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學習的時候,國語教科書上有一句話叫「桂林山水甲天下」,後來,據說「張家界的山、九寨溝的水」勝過桂林,短短幾天遊覽了張家界的一些景點後,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張家界的自然奇觀給我的震撼仍在我的心中縈繞,天門。
天門山被稱為「湘西第一神山」,四面峭壁的梯形孤山,是海拔1500米以上的張家界海拔最高的山,離張家界城區很近,現在遊客上山要坐索道,但是入山的索道站在市內,前一天晚上下雨了,但到了旅遊日,陽光很好,上午9點在天門山索道下車了,這時一樓的售票處已經擠滿了人,在2樓入口處有長隊,等了20分鐘左右,終於坐上了纜車,據同行的導遊說,這只是進入旅遊季節,真正的季節需要這兩三倍的人,天門山的纜車全長7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第一,總工程花費了1200多億元。
三十分鐘後,我們到達了山頂的索道,山頂上的植物茂盛,藤蔓纏繞,有很多灌從類植物,喬木長得不良,不太高,這可能沒有山頂和足夠深的土壤,我沿著遊客常去的西線觀光,首先到了非常險峻的「鬼谷棧道」,棧道掛在鬼谷洞上側的絕壁沿線,所以起了名字,走在棧道上,越往前走,腳越麻,心跳越快,緊張得喘不過氣來,我知道在這個懸崖上欣賞風景一般不是人。
坐索道到中央站,坐索道下車,坐觀光巴士去山腰的天門洞,從索道中到天門山洞的道路,是「通天大道」的一節,「通天大道」以山底天門山的標識門為起點,到天門洞腳下,全長10公裡以上,合計99條彎道,180度的急轉彎很多,從海拔200米的急劇到1200米的高空我打了,這條路從建設開始到最後一條通車花了8年時間,我選擇了右邊靠窗的座位坐下,馬上就後悔了,車上山的時候,大部分路段右側都面臨著萬丈的懸崖,汽車蜿蜒曲折地在山的絕壁之間穿行,從窗戶往下一看,剛才行駛的山路重疊在一起,遠處看上去像一條柔軟的圍繞山體的銀線帶,司機已經習慣了,但確實會害怕,特別是看外面的話,頭會很暈,讓人感受不到九寨的群山,「通天大道」絕對被稱為「全國盤山道路之首」。
天門洞是天門山的代表性景點,天門山因天門洞而得名,在天門山1200米以上的絕壁上,出現了一個開著南北之穴的天然門洞,高131米,寬37米,縱深30米,天門洞被視為「天界之門」,被稱為「天門洞開雲通氣、江東峨眉皆下風」,元代大學士張對具備出出天門洞的卓越和神聖,朋友介紹說,張家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說法,叫做「天門轉向」,天門洞的方向在這數十年間悄悄地轉動著。
戰亂戰戰兢兢地終於爬上了天門洞,洞比想像的要高,建十幾層樓也沒關係,站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迎著涼爽的山風,向南北兩個方向望去,兩側的山峰都迎著風,悠然自得的白雲,溶入藍天,寬敞明亮,所有美麗的景色都收眼底,心曠神怡。
在千丈絕壁上掛上金松,以萬丈的深度鎖住玉龍,把白雲插在牆上,留下兩個故事,這個景色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