還有他的兩個女兒純兒和安兒,最小的女兒喜兒則與林憶蓮生活在香港。他在那首《阿宗三件事》裡這樣唱到:「是上帝給我的恩賜,我希望她快樂健康,生命中不要有複雜難懂的事……我親自給你取的名字,希望你平安一世。」這個在音樂道路為工作忙碌到深夜的男人選擇放慢腳步,考慮如何完成一個音樂人的使命,如何對待世間的情與愛,而不再讓它們只成為往事。





在那之後很長的時間裡,李宗盛的生活中沒有太多的音樂創作,而是「公司、工廠、家」三點一線,工廠指的就是他創辦的手工製作的「李吉他」,李宗盛也由此創立了華人手工吉他品牌。在他看來做吉他絕不是自己的休閒娛樂愛好,而是新的事業新的專業,為此他專門拜師學藝,因為他要「做吉他,做我自己,實現我的夢。」


當人們都以為經歷過感情挫折之後的李宗盛會不寫歌,不作曲,甚至不再做音樂,但他卻說:「我最早的夢是當木匠,覺得木匠是很神奇的工種。」但因為手工吉他的製作周期很長,加上工作的繁忙,一兩個月一把琴對於他而言是比較高產的,圈內好友羅大佑、周華健、陳綺貞、五月天等都在用李宗盛的手工琴創作,他說:「我很樂意他們分享我的夢」。


對於李宗盛而言,創作離不開吉他,而實際上吉他對於他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小,李宗盛就是敏感、安靜,情感細膩卻不善表達,而唯一溝通就是手中的吉他,它是李宗盛的另一個愛人,「像我們寫歌,在還沒給任何人聽以前,當然琴先知道。琴知道你所有的秘密,所以當你看一堆木頭,幾片木頭從零開始,然後你去撫摸它,觀察它,想像它,當你在彈它,你在等它給你回報的時候,心裡蠻有一些感受,是在那邊久久不會散去的感受。」




作為音樂人,製作手工吉他是對音樂生命的延生,而作為父親,李宗盛還有點私心,他將自己製作的琴分為幾個系列,並用女兒的名字命名,於是便有了「J」系列,「S」系列,「H」系列李吉他。他說即使自己的音樂不能留下,但如果把琴做好,也許會成為女兒將來的一筆財產。


是的,這就是有著滿滿父愛的李宗盛,他享受著這份上天賜予他的禮物,「能夠當父親是件光榮的事情,是全世界最美妙的體驗」因為有女兒的陪伴,李宗盛的心變得更加柔軟也更加堅強,只要工作時間允許,他每天五點半準時下班,騎著自行車穿梭在擁擠的北四環路上,買菜做飯,八點半之前一定和女兒們一起,出門、睡前一定要抱抱。


每次採訪中提及有關女兒的話題,靦腆嚴肅的李宗盛就會變得滔滔不絕,甚至可以要求節目「錄四集」!在演唱會上他演唱著那些寫給三個可愛女兒的歌《阿宗三件事》、《希望》、《遠行》也會感動得留下眼淚。


這些是老李近幾年的生活,規律而相似。而就在2008年一晚的酒桌聊天,讓原本顯得單一平常的生活再一次因為音樂變得躁動,而喜歡老李的人們心裡也開始了陣陣悸動:李宗盛回來了,他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縱貫線成員之一。


樂隊的組成源於一次年後的小聚餐,當時在場的有滾石唱片老闆段鍾潭,以及羅大佑、李宗盛,三好友天南地北地聊,交談甚歡時便提起組合樂隊,十幾瓶紅酒下肚後這件事就決定了。




這樣看來曾以「要搞非常之建設,先搞非常之破壞!」之勢宣稱的縱貫線故事的開頭顯得有些隨意。卻不想三人那次小聚後都記得酒桌之言,立即邀來好友周華健、張震嶽一同組建樂隊,於是這支「四個人加起來,年紀合計一百九十歲,出道資歷八十六年」華語殿堂級的樂隊,縱貫線在一拍即合之下正式成立。


