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菜譜,武大郎沿街叫賣的炊餅,原來是美味的千層蒸餅

2020-12-25 芷雪情感

《金瓶梅》和《水滸傳》中武大郎沿街叫賣的吃食叫做炊餅。《金瓶梅》第二回寫到,武二因公出差時曾勸他,假如你每日賣十扇籠炊餅,你從明日起只做五扇籠炊餅去賣,每天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

這炊餅是個什麼餅?其實這炊餅就是我們後世所說的千層蒸餅。是流行於唐宋時的一種麵食,因到北宋時要避諱宋仁宗趙禎的之名,所以就改名叫做了炊餅。

南宋詩人楊萬裡在《食蒸餅作》詩云:

何家籠餅須十孚,蕭家炊餅須四破。

老夫飢來不可那,只要鶻侖吞一個。

楊老先生真是幽默啊!下面介紹一下千層蒸餅的製作方法。

一一用料一一

普通麵粉 400g

溫水 240g

酵母 4g

鹽 根據個人口味添加

食用油 少量

花椒粉 少量

一一製作過程一一

1、酵母加入溫水化開,倒入麵粉中和成光滑的麵團。然後分成兩份揉圓,取一個麵團擀成一個長方形的薄餅,抹一層食用油,撒一層鹽和花椒粉。

2、用刀在薄餅的上下部分各切4刀,,從左邊開始上下疊到中間位置,折到右邊,再繼續上下摺疊,同樣方法疊到最後收住口後,再用擀麵杖輕輕擀開成麵餅狀。另一個麵團採用同樣方法製作成餅坯。

3、放入籠屜中醒發15分鐘左右。醒發過大不好吃,醒發好後開火蒸18分鐘,關火後燜3~5分鐘再打開鍋蓋,取出切塊就可上桌食用了。

這切開的千層蒸餅層次分明,口感鬆軟,味道椒香鹹美。哎呀!真是十分的好吃,配上外大米粥和××居什錦醬菜,來盤青菜你就吃哇,舒舒服服的一頓簡單而美味的晚餐,就是一種享受。

