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硬核回擊!國際著名病毒進化學家發文反駁「人工合成」陰謀論

2020-12-24 鎂客網

該論文分析可以提供證據表明,新冠病毒不是人工合成的。

關於新冠病毒「人工合成」陰謀論的最「硬核」反駁來了!

2月18日,Scripps研究所的著名病毒進化學家Kristian Andersen在preprint(預印本)的virological.org上發文反駁新冠病毒「人工合成」陰謀論。

作者通過對可用基因組序列數據的比較分析推導出新冠病毒的起源和早期進化方法,並提供了有關新冠病毒基因組中顯著特徵的觀點,基於此討論可能出現這些特徵的場景要求。

最重要的是,該論文分析可以提供證據表明,新冠病毒不是人工合成的。

反駁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陰謀論的證據

首先論文對圖中描述的α和β冠狀病毒(Coronaviridae家族)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以此確定新冠病毒基因組所具有的兩個明顯特徵:

1、基於結構模型和早期生化實驗可知,新冠病毒針對的是人與ACE2(宿主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受體結合;

2、新冠病毒在S蛋白的2個亞基S1/S2交界處有一個預測的多鹼基切割位點。

因此Andersen先從SARS-CoV與ACE2結合最重要的RBD(受體結合結構域)的6個胺基酸殘基,Y442、L4772、N479、D480、T487、Y4911入手。

他發現:新冠病毒的相應殘基為L455、F486、S494、N501、Y505,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相比,有5個不同。新冠病毒S蛋白中第486位殘基的苯丙氨酸(F)對應於SARS-CoV Urbani株中的L472,但F486並不是計算生物學預測時該位置點最優化的胺基酸選擇。

並且,新冠病毒的RBD中幾個關鍵胺基酸殘基與計算生物學預測的最適合結合人ACE2受體的胺基酸殘基也完全不同。

所以Andersen認為,從新冠病毒S蛋白結構特徵來看,新冠病毒並非是通過算法所預測最優化的,而更像是自然選擇的。

其次,新冠病毒第2個明顯的特徵是在S蛋白的2個亞基S1/S2交界處Furin蛋白酶切割位點(RRAR),除了兩個鹼性精氨酸和一個切割位點的丙氨酸之外,還插入了一個脯氨酸。

脯氨酸插入產生的轉角結構導致Furin蛋白酶切割位點側翼的S673、T678、S686發生添加O末端糖基化,而以前的β冠狀病毒均無Furin蛋白酶切割位點。

從SARS-CoV的體外實驗中可知,在S1/S2交界處突變出這樣的位點,可以增強細胞-細胞融合,但並不影響病毒進入。另外3個預測的O末端糖基化潛在功能還不清楚,但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可以產生一個「黏蛋白樣結構域」,該結構域可以屏蔽新冠病毒S蛋白上的潛在表位或者關鍵殘基。

但新冠病毒在體外培養體系中連續傳代極難同時獲得Furin蛋白酶切割位點和O末端糖基化。

第三個論據是病毒的宿主。新冠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非常相似,所以蝙蝠是新冠病毒的宿主可能性很大。目前初步分析表明,非法進口到廣東的馬來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馬來穿山甲的冠狀病毒在6個關鍵RBD殘基上都與新冠病毒相同,但不同的是,馬來穿山甲的冠狀病毒不具有Furin蛋白酶切割位點,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其他中間宿主,病毒在這些宿主身上形成了Furin蛋白酶切割位點,然後才傳播給了人。

而病毒要在中間宿主身上實現這種進化的話,新冠病毒的中間動物宿主必然具有極高的密度,這樣自然選擇才能快速發生。

因此從新冠病毒的S蛋白結構特徵、早期進化以及人工合成所具備的條件等方面來看,新冠病毒是自然的選擇,而不是合成的。

關於新冠病毒為「人工合成」的種種陰謀論

自疫情爆發以來,有關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論調層出不窮。

最早有人扒出曾與2015年發表在Nature上的一篇論文,並以此為據,稱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的。

那麼這個論文的內容是什麼呢?

其實該論文闡述的是研究人員用SARS-CoV反向遺傳系統,生成並鑑定了一種類似SARS新型冠狀嵌合病毒。

在體內實驗中證明,嵌合病毒在小鼠肺中的複製具有明顯的發病機理,能夠感染小鼠呼吸道細胞並引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這項研究可以表明,蝙蝠種群中流行的病毒,可能會再次導致像SARS那樣的傳播風險。

該研究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分校主導,石正麗是該論文的作者之一,而她現在擔任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於是這一巧合之下,不少陰謀論開始滋生。

「疫情源頭是實驗室病毒洩露」、「病毒是美國人製造的」等傳言,流傳於網絡上,這篇論文成為了這類謠言的論據。

與此同時,不甘寂寞的印度也搞出了一個「大新聞」。

印度德裡大學和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bioRxiv的預印本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在新冠病毒突刺蛋白中發現4個插入序列,其與HIV-1gp120和Gag高度相似,而這4個插入序列均為新冠病毒獨有,在其他冠狀病毒中不存在。」

