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麻將中,後期的局勢判斷跟處理至關重要,前盤優勢的建立主要因為運氣,牌旺的人上牌聽張快,遙遙領先於其它三家對手。
但如果到了後期,各家擺在桌面上就是麻將水平的明面較量了,假設四家都同處於聽牌階段,都沒有明顯的優勢,都在待牌中。該階段中,哪家一旦先犯錯,舍錯了牌,那就意味著會被其它三家有機可乘,或是點炮,或是放槓等等。
這就好像古代兩位絕頂劍客的巔峰對決,誰先出劍,誰的破綻就多,只有劍心清澄,靈臺清明的人才可以等到對手露出破綻的一刻,最終一擊必勝,在麻將桌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而在麻將局的後盤階段,大家通常都會面臨拆搭的選擇,不同的拆搭代表著聽牌方向的變化。而拆搭意味著要舍牌,兩次的舍牌中,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知道猜測它們之間的聯繫,從而推斷出對手要跟不要哪些牌呢?
答案:對的,拆搭的本質就是為了使牌勢成型,通過舍牌達到靠張或者成聽的目的。但是拆搭也是無奈之舉,被迫向對手透露牌面信息的舉動,所以就讓聰明的麻壇高手有機可乘了。
在對手的拆搭中,我們可以獲得兩條信息:對手要什麼牌,對手手上留了什麼牌。
下面的這幾種經典拆搭值得大家學習的哦,我來跟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第一,三頭搭
舉個例子:對手拆了2,3萬,那他手上一般沒有4萬的,想要4萬進張,為什麼呢?如果像手牌是2356萬,對手看到牌池內么雞已經現了三張或者全打完了,那23搭的左邊就沒有用了,否則一般雙頭的搭是比較好的,沒必要拆。
還有像拆3,4筒的話,那手裡肯定沒有5筒的,但又需要5筒的話,就意味著對手還有另外的67筒搭子,所以此時多關注一下牌內的牌,就知道對手為什麼要拆34筒,而不是67筒了。
再有,像如果拆45萬的話,手上是沒有6萬的,但是另外一邊需要的78萬搭子需要6萬,
從上面三個小案例中,我們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的規則。
拆搭的要與不要原則
拆23要47不要1 ; 拆34要58不要2
拆45要69不要3 ; 拆56要14不要7
拆67要25不要8 ; 拆78要36不要9
第二,雙頭搭
接著來看下坎搭的拆搭情況
像4,6條這種坎搭,我們知道46條是中間張,手裡絕對沒有條子的雙頭,但不是沒有條子,可能是條子的對子,例如像22,46,88條的情況。
如果先打6條,再打4條,那無疑是對2條不能從中間切開,反之對8條也是相同的原理,這就是連續拆搭透露出來的信息了。
第三,閃隔拆搭
什麼是閃隔拆搭呢?先打一張牌,過了幾巡再打另外一張。這種異常情況表明了這個搭子有問題,極大可能性是相同花牌的牌有不少。
這裡有一句口訣:「間隔拆搭觀其因,拆到雙頭皮要繃」,指的是間隔拆搭跟雙頭搭的不同處理情況。
首先是間隔拆搭,舉例:手牌有667萬,5668條,如果再摸進來一張8萬,那我們肯定先打出8條。過了幾巡後,如果進張4或者7條,我們就打掉6條,這樣就等成了一句話再打。如果沒有進來4或者7條,那我們接著打6條,因為6條有兩張碰牌機會,所以此時的47條就沒有危險了。
接著是再說雙頭搭,桌子上能拆到雙頭的,都是很漂亮的一進聽牌,這時候皮要繃緊一點。除非人家是亂打或臭雀之類的,否則他要不和牌也很難。如果我們在牌桌上看到有人拆雙頭,比如三四萬,就要有強烈反應。
一種情況是對手拆的連對,4455筒,先打出5筒,等到聽牌了再打4筒,用來誤導別人以為不要36筒,從而上當受騙放炮給他們。第二種情況是拆相同進張的雙頭搭,如2356萬,打了2萬接著打3萬,用來誘使別人打出5萬,也是很常見的做法。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麻將對局更是變化莫測,我們沒辦法做到對整個局勢都了如指掌,哪怕是計算機都只能統計所有出牌的概率而已,真正面對牌局的還是我們個人,而個人的感情、思想又是最複雜的,一場麻將下來,不亞於一場思想戰役了。
因此我們只有在熟練掌握技巧的基礎上,再結合實際的牌勢去判斷,才能減少誤差,從而獲得快速聽牌,領先別人的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