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智能垃圾回收機進入小區,在給社區垃圾分類投放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本端此前曾報導在朝陽、豐臺等地的一些小區內,智能垃圾回收機清運滯後、頻現故障,險些成「垃圾」。報導引起運營公司的高度重視。近日,記者再到現場查看,發現變化確實不小。
更換零件機器恢復
「這幾臺機器已經更換了模塊零件,恢復正常了。」在北辰福第中區,負責常營片區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機的運營經理張聖凱,將一個空飲料瓶塞進了飲料瓶回收口,裡面的傳送帶將飲料瓶緩緩地送進去。
「回收口的旁邊是一個設備箱,裡面是各種儀器。」張聖凱打開這個白色的設備箱,裡面安裝著幾塊電路板和幾個開關,有一個指示燈不停地閃爍,「如果投進來的廢品尺寸不符合要求,識別模塊就會卡住,同時會反映在機器的屏幕上,用戶在APP上看到的狀態就是『維護中』。」
運維人員正在對回收機進行檢查。
如果模塊損壞需要更換,更換零件的周期一般要一周左右。張聖凱說,為了保證居民的正常使用,今後,他們將努力縮短更換零件的時間,儘量不耽誤市民投放。不過,他也提到,在很多情況下,其實並不是塑料瓶回收口壞了,而是瓶子投放進去後沒有正確識別,卡在中間了,這一現象給居民造成壞了的錯覺。「只要把卡住的塑料瓶拿出來,再重新投一次,機器就恢復正常了,所以,希望市民在投放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投放口處的要求,按照要求去做就不會出問題。」
在位於西四環邊的豐澤街小區,回收機此前也出現了故障,維修員收到通知後第二天就趕到了現場處理了故障,機器也已經恢復了正常。
收到通知即刻清運
「今天已經是第三趟來小區拉廢品了。」負責北辰福第中區的一名清運員正忙著整理三輪車裡的紙箱,「只要接到回收機裝滿的通知,我會在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到達現場,並進行處理。」
對於廢品積攢回收較慢的投訴,清運員表示,這樣的情況有,但很少出現,他們接到回收機裝滿的通知後,就會馬上趕往現場,中途遇到等紅燈或者清運其他回收機的情況,可能會慢一些,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及時趕到。「公司對我們的工作量是有績效考核的,如果不及時清運,造成廢品堆積影響正常投遞,也會影響我們的業績和收入。所以不管天多冷,都要抓緊時間清運,尤其是到了周六日,廢品的投遞量比平時明顯增加,就更需要加大清運次數。」
回收機的出現吸引了不少社區居民參與。
對不少回收機出現滿箱的情況,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負責人也解釋了其中原因。「滿箱是一個動態的呈現,有時候是為了反映回收機的動態現狀,方便居民下樓投遞,但並不是真實的清運效率,可能現在顯示滿箱,半小時後已經被騎手清理走了。」據了解,目前該公司清運人力儲備很充分,可以保障清運的高效率,同時,激勵措施能很好的提升騎手的工作效率,讓居民在使用回收機的時候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