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2016年3月4日晚8點,王祖藍前往北京某錄音棚錄製某電影的主題曲,探班過程中,橘子娛樂有機會坐在錄音室裡,聆聽面前這位「百變星君」是如何推翻人們對他的固有印象的。
採訪當天正值北京大霧,王祖藍的飛機像預想中的那樣延誤了,大約等待了40分鐘左右,王祖藍攜同工作人員來到錄音棚,他進門的第一句話,就是向片方工作人員、錄音老師以及等待採訪的我們道了一句「辛苦了」,之後他便徑直走向監控室,留下身邊的工作人員和大家溝通今晚要完成的各項工作。
「他剛剛錄完跑男,特別累,明天早上就要飛走」,其中一位女工作人員頗為無奈的說著,然後她就開始收集片方的要求。除了錄製電影的主題曲外,王祖藍還要在當天完成MV的拍攝以及兩個專訪,為了讓時間利用最大化,大家反覆溝通著每一個細節,「應該沒什麼問題,我去跟他商量下」,工作人員核對好需求後便走到監控室和王祖藍說了一下今晚的工作安排,很快,她走出來向在場的人示意:「王祖藍準備好了。」
早在成為《奔跑吧兄弟》的固定成員前,王祖藍是通過一檔叫做《百變大咖秀》的綜藝節目在內地走紅的。「大咖秀」開播初期,節目組看中的只是他在同類型TVB綜藝《荃加福祿壽》中精湛的模仿表演。
在第一期《百變大咖秀》裡,王祖藍以助陣嘉賓的身份出現,雖然節目組只給了6分鐘的表演時間,但他還是很快地完成了模仿張學友、陳奕迅的表演,甚至還在現場說了關於這兩位巨星的段子:
「你們知道張學友為什麼要做這個動作(蘭花指)嗎?因為他鼻敏感,清潔的時候呢,又不知道放在哪裡,所以他就一直放在手上!」
「陳奕迅經常在這個臺上皺著眉頭、總是很憤怒,因為他的經紀人陳太太沒有發工資給他!」
當然王祖藍不是說說而已,在模仿環節他也會根據段子的內容,對歌詞與動作有所改編,比如,張學友的《祝福》變成了「鼻水輕輕地滑落」,陳奕迅經典的癲狂狀態則被王祖藍演繹得像一個因為缺錢而發瘋的人。
其實無論張學友、還是陳奕迅,這些都是被當期選手乃至其他人模仿過多次的角色,王祖藍也認為「觀眾永遠希望在你身上發現新東西」,所以他才會去想一些新的段子穿插其間。
像所有來內地發展的香港藝人一樣,王祖藍也面臨著語言、文化的強烈不適應,他的解決方式是「學習」:
「曾志偉大哥教我,到內地發展別老作香港的那些東西,顯得沒有誠意。在模仿之前我會做資料收集,上網看,問我身邊的每一個內地人,然後結合我在香港娛樂圈觀察到的一些模仿的方法,這樣就變成一個不同風格的表演。總之就是一個框架,一個內容,搭配起來非常好。」
正是這種融會貫通的表演方式,讓他在「大咖秀」的舞臺上創造了騰格爾、容嬤嬤、鄧紫棋、葫蘆娃等一系列新鮮感十足卻又觀眾耳熟能詳的角色。
如果說《百變大咖秀》讓觀眾認識了一個會模仿的王祖藍,那《奔跑吧兄弟》則讓觀眾知道,王祖藍不只會模仿。因為身高的劣勢,王祖藍一直是大家認定的「最弱體」,而他也不負眾望,頻頻利用這一點來搞笑。在跑男第一季的第一期,各個成員還沒進入狀態的時候,他就因為身高不夠摸不著單槓把在場的所有人都笑噴了;在最刺激的撕名牌環節,王祖藍也選擇躲到最後,因為大家喜歡看的是那個總喊著「讓我撕一個」卻一直不如願的王祖藍,而不是自不量力的王祖藍,就像他自己在採訪中所說的:
「看觀眾喜歡什麼,我就做什麼。」
總之,與其說王祖藍是靠模仿在內地立足,到不說他是做足功課後,摸準內地觀眾的笑神經,給了一記重拳。
王祖藍平時也會跟隨潮流自拍一些對口的小視頻,不過在網上流傳甚廣的,反而是別人給他錄製的一段演唱會片段。鏡頭前,王祖藍收起搞笑模樣,燙起高高的捲髮,一臉嚴肅地唱起陳奕迅的《浮誇》。這首歌難度之大不僅僅在於演唱者要橫跨過16個音域,還要投入極其沉重的感情去體現悲涼的歌詞,而這一切,王祖藍都拿捏的恰到好處,他甚至還加入一點點哭腔為歌曲錦上添花。
看過這段表演的網友沒有不被驚豔到的,甚至有人說「王祖藍當搞笑藝人可惜了,應該當一個歌手」,其實王祖藍在真正投入到綜藝領域之前,還真是一個歌手,他自己也說,如果不去學表演的話,應該會去唱歌劇,因為自己從小就是學習合唱與獨唱的。
小學的時候,王祖藍因為一點點的音樂天賦被老師挑選進入合唱團,擔任男低音,最後一個暑假,他跟四十個小朋友,被推薦去加拿大演出。這一次的國外表演,給王祖藍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那種感覺好像剛剛一個農村裡的小朋友出城一樣。因為那個時候其他的合唱團的團員都是很出名的名校畢業的,又會很多樂器,演奏不同的樂器,還有很會演唱,我只是一個普通好草根家庭的一個小朋友,見識了大場面。」
