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媒體報導,8月5日上午一名女子於跑馬地成和道處墜樓身亡,警方趕至現場後確認,該女子為歌手盧凱彤。今日,經警方調查表示現場沒有檢獲遺書,但相信事件沒有可疑,懷疑她從大廈天台墜下,案件列作自殺。
微博文章截圖
事發前一天,盧凱彤錄製節目的花絮曝光,她與其他評審互動較少,看起來似乎心事重重。盧凱彤家人也發文稱:「過去的幾年中,盧凱彤一直在打一場很艱難的仗,一直在與躁鬱症做鬥爭.」
圖片來源:盧凱彤官博
盧凱彤(Ellen)為香港著名歌唱組合at17成員,2011年單飛後同年推出個人首張專輯。2013年,盧凱彤以專輯《你安安靜靜地躲起來》首次入圍臺灣金曲獎並籌備首個個人大型演唱會,壓力過大並求醫,翌年,證實患上躁鬱症,需靠藥物控制及接受心理輔導。
心境障礙和藝術天賦之間似乎總有著令人驚異的關聯。它仿佛一顆甜蜜的毒藥,賦予世人無雙的魅力才智、不竭的靈感源泉,卻也送來毀滅性的心靈痛苦。
貝多芬(圖片來自網絡)
美國總統林肯、羅斯福,音樂家舒曼、貝多芬、作家海明威、狄更斯,物理學家牛頓等,都曾患有躁鬱症。就在2014年,著名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士也因躁鬱症自殺。羅賓·威廉士具有瘋狂而幽默的舞台風格,受大眾喜愛和崇拜, 然而臺上、臺下的他幾乎判若兩人,現實生活中他沮喪悲觀、自我封閉、拒絕與人交流。這些隕落的明星往往被人們定義為「不堪承受社會現實而自殺」,但事實上,卻是嚴重的精神疾病奪取了他們的生命力。
躁鬱症,顧名思義,就是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表現的一種疾病。患者情緒如同坐過山車一般,時而歇斯底裡、亢奮至極,時而又悲觀沮喪、低落到谷底。它像是一面放大鏡,發作時,所有的情緒不論歡喜還是悲傷,都被無限放大。
圖片來自攝圖網
躁鬱症還有一個專業的學術名字,叫雙相情感障礙(簡稱雙相障礙)。精神醫學將雙相情感障礙界定為一種精神疾病。所謂雙相,指的就是躁和鬱這兩個極端。
躁狂典型臨床表現是三高症狀,即心境高漲、思維奔逸、活動增多。同時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發火、言語速度和語量增加、自我評價高、自我誇大、精力充沛、整天忙忙碌碌,但虎頭蛇尾、一事無成,行為魯莽、過於慷慨大方、任意揮霍錢財、不計後果、社交活動增多、行為輕浮等。軀體症狀有睡眠、進食減少、性慾亢進、體重減輕等等。
圖片來自攝圖網
在嚴重躁狂時,患者會出現興奮躁動,短暫性的精神病性錯覺、幻覺,行為紊亂,失去自控能力。而輕躁狂對患者的社會功能基本無影響。
抑鬱發作的典型症狀是三低,即心境低落、興趣和愉悅感減少、精神運動性遲滯。此外還伴有精力減退、自我評價低、自責、無價值感、反應變慢、學習困難、力不從心等。軀體表現有食慾減退、多種形式的睡眠障礙、疼痛、體重明顯減輕、性慾減退等症狀。典型抑鬱心境有晨重暮輕、節律改變的特點,通俗說來,就是早晨抑鬱發作情況相對嚴重,下午、晚上發作減輕。
圖片來自攝圖網
出現三項核心抑鬱症狀長達2周以上的可判斷為嚴重抑鬱。重鬱患者可能出現悲觀、絕望、自罪觀念,有自殺或自傷的想法,甚至去付諸行動。而輕度抑鬱則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和社交等影響不大。
正如我們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我們的心理也會出現疾病。如果發現自己患了躁鬱症,大可不必驚慌或悲觀。只要能及早發現,尋求正規醫院就診,通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等手段,絕大多數病情都能得到控制,因此擁抱健康生活不是夢想。另外,雙相障礙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屬的尊重理解、接納關心對患者意義重大。身邊的人若能正確認識疾病,支持患者積極治療、定期複診,也能有助於患者早日康復。
圖片來自攝圖網
一個躁鬱症患者的自白:「我真誠地相信,因為躁鬱症,我的生命變得深刻且強烈,我愛得慷慨,也收穫得充盈;因為哭得更多,所以歡笑也更為頻繁;因為經歷過冬日的嚴寒,所以更能欣賞春日的爛漫;因為走過死亡的蔭谷,所以更了解生命的意義;因為看到人性中的至善至惡,所以慢慢了解關心、忠誠和豁達的價值。我曾經看到過自己頭腦與心靈的長度、寬度和深度,看到了它們是多麼脆弱,也最終明白了它們的深不可測。」
——《我與躁鬱症共處的30年》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
同濟大學臨床精神醫學講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擅長:抑鬱症、焦慮障礙、雙相障礙、青少年情感行為障礙、睡眠障礙、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等診治,個體及團隊心理治療。
門診時間:每周五上午
健康風尚研討會精彩回顧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