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榮耀》是一部關注度極高的都市職場劇,從剛播出的劇集中,我們能窺見出很多人在職場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在孫弈秋第一天上班時,便被問到了3個問題,這3個問題,孫弈秋都沒有回答上來。
實際上,這3個問題,看似是發生在職場,卻應在大學期間積累,在入職後成為展示自我的好機會。
孫弈秋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林經理在知道孫弈秋是自己組的實習生後,問他,市場分析報告會做嗎?孫弈秋站在那裡,一臉蒙圈的無所適從。
也許有人會問到,這不就應該在職場中才去學的內容嗎?
是的,這確實不是大學課堂上應該教的東西。但也不應是在入職後才掌握的內容。
職場中的經理或者前輩不是老師,每個人有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績效需要完成。如果一個被分到自己組裡的新員工,對於這些基礎性的工作,能夠直接上手,那勢必就能減少他的工作量,能成為他的幫手,這自然高興。但如果新來的員工,最基礎的工作都不會,都需要手把手的教,則就會降低他的工作效率,這樣的話,就會不高興了。
因為職場老司機會覺得,還不如自己做這些。自己做會省時間,既不用費氣力去給別人講,也不需要返工。早點幹完,早點交差。
如果我們在入職之前對於這些基礎工作一點都沒經歷過,則會出現孫弈秋遇到的問題,林經理在旁邊非常忙,而自己傻傻的呆著沒事幹。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大學期間安排時間去企業實習。
臨近畢業時,課業負擔不緊張時,可以去企業實習;每個寒假和暑假,也同樣可以找各種機會到企業實習。
我曾有一個學生在眾多競爭者中被一家央企選中,就是對方看中了他在大學業餘時間的打工經歷,從麥當勞的打工者到某大型場館賽事組織片區負責人。央企的人力資源經理跟我反饋時說,他們認為這樣的學生已經在大學期間充分鍛鍊了基本的職業素養,入職後會很快上手。
有人會問了,大學低年級,專業知識都不會,怎麼能去實習呢?
只要是實習,必然有收穫。
在實習中,可以了解企業的運行規則、可以掌握基本的人際處理規則,這些都是初入職場的必修課。
在進入職場時,哪個組長也不希望新來的員工還跟個學生似的,得哄著幹活。
孫弈秋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林經理打開電腦,給孫弈秋展示一篇英文稿,問他,你能把這篇稿子翻譯成中文嗎?孫弈秋很希望接下這份工作,但他一句也讀不上來。
英語能力,是基礎能力的一部分。在大學期間,我們有時間給自己的知識體系打下堅實基礎。不要認為這些基礎沒用,因為需要用的時候,我們根本沒有突擊提升這些基礎能力的可能。
也就是說,這些基礎能力會成為人與人之間無法逾越的能力鴻溝。
從進入大學的時候開始,我們就需要每天花時間積累自己的基礎能力。當前社會,英語交流能力、PPT等視覺呈現工具的掌握能力、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公文寫作能力,以及和專業相關的能力,比如建築設計的繪圖能力、土木工程的讀圖能力等等,這些基礎、又看似普通的能力,最大的共性特點是,都需要長時間的反覆訓練、積累才能熟練掌握。
這些能力最適合在大學期間認真修煉。只要有時間、有機會,就應該馬上練習。比如,如果課堂上有發言的機會,就鍛鍊一下自己的當眾表達能力;提交報告類的作業,就鍛鍊一下自己文字表達能力;進行小組分享,就鍛鍊一下自己PPT展示能力,這樣的練習機會比比皆是。
孫弈秋遇到的第三個問題:吳恪之問孫弈秋,你對當前發展經濟形勢的看法是怎樣的?孫弈秋無言以對。
他們所在的是投資公司,必然需要了解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而對於每一位大學生而言,不論你所學的是什麼專業、準備投身於什麼行業,都應該有意識的了解本專業、本行業的發展趨勢。
很多大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只停留在聽懂老師所講的課、完成作業、考試考個好成績上,還有些學生連這些都有可能實現不了。對於本專業、本行業的發展態勢,則不太關注。課餘時間所關注的都是一些娛樂資訊。
在校學習4年,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經歷很大的發展變化。平時學習間歇,完全可以關注一下本行業發展的動態。加一些公眾號、看看國家新聞中和本行業相關的內容、參加一些專業論壇,不斷了解不同人對於行業發展的不同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啟發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獨立判斷,產生自己對未來發展趨勢的理解。
通過分析孫弈秋未回答上來的這3個問題,更加清晰我們在大學期間應該如何儲備。讓自己在初入職場時能夠贏得很好的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