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想養寵物貓,遭家長反對而爭吵,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

2020-12-24 小李廣育兒

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育兒教育經驗。

聚會風波—生氣的老爸

前幾天,我們幾個家長朋友帶著孩子聚會,其中有一個家庭來的較晚,兩夫妻帶著兩個女兒進門的時候,看得出姐姐好像不太高興,嘟著嘴獨自坐在一旁,誰也不理。

她媽媽見狀,趕緊叫她坐到同學那邊去,女兒雖然過去和同學坐一桌了,但是始終低頭看著手機,不和同學說話。

我們問她爸孩子這是怎麼了?

她爸爸解釋說:「女兒想養一隻貓,理由是她們班的很多女生都養了貓,所以她也想養一隻。我一聽火了,跟她說現在上初一,功課那麼多,學習任務那麼重,哪有時間養貓?你以為還是小學啊,那麼清閒啊!我說她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她還想養貓?」

他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繼續說:「被我們拒絕後,她就委屈的哭了。我一看她哭了,就更來氣了,你說她這麼大個人了,怎麼這麼不懂事呢?現在有那個精力養貓嗎?她哪知道家裡養一隻貓有多麻煩」。

朋友越說越激動,我們趕緊勸他冷靜冷靜,用不著跟孩子生氣,回頭好好和孩子講下道理應該能理解的。

和孩子溝通要心平氣和,不可以粗爆和教訓式的方式和語氣。

喝完兩杯酒下去之後,見朋友平靜下來了,於是我勸他回家後好好和女兒溝通一下,平心靜氣地和女兒談談心,初一的女生,這個時候也是敏感叛逆期,內心會有很多想法,她這個年齡,喜歡寵物想養也是很正常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時容易產生一些奇怪的想法,有時也會很極端,必須要謹慎小心溝通處理。不過畢竟少女心思,媽媽可能更懂,我建議他回去後讓媽媽和孩子再好好溝通,可能效果會更好。

因為感覺朋友溝通的方式過於強勢和直接,看她媽媽陪女兒坐在孩子們那桌,照顧著那些孩子們的吃喝,我知道這位媽媽是個細心有耐心的人,所以建議讓媽媽和女兒溝通。

換位思考,以同理心待之,與孩子剖析道理

遇到這種事情,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以同理心對待。聽聽孩子內心真實的訴求,然後再把大人的理由和養貓需要付出的精力好好跟她梳理一下,相信孩子應該能夠理解的。

我能理解朋友一是因為家裡還有一個2歲多的女兒要照顧,夫妻倆都是在醫院工作,有時還要值夜班,而且爸爸去年調到外地上班,平時一周才回來一次,所以覺得家裡不能再添亂了。

還有一個原因,夫妻倆是醫護人員,本身愛乾淨,不喜歡這樣一類帶細菌又喜歡掉毛寵物養在家裡。並且家裡還一個才2歲多的女兒,除了衛生方面,可能也怕傷著孩子。

他女兒不是一個不講理和不懂事的孩子,回頭好好溝通是能講得通的。

為什么女生喜歡養寵物

有研究表明,對於可愛又萌態的寵物貓狗,大多數人都喜歡。特別是女性更是青睞,而且養貓的女性遠比男性多出很多,可能是因為女生覺得貓咪溫柔慵懶、嬌媚粘人,更懂得自己。

匈牙利的某大學一項調查表明,在對待貓咪上女性比男性更加有耐心,女性與貓咪在情感上更有共鳴,而且貓咪和女性更容易互動,女性甚至認為貓咪比男性更善解人意,認為貓咪有同理心,所以女性對貓咪有著深厚的感情。

孩子要讀書,可以給孩子養貓嗎?

其實養貓咪和孩子學習並不衝突,貓咪相對是一個溫柔好靜的動物,一般白天都比較慵懶,晚上也很少吵鬧。除了衛生方面,貓咪也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伺候。

其實養貓咪也是一種精神寄託,特別對女孩子來說,對貓咪抱著一種好感是與生俱來的。貓咪是玩伴,是朋友,特別是對於獨生子女來說,貓和狗能給他們帶來很多的歡樂和陪伴。在與貓咪玩耍和互動中,能夠帶來一種精神上的慰籍。

在這方面來說,是有助於孩子的童年成長的。

讓孩子肩負起照顧寵物的責任

不管小學還是初中的孩子,如果他們自行要求飼養寵物的話,家長又擰不過,一定要讓孩子承諾能承擔起照顧責任。

而且對於初一的女生來說,已經有一定的自主行為能力,有一定的獨立性,是能夠承擔起照顧貓的義務,關鍵是家長要和孩子溝通清楚自己的責任。

需要孩子明白,如果要養寵物,她需要做哪些事情,比如說給貓洗澡,餵食,打掃房間,打掃沙發,清理貓便,如果貓生病了,還得帶貓去看醫生等等,讓孩子知道養一個貓並不是那麼輕鬆的事。

