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緝毒民警陸志強:緝毒戰線上的一把尖刀

2020-12-25 荊楚網

陸志強在辦案中繳獲的毒品。通訊員供圖

陸志強榮獲的獎勵證書。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劉曉曉)「他的業務能力與工作表現可以說是有口皆碑,從警以來一直勤勤懇懇、敢打敢拼,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代的任務!」說到陸志強,大家總是好評如潮。

陸志強是黃石市公安局開發區·鐵山區分局禁毒大隊一名緝毒民警,他曾數次深入「毒穴」,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將毒犯繩之於法,繳獲毒品。在他看來,這僅僅是一個緝毒民警應盡的責任。

換崗不換志

如果說轉身是一種選擇,對於陸志強來說,加入公安隊伍是對軍人情結的一種延續。2011年,從軍營到警營,身上的「橄欖綠」變成了「藏青藍」,崗位在變,身份在變,但陸志強為民服務的初心未變。

現如今,陸志強已在公安戰線上工作了9年,此前先後在市局特警支隊、原鐵山分局治安大隊工作。2019年,原開發區公安局和原鐵山分局合併為開發區·鐵山區公安分局,陸志強被調到禁毒大隊工作,由此跨入了緝毒戰隊的大門。因表現出色,這些年他曾榮記個人三等功2次,榮獲嘉獎6次,被評為「全市優秀人民警察」。

一項項閃光的榮譽背後,記錄了他這把緝毒尖刀一路披荊斬棘的奮鬥足跡。

初見陸志強,1米8的大高個,身體壯實,一張口,幽默風趣的言語讓人忍不住大笑。與他駐足長談,聊到涉毒案件,陸志強那雙炯炯有神透出堅定自信的大眼睛,瞬間愈發閃亮,完全看不出他近期連續辦理幾起案件,搗毀3處毒窩的疲憊。

前段時間,陸志強在工作中,排查出曾因吸毒3次被抓的程某再次涉毒的線索。

「他是一個慣犯,為人狡猾,反偵察意識也極強!」前幾次的接觸,程某給陸志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而,這次的抓捕難度可想而知。自11月以來,陸志強便暗中對程某進行摸排,常常一守就是一整夜。

隨著辦案的深入,陸志強發現程某在鐵山某出租屋的落腳點是一個吸毒窩點。12月4日,抓捕時機成熟,陸志強聯合治安大隊民輔警趕往現場收網。

在程某家門被打開的一刻,陸志強衝進屋內,但未發現程某的足跡。心細如髮的陸志強發現陽臺窗戶半開著,且陽臺與鄰居家陽臺相通,推測程某極有可能翻越至鄰居家中躲藏。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陸志強在鄰居家的衣櫃中發現了程某,並現場抓獲2名涉毒男子,成功將該吸毒窩點「一鍋端」。

剛搗毀一處窩點,考慮到分局緝毒人手少、任務重,陸志強未作休整,繼續投入戰鬥,衝在搜集信息、摸排線索、蹲點守候等偵查工作第一線。

僅20天的時間,陸志強聯合各單位民警接連破獲涉毒案件10起,抓獲15名涉毒違法人員,搗毀吸販毒窩點4處,收繳毒品及吸毒工具若干。

這位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因表現突出獲得了開發區·鐵山區公安分局黨委的全局通報表揚。

一線練就火眼金睛

「小陸真是相當不錯的小夥子,非常有大局觀,從不會因個人得失而計較,埋頭苦幹,偵破的案件數不勝數。」禁毒大隊副大隊長劉清齊談起陸志強時,不由地豎起了大拇指。

「在緝毒這一塊,我還是一名新兵,要學的東西還有許多。」對於領導的肯定和褒獎,陸志強十分謙虛。在原先的崗位上,陸志強雖有過緝毒的經歷,但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緝毒民警,他自覺遠遠不夠。

所謂術業有專攻,在崗位改變後,他堅持學習專業知識,查閱卷宗、翻看毒品案件材料,虛心向前輩討教破案技巧,為的就是有朝一日也能成為緝毒戰線上的一把「尖刀」。

「勤思考、善觀察,是一個實打實的有心人,就連巡邏排查時,還能破獲一個大案!」禁毒大隊大隊長江志武說,他對陸志強的這一印象,源於2015年陸志強破獲的一起盜車案件。

當年8月的一個凌晨,鐵山轄區一輛皮卡車被盜,當時辦案民警通過調取案發時的視頻,發現一輛白色小汽車有極大的作案嫌疑,可進一步查詢後發現車牌為套牌,當時又沒有新的線索,致使該案偵辦工作陷入了困境。