該論文將新冠病毒與引發「非典」疫情的類似冠狀病毒的基因組進行了對比,分析了二者存在差異的地方,然而發現了與愛滋病毒的關聯。論文摘要中寫道:4個獨特的插入序列都與HIV-1關鍵結構蛋白中的胺基酸殘基具有同一性,這在自然界中不太可能是偶然的。

需要強調的是:bioRxiv網站不是學術期刊,在這上面刊登的論文,無需經過同行審閱,可由學者自行刊發。

這篇論文發表後遭到了學術界強烈質疑。

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員、全球聯合分析新冠病毒基因組項目的領導者之一的特雷弗·貝德福德就表示,「該論文不該發表。」因為從新冠病毒的基因上來看,根本沒有基因工程的證據,病毒變異完全符合自然進化規律。

貝德福德還指出,該論文得出的結論在很多層面上都是錯誤的,所謂的4個插入序列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它們也不是插入的,而是天然的。

最終這篇未經審稿的論文以撤稿結束。

如今在Andersen的這篇論文發布後,眾多國際著名病毒學家紛紛轉載這篇文章並支持駁斥了新冠病毒人工合成陰謀論。在科學的強有力證明下,一些在社交媒體上推崇新冠病毒人工合成論的人被瘋狂「打臉」後,刪除了他們的陰謀論。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人造 世衛澄清:COVID-19非人為或實驗室合成
    最近法國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稱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出來的,考慮到他本身就是知名的病毒學家,這一論調引發全球譁然,人為合成新冠病毒的陰謀論又活躍起來了。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對此並不認同,今天他們也作出了回應,稱目前所有可得證據都顯示新冠病毒來源於動物,並非人為操縱或者實驗室合成的。
  • 群馬大學教授人工合成新冠病毒成功 邁出對抗病毒重要一步
    11月5日今天據日媒報導,群馬大學大學院的神谷亙教授宣布人工合成新冠病毒獲得成功,對今後徹底了解病毒構造以及感染原理等提供巨大幫助,在人類對抗新冠病毒過程中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 27 名科學家聯名反對陰謀論,武漢病毒所:問心無愧
    2015 年 11 月 9 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傳染病學家 Ralph Baric 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Nature Medicine 雜誌發表了一篇極具爭議的研究論文。武漢病毒研究所:問心無愧陰謀論的發酵,也讓武漢病毒研究所不得不出來發聲。
  • 在美國「9.11事件」中,有哪些著名的陰謀論,讓人值得深思?
    在坊間和網際網路上,甚至出現了陰謀論,有些還說得有理有據,讓人值得深思。今天,覆言就帶大家整理一下著名的「9.11事件」陰謀論,看看到底是真是假。世貿大廈為何倒塌?在「9.11事件」以前,417米的世貿大廈是全球最高的建築物,也是美國最著名的地標之一。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非人為操縱或實驗室合成
    (原標題:世衛組織最新報告:目前所有已知證據表明,新冠病毒非人為操縱或由實驗室合成)
  • 陰謀論和謠言傳播比病毒還快!西方利用疫情散播新「中國威脅論」
    他所指的「錯誤信息」,就是充斥在網絡上的各種陰謀論和謠言。這裡就有一個典型的陰謀論,據觀察者網援引美國《紐約時報》的報導稱,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在福克斯新聞節目中,聲稱引發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來自武漢一個生化實驗室」;與此同時,美國一些反華右翼勢力一直在為「陰謀論」推波助瀾,比如被川普一腳踢出白宮的前首席顧問班農,他在自己的節目中不斷誇張渲染這些陰謀論的調調。
  • 美揚言調查病毒源頭,俄:難不成忘了因一罐洗衣粉引發的戰爭?
    據報導,眾多一線專家表示,現在全球人民最關心的問題還是疫情將會何時結束,但這個時間點是誰都無法決定的,6個月、8個月後能否攻克,現在還不確定。這樣為撇清自己而針對他人的行為,美國盟友法國也看不下去了,直接表示,美國聲稱病毒是人工合成的言論根本經不起推敲,也根本沒有證據能證明,此前也有多位科學家聯合發文,認為病毒完全是自然起源,這樣的陰謀論沒有根據,所以這次爆發只是偶然情況而已。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科學家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 瑞士團隊...
