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聽過一些魔幻現實的民間傳聞:其實貓王一直沒有去世;911事件,珍珠港襲擊,2008年金融危機在發生之前美國政府早已就知情;艾薇兒其實早已去世,現在的艾薇兒是經濟公司為了盈利找的替身……無數的陰謀論在民間生根發芽。小編們好奇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陰謀論到底是什麼以及我們為什麼會相信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理論。
Keely在1999年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
A proposed explanation of some historical event(or events)in terms of the significant causal agency of a relatively small group of persons— the conspirators—acting in secret. (Keeley 1999, 116)
也就是「一種一小部分人對於歷史事件秘密的解釋」,而這些解釋往往有著一定的政治傾向性,而非純粹的政治妄想。陰謀論常常通過不同角度的思考邏輯對於現實的社會現象進行一定的推測,這些推測往往有一些證據可以證明,而非反對一些日常常理的理論,因此陰謀論與民科有著巨大的差異。
就像陰謀論者常常對「我們所吃的雞蛋是飼養場裡母雞下的蛋」提出懷疑,提出類似「生產商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所吃的雞蛋是使用生化方式培育的」的言論,而不是提出「雞蛋變異之後成為了鴨蛋」這樣的魔幻的沒有證據的理論。當然這個例子有也魔幻現實的成分,但是肯定的是陰謀論不是虛無的遙想,而是一部分人的邏輯方式。
Steven Clarke 認為陰謀論者常常是反精英主義反智的群體 (Anti-intellectuals)所提出的。隨著科學理論在近代的飛速發展,各個學科領域變得越來越複雜,那麼真正掌握這些知識的精英群體的比例越來越小,導致了普羅大眾與真相的隔閡。
掌握真相的精英們與普通人之間也產生了嚴重的隔閡,因此反精英主義者常常會對於精英提出的理論提出不同的意見。因此陰謀論也是社會群體之間的不信任導致的結果,但也絕非是知識領域的反動革命。
J. Eric Oliver Thomas J. Wood通過實驗證明導致人們相信陰謀論的根本原因不是無知,因為即使是受到高等教育的精英們的思考邏輯也會受到陰謀論的影響。研究也指出,即使是在某個機構中長期工作的人,即使ta非常了解這個機構的運作原理,也會不同程度上被針對這個機構的陰謀論影響。因此教育程度的提高也不能使陰謀論完全失去它的效益。可是研究也表明了,教育程度與陰謀論的效益有一定的關係,受到良好的邏輯教育的群體往往難以被陰謀論所影響,而反之亦是如此。
陰謀論雖然只是一種思考方式,但是它的存在不可避免地會對社會層面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疫苗陰謀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近年來,反對疫苗的陰謀論呼聲越來越高。美國嬰幼兒接種可控傳染病的人次大幅減少,有相關的研究表明,對於疫苗的陰謀論通過網際網路在美國民間的廣泛傳播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超過一半(52%)的美國網際網路用戶相信網上的健康相關的信息都是真實的。隨著反對疫苗的陰謀論指出,政府呼籲疫苗接種是與醫藥公司同流合汙,幫助醫藥公司從此中牟取更多的利潤;另外一些陰謀論指出疫苗是控制人類生育,剝奪公民生育權的手段之一,並且疫苗的普及隨之產生了更多的變異病毒。生物醫學的科學證據被棄之不顧,而陰謀論的論調也使許多拒絕接種疫苗的民眾感染本能夠通過疫苗有效控制的傳染病。
當新冠病毒盛行的時候,網民們被「零號病人」,「美國病毒起源論」,「實驗室洩露論」說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當然其中一項便是上文提到的群眾對於知識權威政治性的不信任,「科學家背後站著政治家」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此外,當今信息掌握在政治地位最高的人們的手中,而他們也控制著媒體,控制著信息的流通。不透明的社會現實與科學結論導致許多人對官方的信息表示懷疑,而更願意去接受民間相傳的陰謀論。除此以外,隨著社會對於知情權的呼聲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對於社會公布的信息不信任的同時,他們也有更加強烈的動機去尋找這些現象的原因。
另一個讓我們對於陰謀論俯首稱臣的原因是這些理論牢牢地抓住了人們的心理需求。在社會心理學中,對於「秘密」的探究有著強烈的衝動。當真相一點點地被挖出地過程中,我們更加願意相信是有一股神秘社會力量在推進事件發展。陰謀論往往也有很強的傾向性,通過情感的共鳴,我們也更加願意相信這些理論。即使陰謀論者常常將隨機的信息用一條完整的邏輯線串聯起來,並且陰謀論缺乏持續性強的證據(假以時日沒有更多的證據浮出水面),我們也願意相信陰謀論。