對於大多數不接受養寵物的家長來說,最主要是嫌衛生難搞。如果孩子一定要養,而且孩子願意承擔清潔衛生這項工作,那麼可以滿足孩子的願望,不過要提前告訴孩子,如果她堅持不下去,寵物可能要被送人的。

總之,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更需要掌握家長們講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更需要多一份耐心和細心。要多觀察孩子的心理,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並針對不同情況,不同時期,採取針對性的疏導方式。

要記得,學習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更重要。

(配圖源於網絡,侵聯刪)

本文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 ,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及家庭教育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小李廣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相關焦點

  • 別對處於壞情緒中的孩子講道理,如何溝通才有效?青春期學生家長必讀()
    我們很希望跟孩子溝通,更希望在溝通中達成共識,往往由於不懂得孩子內在的需求,沒有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就會出現聊不到一起去的無力感。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更有效呢?基本原則是簡單、真接。而且在與孩子溝通時,先建立感情上連結是非常重要的。好比打電話一樣,只有對方接聽了,才有溝通的可能。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下,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三個步驟。
  • 女孩青春期如何避免早戀,父母該如何處理才不會跟孩子發生爭吵?
    所以避免可取嗎,我想引導及提高孩子的眼光與目標,以後找的女婿,父母肯定滿意。一般認為,初中及之前,未滿15周歲的孩子談戀愛屬於早戀,有些家長認為,高中以前都屬於早戀,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信念,約束孩子念書為第一。可現實中,有些小學的男女生就已經互有好感。公交車站旁,初中男女生摟摟抱抱、卿卿我我、難分難捨更是常見。現在電視劇也經常演感情劇,口號更是喊「想要甜甜的戀愛」,孩子們想不知道都難。
  •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溝通——知識星球告訴你
    所以不是壓制兒童不讓他成長,而是家長自己要成長,把自己高度拔高,那兒童就會跟家長一起升高,這樣才可以達到效果。對於怎麼去拔高,實際上不同年齡家長有不同的角色。這些建議一定要看,建議老師轉給家長!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 奇點大學—家長錦囊|孩子青春期不願和父母溝通,如何打開心扉?
    有的時候我特別想跟他聊聊,聽聽他的想法,就叫他和我面對面坐下談一談,他雖然也配合但是能看出態度上還是抗拒的,特別敷衍,回答我的話就一個字、兩個字,最多三個字解決。我發覺我越來越不了解他了,就好比養了個陌生人一樣,還是挺心寒的,請問怎樣才能讓孩子像小的時候一樣願意和我溝通呢?1.
  • 青春期孩子叛逆、暴躁、不好管……超實用的溝通技巧來了(家長必看)
    除了這位媽媽,後臺也有不少家長跟虎媽吐槽,明明是想心平氣和跟孩子來一場親子交流,可孩子的反應卻往往讓人心寒:要麼「裝聽不到」,要麼「一點就炸」。  本該是世上最親密的親子關係,最後卻處得像仇人一樣。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從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話裡,我們或許可以看出端倪。
  • 別對情緒崩潰中的孩子講道理,如何溝通才有效?
    講的就是在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的第一句話該怎麼說,才能引導孩子行為正向發展。千萬別對情緒崩潰中的孩子講道理,不僅無效,還可能激怒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很大,常會因為父母一句話做出過激的行為,因為父母錯誤的溝通方式,孩子一怒離家出走,或跳樓的事件,屢見不鮮。前段時間,也有位家長向我諮詢,為什麼13歲的孩子不願與她溝通,還說跟她說話太費勁,這讓她很苦惱。
  •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很多家長做錯了
    在與家長溝通、交流時,經常跟他們提這麼一個問題:你覺得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還是身心健康更重要?毫無例外,所有家長都選擇後者。可每個來諮詢的家長,其原因幾乎千篇一律,親子矛盾、衝突都起源於考試成績。
  • 青春期叛逆,家長崩潰……超實用親子溝通法來了!
    孩子步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和孩子的衝突開始加劇,如何理性面對這種青春期的衝突,是父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就像喝一杯水,父母覺得燙,可能孩子覺得已經涼了。所以父母如果能夠理解孩子的感受,溝通就會有效。孩子是人,人是會變的。變化的動力來源於父母的眼睛,如果您認為孩子會越來越好,他就會越來越好;反之亦然。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衝突是孩子為了讓你更懂他。懂了,衝突也就消失了,溝通也就通暢了。
  • 青春期孩子叛逆、太難溝通?心理學家:想改變孩子,要先改變自己
    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總是顯得有一些叛逆,無論大人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習慣性地和家長唱反調;對於家長的諄諄教誨,也顯得極不耐煩。這讓大人覺得難以和他們溝通交流,頭疼不已。比如:送孩子去補習班等,不斷地擠壓孩子的時間,讓孩子感到十分有壓力且無所適從。那麼,孩子自然會拒絕和家長溝通交流,因為他們覺得家長只知道對自己進行壓迫、說教。心理學家說:「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教師和家長」。
  • 青春期孩子為什麼拒絕溝通?這8點父母要注意!