同年9月15日凌晨2時許,陸志強在轄區帶隊巡邏時,停靠在路邊的一輛白色小汽車引起了他的注意,車輛未熄火,車燈閃爍。於是,他上前盤查,車內三名男子正佯裝躺在座位上睡覺,自稱是陽新白沙鎮人,來鐵山吃宵夜的,喝酒後便在路邊休息。

「我把車門打開的那一刻,察覺到他們的神態不像是在睡覺,很不自然,而且他們的車內根本沒有酒味,我就知道他們在撒謊。」見狀,陸志強立即讓隨行人員將兩側車門守住,他對車的後備箱進行搜查,發現了皮卡車被盜案的套用車牌,遂迅速將三人控制,成功破獲了這起盜車案件。

如今,在來來往往的人群、車流中,陸志強總能通過對方的神情、肢體動作發現涉毒人員。同事們都說陸志強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笑著說:「哪有這麼神,我只是看人的時候喜歡多觀察,碰巧在工作的時候用上了而已。」

挽救「迷路人」

有人說,緝毒警察是行走在刀尖上的人,他們的對手有的是家徒四壁的無業人員,有的是腰纏萬貫的經商者,有的是窮兇惡極的亡命之徒……在陸志強的記憶中,因染上毒品走上以販養吸之路,導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劇不少。

2016年清明節,陸志強獲悉當時跟蹤許久的毒販佔某祭祖後,在鐵山仿古街一家酒店門前進行毒品交易的消息後,當即帶領辦案人員前往查緝,在停車場的一輛小汽車旁將佔某與另一名男子控制。見到民警,做賊心虛的佔某立即將車門反鎖並謊稱鑰匙不見了。無論民警如何詢問,佔某始終負隅頑抗,不願配合。經搜查,民警在其內衣口袋裡找到車門鑰匙。

車門打開後,陸志強在後備箱查到幾個茶葉包,裡面裝有毒品「麻古」829顆,「冰毒」54.14克。

即使鐵證如山擺在眼前,佔某仍然抵死不認。在將佔某帶回所裡審訊時,陸志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佔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因涉嫌販毒被判有期徒刑15年。

據佔某交代,他有一雙可愛的兒女,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為了能賺更多的錢,他鋌而走險,走上了販毒的道路。

「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一定不會販毒,我自己釀下了苦果,害了孩子,毀了家庭。「至今,陸志強仍記得佔某在接受審訊時痛哭流涕說出的話。

這件事,也讓陸志強產生了很大的觸動,使他對禁毒工作的意義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在陸志強看來,破一個案件或許會給自己帶來成就感,但真正讓他感到欣慰的,卻是犯罪嫌疑人真誠的悔悟和改過自新。

「端掉一個毒窩,就是為社會剷除一個毒瘤;傳遞一份禁毒知識,就能把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挽救更多迷失在深谷裡的人。」這是陸志強的內心獨白,他將繼續把使命記在心間,把責任扛在肩上,用自己的青春熱血築起禁毒長城的銅牆鐵壁。

