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網際網路思維?用武大郎賣炊餅舉例,實現千萬財富

2020-12-27 福臨大大

什麼叫網際網路思維?用武大郎賣炊餅舉例

※ 傳統思維的武大郎做生意賣炊餅,追求單品利潤,所以就要控制成本,加快工作效率,提升炊餅的口味,還要滿大街的叫賣,非常辛苦,掙的錢也不多,利潤有上限,還要擔心在家裡的潘金蓮跟人跑了。

※ 網際網路思維的西門慶接手賣炊餅,他會直接燒錢開個大茶館,炊餅不要錢白送,買一杯茶白送一個炊餅,老百姓貪便宜,必然門庭若市,這樣一搞,其他賣炊餅的還能活下去嗎?只能倒閉或者成為它的廉價供應商,滴滴就是這麼感到傳統計程車和黑車的,隨著顧客越來越多,西門慶推出新的服務,買一個月的會員可以直接插隊去領炊餅,買了一年會員的,還能上二樓觀看潘金蓮、李瓶兒獨家的舞蹈表演,喝茶吃餅一下午,這就叫做建立會員體系,每一個會員登記註冊留下你的姓名地址,職業受教育程度,這就叫大數據,方便日後精準營銷。

※ 西門慶把茶館擴大化,改成大商場提供攤位,讓其他商戶賣商品,放易拉寶打廣告,大家排隊領炊餅的時候不妨同時逛街,買點小玩意看看小廣告,這就叫做流量變現

※ 忽然有一天王婆抄襲了西門慶的商業模式,開了個婚介所,買服務送炊餅,西門慶立馬跟進,不但在茶館裡開了社交模式,他還把原有的送炊餅服務升級了,拿一個炊餅不但不要錢,還送兩塊錢,就叫做補貼大戰

※ 西門慶還在茶館裡設了一個自動做炊餅機,客官們排隊排到不耐煩了,就可以花錢自己去做一個形狀、口味都可以自己定製,3D列印,這叫什麼?這就叫做人工智慧定製化服務

※ 炊餅不要錢,但是我西門慶家賣的是體驗,自己動手通過人工智慧完成炊餅的美妙體驗,有的客官不想等了,那就直接買杯茶喝了,然後留下姓名和地址門派號,西門物流給您送過去,這就叫線上線下o2o

※ 西門家的東西除了炊餅不要錢,其他全部要錢,就叫做網際網路+炊餅,西門茶館的商業模式成熟了,就可以批量複製連鎖經營,下沉到景陽岡這樣的小地方去,加盟商出來,來清河縣培訓學習,開個網際網路企業家促成班,他們把西門茶館的這一套方法全部帶過去,每年給西門大官人上交入駐費就可以了,這就叫做產業賦能,渠道下沉

※ 西門物流越做越大,不但給自家的炊餅服務,還服務於水泊梁山、祝家莊等實體經濟,給他人送貨,這就叫社會化開放式物流,西門物流甚至可以發貨,發到北宋最邊遠的農村,滿足最後一公裡的需求,而邊遠農村的農產品也可以被西門家買下來再賣到清河縣汴京去,這就叫做農村電商

※ 客人越來越多,加盟商戶也越來越多。蹭流量的廣告商也越來越多,西門慶覺得時機到了,他宣布咱們西門茶館平臺註冊的用戶,可以擁有信用體系,不必經過北宋的各大錢莊,直接刷臉支付,刷臉貸款,投資,西門寶產品正式推出,一切交易都得經過西門寶,這就叫做網際網路+金融

※ 網際網路思維下的西門茶館,通過燒錢、擴展、補貼競爭、會員體系、增值服務培養了用戶商戶乃至於所有人的習慣,並且掌握了整個群體的大數據,最後還建立了以西門平臺為中心的信用體系,這就大而不倒。

網際網路思維核心在於不去做小生意,而去做大平臺,不追求利潤而是追求流量,追求用戶追求壟斷市場,在當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不管你是什麼行業,想要成功就要大膽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懂得抓住用戶的痛點和把握人性,不要把自己限制在蠅頭小利的範圍內才是制勝的關鍵,

