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娃走進「滇劇花燈傳習館」「西南大戲院」——跟著大師學...

2020-12-28 昆明五華發布

文林小學滇劇文化的傳承者文林娃「跟著大師學非遺」日前,應雲南省滇劇院和昆明日報社的邀請,一群文林「小戲迷」在家長和老師的陪同下,走進官渡古鎮古渡梨園滇劇花燈傳習館、走進雲南省滇劇院西南大戲院,向大師學藝,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滇劇的魅力。09後文林娃遇上近300歲的滇劇與大師同臺唱好戲孩子們走進古渡梨園滇劇花燈傳習館,孩子們領略這流傳了近300年的傳統藝術,感受滇劇之美,探知家鄉文化底蘊,提高審美素養,將傳承與保護非遺傳統文化的種子種在孩子們心中,向滇劇大師們學藝,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滇劇的魅力。滇劇是雲南省傳統地方戲劇劇種,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活動中,孩子們跟隨古渡梨園的滇劇大師體驗和認識滇劇演出的過程,如在學習化妝的過程中,認識戲曲化妝的步驟和角色臉譜,還可以認識滇劇的唱腔念白,了解文戲和武戲。化妝著筆眾生相化身小小戲中人孩子們在傳習館老師們的指導下,體驗了畫花臉、穿戴行頭的全過程,傳習館的老師們早已準備好化妝工具和服裝行頭,幫到來的孩子們一一化妝。「戲劇化妝要先打底,畫上胭脂腮紅,以前畫得又紅又濃,現在的都稍微淡一些了。眉毛要畫得上挑、濃黑,這樣才能把眼睛襯得有神。」國家一級演員、雲南省非遺文化滇劇傳承人汪美珠一邊熟練地給孩子們上妝,一邊講解步驟,當她在孩子的前額畫完「英雄標」,一個帥氣的古裝少年就出現在大家面前。看著鏡子裡自己的新造型,孩子們忍不住驚嘆:「太有範兒了!」當孩子們都化好妝,分別穿上生、旦、醜的服裝後說到:「化戲劇妝,感覺有點不習慣,認不出自己了。化完妝,紮好髮髻,再穿上帶水袖的衣服,感覺就像電視裡看過的戲中人。有點陌生,但是很好看。」孩子們美滋滋地在舞臺上展現著自己的技藝孩子們認真聽完雲南省非遺文化滇劇傳承人汪美珠講解的滇劇歷史和概況。她告訴孩子們,滇劇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滇劇聲腔獨特,表現力強。滇劇「三大調」絲弦腔、胡琴腔、襄陽腔分別源於秦腔、徽調、漢調等古老聲腔。和其他劇種一樣,滇劇也有生旦淨末醜的行當之分,表演手法離不開「四功」(唱、念、做、打)以及「五法」(手、眼、身、法、步)。學藝水袖紛揚感受滇劇「四功五法」在孩子們的期盼中,傳習館的老師們一一走上舞臺,用他們純熟的表演展現滇劇的魅力。並在每一段展演後,都請孩子們上臺跟隨老師一起學習。武生李朋給孩子們講解滇劇的「四功法」,「我們武生要有精氣神,這樣看著才挺拔。」