相關焦點

  • 陸志強:緝毒戰線上的一把尖刀
    說到陸志強,好評如潮。陸志強是湖北省黃石市公安局開發區·鐵山區分局禁毒大隊一名緝毒民警,他曾數次深入「毒穴」,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將毒犯繩之於法,繳獲毒品。在他看來,這僅僅是一個緝毒民警應盡的責任。   現如今,陸志強已在公安戰線上工作了9年,先後在市局特警支隊、原鐵山分局治安大隊工作。2019年,原開發區公安局和原鐵山分局合併為開發區·鐵山區公安分局,陸志強被調到禁毒大隊工作,由此跨入了緝毒戰隊的大門。
  • 刀尖上行走,合浦緝毒民警有血也有淚!
    所以,緝毒民警的工作總是與危險相伴,被形象地比喻為「刀尖上的舞者」。       他們神秘、低調,穿著隨意,「身份」多變,不是演員,卻具有精湛的演技。大小毒販是他們最熟悉的角色,藏毒、運毒、販毒是他們最常見的情節,隱藏身份、臥底偵查、全天嚴密跟蹤、與毒販面對面搏鬥是他們最本色的演出,他們就是奮戰在緝毒戰線上的禁毒民警。
  • 黑暗中的一抹曙光—株洲「十佳」 緝毒民警李志勇
    明明可以一世英名流傳千古,為什麼要選擇把自己的奉獻悄悄的收藏在自己的信箋裡,默默無聞,這是很多中作性質的需要,比如緝毒民警。因為,他的工作不是在禁毒,就是在禁毒的路上,他自己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深知,世界之所以越來越美好,越來越明亮,離不開他們的拼搏。
  • 破冰行動① | 緝毒民警阿K:一心想把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該劇講述的緝毒警察不畏犧牲,為「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觀眾。在「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之際,即日起,東莞報業全媒體陸續推出「破冰行動」系列報導,講述我市禁毒掃毒戰線上的緝毒民警故事。敬請垂注!他是東莞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的一位緝毒民警,在工作中,戰友們都叫他「阿K」。
  • 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雲南昌寧開機
    雲南網訊(記者 侯婷婷)1月6日,我省開年首部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在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開機。海報。供圖  影片《狩獵行動》取材雲南公安緝毒民警一線戰鬥真實案例,堅持用本色演繹緝毒民警故事,通過將緝毒民警人物原型搬上熒幕,宣揚他們機智勇敢、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展現緝毒勇士恪盡職守、不畏犧牲的優秀品質,詮釋人民警察在緝毒戰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書寫了在正與邪、生與死較量中的忠誠情懷,彰顯了黨和政府禁絕毒品、公安機關嚴打毒品犯罪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念。現場。
  • 雲南開年首部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開機
    x-oss-process=style/w10影片《狩獵行動》取材雲南公安緝毒民警一線戰鬥真實案例,堅持用本色演繹緝毒民警故事,通過將緝毒民警人物原型搬上熒幕,宣揚他們機智勇敢、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展現緝毒勇士恪盡職守、不畏犧牲的優秀品質,詮釋人民警察在緝毒戰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書寫了在正與邪、生與死較量中的忠誠情懷,彰顯了黨和政府禁絕毒品、公安機關嚴打毒品犯罪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念。
  • 見證成都緝毒民警抓捕毒販全過程 搜出麻古4000顆
    正當他與另一名男子交易麻古時,杜宇和緝毒民警們迅速衝上前去,將兩人按倒。現場從倪某身上搜出麻古600多顆,之後又在倪某所住的賓館內,搜出麻古3400多顆。  6月14日,成都商報記者跟隨杜宇和他的戰友們,見證了緝毒民警抓捕毒販的全過程。
  • 緝毒群英衛國門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面對嚴峻形勢,作為紮根守護特區,專司打擊走私的海關緝私隊伍,深圳海關緝私局偵查二處(緝毒處)這支僅僅20人的小集體,牢牢鎮守著祖國的南大門,忠誠履職,除毒務盡,給罪惡一次又一次的痛擊,成為國門緝毒一線最鋒利的一把尖刀。
  • 雲南開年首部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昌寧開機
    1月6日,雲南省開年首部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在保山市昌寧縣開機。影片《狩獵行動》取材雲南公安緝毒民警一線戰鬥真實案例,堅持用本色演繹緝毒民警故事,通過將緝毒民警人物原型搬上熒幕,宣揚他們機智勇敢、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展現緝毒勇士恪盡職守、不畏犧牲的優秀品質,詮釋人民警察在緝毒戰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書寫了在正與邪、生與死較量中的忠誠情懷,彰顯了黨和政府禁絕毒品、公安機關嚴打毒品犯罪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念。
  • 國門毒戰中的一把尖刀
