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管家
連00後都當爸媽了,你是不是還在被七大姑八大姨逼著相親。
樓下的公園裡,大爺大媽聚在一起,手上拿著相片,七嘴八舌的談論著你家兒子,他家姑娘在哪裡上班,收入多少,有房子麼,房子在哪買的.打開網站,爸媽已經在各大婚戀網上為你註冊了信息,這周末你得騰出時間去見王阿姨介紹的對象。父母朋友聚會,總是繞不開你家孩子有對象了沒,漸漸的你已經習慣了。
1998年,奶茶劉若英主演過一部電影,名字簡潔幹練《徵婚啟事》。
影片導演陳國富,近幾年也一直活躍在螢屏前,佳作不斷。像是2002年,由其編劇、導演並監製的驚悚電影《雙瞳》在臺灣票房近4000萬新臺幣,成為當年臺灣電影的年度票房冠軍。2009年拍攝諜戰影片《風聲》,2010年,陳國富監製《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4年與烏爾善再度合作擔任監製的《鬼吹燈之尋龍訣》。
1994年,陳國富邀請劉若英出演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這是奶茶的熒幕首秀,劉若英憑藉陳國富的作品《徵婚啟事》、《雙瞳》,先後問鼎亞太影后和金像獎「最佳女配角」。關於兩人的感情,當然已經是過去式了。
來說回影片本身。影片講述了臺北某所大醫院的眼科醫生杜家珍(劉若英),心血來潮在報紙的分類廣告欄刊登了一則徵婚啟事,期望通過另一段新的戀情安慰自己。啟事一出,招來眾多遠遠超出杜家珍的過往生活經驗所能想像的奇形怪狀各懷目的的應徵者。當杜家珍決定為曾經的愛情做最後一次挽救的努力時,她卻得到了一個十分意外的消息。這是一個不看到最後你不會猜到的故事。
在相親之前,你永遠無法知道前來與你約會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尤其是現在科技的發達,照片也可以是「照騙」。杜家珍就遇到了各種奇奇怪怪的人與她約會。
愛吃檳榔的檳榔男,第一次約會見面就提出來如果可以嫁給他,就戒掉吃檳榔的習慣。
講真,奶茶那個時候的皮膚真是「吹彈可破」。面對這個男人突如其來的決定,家珍嚇到了,並且拒絕。
這個人長的一表人才,還是公司的經理,卻是一個有戀足癖的大叔。隨身帶著一個行李箱,裝著自己買的女鞋,在公共場合就為家珍拖鞋,讓她穿上看她的反應。這簡直就是變態。
當然還有比這更讓人無語的男人前來。有的直接上來就說只找「一夜情」的,也有打著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其實是做小姐生意的,有未成年人,殘疾人,自稱搞藝術的藝術家,女同性戀,還有帶著老爹過來,給自己老父親相親的。
有幾個熟悉的面孔也出現在了相親的名單上。
這不是伍佰老師麼?
年輕的鈕承澤導演。
老戲骨金士傑老師。
真「奶油小生」陳昭榮。
用家珍自己的話說,她每天如同上班一樣,坐著公車去相同的地方,見不同的人。這一切好像是一場鬧劇,家珍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為了愛去找一個人結婚,還是只是到了應該結婚的時候,而完成的任務呢?
在家珍相親的這段時間裡,其實家珍還在一直給自己喜歡的男人打電話。
每個周四,家珍都會對著電話自言自語。電話的那一頭永遠都是答錄機滴滴的聲音。家珍在等一個人,已經很久沒有這個人的信息了,應該說是永遠不會有這個人的信息了吧。
家珍給誰打電話,電影直到快結束的時候才揭開這個謎底。
一日家珍再次撥通了熟悉的號碼,接電話的是一個女人。原來家珍一直愛著的男人,是個有婦之夫。
很顯然家珍知道接電話的人就是他的太太,她有些緊張不安。
倒是吳太太語氣很溫柔,並且向家珍坦白了自己一直以來都在偷聽家珍的留言。
這個時候的家珍才明白,原來,那個男人早已經死於一場意外。
家珍的反應就好像此刻看完整部影片的觀眾一樣,有一種突如其來,晴天霹靂的感覺。
家珍愛上了一個有家的男人,並且懷孕。男人為了她與家中的妻子攤牌,在回臺灣的路上發生了意外。單純來講,這個故事略顯狗血。
如果按照時間先後來拍,這就純粹是一個很無聊的故事。
電影有意思的在於,編劇巧妙的把整個影片的懸念留到了最後。一場又一場的相親就是表面上的玩鬧,其實家珍的心早就在另一個男人身上,她只是等不到她想要等來的消息,想要重新生活,但是她做不到。
家珍明白她必須要找一個人來當肚子裡孩子的爸爸。她選擇了陳昭榮飾演的小年輕。
按照計劃來說,家珍說明自己懷孕,與這個人結婚,之後過上大家都羨慕的生活。家珍沒有這麼做,她在與男孩一夜激情之後,放聲大哭。選擇打掉這個孩子。
她沒辦法騙自己愛這個人,也沒辦法用欺騙的手段去面對這個人。家珍的良心不允許她這麼做,她的內心不允許她這樣想。
在家珍的心理學老師羅教授面前,家珍毫無保留的告知了一切。
羅教授有老婆和孩子,面對家珍的困擾,羅教授耐心的聽著,開解著。也許是安慰家珍,也許是事實,羅教授坦然的說自己並不喜歡女人,自己在強迫自己做正常人,普通人。就好像家珍明明心裡有人,卻還要逼自己出嫁給一個不愛的人一樣,每個人都偽裝自己的內心生活。
羅教授說,人總是要經歷才回成長,沒有誰能一路平順。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也都明白,也都清楚,可真的遇到了難處,又有幾個能繞出去呢。
回憶應該成為過去,卻又不能隨意讓人忘記。過去的經歷,無論是不是有汙點,都是屬於你的一部分。正是一個又一個的片段,拼貼成現在這個完整的你。
小年輕又打來了電話留言,約家珍碰面,會不會得到回覆,誰也不清楚。相親的對象也各自為了生活忙碌,誰也沒有為誰停下腳步。
徵婚啟事,拍出了社會上的眾生相,看似是應徵者在通過徵婚與一個陌生人建立聯繫,實則是讓我們在這個過程裡,更清楚的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