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23 騰訊網

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 實習生劉漢蕾 張蘭春

12月14日,今年冬季首輪寒潮來襲。氣象部門預測,低溫雨雪天氣還將持續。

隨之而來的是,心腦血管疾病也進入了高發期。本期《健康周刊》,邀請了省城專家來談一談,寒冬季節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高血壓患者應更密切關注血壓

「首先我們談到的是保暖,冬季保暖對於心腦血管病患特別重要,但需要特別提示的是,有一些年紀稍大的患者,一到寒冷的冬季就不願運動,血液循環不暢通,也會加重病狀,所以我們提倡適量運動。」南大二附院心內科副主任楊人強表示,要適量運動,而不是過度運動,特別是冬季早晨氣溫較低,如非必要,不建議患者晨練,可以選擇午飯後等氣溫較高的時段進行鍛鍊。

冬天受到氣溫較低的影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容易升高,楊人強建議,患者應密切關注自身的血壓,增加測量的頻率,如果發現血壓上升,應第一時間到醫院相關專業科室詢問醫生是否需要調整用藥情況。「有些病患在冬季血壓升高的情況下,是需要稍微加大降壓藥的劑量。」楊人強表示。

冠心病患者謹防感冒加重心衰

除了高血壓之外,冠心病患者在冬季也要特別注意自身防護。「眾所周知,冬季是感冒多發季,冠心病患者一旦感冒,會加重心衰,從而增加患病風險。」楊人強提醒說。

都說心腦血管疾病是「健康殺手」,而冬季又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多發季節,一旦發病會有生命威脅。「寒冬時節,有較為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家屬也應當密切關注患者的生活起居,一旦發病,一定要第一時間及時送醫就診。」楊人強說。

年輕患者要避免油膩高鹽食物

隨著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的趨勢,年輕患者也應當注意冬季易發病的情況。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內三科主治醫師蔣麗華認為,每年冬季,年輕高血壓患者的舒張壓容易升高,所以在注意保暖和適當運動的情況下,清淡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恰恰許多年輕高血壓患者,到了冬季完全不注意清淡飲食,導致病情加重。」蔣麗華提醒,例如冬季大家都非常喜歡的火鍋,就屬於高鹽高脂食物,所以年輕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適合過多食用火鍋。「鹽分高的食物,會引起血濃量升高,對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來說,十分不利。」蔣麗華說道。