接下來,我們就以近日流行的「美國投毒論」來對陰謀論的成分進行分析。
「美國投毒論」作為最近出現的言論,雖然爭議性遠低於以阿波羅登月事件為首的廣為人知的陰謀論;介於冠狀病毒的爆發(和鍵盤俠士長期隱匿於府中的乏味),這個新興陰謀論受到多方面的關注。美國投毒論強烈的政治導向性使其嚴格意義上並非完全屬於陰謀論,但介於其局限的可證偽性,說成是陰謀論也不為過…吧?其論調可以被簡單理解為:
中美關係 + 美國國內的強流感爆發+10月下旬的在海鮮市場附近的武漢軍運會+美國士兵氣勢低靡
= 美國投毒
美國投毒的整個流程,理論上並不應該存在特別突兀的環節。(否則西陸網的作者和編輯也不會花時間去撰寫、審批⼀篇自己都覺得愚蠢的文章,畢竟 這樣騙閱讀量文章不好 真的說不過去)在上文中闡述了陰謀論本質上更接近於⼀種邏輯,而需要這樣邏輯根因是社會精英言論主導下的信息不透明。所以在永一根奇妙的邏輯串聯以上所有要素後,美國投毒論便產生了。
「不成功」的陰謀論通常是因為
1. 論點不夠極端,就是…溫和的陰謀論真的顯的無聊
2. 反正就說不通:陰謀論唯⼀的不確定因素應該就是不可證偽;如果支撐邏輯的證據立不住, 那陰謀論本身也會涼
美國投毒論則大致因為第二點,且論調中的兩大要素(軍運會和美國流感)都有些微妙。之後全部討論的前提就是最近收集到的證據是可靠的(或者說相對於陰謀論中的說法更可靠⼀些吧,因為這樣的論證貌似和陰謀論沒什麼兩樣)
先從軍運會講起好了。軍運會被質疑的第⼀個原因是它舉辦的時間和病毒爆發時間的臨近,軍運會舉行於 10月18日至27日,首例疑似病毒感染患者出現於 12月8日;即使近期新聞提及潛伏期可長達 27 天,這期間也間隔有 42 天整,可能性只能說相對小。第⼆原因是因為美國士兵氣勢低靡,真·有理:中國總計239枚獎牌,排名第⼀;美國總計8枚,排名第35。美國的成績雖出乎意料的低,但我還是為其感到高興,至少比2015韓國軍運會多獲得了兩枚獎牌。(但排名降了15名)15年軍運會上美國士兵狀態貌似也不很好,2015年韓國沒有爆發病毒。
美國流感這個成分的引⼊,在我看來好像並沒有什麼必要,這畢竟和冠狀病毒是兩種病毒…在我們對於最近⼀直被罵的 CDC 信任的前提下,本周數據顯示美國流感的致死率從上周的 6.1% 降至 5.5%,280k 感染者中約有 16k 死亡。同樣前提下,BBC 測算並報導出冠狀病毒的致死率在 2.1% 左右。所以…貌似冠狀病毒在中國的控制下致死率相對低;畢竟美國政府安慰國民的方式是因為致死率低於流⾏病下限 7.3% 所以沒事兒~ 💁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流感的確混淆視聽。 CDC 近期才承認流感致死者中有⼀部分的死因實際是冠狀病毒。
美國投毒案這個不靠譜的大致講完了,讓我們來欣賞一小部分美麗善良的 HK 居民們提出的改良版陰謀論: CCP 放毒 (我驚了) 給出的理由是
第一:緩解中美貿易緊張 (但是有必要用這種自殘的方式嘛???)
第二:緩解 HK 氣氛,因為不能遊行/聚集,所以可以更好控制 mmm 我覺的對於這⼀點無論有沒有病毒,內地都佔優勢 China South Morning Post 主編說的很好的是:只要 HK 亂 + 內地不直接管制,都可以體現出 HK 在缺少內地管制下的「混亂和缺陷」;無論就現象而言,還是網絡輿論。
第三:緩解養老危機,「優勝劣汰」。 Economically suicidal approach 就為了篩出低端⼈的論點真的有毒,可能 CNBC host 觀點是參考這兒的 lmao
"All I know is, think about how the world would be if you tried to quarantine everybody because of the generic-type flu," Santelli said." Now I'm not saying this is the generic-type flu, but maybe we'd be just better off if we gave it to everybody, and then in a month it would be over because the mortality rate of this probably isn't going to be any different if we did it that way than the long-term picture, but the difference is we're wreaking havoc on global and domestic economies.
圖片 / Omnipotent Internet (封面原圖來自 Jaiden Animations)
文字 / BerNerd, Salmon
貼紙 / xiumi
排版 / Salmon
審稿/ BerNerd, Sal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