相關焦點

  • 武大郎賣的炊餅究竟是什麼?
    《水滸傳》中,賣炊餅的武大郎無人不曉、令人唏噓,而他賣的炊餅到底是何物?是實心兒的還是有餡兒的,是我們現在說的饅頭還是包子?炊餅在宋代的日常飲食裡又處於怎樣的地位?除了武大郎,歷史上與炊餅有關的故事和重要事件還有哪些?且聽虞雲國教授細細講來。凡看過《水滸》的人,別的細節可能淡忘,對武大郎賣炊餅肯定是印象深刻的。
  • 武大郎賣的炊餅是什麼?武大武二差距為啥那麼大?
    因為《水滸傳》的關係,炊餅與武大郎有了不解之緣。小編在好些地方都看到了小吃店售賣「武大郎炊餅」,往往都十分火爆。  如今那些武大郎炊餅,大都是烤餅、煎餅,裡面有各色菜餡、肉餡,用油煎炸,用火烘烤。  那麼,水滸傳中,宋代人吃的炊餅是啥樣子呢?
  • 武大郎賣炊餅,你知道炊餅是什麼嗎,這可是中國飲食四大發明之一
    武大郎賣炊餅的故事耳熟能詳,但武大郎賣的這個炊餅到底是什麼?其實很多人都弄錯了,不僅有些影視劇裡弄錯了,很多博人眼球的小商販也沒弄明白,鬧了不少笑話。在大宋時代,凡是面做的都叫餅,用火烤的叫燒餅;用水煎煮的叫湯餅;用蒸籠蒸熟的叫蒸餅。
  • 水滸傳武大郎中毒事件幾個鮮為人知的細節:炊餅、脆梨、九叔老婆
    楊角風談水滸第15期:水滸傳幾個鮮為人知的細節,大郎的炊餅、鄆哥的脆梨、九叔的老婆!一、先談談武大郎的炊餅,這究竟是個啥玩意,咋做的,好吃不好吃?楊角風目前住在杭州,在杭州有一條特別著名的老街,叫南宋御街,挨著南宋御街的叫河坊街。
  • 水滸傳幾個鮮為人知的細節:大郎的炊餅、鄆哥的脆梨、九叔的老婆
    在河坊街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攤位,攤主不是別人,正是武大郎,只是這個武大郎不再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是坐等人上門。提到這個武大郎,又讓我想起小侄女的糗事,她們全家來杭州遊玩,角風盡地主之誼帶她們去河坊街逛逛。談話間就提到了武大郎。結果一路上小侄女悶悶不樂,眼中似乎含淚,一直怯怯地問,河坊街真的有武大郎嗎?
  • 武大郎賣的明明是饅頭,為何卻叫「炊餅」,原來是為避諱一個人名
    之後做饅頭改成炊饃饃,蒸餅,改成炊餅。儘管之後資格證書這些武大郎炊餅實際上便是饃饃。姑且無論它。皇帝權力變大那些蠢事都幹得出了,宋徽宗的情況下不僅避諱皇帝的姓名,連生肖必須避諱,由於宋徽宗屬牛,因而有一個重臣為了更好地討好皇帝,就給宋徽宗說要嚴禁全國各地的老百姓吃狗肉,愛狗人士如果知道毫無疑問開心。
  • 武大郎的飲餅,饅頭乎?燒餅乎?
    《金瓶梅》衍生於《水滸傳》,在施耐庵的筆下,武大郎的死是另一個版本。當時的仵作何九對屍體有疑,所以火化武大郎時他就悄悄偷存了兩塊殖骨,武松報仇時這也就成了佐證。而書中寫道,何九偷取殖骨時,他原來安排手下人燒化,後來手裡提著紙幡,嘴上說他還賒了大郎一個「子母飲餅」沒給錢,為表歉意上前親為大郎火化,這才打發了差人,偷存下武大郎中毒的黑色骨殖。
  • 用武大郎賣炊餅舉例,實現千萬財富
    用武大郎賣炊餅舉例※ 傳統思維的武大郎做生意賣炊餅,追求單品利潤,所以就要控制成本,加快工作效率,提升炊餅的口味,還要滿大街的叫賣,非常辛苦,掙的錢也不多,利潤有上限,還要擔心在家裡的潘金蓮跟人跑了。
  • 武大郎賣的炊餅竟然不是餅,很多高中生都不知道!竟然是它……
    近年來媒體人篡改文學人物形象事跡用來娛樂的事情時有發生,某某喜劇人節目更是出現過大型翻車現場,由於對文學史學的不夠重視,篡改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風尚,文學歷史不再是被復原維護的經典,而是變成了用來娛樂大眾的工具,原來我們熟知的水滸傳中武大郎賣的炊餅,根本就不是餅,而是饅頭。
  • 辣評:武大郎愛情觀嚴重錯失,坑了潘金蓮和武松
    但張妻平常深居大院之內,也不會認識武大郎有。而且張妻見識也少。可以推斷,如此壞主意,必是張大戶想出來的。顯然,沒有張大戶的授意,張妻是不會將小潘贈送武大郎的。為什麼說贈送?因為武大郎父母早亡,買媳婦是買不起的。可憐的潘-金蓮雖然被轉手贈送,但總算脫離了張大戶這隻虎口了。但是,她與武大郎的婚姻,這是老J巨滑的張大戶挖的一個大坑,她與武大郎二人嗅覺遲鈍,意識不到啊!
  • 廚娘教你做千層蒸餅,原來「千層」是這樣做出來的,趕緊試一試
    美食新煮意:當饅頭愛上了餅,又香又軟的五香千層蒸餅誕生了,它綜合了五香餅的香味和饅頭的鬆軟,特別適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食用。沒有菜就能讓你吃飽的節奏。【五香千層蒸餅】【食材】麵團:普通麵粉500克,溫水250克,酵母5克,油酥:鹽4-5克,熟油50克,麵粉50克,五香粉(或者十三香)3克。