    來源標題:國門毒戰中的一把尖刀 20人擰在一起,能產生多大能量?緝毒守關,不辱使命。面對窮兇極惡的毒犯,偵查二處20人勇做尖刀,狹路相逢勇者勝。在一次抓捕行動中,席警官第一個爬上三層樓高的梯子,衝入持槍毒犯的房間,將還在睡夢中的毒犯死死摁在床上。「我經驗比隊員們要多一些,受的專業訓練也多一些,理應我帶頭先上。」他說。蛇口碼頭,面對準備逃脫的兩名毒犯,隻身一人的戴警官沒有絲毫猶豫,飛身撲了上去。
  • 緝毒民警趕到現場後笑了
    緝毒民警緊急趕到 現場做起了仔細比對 聽聞記者的描述之後,相關單位高度重視,很快貴陽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和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的緝毒民警就趕到了現場。 緝毒民警站在斜坡下方看到漫山遍野的花朵,不禁笑著發出感嘆:如果要真是罌粟花,那也太誇張了。
  • 真實的哮天犬 偉大的緝毒狗狗們
    在我們雲南,緝毒形式嚴峻,這種狗狗更廣泛的應用於緝毒一線,它們不單單勇敢忠誠,而且是我們中國自己的品種!那就是——昆明犬!在電影裡有好多狗狗和戰士們並肩戰鬥的情節,比如嘯天撕咬毒販、跑過飛天炸雷區等等,這些情節其實就真是的存在於所有緝毒犬的工作中,昆明犬作為雲南緝毒戰線的優秀戰士,這樣的經歷也是家常便飯。
  • 雲南緝毒女警講述臥底經歷「畏懼和委屈給了自己」
    致敬緝毒先鋒!在雲南德宏州芒市邊境管理大隊有這樣一群女人:為了打入「敵人」內部,她們不得不脫下警服,貼上紋身,把自己裝成「社會姐」,有時候還需要裝得「很風流」她們不敢想像,如果毒販認出她是臥底,會發生什麼?還是不要宣揚了吧!也不要說地址了!給這位女英雄留一片天吧!想起了玉觀音,致敬那些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們!能裝作大姐大去臥底,緝毒女警的的確確很不容易啊!
  • 凌晨槍戰只隔幾十米;巧扮「送貨」司機打入毒販內部……:記一名緝毒戰線上的「老司機」
    但其實,他是一名從警30年,有24年都在緝毒戰線的老警察。血與火的戰鬥裡,雲南省臨滄市公安局臨翔分局禁毒大隊的緝毒警察普紅冰,從未放棄過讓毒品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的希望。今年6月,普紅冰在清查物流寄遞行業,嚴查通過快遞郵寄毒品等情況。受訪者供圖要把禁毒幹出聲響來!
  • 創造奇蹟的「緝毒利劍」李瀏華
    節目裡,他和在緝毒戰場上一樣從容機智,不時和主持人搞笑逗樂,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幽默的緝毒警察」。  2011年8月4日中午,玉溪禁毒支隊流動警務站青龍廠查緝點,兩輛從景洪開往昆明的客車在民警的示意下駛入警務站查緝點接受檢查,幾分鐘後,查緝人員從一輛客車上帶下5名女子,隨即,女民警從她們的胸罩內發現毒品,通過移動查緝車的
  • 致敬人民警察|「怕死就不當緝毒警察」
    1月7日,記者來到長沙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專訪緝毒尖兵阿俊的緝毒故事。 這就需要民警必須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準確出手抓捕。」阿俊說,抓獲一個販毒團夥,往往要經歷「線索來源—前期偵查—長期布控—適時抓捕—審訊取證」等環節。複雜的案子,破案可達數年,短的也要幾個月,所以緝毒民警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做分析和蹲守工作上。 「跟蹤蹲守短則一兩天,長則要一兩個月。」阿俊說,跟蹤毒販時,有時候沒時間吃飯、上廁所,很多同事都有這樣那樣的職業病。
  • 24次臥底販毒團夥 新中國成立來首個犧牲緝毒警就在雲南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從事緝毒工作5年,先後24次打入販毒團夥內部臥底,在最後一次與毒販周旋時,已掌握犯罪證據的他亮明警察身份後和對方展開殊死搏鬥,不幸壯烈犧牲,年僅25歲,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犧牲的第一位緝毒民警,他就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公安局緝毒民警陳建軍。
  • 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開機拍攝
    央廣網保山1月7日消息(通訊員周應彪 施應發)1月6日,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在保山市昌寧縣開機拍攝。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取材於雲南公安緝毒民警一線戰鬥真實案例,堅持用本色演繹緝毒民警故事,通過將緝毒民警人物原型搬上熒幕,宣揚緝毒民警機智勇敢、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展現緝毒勇士恪盡職守、不畏犧牲的優秀品質。
  • 走近「獵毒人」 感受緝毒警察的「步步驚心」
    執勤現場,熱氣浪像魚鱗一樣懸浮在空氣中,頭頂是烈日,腳下的水泥地板被炙烤後一股熱浪直傳腳踝。幾名執勤民警正在車輛間穿梭,執勤大篷半腰部位一名執勤民警拿著步槍,正不時觀望著四周,看著一輛輛客車、貨車、轎車魚貫而入,再揚長而去。  「頭盔、防彈衣是必須品。」該站副站長譚軍介紹說。
  • 《破冰行動》背後:1年362名緝毒警犧牲!他們都是這部熱播劇的主演!
    絕不僅是因為有達康書記(吳剛)、任達華、王勁松和硬漢小生黃景瑜等人組成的強大演員陣容,更因為它用前所未有的尺度,讓人直面中國緝毒刑警的血色人生。據官方公布的數據,2016年,我國共有362名緝毒警犧牲在崗位上。緝毒警的每一次任務都是生死對決。很多時候,不幸犧牲的他們甚至不能在墓碑上留下名字,因為殘忍的毒販會對他們的家人進行報復。現實真的這麼殘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