到了中學,王祖藍被分到精英班,但成績卻一落千丈,這種巨大的落差讓他感到無比難過。深知在學習成績上無法趕超別人的王祖藍開始把「小聰明」放到其他地方,包括曾經熟悉的合唱團在內,只要是能上臺表演的東西,無論是朗誦、辯論、話劇,他全不放過,只為了能讓自己在人群之中有點兒光芒。
就讀演藝學院的時候,雖然王祖藍不再是合唱團的一員,但他還是做與歌唱相關的東西——音樂劇,甚至在成名前,他就因為《錦繡良綠》、《星下談》兩部音樂劇榮獲十三屆香港舞臺劇獎最佳男主角及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2007年,王祖藍正式進入演藝圈,他籤下兩份合約,一份是與香港無線電視的經理人合約,另一位就是英皇娛樂音樂家唱片旗下的歌手合約。
在被問到「為什麼出道時會選擇籤約唱片公司當歌手」 時,王祖藍笑了笑說,「我很好奇誰會聽我唱歌。」這個問題命運很快就給了他答案。在出道第二年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有一個後輩與前輩合唱的環節,王祖藍被抽到與「假音王子」古巨基一同表演《愛與誠》,前面幾組演唱中,後輩幾乎都被前輩所壓制,唯獨王祖藍這一組不一樣,臺下歌手給他的支持聲甚至蓋過了古巨基,那種反應大概就像我們今天聽到他唱《浮誇》一樣驚訝。現在回想起那一天,王祖藍依然心有餘悸:「應該說基哥(橘子君提問的時候說的是「基仔」),好緊張我記得那天,真的超緊張,因為那首歌好難唱的。所以突然間真的抽了,沒準備之下,你就即興的表演,如果那天在一個歌唱的頒獎典禮裡面唱的不好的話,你真的好丟臉。」
「基哥也說你比他唱得好」,我告訴他。
王祖藍搖了搖頭:「沒有,他保留了實力,大概只用了十分之一吧!」
從2008年開始,無論工作多繁忙,王祖藍都會留出一定的時間去出一張音樂作品,可能風格是流行音樂,或是與自己信仰相關的福音作品,甚至為小朋友們錄製、設計一張兒歌合輯,但來到內地發展後,他開始越來越少把時間放在音樂上面,唱歌僅僅變成了他搞笑、模仿時用來調節氣氛的一個小環節。
在某次跨年表演時,王祖藍甚至公開調侃自己的「歌手」身份:「其實我曾經是歌手啦,現在我已經退出樂壇了,我退出樂壇你們都不知道那我就是一個失敗的歌手,不會再往這個方向走了。」
雖然只是一句笑言,但其實王祖藍明白他唱歌比起專業的還差得很遠,不如把精力放在更適合自己的方向上:
「在綜藝舞臺方面,肯定比我當歌手發展要多好多,唱歌只是一個興趣,有時候有一些事情,專業做比較好,有時候有些事情,當做是一個興趣,業餘的時候去玩玩就好。所以就沒有太大的在這方面繼續發展,有時候自己去玩一玩,還是蠻開心的,還有其實我一般真的唱歌的話,是用來追女孩的,所以我老婆就這樣追回來的!」
正像王祖藍所說的,他大部分創作的歌曲都獻給了那個女孩:在與李亞男「被迫」分手的三年裡,王祖藍創作了《單身料理》,詮釋一條單身狗的內心;
複合的時候,他又寫了《跌落凡間的天使》表達愛意;
等到婚禮的那一刻,他向妻子唱起了《青蛙王子》……不過音樂的作用對於他來說僅限於此了。
在綜藝節目的舞臺上,王祖藍的外表和身高一直是觀眾們消費的對象,大家願意看到他犧牲顏值的模仿與反串,他在「跑男」中每一次被欺負,也都會是眾人開心的時候,有人甚至擔心王祖藍如此豁的出去的自黑會不會對他自身的形象有所損害,但他一點也不Care,對於王祖藍來說,外人眼中的「大鼻子、矮個子、厚嘴唇」恰恰是他的優勢所在,反正玩遊戲、做節目輸贏不是最終的目的:
「輸贏是一個追求的目標,但是不是一個限制,最終還是要帶給觀眾歡樂,玩得開心就好。」王祖藍說。
因為外形條件,王祖藍和李亞男相差12CM的愛情也是被熱議的焦點,在人們的眼中,王祖藍能抱得美人歸,完全符合「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逆襲劇情,而事實並非如此,就像他在《青蛙王子》唱的那樣,他和李亞男是一種王子與公主的愛情,不是小矮人垂涎白雪公主的意淫。
與李亞男分手的那三年時光裡,王祖藍沒有苦苦哀求對方留下來,而是說,「如果你今天只看到我一個男生,然後覺得我好,那是因為你沒有選擇,如果你到外面碰碰看,將來你看到其他男生,你還覺得我好,那才是你真正的選擇。」這個故事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李亞男最後還是選擇和王祖藍在一起,因為「那些人沒有祖藍身上的優點」。
無論是演藝事業、還是愛情方面的問題,王祖藍的回答中都多了一份自知之明,幫助他看清前方未知的人生。
專訪視頻請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