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患者切忌大悲大喜

2020-12-28 金臺資訊

記者12月27日從浙江義烏稠州醫院獲悉,前幾天在超市購物突然暈倒的大叔,經過治療已康復出院;在學校食堂幹活突發猝死的廚師,目前還在重症監護室康復治療中。

「有人在超市買東西時突然暈倒,請稠州醫院急救人員迅速前往……」12月17日上午10時41分,義烏稠州醫院120急救醫生接到指令後火速出車,4分鐘就趕到事發現場。

「我們趕到超市時,看見超市貨架旁躺著一名大叔,臉面紫紺、不省人事,檢查發現其雙側瞳孔散大,心跳呼吸停止。我們就地實施人工心臟按壓、面罩給氧等搶救措施,並聯繫醫院做好搶救準備……」醫護人員介紹,當天上午10時52分,病人被送至稠州醫院搶救室,經過醫護人員努力搶救,半小時後病人又有了心跳。

病人家屬激動地說:「是稠州醫院給了我們家人兩次生命,病人2016年曾因同樣情況發生心臟驟停,那次也是你們救活了他,再次感謝你們!」12月25日下午,該病人生理功能基本恢復,順利出院。

無獨有偶。12月20日下午4時許,義烏某學校食堂的一名廚師在幹活時突發猝死,經稠州醫院醫護人員急救,病人與死神擦肩而過。

「眼下正值寒冬季節,對於患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市民,除了需要防寒保暖外,還要保持情緒平穩,切忌大悲大喜,以免發生意外。」稠州醫院急診科主任賴曉武說,每年冬天,醫院都會收治一些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他們大多因情緒激動誘發引起。

「猝死的黃金搶救時間是前5分鐘。」賴曉武提醒市民,若出現類似猝死病人,應立即就地實施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並呼叫120等待救治。