你認同嗎?歡迎點讚、分享、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武大郎賣的炊餅究竟是什麼?
    《水滸傳》中,賣炊餅的武大郎無人不曉、令人唏噓,而他賣的炊餅到底是何物?是實心兒的還是有餡兒的,是我們現在說的饅頭還是包子?炊餅在宋代的日常飲食裡又處於怎樣的地位?除了武大郎,歷史上與炊餅有關的故事和重要事件還有哪些?且聽虞雲國教授細細講來。凡看過《水滸》的人,別的細節可能淡忘,對武大郎賣炊餅肯定是印象深刻的。
  • 武大郎賣的炊餅是什麼?武大武二差距為啥那麼大?
    武大郎賣的炊餅是什麼?
  • 武大郎賣炊餅,你知道炊餅是什麼嗎,這可是中國飲食四大發明之一
    武大郎賣炊餅的故事耳熟能詳,但武大郎賣的這個炊餅到底是什麼?其實很多人都弄錯了,不僅有些影視劇裡弄錯了,很多博人眼球的小商販也沒弄明白,鬧了不少笑話。在大宋時代,凡是面做的都叫餅,用火烤的叫燒餅;用水煎煮的叫湯餅;用蒸籠蒸熟的叫蒸餅。
  • 武大郎賣的明明是饅頭,為何卻叫「炊餅」,原來是為避諱一個人名
    什麼叫避諱?它是我們古代中國獨有的一種狀況,大概是源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至清朝日趨完密,民國成立後廢止。舉例來說,人們對皇帝或尊長是不可以直呼其名的,你就是用文本也不好不然很有可能會吃牢飯乃至丟腦殼。避諱普遍的方式便是用實際意義同樣或是相仿的其他字來替代要避諱的字。所以呢,我們我國有史以來就出現了許多 有趣的狀況。
  • 水滸傳武大郎中毒事件幾個鮮為人知的細節:炊餅、脆梨、九叔老婆
    楊角風談水滸第15期:水滸傳幾個鮮為人知的細節,大郎的炊餅、鄆哥的脆梨、九叔的老婆!一、先談談武大郎的炊餅,這究竟是個啥玩意,咋做的,好吃不好吃?楊角風目前住在杭州,在杭州有一條特別著名的老街,叫南宋御街,挨著南宋御街的叫河坊街。
  • 水滸傳幾個鮮為人知的細節:大郎的炊餅、鄆哥的脆梨、九叔的老婆
    楊角風談水滸第15期:水滸傳幾個鮮為人知的細節,大郎的炊餅、鄆哥的脆梨、九叔的老婆!一、先談談武大郎的炊餅,這究竟是個啥玩意,咋做的,好吃不好吃?楊角風目前住在杭州,在杭州有一條特別著名的老街,叫南宋御街,挨著南宋御街的叫河坊街。
  • 誰才是殺死武大郎的兇手?
    可武大卻不這麼說,他叫自己親兄弟都叫官職。就好比我們日常生活裡,兒子當官了,親爹都叫兒子王局長。這不叫抬舉,這叫打臉,這叫臭顯擺,耍威風。 武大郎就這麼一巴掌打在自己親弟弟臉上,好在武松不在意,依然翻身便拜,因為他打小習慣了這個懦弱的哥哥。武大郎為什麼這麼叫,卻值得叨逼一會。這就是小農意思,自己沒本事,卻巴不得自己兄弟,自己孩子有本事,好讓自己跟著沾光。
  • 從「武大郎」小資生活,看宋代社會經濟
    可在武大郎家這就是他們平常生活,這可不是武大郎打腫臉充胖子,這樣表明他家衣食無憂,家有餘錢。除此之外,老婆還是全職太太,還漂亮得一塌糊塗,這可得保養,每月的胭脂水粉錢,保養費用,這可不是小數目吧!再說了武大郎模樣確實差了那麼一點,還不把老婆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這個零化錢之類自然不會少用。比起現在白領階層,小潘美女幸福指數可高多了。
  • 武大郎賣的炊餅竟然不是餅,很多高中生都不知道!竟然是它……
    近年來媒體人篡改文學人物形象事跡用來娛樂的事情時有發生,某某喜劇人節目更是出現過大型翻車現場,由於對文學史學的不夠重視,篡改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風尚,文學歷史不再是被復原維護的經典,而是變成了用來娛樂大眾的工具,原來我們熟知的水滸傳中武大郎賣的炊餅,根本就不是餅,而是饅頭。
  • 武大郎潘金蓮外傳
    話說北宋年間陽穀縣有一個賣炊餅的矮漢姓武家中排行老大人曰「武大郎」大郎其貌不揚並且家徒四壁
  • 《金瓶梅》菜譜,武大郎沿街叫賣的炊餅,原來是美味的千層蒸餅
    《金瓶梅》和《水滸傳》中武大郎沿街叫賣的吃食叫做炊餅。《金瓶梅》第二回寫到,武二因公出差時曾勸他,假如你每日賣十扇籠炊餅,你從明日起只做五扇籠炊餅去賣,每天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這炊餅是個什麼餅?其實這炊餅就是我們後世所說的千層蒸餅。
