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只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引人注目,有時候一件看起來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也會引發公眾熱度。
1月2日,發生在貴州遵義市播州區龍坑鎮的一段小夥迎親遭拒的視頻引發熱議。婚禮上一名疑似司儀的男子介紹,根據當地「從頭禮」風俗,結婚時男方要給女方從頭到腳買一套新的穿戴。但因新郎買的內衣小了,女方在婚禮前一天晚上要求男方重新買一套,雙方因此發生爭執。次日,女方家長拒絕了男方的迎親,雙方為此發生了推搡爭執,致使婚禮未能正常舉行,男方家只好將原本定下的婚宴改為新年聯歡。對此,女方曾表示拒接親並非只因「沒有新內衣」,是男方做法與回應態度成「導火索」:他直接說買不到,穿舊的不行嗎?
「小夥因買內衣不合適迎親被拒」事件引發網民熱議,部分網友及媒體評論員認為是「婚俗」、「習俗」惹的禍。有說女方及其父母太過於較真和計較了:一件內衣,沒有人看得到,有什麼大不了的,已經到了成婚的最後一步了,將就下不就得了。
也有人說男方不是的:你與人家姑娘談了三年戀愛了,人家穿什麼型號的衣服你都拎不清?看你是成心在與人家過不去。再說,人家與你進行了溝通,要你賠個不是也可以了,可你卻犟牛一頭,死不認錯。並且還要放出狠話來壓制女方及父母。
這一事件在網絡曝光後,男女雙方各執一詞,都說自己的苦衷,埋怨對方的不是,據說已經到了崩盤的邊緣了,好事瞬間變成壞事,婚禮還沒舉行,就準備打離婚官司了。表面上看似一件內衣的小事引起的男女雙方婚姻糾葛,實則反映出雙方愛情的真摯度不夠的大問題。這麼一個小事,充分說明男女雙方沒有那麼愛對方,兩人愛情太淺薄,經不得任何風吹雨打。如果女方覺得男方真的是對的人,哪怕男方沒有一分錢的彩禮、沒有送一根衫過來,恐怕也不會計較。如果男方真的愛女方,無論如何也會窮儘自己一切來迎娶女方的,哪怕做得不好,自己磕頭如搗蒜,哪怕卑躬屈膝賠罪也會去做的。
愛不夠,錢來湊。在我們平頭百姓看來,愛情並沒有那麼高尚。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這些只是人生的一個必經程序而已。男女到了一定年齡,在一起搭火就柴過日子罷了,愛情不愛情,那是明星大人物的生活,那是神話傳說。
「氣是惹禍根苗」,有些閒氣是爭不得的,爭了面子會丟了裡子。男女雙方本來就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明明知道很多事情只能將就去做,卻偏要象上層人物一樣去較真較勁,硬要去爭一個是非曲直來。這下好了,原本就是不那麼純潔的一點愛情也被抖落掉了,到了如今地步也沒法假裝好下去了。雙方在此前投入有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事情一下就要泡湯了,兩方都要受到傷害,這就是典型的「雙輸」!
為什麼「小夥因買內衣不合適迎親被拒」這麼一個事件能引發社會網民熱議?關鍵的一點,象這樣的事件在現實生活中太有普遍意義了,我們每個地方、每個家庭、每一個人都有可能遇到,可能有的曾經已經經歷過了,有很多人已經領教過了其中的恩怨煩惱了。這樣的事,國家沒有法律條文可依據,沒有政策制度可遵循,有的只是民間傳統, 有的只是鄉規民約。大家心頭有桿秤,公說公有理,婆說理又長。人世間的日子才會有這麼豐富多彩。
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話家常。社會輿論、網絡民眾為什麼對貴州遵義「小夥因買內衣不合適迎親被拒」事件有這麼高的關注度?因為看似瑣碎的生活,卻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啊。家是小社會,國是大家庭。國家的政策制度法律,實質上就是民間的行為規範之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