李朋一遍又一遍教男孩子們擺出「雲手」「刀花」等動作。這些動作看似簡單,但要表現得利落乾脆。按照老師的耐心點撥,一群小武生精神抖擻亮相,看起來有模有樣。孩子們,你們知道滇劇的三大調是什麼嗎?」「來,跟著老師來學一個武生的雲手動作!古渡梨園傳習館內,和平時一樣傳來絲弦聲、鑼鼓聲、叫好聲,但不同的是,中間還夾著孩子們的陣陣歡笑聲。滇劇精彩展示就開始了。傳習館老師洪小柱和李婷婷攜手演繹《遊西湖》選段,華麗婉轉的絲弦腔讓孩子們聽得如痴如醉;武生李朋展示猴戲,一套金箍棒耍得行雲流水;還有滇劇旦角們帶來的水袖功、扇子組合……大家直呼精彩過癮。當然,看完之後還要上臺學習。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孩子們分角色學習了刀花、水袖、聲腔、棍法等滇劇基本功。扮演旦角的女孩們上臺跟隨老師學習,「高高山上一樹棗……」一開始,大家唱得很小聲,洪小柱不斷鼓勵之下,孩子們和著樂器的聲音,越唱越響亮,贏得臺下陣陣掌聲。傳承體會優秀傳統成為非遺小守護者對滇劇有了切身體驗和認知。學習之後,孩子們還進行了匯報展演。別看他們年紀小小,但是學起滇劇的一招一式也是有板有眼,得到老師們的誇獎,也引得家長一個勁拍手叫好。每一名孩子都獲得了由昆明市文化館和昆明日報社聯合頒發的「結業證書」,成為滇劇傳承小守護者。「這些孩子很認真,學習能力強,教過的動作一學就會了,而且上臺也不扭捏。」滇劇老師洪小柱給孩子們的表現打了滿分,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可以感覺到孩子們從心裡願意接觸和了解滇劇文化,哪怕是一點小小的力量,也為今後滇劇的傳承起到了助力的作用。「這次我體驗滇劇,演員們的表演真是太美了!「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讓我們了解傳統文化,知道家鄉藝術的歷史淵源。」 陳惟奧說 「我喜歡滇劇,因為它融合文化、音樂、歷史、形體等各方面,是一座大寶庫,越學習就會越熱愛。」「今天能看到這麼多老師的表演,給了我繼續學習和進步的動力。滇劇是我們家鄉的文化,要通過我們一代代的傳承讓它讓更多人認識和喜愛。」趙匡胤千裡送「京娘」「文林小戲迷」赴崑山百戲盛典之約喜愛滇劇的小小傳承者們意猶未盡,當天晚上他們來到雲南省滇劇院劇場觀賞滇劇經典傳統劇目《京娘》。此劇編排新穎,舞臺美術燈光服裝都給孩子們新的審美視覺和審美收穫。(看,小戲迷們看得津津有味)一次次滇劇傳承活動把傳承了300年的傳統藝術與21世紀的孩子們有機結合,形成了一個戲曲與學習交融的天堂。滇劇傳承已經與文林校園生活的水乳交融,傳統文化在新時代開出了別樣的燦爛。鑼鼓鏗鏘,響徹五千年滄桑巨變;戲腔激昂,唱出新時代盛世輝煌。新時代的文林少年們,希望你們依託於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挺立出新的文化自信。