    人類首次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瑞士團隊利用已知基因序列構建近日,瑞士一個科研團隊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礎上,通過反向遺傳學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構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該技術能高效合成新冠病毒,尤其在新暴發病毒尚未被成功分離出之前,可以幫助科學家儘快向衛生部門和實驗室提供傳染性病毒毒株,且該替代方案更為高效、安全。
  • 美媒披露美右翼勢力出於政治動機散布新冠病毒陰謀論
    新華社華盛頓5月1日電 美國媒體日前披露,美國右翼勢力出於政治動機,蓄意散播「新冠病毒源於武漢病毒研究所」的陰謀論。  美國「嗡嗡餵」新聞網站日前刊登題為《科學家尚未找到新冠病毒從武漢實驗室洩漏的證據,川普支持者正無所顧忌地散播謠言》的調查文章,詳細披露美國總統川普支持者及反華勢力出於政治目的轉嫁矛盾,大肆傳播新冠病毒源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陰謀論。
  • 美國病毒獵手確診新冠肺炎
    利普金出生於1952年11月,在國際流行病學領域聲名顯赫,是國際公認的利用分子方法進行病原體發現的權威專家,有著超過30年的診斷、微生物發現和疫情應對的經驗,被世界知名科普雜誌《Discover》譽為「世界上最知名的病毒獵手」。
  • 英國人最喜歡的12個陰謀論:女王是蜥蜴?空軍基地曾出現外星人
    英國《每日星報》網站8月18日報導,某網站近日發布了一項關於「英國人最喜歡的陰謀論」的調查。下面咱們一起看看英國人都相信哪些陰謀論吧! 2020年世界各國都在應對新冠疫情,排名第一的陰謀論就與新冠疫情有關。有40%的英國人認為,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意外洩露。
  • 這一陰謀論再次復活!美媒:已成美國的「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有關「新冠病毒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陰謀論曾在今年1月被一些邊緣媒體宣揚,馬上遭到主流媒體和科學家駁斥,但在今年4月,這一陰謀論再次復活,且在美國主流媒體上站穩腳跟,美國官員輪番上場,將其推銷給全世界。這一系列動作是如何完成的?
  • 無糖飲料是人工合成的東西,吃了致癌?按規定使用甜味劑是安全的
    謠言:無糖飲料會致癌無糖飲料是人工合成的東西,吃了致癌。闢謠:很多人認為無糖飲料是人工合成的東西,吃了有害,關於它致癌的說法也一直流傳。從國際範圍來看,甜味劑的安全性已得到國際食品安全機構的肯定。只要按規定使用甜味劑,它都是安全的,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 闢謠:新冠病毒人為製造?引發陰謀論的印度神論文將撤稿
    我們已經看到近期冠狀病毒疫情引發的眾多謠言,特別是 「生物武器」 等陰謀論謠言有眾多受眾。近日,一篇論文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並很快成為一些 「陰謀論」 謠言的佐證。可以看出,這樣的措辭和推論已經帶有一定的引導性,往陰謀論上靠近了。果然,國內很快有媒體以 「基因改造」、「基因武器」等標題進行了聳人聽聞的報導。更有一些腦洞比較大的人,聯想起此前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患病期間曾經服用抗愛滋病藥物洛匹那韋和利託那韋片,以此證明早已有人知道新冠病毒與愛滋病毒有關,更是把陰謀論向前推了一步。
  • ...竟用「中國病毒」開場,7分鐘提到中國11次,沒一句好話,我大使回擊
    原標題:川普聯大演講竟用「中國病毒」開場,我大使回擊【文/觀察者網 齊倩】在9月22日舉行的75屆聯合國大會會議上,川普通過視頻講話鼓吹「單邊主義」,在疫情、環境保護和貿易議題上無端攻擊中國,短短7分鐘內提到中國11次。
  • 陰謀論,和偵探推理小說的敘述性詭計如出一轍
    舉例說明,我們先來看看這兩條信息:①新冠病毒經過設計故意釋放?白宮要求美科學家迅速調查病毒起源②加拿大P4實驗室創始人猝死:研究冠狀病毒幾十年 曾引領多起疫情防治如果非要將這兩條信息聯繫到一起,便炮製出來了一條典型的陰謀論:「為什麼白宮一說要追查病毒起源,加拿大P4實驗室創始人就猝死了?」
  • 陰謀論,你信嗎?
    Wood通過實驗證明導致人們相信陰謀論的根本原因不是無知,因為即使是受到高等教育的精英們的思考邏輯也會受到陰謀論的影響。研究也指出,即使是在某個機構中長期工作的人,即使ta非常了解這個機構的運作原理,也會不同程度上被針對這個機構的陰謀論影響。因此教育程度的提高也不能使陰謀論完全失去它的效益。可是研究也表明了,教育程度與陰謀論的效益有一定的關係
  • 5種是人工合成的「假肉」,家長們別再買了,對孩子身體無益
    說是肉,但基本都是人工合成的,這也是它價格低廉的原因,很多家長不懂,經常買來給孩子吃,殊不知這些人工合成的「假肉」經常食用對身體毫無益處。 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澱粉用來粘黏,用卡拉膠來控制口感,用味精香精來控制口味,像這種原材料低廉,添加劑眾多,再通過人工合成的肉類丸子,以後還是少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