相關焦點

  • 最適合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室內康復運動方法
    最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室內康復運動方法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於高血脂症、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
  • 後疫情時代:如何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長期管理?多院士和專家共同發起...
    關愛心腦血管慢病患者,完善疫情下的患者健康管理,積極參與公益行動新冠肺炎的突襲讓人們感到措手不及,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人群來說,基礎性疾病的存在,是不良預後的危險因素。《柳葉刀》雜誌對99例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的回顧分析中發現,40%合併心腦血管疾病,而且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在COVID-19感染後發展為重症患者,死亡風險更高,需要更加及時診治和更加積極的處理策略。而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報告統計,心腦血管病患者人數高達2.9億,死亡率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它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腦血管病。
  • 阿司匹林一直被譽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神藥」,如何規範使用?
    阿司匹林一直被譽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神藥」,如何規範使用?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羅思文 羅醫生健康說本文編輯:Daisy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腦血管疾病越來越普遍
  •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我們需要如何做?
    研究顯示,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      天氣寒冷時,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流緩慢,血液黏度增高,進而心、腦負荷加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於破裂,冠狀動脈易痙攣,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 ​如何「愛心護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需做好這4點
    研究顯示,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天氣寒冷時,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流緩慢,血液黏度增高,進而心、腦負荷加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於破裂,冠狀動脈易痙攣,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02注意身體活動的時間和地點天氣寒冷時,建議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要晨練,因為清晨氣溫比較低。如想外出活動,最好選擇上午10時以後至下午3點以前的時間段,溫度相對升高時再外出。
  • 後疫情時代如何管理心腦血管及神經系統疾病|達濟天下論壇,大咖聚...
    隨著老齡化問題的日趨嚴重和生活方式的全面改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日趨增多,全國約有腦卒中患者1300萬,房顫患者526萬,高血壓患者2.45億,心腦血管病死亡率高於腫瘤和其他疾病,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此外,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患者也不斷增加,我國帕金森病患者已近300萬!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老年人,但是現在心腦血管疾病猝死的發病人群其實越來越年輕,我們經常會抱著僥倖的心理,總覺得疾病離我們很遙遠,可是意外卻總是那麼突然。  甚至在《中國中青年心腦血管健康白皮書》中指出,20到29歲的患心腦血管疾病高風險人群已達到青年人的15.3%。  日益「年輕化」的心腦血管病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有可能「爆炸」,危及生命。
  • 眼底檢查或可預警心腦血管疾病
    原標題:眼底檢查或可預警心腦血管疾病(記者王倩)「眼睛是全身唯一直視下窺見血管和神經的器官,是全身健康的窗口。眼底有可能作為觀測心腦狀況的良好窗口。」眼底檢查可以作為未來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方式。據了解,我國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佔國民全部死亡原因的40%左右。如今,眼底指標或可實現危險人群的早期識別以及關口前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魏文斌教授介紹,視網膜血管異常與動脈高血壓、中風、腦白質病變和腦萎縮、冠心病的發生密切相關,並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 高科技產品生態負離子生成機,讓心腦血管病患者擺脫藥物治療之痛
    心腦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2008年在全球範圍內共有1700多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其中730萬死於冠心病,620萬死於中風。估計到2030年,全球因為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將達到2330萬…… 心腦血管疾病是如何引起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罹患甚至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 |心腦血管疾病|...
    心跳快,更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心率增快是交感神經系統激活的表現,交感系統過度激活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戴翠蓮表示,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加重時,常常伴有交感系統的過度激活和心率增加。 因此,心率增快不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而且是預後不良的標誌。
  • 北宅衛生院心腦血管疾病講座走進東陳社區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心腦血管疾病即將成為人群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被人們稱之為「三高」的代謝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對中老年人的健康構成巨大的威脅。
  • 每2個糖友中就有 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醫生給出3點建議!
    每2個糖友,就有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我國是糖尿病大國,成人糖尿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11月26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據最新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1.2%,意味著患者已超過1億。
  • 後疫情時代:如何加強心腦血管保障
    再回首我們痛心地發現,無論對於新冠患者,還是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心腦血管慢性疾病是絕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方面,《柳葉刀》雜誌對99例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的回顧分析中發現,40%合併心腦血管疾病,而且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在COVID-19感染後發展為重症患者,死亡風險更高。
  • 每2位糖友中就有 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醫生給出3點建議!
    每2個糖友,就有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我國是糖尿病大國,成人糖尿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11月26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據最新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1.2%,意味著患者已超過1億。目前為止,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仍在持續增長。
  • 靜電也能傷人,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格外注意
    太和醫院西苑院區老年科主任樂文隨提醒,靜電可能加重患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老年人的病情,需要警惕。■記者 韓玉硯 特約記者 方金柱心臟病老人被靜電「擊傷」 上床睡覺脫毛衣時,年逾七旬的劉大爺突然聽到身上和頭髮上有「噼裡啪啦」的靜電聲,「我沒在意,但心臟隨後開始難受,胸悶氣短。」家住六堰的劉大爺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被「電傷」的經歷。
  •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季節,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季節,冠心病,腦梗,卒中等多種疾病,在冬季的發病率都會大幅度升高,在冬天,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更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 頭皮發麻,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信號!3個簡單動作可預防
    若任由頭皮發麻的症狀長期發展下去,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比常人高出80%。心腦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的健康殺手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高達2.9億,並且有上升的趨勢,全球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800萬人。可想而知,這種疾病的「殺傷力」很強。
  • 小鬼黃鴻升死因曝光:心腦血管疾病竟成奪命兇手!
    合姐曾在紀錄片《我的白大褂》中看到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天夜裡,急診室來了一個吃了很多黃豆引發急劇胸痛的患者(實際病因是高血壓引起的)。當醫生還在排查病因時,發現患者兩側腳壓不對稱,立即診斷為兇險的主動脈夾層出血,隨即下了病危通知。醫生表示這個病要馬上手術,死亡率63%,不一定能救得過來。
  •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期,這幾點最容易被忽視
    一到秋冬季節中老年人就很難熬,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老年人的身體素質本來就弱一點,抵抗力較差,氣溫的影響就會容易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在秋天來臨的時候中老年人就應該提前做好準備重視日常保健,飲食調理就是一個重要的保健措施。本期節目我們就來談談:冬季心腦血管疾病管理。
  • 心腦血管患者切忌大悲大喜
    「眼下正值寒冬季節,對於患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市民,除了需要防寒保暖外,還要保持情緒平穩,切忌大悲大喜,以免發生意外。」稠州醫院急診科主任賴曉武說,每年冬天,醫院都會收治一些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他們大多因情緒激動誘發引起。「猝死的黃金搶救時間是前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