  • 馮學榮:潘金蓮的婚姻是被迫的,武大郎不是什麼好人
    《金瓶梅》第一回西門慶熱結十兄弟武二郎冷遇親哥嫂 「大戶自從收用金蓮之後,不覺身上添了四五件病症。端的那五件?若武大沒本錢做炊餅,大戶私與他銀兩。武大若挑擔兒出去,大戶候無人,便踅入房中與金蓮廝會。武大雖一時撞見,原是他的行貨,不敢聲言。朝來暮往,也有多時。忽一日大戶得患陰寒病症,嗚呼死了。主家婆察知其事,怒令家僮將金蓮、武大即時趕出。武大故此遂尋了紫石街西王皇親房子,賃內外兩間居住,依舊賣炊餅。
  • 辣評:武大郎愛情觀嚴重錯失,坑了潘金蓮和武松
    02無愛情的婚姻是一個大坑但是,武大郎當時還沒有炊餅鋪子,住不起二層小樓。潘-金蓮與武大郎風裡雨裡賣炊餅,攢錢,日子也算能過下去。武大郎早出晚歸,挑擔沿街叫賣,潘-金蓮在家製作炊餅。潘-金蓮在家製作炊餅然而,在宋代,是沒有平等意識的。身材矮小的武大郎,自然成為街坊痞子取笑的對象。潘-金蓮大概也想生孩子。可武大郎一想弟弟武松下落不明,自己流落他鄉,時常受人欺凌,就不敢生孩子了。
  • 比潘長江還矮,因出演武大郎紅極一時,今娶老婆身高1米7
    今天,我們來說一位演員,他的名字叫宋文華,比潘老師還要矮一頭,早期因出演武大郎紅極一時。在現實生活中武功高強,在劇中卻扮演一個最弱的角色,出場的炊餅、賣炊餅了,塑造了一個老實忠厚的形象。劇中的武大郎很幸運,娶了一個貌美如花的妻子,正因為兩人相差懸殊,所以才導致武大郎在潘金蓮面前是卑微的,他極力的討好潘金蓮
  • 揭秘潘金蓮武大郎的真實身份!震驚了!
    的夫君武大郎也很冤:明明憑自己的努力當上縣令,卻硬被說成「走街串巷賣炊餅」的「三寸丁谷樹皮」,還被戴了一頂「綠帽子」。北宋徽宗年間,河北清河縣一大戶人家裡,有個使女叫潘金蓮,貌美如花。東家戀其美色,她告訴了女主人。於是東家懷恨在心,把她嫁給了賣炊餅的武大郎。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1.3米),面目醜陋,綽號「三寸丁谷樹皮」。無論是生理上還是物質上,他都無法滿足潘金蓮。後來,潘金蓮與西門慶偶然相遇。西門慶本就好色,而潘金蓮見他既有錢,人又很帥,就動了心。
  • 武大郎宋文華行事低調,身高不到一米四,娶個老婆一米七
    現實生活中的武大郎還拿過傳統武術賽的冠軍,醉拳、醉棒、單刀樣樣精通,在《水滸傳》演員聚會時,宋文華還當場表演過武術。在現實生活中武功高強,在劇中卻扮演一個最弱的角色,出場的炊餅、賣炊餅了,塑造了一個老實忠厚的形象。
  • 搞笑|武大郎潘金蓮離婚案
    經仔細辨認,知為大宋年間之物,武大郎、潘金蓮離婚訴訟之記錄也。鑑於此類事世人甚感興趣,遂公開之,以助談資。  大宋宣和某年二月五日  審判員:你叫什麼?  潘金蓮:奴家叫潘金蓮。  審判員:年齡?  潘金蓮:奴家二十一歲。  審判員:你為什麼離婚?
  • 從武大郎與潘金蓮的婚姻說起
    在這部名著中,潘金蓮這個形象充其量只是一個襯託武松的女性配角,描述潘金蓮的文字篇幅並不多,但卻完美地塑造了一個誘惑武松、出軌西門慶,併合謀殺害丈夫武大郎的一個蕩婦淫婦惡婦形象。但是,在《水滸傳》中,並沒有交代潘金蓮這個藝術形象的具體情況,比如,她的出身、成長,以及為何與武大結親等等。
  • 武大郎燒餅土掉渣燒餅一經上市火爆十年熱度不減
    現在你是不是會說,有的公司 人家也交配方還便宜呢,是呀,天下掉餡餅的好事 咋沒砸到別人頭上呢,哈哈,自己去看看就一清二楚了,做出來的餅 也叫武大郎燒餅???天吶!    武大郎燒餅起源於北宋景佑年間,始稱「炊餅」,後改稱「武大郎燒餅」。經公司技術人員多年潛心研究,數萬次的操作實驗,終於開發出色香味形俱佳、營養豐富的全新一代「武大郎燒餅」!
  • 武大郎與潘金蓮 蒙冤千年的恩愛夫妻
    而武大郎則被塑造成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人稱「三寸丁,谷樹皮」的侏儒小丑形象,但走近歷史中真實的武大郎與潘金蓮,我們會發現武大郎與潘金蓮已蒙冤太久。《百家講壇(紅版)》刊載為卿畫眉的文章說:「這對恩愛的夫妻(武大郎與潘金蓮)其實一直遭受著世人天大的誤解,蒙受著千古奇冤。」《水滸傳》在華夏大地享有崇高的聲譽,108位個性鮮明的好漢形象也在人們心裡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