四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演唱風格,但相同的是這四個男人對人生的細膩感悟都選擇用歌的形式唱出來,樂隊推出了《全線通車》、《北上列車》與《南下專線》三張專輯,其中的《亡命之徒》、《縱貫線兄弟姐妹》、《公路》、《天使的眼淚》等成為縱貫線的經典曲目。而他們演唱會的足跡幾乎遍布全國:2009年臺灣、2009年香港、2009年北京、2009年常熟……還獲得華語樂壇新人榜樣大獎、年度藝人獎等數項大獎。


縱貫線 - 亡命之徒


但在樂隊成立一年多後,四人都有了各自的工作、生活計劃,縱貫線便在2010年1月30日正式解散。四人同臺演唱的日子隨著一場又一場的演唱會進入了倒計時,而對於這段兄弟間的情誼李宗盛是感恩也是感謝,有一次四人合唱時,這位年過半百的「大叔」還是忍不住轉身偷偷抹眼淚,一旁的周華健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他才繼續演唱下去。也許當時臺下的歌迷並沒注意到這個細節,也許現場的搖滾音浪完全將他的抽泣掩蓋,但就是這個轉身,他把所有的情緒都藏好,然後繼續唱著歌說著他和兄弟間的故事。


這大概是我們愛聽他唱歌的原因吧。


而在2013年,李宗盛終於重新回到舞臺,在發行了一張名為《山丘》個人專輯後,同年11月份在北京那場「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歌迷們再一次看到他彈吉他唱一首惆悵的感動,也讓人聽見他心裡曾經的陣陣悸動,那首《山丘》唱得人心碎。


李宗盛 - 山丘


李宗盛說早在十年前,他的心裡有了這首歌的旋律,卻沒有歌詞,因為那時他在面臨抉擇。每到深夜,在他面前的不是落地窗,也不是窗外的霓虹閃爍,「我聽那個《漂洋過海來看你》我就不行了。我在那時候已經把我今天好像預言一樣……這個城市這麼大,我東南西北都搞不太清楚,我只能守著我現在有的,我的小孩兒,我的工作……挺恐怖的,感覺像在經歷十年前……」就像李宗盛自己描述的那樣,那是他人生的又一低谷,他以一紙結束了痛苦,也開始了新的苦悶和寂寞。


「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

Sandy……祝你幸福,找到你要的,你認為值得的。

我與林憶蓮小姐已在友好的氣氛下

結束了婚姻的關係,

以上是我對這件事最終與惟一的聲明。

李宗盛2004年7月12日」




那樣的時光他過得很難,他說那時候的自己就像自己創作的歌曲《陰天》裡唱的:


感情不就是你情我願

最好愛恨扯平兩不相欠

感情說穿了 一人掙脫的 一人去撿

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辯

女人實在無須楚楚可憐


他自嘲地說:「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儘管如此,而這位大叔曾有一段讓旁人羨慕不已的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







隨著他為鄭怡成功打造的專輯《小雨來得正是時候》,他的金牌製作的身份一次次得到肯定,1987年,他為周華健製作首張個人專輯《心的方向》,1988年他製作潘越雲的那張《情字這條路》專輯。1989年,他為陳淑樺製作專輯《夢醒時分》,而這張專輯在他的打造下成為臺灣唱片業第一張銷售過百萬的華語專輯。這是他事業的高峰,也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高峰。


1990年,他為趙傳創作的那首勵志歌曲《我是一隻小小鳥》更是讓無數青年人為之感動,而成龍大哥的專輯《第一次》中也有李宗盛的參與。1992年他也為歌手張艾嘉製作《愛的代價》,1994年李宗盛更是為辛曉琪打造出一天兩萬張銷量的唱片,而其中的《領悟》讓辛曉琪迅速在音樂市場佔有一定優勢。而他對製作人的身份始終有著自己的理解:「你像寫一個這個東西,這個歌手的演繹的生命就在你手上。如果你能夠寫一個東西,如果你能夠做一張唱片,這個人的人生就變了。」



一首接一首經典傳唱的歌曲出自李宗盛之手,讓無數音樂人想與他合作,而他也被業內人認為是「比女人更懂女人」。對此,李宗盛很清楚自己的性格,他說自己既是很感性的人也是很理性的人,由於從小生長的環境中,身邊是母親和姐姐,這讓他很多事情都自己默默承受而變得不善於表達,但他卻又很強的洞察力,甚至會揣測。而在音樂創作過程中,他正是保持了這樣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狀態。