  • 武大郎與潘金蓮 蒙冤千年的恩愛夫妻
    而武大郎則被塑造成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人稱「三寸丁,谷樹皮」的侏儒小丑形象,但走近歷史中真實的武大郎與潘金蓮,我們會發現武大郎與潘金蓮已蒙冤太久。《百家講壇(紅版)》刊載為卿畫眉的文章說:「這對恩愛的夫妻(武大郎與潘金蓮)其實一直遭受著世人天大的誤解,蒙受著千古奇冤。」《水滸傳》在華夏大地享有崇高的聲譽,108位個性鮮明的好漢形象也在人們心裡定格。
  • 金瓶梅:武大郎病重,武大郎女兒為何不救父?潘金蓮的鞭子太疼了
    沒有看過《金瓶梅》的讀者或許不知道,蘭陵笑笑生杜撰了一個武大郎的女兒:武迎兒(迎兒)。她的存在告訴了讀者,為何武大郎必死?也告訴了讀者,懦弱的人沒有出路,害人害己而已。武大郎捉姦成功了,自己卻遭了罪。【武大卻待揪他,被西門慶早飛起腳來。武大矮小,正踢中心窩,撲地望後便倒了。】
  • 武大郎和潘金蓮夫婦:上千年的詆毀,請還我們一個清白!
    而武大郎則被塑造成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人稱「三寸丁,谷樹皮」的侏儒小丑形象,但走近歷史中真實的武大郎與潘金蓮,我們會發現武大郎與潘金蓮已蒙冤太久。《百家講壇(紅版)》刊載為卿畫眉的文章說:「這對恩愛的夫妻(武大郎與潘金蓮)其實一直遭受著世人天大的誤解,蒙受著千古奇冤。」《水滸傳》在華夏大地享有崇高的聲譽,108位個性鮮明的好漢形象也在人們心裡定格。
  • 馮學榮:潘金蓮的婚姻是被迫的,武大郎不是什麼好人
    但是,罵潘金蓮的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並沒有好好閱讀《水滸傳》和《金瓶梅》,或者雖然讀過,但卻是囫圇吞棗,沒有真正把文字讀懂、讀透,更沒有做到站在書中角色的位置上去換位思考。 有個被世人嚴重忽略的一點是:無論在《水滸傳》裡還是在《金瓶梅》裡,潘金蓮和武大郎,都不是自由戀愛的。
  • 潘金蓮的情愛毒藥——《金瓶梅》裡的女人們之一
    《金瓶梅》被列為明代四大奇書之首,歷來被視為「淫穢」之書,一直遭到歷朝歷代的封禁。直到今天,大多數人能看到的,都是「潔本」。所謂「潔本」,即經過刪減的版本,裡面有關性描寫的淫穢橋段都被刪除了。而金瓶梅之所以著名,更多便是因其「淫穢之極」的性描寫。
  • 帶你吃吃吃——梁山武大郎燒餅
    馬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取代潘金蓮並且超越她的人,人家潘金蓮雖然是施耐庵筆下的反角,但她嫁給武大郎是被迫的,既沒有武大郎買的名車,也沒有武大郎買的豪宅,既沒有勾搭武大郎的下屬,也沒有聯手西門慶算計家財,事情敗露更沒有反咬一口,至少潘金蓮沒有動武大郎的燒餅……       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
  • 金瓶梅:世人只知武大郎形象醜,殊不知,他的內心比外貌更醜
    個人覺得沒有任何的爭議和懸念,不管是《水滸傳》的施耐庵還是《金瓶梅》的蘭陵笑笑生都給出了相同的答案:人見他為人懦弱,模樣猥蕤,起了他個渾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俗語言其身上粗糙,頭臉窄狹故也。只因他這般軟弱樸實,多欺侮也。(節選《金瓶梅》)但是呢?
  • 潘金蓮與武大郎原來是...
    潘金蓮因《水滸》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裡,她更躍為「女一號」。按書中所寫,她是所有女子中生得最美,也最擅風月的一個。  《金瓶梅》這個書名,一說是「金色的瓶子裡插著梅花」的意思,一說是由該書頭三號女角(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組成,顯然後一說更為通順。  在《金瓶梅》中,前面的部分與《水滸傳》大體類似。
  • 從武大郎與潘金蓮的婚姻說起
    在這部名著中,潘金蓮這個形象充其量只是一個襯託武松的女性配角,描述潘金蓮的文字篇幅並不多,但卻完美地塑造了一個誘惑武松、出軌西門慶,併合謀殺害丈夫武大郎的一個蕩婦淫婦惡婦形象。但是,在《水滸傳》中,並沒有交代潘金蓮這個藝術形象的具體情況,比如,她的出身、成長,以及為何與武大結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