來源 | 昆明文林小學編輯 | 胡韋弦責任編輯 | 崔志超編審 | 王繼紅 轉載請聯繫我們或註明出處!昆明五華發布(KMwuhuafabu)我知道你在看喲

相關焦點

  • ...表演藝術展演 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推出花燈小戲專場
    雲南網訊(記者 侯婷婷)7月19日,第十一屆雲南戲劇「山茶花」表演藝術展演活動繼續進行,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花燈小戲專場在雲南省大劇院上演。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推出花燈小戲專場。侯婷婷 攝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推出花燈小戲專場。侯婷婷 攝  當天的花燈小戲專場上演了《愛的誤會》《劈棺》《情滿桃園》3個劇目,由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花燈團團長、國家二級演員方晴領銜,在舞臺上展示從古到今3個不同主題的動人故事。
  • 陸良滇劇小戲《守望》在「雲南省花燈滇劇藝術周」劇(節)目小戲...
    掌上曲靖訊 11月22日,陸良縣滇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展演中心創作的滇劇小戲《守望》在「雲南省花燈滇劇藝術周」劇(節)目·小戲展演,榮獲小戲三等獎。11月16—22日,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雲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雲南廣播電視臺主辦的「雲南省花燈滇劇藝術周」在楚雄州元謀縣舉行。 陸良縣滇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展演中心作為曲靖市代表二隊之一參賽,其選送的滇劇小戲《守望》是以陸良縣「八老」三十年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守山護林為題材,以滇劇中的絲弦唱腔為主要唱段。
  • 玉溪市滇劇院推出全新版現代滇劇《紅蓋頭》
    玉溪市滇劇院全新推出的青春版現代滇劇《紅蓋頭》,日前在玉溪市花燈劇院連演三場。該劇用滇劇形式呈現經典劇作,創作視角新穎,舞臺設計精美,唱腔驚豔四座,讓戲迷們過足了癮。《紅蓋頭》是根據文壇巨匠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改編創作的滇劇
  • 玉溪花燈小劇場公益演出開演
    為大力推廣普及以玉溪花燈戲為主的地方傳統戲劇,擦亮「花燈之鄉」文化名片。玉溪市文化館於12月21日起,在市文化館綜合演藝廳,以建設「聶耳音樂之都」為主題,面向社會公眾舉辦7場玉溪花燈小劇場公益演出活動。
  • 關於滇劇《水莽草》的師生對話
    一個是玉溪滇劇院的馮詠梅,一個重慶川劇院的沈鐵梅,還有一個是貴州花燈劇院的邵誌慶——這三位藝術家都是三個劇種標誌性的演員。最後我還是建議楊軍把劇本給馮詠梅,是基於兩點考慮:一點是雲南作家創作的這個劇本,具有雲南文化的內在況味和風情,用雲南的劇種來表現,在內在氣質上是吻合的。另一點呢,是對於詠梅來說,她急需一部有突破性的作品,給她的表演藝術有施展的空間。
  • 青春版現代滇劇《紅蓋頭》邀您共賞
    劇情簡介 根據文壇巨匠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改編創作的滇劇《紅蓋頭》,以新的視角將覺新與梅芬,覺慧與鳴鳳、覺民和琴表妹的愛情故事作了新的描述,詮釋了在封建制度下,深宅後院中的青年一代所遭受的精神虐待和桎梏.....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西南聯大教育救國
    正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20日下午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  抗日戰爭爆發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被迫南遷,1937年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翌年,遷徙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線上走進劇場丨第十一站:蘭心大戲院
    蘭心大戲院是上海開埠至今歷史最久的劇場之一。解放前為英橋上海業餘劇社蘭心大戲院保管會,主要演出話劇併兼放電影,前、後臺設備較當時國內一般劇場考究豪華。曾作為各國駐滬領事、各界名流的聚會場所,在上海灘獨領風騷。解放後,中國主要領導人和外國元首多次蒞臨劇場並欣賞演出,這裡接待過的各國友人、外國華人不計其數,蘭心以名副其實的演出精品劇場享譽全國。
  • 中國話劇協會西南大區交流會暨昆明庭院戲劇發展論壇在昆成功舉辦
    12月16日下午,「2020中國話劇協會西南大區交流會暨昆明庭院戲劇發展論壇」在雲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正義坊昆明老街馬家大院庭院劇場成功舉行。參會人員有來自中國話劇協會的領導和專家,西南大區部分會員單位領導、雲南省戲劇家協會領導和會員單位代表、昆明民營庭院劇場經營管理和創作團體的負責人以及雲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部分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近100人參會。
  • 鑑賞|雲南經典滇劇《水莽草》~
    滇劇是雲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絲弦(源於較早的秦腔)、襄陽(源於漢調襄河派)、胡琴(源於徽調)等聲腔於明末至清乾隆年間先後傳入雲南而逐漸發展形成的。滇劇的表演藝術繼承和吸收了徽、漢、秦腔等劇種。雲南是多民族的省份,向有「民族藝術海洋」之稱,滇劇在發展過程中,長期在農村草臺演出,吸收了民間藝術,具有民族鄉土特色。《孔雀嶺》、《梅花簪》、《水莽草》都是滇劇中的經典劇目今天小尚君就給大家介紹一部滇劇的經典《水莽草》
  • 滇劇《水莽草》:演繹新版「孔雀東南飛」
    滇劇《水莽草》要來太原演出,雲南省玉溪市滇劇院還沒有來,戲也還沒有演,就已經看到業內許多老師的好評,因為他們有的在這個戲剛剛搬上舞臺時就看過,我還讀了曲潤海老領導為這部戲題寫的詞。5月4日來太原首演,正好與內蒙古準格爾旗漫瀚調藝術展演中心在太原工人文化宮演出的音樂劇《牽魂線》時間上重疊,但晚上繼續聽到了許多好評的聲音。於是,5月5日依然在華夏劇場的第二場演出必須要去看看了。
  • 金門元宵燈會|咱們一起看花燈
    誰說金門晚上很無聊😂 白天樂遊金門,晚上賞花燈呀!
  • 2020北京華彬生態園花燈民俗文化節(時間+門票+活動)
    2020北京華彬生態園花燈民俗文化節-下午17:00  夜場營業時間:17:00-晚上21:30  花燈民俗文化節地點:北京市昌平區華彬莊園(南門進)  花燈民俗文化節門票:優惠價39.9元(原價98元)  2020年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