三十而立的年紀,他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在現在看來完全是「工作狂」的狀態,卻忽略了那個背井離鄉,獨自一人來到陌生城市的妻子朱衛茵。


李宗盛與朱衛茵在一次聚會上認識,異地兩年後,還處於熱戀中的兩人選擇一起生活,1988年,李宗盛與朱衛茵走進婚姻殿堂。以工作為生活重心的李宗盛常常加班到很晚,為了不打擾到自己休息,李宗盛便躲到洗手間裡進行創作,妻子朱衛茵看在眼裡,心疼又委屈。漸漸地兩人的溝通逐漸變少,直到後來各忙各的,沒有訴說與傾聽,感情於是出現了問題。




可另一方面,有了家庭和愛人呵護的李宗盛在自己的音樂事業上如日中天,作為百萬製作人的他開始更為廣闊的發展方向。


1993年,他為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創作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而這首歌原先並沒有得到陳凱歌的認可,他認為這樣一部有著恢弘氣魄的影片配上一首柔情的情歌並不合適,但卻得到大家的認可,才得以有了這首聽了讓人心動又心碎的歌曲。


也就在這時,他看到在舞臺一邊的林憶蓮孤獨的瘦小的身影,他的腦海中浮現所有的詞彙都不足以描述出眼前這位女子的獨特魅力,林憶蓮正是這首歌曲的演唱者,也是兩人的第一次合作。


望著背影的一刻,李宗盛心中的情愫大抵只有當時的他最清楚了吧。但此時的他已有了家庭,而林憶蓮在經歷了兩段無果的戀愛後顯得有些孤獨,這個從小說自己是「醜八怪」的姑娘憑藉著一曲《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迅速走紅。這之後,兩人的合作較為頻繁,1995年林憶蓮籤約滾石唱片,李宗盛成為了她的製作人。


這段愛的往事由此開始。



李宗盛不善表達,但他曾說過自己的「每一個artist都是我的愛人」,每當藝人在他面前唱歌,李宗盛便能被吸引,同時產生一種默契能夠幫助歌手以最佳的狀態完成歌曲。而林憶蓮的那首《何必在乎我是誰》就是李宗盛為她量身打造的,字字句句都戳入林憶蓮的心。而那首《我是真的愛你》則把李宗盛的心聲表露無遺。


李宗盛 - 我是真的愛你


在1994年《李宗盛暫別演唱會》中,林憶蓮被請為嘉賓出現在演唱會的現場,她長髮披肩,依然是小小的眼睛,一身牛仔裝出場,很熱情地和觀眾、李宗盛打招呼。在歌曲開唱前,李宗盛滿臉難掩的激動的笑意為大家介紹說:「下面的歌曲是《當愛已成往事》,這位是我的好友」,然後拍了拍林憶蓮的肩膀,說:「我很緊張」,林憶蓮靦腆的回答說:「我也很緊張」。這段簡短的互動,在當時已被看出兩人似乎有著情愫,卻又欲言又止。


有人說林憶蓮是李宗盛真正愛的女人,而此時的朱衛茵放棄了自己在香港知名DJ的工作隨李宗盛來到臺灣,雖然她一直被人認為是一個很有話語權的女性,但這一次她有些意識到李宗盛似乎遇到了他的真愛。在這段複雜的關係中,三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態度。


對於李宗盛而言,他說他需要暫時離開歌壇,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林憶蓮則選擇了離開香港,移民加拿大,而朱衛茵依然以理解、包容繼續維持著與李宗盛的夫妻關係。


對於感情,李宗盛在媒體上不做多解釋,儘管外界有各種各樣他與林憶蓮的故事版本,但他只說一句:他要說的都在歌裡。而1994-1996年這之間的感情糾葛也許真的只有在歌中體悟。


1996年出現在林憶蓮專輯《夜太黑》中的這首《我明白》,在她回國後與歌迷見面,這是他與李宗盛合作的又一經典歌曲。隨著兩人的深情對唱,似乎這段糾葛的感情有了一些眉目。


1997年,李宗盛結束與朱衛茵將近十年的婚姻。而這一年朱衛茵不僅承受著婚姻的變故,同時承受著失去雙親的痛苦,這個堅強的女人最終靠自己挺過來,李宗盛滿懷愧疚,卻無法欺騙自己對另一個女人的真心。1998年,李宗盛與林憶蓮攜手走進婚姻殿堂,這對歌壇伉儷結束了五年多的愛恨糾纏終成眷屬。