相關焦點

  •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如何保護自己?
    隨之而來的是,心腦血管疾病也進入了高發期。本期《健康周刊》,邀請了省城專家來談一談,寒冬季節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高血壓患者應更密切關注血壓 「首先我們談到的是保暖,冬季保暖對於心腦血管病患特別重要,但需要特別提示的是,有一些年紀稍大的患者,一到寒冷的冬季就不願運動,血液循環不暢通,也會加重病狀,所以我們提倡適量運動。」
  • 最適合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室內康復運動方法
    最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室內康復運動方法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於高血脂症、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
  • 煙臺120兩天救治心腦血管急症患者230人
    急救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吳明順 煙臺報導近兩日,受寒潮天氣影響,煙臺市迎來持續降雪、大風、降溫天氣,低溫和暴雪給人們出行帶來不便,也造成心腦血管病高發。據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統計,12月28日13時30分至12月30日13時30分的兩天時間,全市120共接聽呼救電話2065個,調度派車801次,救治各類危重傷病員728人,其中居首位的是心腦血管急症患者230人,佔總救治人數的31%。第二位是各類外傷患者206人,佔總救治人數的28%。
  • 高科技產品生態負離子生成機,讓心腦血管病患者擺脫藥物治療之痛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我們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哪些?高科技產品生態負離子生成機真的可以讓心腦血管病患者擺脫藥物治療之痛嗎?我們就帶著這幾個問題,通過本文來看一下。 生態級負離子,讓心腦血管病患者擺脫藥物治療之痛 心腦血管疾病是如何引起的?
  • 靜電也能傷人,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格外注意
    太和醫院西苑院區老年科主任樂文隨提醒,靜電可能加重患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老年人的病情,需要警惕。■記者 韓玉硯 特約記者 方金柱心臟病老人被靜電「擊傷」 上床睡覺脫毛衣時,年逾七旬的劉大爺突然聽到身上和頭髮上有「噼裡啪啦」的靜電聲,「我沒在意,但心臟隨後開始難受,胸悶氣短。」家住六堰的劉大爺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被「電傷」的經歷。
  • 後疫情時代:如何加強心腦血管保障
    再回首我們痛心地發現,無論對於新冠患者,還是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心腦血管慢性疾病是絕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方面,《柳葉刀》雜誌對99例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的回顧分析中發現,40%合併心腦血管疾病,而且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在COVID-19感染後發展為重症患者,死亡風險更高。
  • 惠民觀察:常用藥降價後,心腦血管病患者這半年過得如何?
    上海瑞金醫院心臟科主任沈衛峰教授對此指出:「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是對慢病的持續管理,對於慢病患者來說,需要堅持終身治療的原則,規範、按時、按量地服藥,作為醫生來說藥品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同時要考慮療效,經典原研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並且被普遍應用在臨床上,能夠為心腦血管疾病等慢病患者的長期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 心腦血管之王:極芯地龍蛋白肽提醒您關注心腦血管健康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於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倖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
  •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我們需要如何做?
    研究顯示,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      注意身體活動時間和地點的選擇      天氣寒冷時,建議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要晨練,因為清晨氣溫比較低。如想外出活動,最好選擇上午10點以後至下午3點以前的時間段,溫度相對升高時再外出。活動方式也不要選擇運動量過大的項目,可以適量散步,或打太極拳。
  • 從納豆激酶看心腦血管之王極芯的高標準
    極芯被譽為心腦血管之王,在於其接近完美的配方及高標準的原料及良好的效果口碑帶來的。特別是其高標準原料的選擇可謂苛刻,今天我們就從極芯.極心腦地龍蛋白肽裡選用的納豆激酶原料,來解析這款被譽為心腦血管之王的神奇心腦血管養生品——極芯.極心腦地龍蛋白肽。雖然極芯是由中國知名的醫藥企業有鄰製藥代工,但是其美國百齡堂與英國國王生物的精心研製配方及雙授權,特別是納豆激酶更是選用原裝進口,其含量高達>20000FU/g,可謂創歷史新高,舉世罕見。
  • 眼底檢查或可預警心腦血管疾病
    原標題:眼底檢查或可預警心腦血管疾病(記者王倩)「眼睛是全身唯一直視下窺見血管和神經的器官,是全身健康的窗口。眼底有可能作為觀測心腦狀況的良好窗口。」眼底檢查可以作為未來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方式。據了解,我國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佔國民全部死亡原因的40%左右。如今,眼底指標或可實現危險人群的早期識別以及關口前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魏文斌教授介紹,視網膜血管異常與動脈高血壓、中風、腦白質病變和腦萎縮、冠心病的發生密切相關,並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 後疫情時代:如何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長期管理?多院士和專家共同發起...
    關愛心腦血管慢病患者,完善疫情下的患者健康管理,積極參與公益行動新冠肺炎的突襲讓人們感到措手不及,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人群來說,基礎性疾病的存在,是不良預後的危險因素。《柳葉刀》雜誌對99例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的回顧分析中發現,40%合併心腦血管疾病,而且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在COVID-19感染後發展為重症患者,死亡風險更高,需要更加及時診治和更加積極的處理策略。而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報告統計,心腦血管病患者人數高達2.9億,死亡率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它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腦血管病。
  • 夏天即便看到美女也不要猛回頭 可能令心腦血管瞬間崩潰
    夏季由於人體的生理機制,稍不注意,只要一個行為或者動作,就可以讓心腦血管瞬間崩潰,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明顯上升。今(4)日,衛生部12320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提醒,夏天到了,心腦血管病患者請注意身體變化。  》》不要猛然回頭  頸動脈狹窄、斑塊是檢出率越來越高,同時也是越來越受重視的心腦血管發病基礎之一。
  • 北宅衛生院心腦血管疾病講座走進東陳社區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心腦血管疾病即將成為人群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被人們稱之為「三高」的代謝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對中老年人的健康構成巨大的威脅。
  • 醫生:甲減患者切忌亂用減肥藥,辨證治療...
    不少甲減患者,得病後會有便秘腹脹、體重增加的症狀,還有些患者會出現腿腫甚至渾身水腫,整個人立馬大了「一圈」。那麼得了甲減,為什麼會變胖呢? 首先你得了解什麼是甲減? 甲減 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紊亂,每 100人 中,就有一個人患有此病。
  •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季節,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季節,冠心病,腦梗,卒中等多種疾病,在冬季的發病率都會大幅度升高,在冬天,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更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老年人,但是現在心腦血管疾病猝死的發病人群其實越來越年輕,我們經常會抱著僥倖的心理,總覺得疾病離我們很遙遠,可是意外卻總是那麼突然。  近幾年來,中青年心腦血管病猝死的案例時有發生。而且在臨床上,「28歲小夥的心血管已經像82歲」的類似病例也越發頻現。
  • 頭皮發麻,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信號!3個簡單動作可預防
    若任由頭皮發麻的症狀長期發展下去,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比常人高出80%。心腦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的健康殺手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高達2.9億,並且有上升的趨勢,全球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800萬人。可想而知,這種疾病的「殺傷力」很強。
  • 阿司匹林一直被譽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神藥」,如何規範使用?
    阿司匹林一直被譽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神藥」,如何規範使用?圖片來自網絡因此有很多人聽說阿司匹林能夠預防心梗、腦梗都自己買來吃。阿司匹林在市場上有25mg、50mg、100mg等不同規格,也有很多患者都在常年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所以對於阿司匹林的用藥必須要做到規範化。阿司匹林如何規範使用阿司匹林是屬於抗血小板藥物,主要是用於動脈血栓栓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 後疫情時代如何管理心腦血管及神經系統疾病|達濟天下論壇,大咖聚...
    隨著老齡化問題的日趨嚴重和生活方式的全面改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日趨增多,全國約有腦卒中患者1300萬,房顫患者526萬,高血壓患者2.45億,心腦血管病死亡率高於腫瘤和其他疾病,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此外,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患者也不斷增加,我國帕金森病患者已近3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