    那麼,家長們該如何做才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走進他們的世界呢?有研究表明,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是最能夠體現平等原則的溝通手段。反觀現在的家庭溝通方式,特別是對於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及其所在家庭,效果十分不理想。只有以信任為前提,孩子才肯向家長傾訴,家長才有傾聽的機會,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家長們切記,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小就認為他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要記住,孩子的敏感性是天賦,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性尤其強烈。
  • 青春期孩子與你零溝通?爸媽做好這4點,孩子絕不會關上心門!
    7月14日,在四川達州就有一個13歲的女孩子,因為家庭瑣事與家人發生爭吵,然後從七樓一躍而下,當場死亡。每次看到這樣的報導,網友們都會譴責孩子玻璃心,但其實曦曦媽想說孩子身上的所有問題,其實都是家長問題的一種折射。與青春期的孩子是零溝通的狀態,這是讓無數父母徹夜難眠的一個困擾。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做,孩子才會為我們打開心門呢?
  • 當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專家建議家長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叛逆,開啟良好...
    □楚天都市報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胡弘 劉姍姍 王喆隨著結婚生子時間的不斷推遲,如今不少家長進入更年期時,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兩期」如何相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的現實難題。昨日,江城心理專家提醒,處於更年期的家長一定要多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如有必要可向醫生求助,調試好身心狀態。要學會和孩子建立「界限感」,同時親子之間也要多理解溝通。
  • 13歲女生失蹤後發現身亡,家長如何進行青春期教育,溝通不可忽視
    因與家人生氣,離家出走「意外」身亡,無論女孩的家長怎樣傷心和後悔也為時已晚。那麼,女孩為什麼會愛生氣,作為家長該怎樣和孩子溝通呢?13歲,孩子正值豆蔻年華,正是充滿朝氣像花兒一樣的年紀。這個年紀的女孩思想朦朧,叛逆、厭學、愛打扮、甚至早戀,對於父母的忠告往往不屑一顧,這就好比民間那句俗話「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
  • 青春期的女兒被男朋友索要「第一次」,父母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所以導致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以為接吻就會懷孕,不知道如何正確避孕,如何避免性侵害。二、性教育包括哪些?有什麼作用?聊到性,很多家長會認為就是愛、生殖、性行為和蒼老師。每個人對性的理解有不同,如果家長都不了解性教育包含的正確內容,又如何能正確引導孩子呢?
  • 積極人生大學劉一凡:父母如何有效引導青春期孩子的戀愛觀?
    性教育教練父母如何有效引導青春期孩子戀愛觀/關於性教育這個話題,實際上在孩子嬰兒期就要開始這方面的教育了。可是如今當我們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時候依然難以啟齒。有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去教,有的時候想教,又會覺得會不會是縱容他,會不會是幫助孩子早熟,如果不教的話,又會擔心孩子的安全。一方面很害怕孩子早戀,很害怕孩子發生性關係;一方面自己心裏面也知道有一些事情是自己攔也攔不住的。
  • 青春期,叛逆的不是孩子,是家長? | 精選
    結果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前治他的方法居然沒用了,家長們很不適應,他們發現已經贏不了孩子。其實孩子一直都想聽自己的,想自己拿主意,青春期只是他變得有能力了,他的小胳膊小腿長結實了,有力量了。他有能力對抗而已。家長們很容易對青春期的孩子感到失望,他的行為習慣,生活作息,學習能力,人際能力,全方位讓人不滿意。
  • 孩子叛逆、不好管……專家提出的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建議收藏
    今晚,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兩位專家的實用建議↓↓↓青春期的衝突,是為了更好地溝通——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 杜俊鵬孩子步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和孩子的衝突開始加劇,如何理性面對這種青春期的衝突,是父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 孩子沉迷遊戲小說,不願與父母溝通咋辦?改善溝通的3條兵法建議
    如何與青春期手機遊戲成癮孩子建立有效溝通,著實是一件讓很多父母感到頭疼、心累的事,為什麼?因為青春期孩子往往不按照父母的套路出牌,正如某位全職媽媽所講:「我也想和孩子溝通,關鍵是他不願意和我溝通呀,話還沒來得及從嘴裡蹦出來,孩子就罵罵咧咧地叫我滾,連見縫插針的機會都沒有!」
  • 學做智慧家長,破解青春期煩惱——2020十幾歲家長課堂·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人生最寶貴的年華,是由兒童向成人過渡的關鍵時期,小學階段最後一年恰逢青春期萌芽階段,家長們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和引導青春期出現的問題?為引導家長更好的對待孩子到來的青春期,1月10日晚,近百名國防科大附小的家長如約而至,一場別開生面的青春期主題活動在此展開。
  • 家長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你覺得是對的,就有多錯!(深度好文)
    那個孩子,從小爹媽不管,學習又差。你跟他一起玩,能學到什麼?還是和小歡、小閆玩吧,那倆是好孩子。」 類似的話,當家長的你們有沒有說過? 我打賭,一句沒說過的家長,要麼對自己不夠誠實,要麼孩子還沒上學,要麼「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你是別人家的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