兩人的結合不僅有了愛的結晶,在音樂上也呈現給歌迷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歌曲,李宗盛找回了之前的創作狀態,而且越來越好。但之後的故事正如兩人第一次合作的歌曲中唱的那樣所有的愛都已成為了往事。



如今的老李熟悉各種廚具,也在一些電視節目上分享著自己樂趣,只是他唱的歌少了,說的生活多了,而於那些曾經聽他唱歌的人,在某一個夢醒時分,會突然想起自己的一段往事,往事中曾有一首李宗盛……


李宗盛:和時間賽跑的人


淘漉音樂 甄選金曲

相關焦點

  • 李宗盛 / 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仿佛前兩天我們還在聽周杰倫的《東風破》,而現在街上的音箱裡傳來的已經全是TFboys充滿青春氣息的聲音。90後已經黯然失色,算不得年輕的人。00後的小鮮肉放肆的掃蕩樂壇,唱著青春有力的歌。但是也並不代表「熟肉們」徹底失去了市場。一些文藝氣質濃厚的大叔們,才是樂壇的「半壁江山」。「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李宗盛在演唱會上這麼調侃自己。
  • 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一一李宗盛!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華語樂壇教父李宗盛,1958年的他已經60歲了,他的歌來源於平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他的歌一首首撫慰曾經的痛,他的歌以生活為出發點,用簡練樸實平易近人的文字捕捉聽者的心靈感受,看似平凡的歌詞中蘊含著人生感悟!
  • 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李宗盛
    李宗盛拍拍胸脯說,「老李是你哥們兒」,無論成功失敗,都有一首李宗盛的歌陪著你度過。是啊,若沒有那些長夜裡仍能念出的詞句,哼唱的旋律,這麼善忘的世界,還有什麼,可以去為青春做註腳呢?2014年7月11日,「既然青春留不住」舊金山站,李宗盛分享了關於《生命中的精靈》的背後劇情:「二十九年前,在舊金山灣區的山景城我愛上了一個女生,當然,沒戲了,離開的時候就產生了這首《生命中的精靈》。
  • 李宗盛 61 歲生日: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時光倒退,二十多歲的李宗盛,曾在《寂寞難耐》裡這樣唱到:「不是沒有想過,隨便談個戀愛。一天又過一天,三十歲就快來。」李宗盛是個真正和大眾站在一起的音樂人,註定要把歌唱到每個人的心裡。更可怕的是,他懂男人,更懂女人。
  • 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
    不說你也知道了,李宗盛,只有他。一個老男人究竟有多大的魅力?一曲老歌究竟能叩開多少人的心扉?一段青春是否只能眼睜睜看它流逝?李宗盛帶著他的「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演唱會,用他的吉他和渾厚略帶沙啞的歌喉回答了這個問題。
  • 既然青春留不住,那就做個大叔吧!
    有句話叫: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李宗盛有個演唱會叫: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今年初買了幾張李宗盛嶽陽演唱會的門票,以為能找找曲中人,可惜因為疫情,演唱會取消了。    在江蘇崑山時,年輕的實習生們喜歡管巧玲叫老李,管我叫大叔,我那時卻不喜歡聽李宗盛,喜歡聽黃家駒,喜歡王力宏。真正活成了大叔後,又變成別人眼中的李宗盛了!
  • 【回憶】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
    沒有華麗的舞美,沒有絢爛的煙花,老李個性的手稿字體讓整個舞臺充滿著情懷。"Dirty Old Man"不是你想做就能做,但「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或許才是我們這一生的目標。致青春,致大叔!
  • 李宗盛「還是做個大叔好」演唱會 臺北北京限定版
    「既然青春留不住」世界巡迴演唱會巡演經臺北、北京、天津、上海、新加坡、洛杉磯、聖河塞、溫哥華、馬來西亞......等城市舉辦26場次之後,李宗盛將在今年於臺北、上海及北京壓軸舉辦「2014既然青春留不住」限定演出,相當滿足自己「55歲還是一尾活龍」的李宗盛特地親自將「既然青春留不住」2014版演唱會命名為「還是做個大叔好!」演唱會。
  • 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如今,越過重重山丘,他很少出現在鏡頭面前,甘願做一個默默的匠人,用另一種方式讓世人聽到他的音樂。他的人生似乎已經開始落幕,又仿佛重新開啟。關於這一路的領悟,小李寫過很多歌,直到現在變成了李大叔。李大叔一生給別人寫過很多歌,直到年過半百時,才送了一首歌給自己。
