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育兒教育經驗。
聚會風波—生氣的老爸
前幾天,我們幾個家長朋友帶著孩子聚會,其中有一個家庭來的較晚,兩夫妻帶著兩個女兒進門的時候,看得出姐姐好像不太高興,嘟著嘴獨自坐在一旁,誰也不理。
她媽媽見狀,趕緊叫她坐到同學那邊去,女兒雖然過去和同學坐一桌了,但是始終低頭看著手機,不和同學說話。
我們問她爸孩子這是怎麼了?
她爸爸解釋說:「女兒想養一隻貓,理由是她們班的很多女生都養了貓,所以她也想養一隻。我一聽火了,跟她說現在上初一,功課那麼多,學習任務那麼重,哪有時間養貓?你以為還是小學啊,那麼清閒啊!我說她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她還想養貓?」
他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繼續說:「被我們拒絕後,她就委屈的哭了。我一看她哭了,就更來氣了,你說她這麼大個人了,怎麼這麼不懂事呢?現在有那個精力養貓嗎?她哪知道家裡養一隻貓有多麻煩」。
朋友越說越激動,我們趕緊勸他冷靜冷靜,用不著跟孩子生氣,回頭好好和孩子講下道理應該能理解的。
和孩子溝通要心平氣和,不可以粗爆和教訓式的方式和語氣。
喝完兩杯酒下去之後,見朋友平靜下來了,於是我勸他回家後好好和女兒溝通一下,平心靜氣地和女兒談談心,初一的女生,這個時候也是敏感叛逆期,內心會有很多想法,她這個年齡,喜歡寵物想養也是很正常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時容易產生一些奇怪的想法,有時也會很極端,必須要謹慎小心溝通處理。不過畢竟少女心思,媽媽可能更懂,我建議他回去後讓媽媽和孩子再好好溝通,可能效果會更好。
因為感覺朋友溝通的方式過於強勢和直接,看她媽媽陪女兒坐在孩子們那桌,照顧著那些孩子們的吃喝,我知道這位媽媽是個細心有耐心的人,所以建議讓媽媽和女兒溝通。
換位思考,以同理心待之,與孩子剖析道理
遇到這種事情,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以同理心對待。聽聽孩子內心真實的訴求,然後再把大人的理由和養貓需要付出的精力好好跟她梳理一下,相信孩子應該能夠理解的。
我能理解朋友一是因為家裡還有一個2歲多的女兒要照顧,夫妻倆都是在醫院工作,有時還要值夜班,而且爸爸去年調到外地上班,平時一周才回來一次,所以覺得家裡不能再添亂了。
還有一個原因,夫妻倆是醫護人員,本身愛乾淨,不喜歡這樣一類帶細菌又喜歡掉毛寵物養在家裡。並且家裡還一個才2歲多的女兒,除了衛生方面,可能也怕傷著孩子。
他女兒不是一個不講理和不懂事的孩子,回頭好好溝通是能講得通的。
為什么女生喜歡養寵物貓狗?
有研究表明,對於可愛又萌態的寵物貓狗,大多數人都喜歡。特別是女性更是青睞,而且養貓的女性遠比男性多出很多,可能是因為女生覺得貓咪溫柔慵懶、嬌媚粘人,更懂得自己。
匈牙利的某大學一項調查表明,在對待貓咪上女性比男性更加有耐心,女性與貓咪在情感上更有共鳴,而且貓咪和女性更容易互動,女性甚至認為貓咪比男性更善解人意,認為貓咪有同理心,所以女性對貓咪有著深厚的感情。
孩子要讀書,可以給孩子養貓嗎?
其實養貓咪和孩子學習並不衝突,貓咪相對是一個溫柔好靜的動物,一般白天都比較慵懶,晚上也很少吵鬧。除了衛生方面,貓咪也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伺候。
其實養貓咪也是一種精神寄託,特別對女孩子來說,對貓咪抱著一種好感是與生俱來的。貓咪是玩伴,是朋友,特別是對於獨生子女來說,貓和狗能給他們帶來很多的歡樂和陪伴。在與貓咪玩耍和互動中,能夠帶來一種精神上的慰籍。
在這方面來說,是有助於孩子的童年成長的。
讓孩子肩負起照顧寵物的責任
不管小學還是初中的孩子,如果他們自行要求飼養寵物的話,家長又擰不過,一定要讓孩子承諾能承擔起照顧責任。
而且對於初一的女生來說,已經有一定的自主行為能力,有一定的獨立性,是能夠承擔起照顧貓的義務,關鍵是家長要和孩子溝通清楚自己的責任。
需要孩子明白,如果要養寵物,她需要做哪些事情,比如說給貓洗澡,餵食,打掃房間,打掃沙發,清理貓便,如果貓生病了,還得帶貓去看醫生等等,讓孩子知道養一個貓並不是那麼輕鬆的事。
對於大多數不接受養寵物的家長來說,最主要是嫌衛生難搞。如果孩子一定要養,而且孩子願意承擔清潔衛生這項工作,那麼可以滿足孩子的願望,不過要提前告訴孩子,如果她堅持不下去,寵物可能要被送人的。
總之,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更需要掌握家長們講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更需要多一份耐心和細心。要多觀察孩子的心理,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並針對不同情況,不同時期,採取針對性的疏導方式。
要記得,學習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更重要。
(配圖源於網絡,侵聯刪)
本文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 ,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及家庭教育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小李廣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