  • 《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你寫詩意、你唱愛情、你演繹悲歡、你詮釋哲理…你是時代賜予樂壇的禮物、是歌迷心中的親切的大叔。
  • 李宗盛 既然青春留不住,那就來看演唱會
    有人說,青春寫的最好的,是高曉松;而歲月寫得動人的,則必屬李宗盛。
  • 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年少不聽李宗盛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未到不惑已入味,是否滄桑早侵身。昨日《中國好聲音》上,《我們不一樣》的原唱大壯出現了,一首《差一步》唱出了對於舞臺的渴望,聲音張弛有度,直戳內心,嗓音中自帶的滄桑感像極了李宗盛。
  • 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 2016年,李宗盛在《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上。大部分人都能考上的國中,他沒考上,補習了10個月再考,結果全班就兩個人沒考上,其中一個就是他;後來報考學校,好不容易上了一個私立的工專,正常人讀5年就能讀完的工專,他硬是讀了7年;高中畢業後,不知道該幹什麼的他,就在自家的瓦斯店幫忙送煤氣。
  • 【六六】既然青春留不住
  • 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給自己的歌》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兒時不知曲中意,到老方知曲中情1994年,出道十年的李宗盛在臺灣舉辦了暫別歌壇演唱會。這場演唱會對李宗盛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事業上,更在於感情上。97年李宗盛同妻子朱衛茵在結婚紀念日當天籤下了離婚協議書。
  • 李宗盛《給自己的歌》: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叔好
    《給自己的歌》由李宗盛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其2010年5月7日發行的單曲專輯《南下專線》中。2011年,該曲獲得第二十二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最佳作曲、最佳年度歌曲三項大獎。《給自己的歌》這首歌的樣稿早在縱貫線剛成立時就完成了,一方面由於巡迴演唱忙碌,一方面直覺這首歌的旋律會是很難得的好作品,所以遲遲沒動筆填詞。
  • ​"既然青春留不住"李宗盛演唱會完整版視頻
    "既然青春留不住"李宗盛演唱會(時長02:44:03)作為臺灣華語流行樂壇中一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李宗盛於過去六年醉心修煉其吉他造詣,並於去年底在臺北展開其最新的巡迴演唱會。從"情歌大師"到"人生歌王","華語流行樂壇一代宗師"李宗盛,暌違七年千呼萬喚終於勵出大型個人演唱會《既然青春留不住》。2014,華語音樂圈中,能上頭條的大事,乏善可陳。
  • 既然青春留不住,不如早聽李宗盛
    由毛寧、楊鈺瑩演唱的《心雨》,其詞曲作者實為劉振美、馬兆駿。)當然,所有的理性其實出發點都來自於感性。任憑我們慢條斯理地把李宗盛的成功剖絲剝繭,其最初的起點,都是我們心裡最簡單的共鳴。那麼,「剎那聽懂李宗盛」,究竟是什麼時候?一定不是我第一次見到李宗盛活人那天。
  • 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何不瀟灑走一回 單讀 · 原創計劃
    對於特別喜歡李宗盛這事,我覺得還挺不可思議的,因為我並不是什麼大叔控,我喜歡的都是不會老的少年。但我就是特別喜歡李宗盛,喜歡他寫的那些歌,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幫的那些人。大哥自己說的好,他最大的才華不是唱歌,甚至也不是寫歌,而是他的眼光特別好,能把身邊每個人的潛力都挖掘出來。
  • 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不唱到哭不退場
    MV裡,不見當下流行的一切特效,只是一個浮沉輾轉之後,鬍子花白,色相平庸的中年人沉默勞作,為一把琴賦予生命,可就是這充滿禪意的過程,讓人意識到,音樂,情感,尤其需要精雕細琢之下,慢騰騰的發酵,那發酵出的 「時不我與的哀愁」,能讓那娛樂喧囂暫時沉澱,給情懷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