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一詞裡的「如」指什麼?

2021-01-10 心空禪月

【如】:佛教術語。梵語tatha^,根本、不變易的意思,即一切萬物真實不變之本性。如、如如、真如、如實、真實、真性、真理、法性、實際,皆為諸法實相之異名。

①不生、不滅、不動、不變易,名「如」。生滅、遷徙、變易,乃「空」的別名;暫時、一時、權宜、方便、善巧,為「假」之異稱。

②真實,名「如」《瑜伽師地論》三十四卷十六頁云:「於所知境,能實尋求義故名如。」如來藏即眾生心,能知能覺能悟、無形無相、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乃如來藏本有真性實相。如來藏依其本有真性實相,不生不滅、不變不易,名之為「真」;一切法依如來藏本有真性實相而幻生,唯有同一性,共有同一相,無對無望,遠離是與非、對與錯、好與壞、我與他、此與彼……等等二元對立,名為「實」。因此,真實即名「如」。

③諸法之真性、實體,名「如」。《大智度論》三十二曰:「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 又曰:「如、法性、實際,此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佛弟子如法本相觀」。《維摩經淨影疏》曰:「真法體同,名之為如。」如地有堅性,水有溼性等,一切法雖有其各各不同之屬性,然此各別之屬性非為實有,皆眾生之真實心如來藏依眾生最初一念妄動,發揮本有真性起諸妙用,而幻有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由此幻生阿賴耶識。因眾生妄上加妄的顛倒妄想,如來藏依其本有自性又於阿賴耶識中幻生出地、水、火、風、空、識、見七大種子;如來藏再以本有自性為因,依眾生重重疊加的妄念,由阿賴耶識中地、水、火、風、空、識、見七大種子幻起一切諸法。所以,一切法皆以眾生之真實心如來藏為其真性實體,故稱諸法之真性實體為「如」。

④諸法之實相,名「如」。《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二頁云:「云何第二名如行相?謂於聖道永出世間離諸漏性,正觀行相。」諸法皆有各自的特性與形相,如火有暖性、暖相,風有動性、動相,物質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生命體由七大假合而成,萬有軌生物解,任持自性,而有各各之事相。然一切法皆依如來藏本有真性實相而幻生,並非實有,唯以如來藏之實相,為一切法之實相,故稱諸法之實相為「如」。

⑤諸法之本性,簡故稱法性,名「如」。諸法的法性,為真理之異名,極難用語言文字來形容,故借「如」字來作代表。此理真實,故稱真如;此理為一,故云一如;法性即真性實相,真性實相即「如」。因其真性實相即不二、不異、不變、不動的如來藏性故,萬法的真面目都同為一相,故名為如。《大乘義章》一曰:「如,法性,實際,義出大品經,此三乃是理之別目。……(中略)如者是其同義,法相雖殊,理實同等,故名為如。」

⑥實際,名「如」。萬有之法性為真實究竟之至極邊際,故又稱實際。

⑦諸法理性相同,平等、無二,名「如」。諸法雖然各各有差別,但其理體皆如來藏妙真如性,其內無裡、外無邊,無形無相,不變不易,不生不滅為,平等一味,無差無別故,稱為「如」。《維摩經·菩薩品》曰:「如者不二不異。」

⑧如,空之異名。《摩訶止觀》二曰:「如,空之異名耳。」

佛教諸經,乃我佛大醫王釋迦牟尼如來針對迷途眾生的心疾,分五個時段進行教化,循序漸進引導眾生悟入真理實相而說。於不同時段根據眾生的根性、針對不同對象、不同心病,對症施治,因此有權宜教、方便教、漸教、頓教、圓教之別,故般若經將「如」立為空,《法華經》將「如」立為中。因眾生根性不同,雖聞我佛釋迦如來同聲所說之法,然不同眾生所得之解亦有所不同,故而有不同宗門教派產生。就「如」之理體而言,因各教門不同,故所立者亦異。 天台宗據《法華經方便品十如是(十如)之說,認為十界互具十界,故為百界;而百界各有十如,合則為千如。

⑨如,明初天台學僧(1320~1385),浙江餘姚人,俗姓張,字具庵,號太璞。十六歲入橫溪普安寺覺海門下,學習天台宗典,後得法於湛堂性澄之門人善繼。其學冠絕群英,不僅精通天台之十乘三觀,並且博綜三教及九經七史。歷住上天竺寺、永壽寺、開善院、演福寺等寺。明·洪武五年(1372)太祖在鐘山設廣薦大會時,師宣講法華妙旨,後奉命住天界寺,說天台要義。洪武十年朝廷詔天下僧講《般若心經》、《金剛般若經》、《楞伽經》,又命宗泐、弘道及師等作箋注;翌年,其與宗泐撰《般若心經註解》、《金剛般若經註解》各一卷、《楞伽經註解》四卷。十八年(1385)十一月十七日寂,年六十六。

[參閱資料]:《雜阿含經》卷十二、卷十六、卷二十一、《大般若經》卷二九六、《佛地經論》卷七、《大乘起信論》、《大智度論》卷三十二、《大乘義章》卷一;《大明高僧傳》卷三;《釋鑑稽古略續集》卷二;《續佛祖統紀》卷二;《宋學士全集補遺》卷二

[參閱詞條]:「十如是」、「百界千如」、「真如」。

相關焦點

  • 辛棄疾詞:「八百裡分麾下炙」,「八百裡」指的是什麼?
    仿佛看到若干連續出現的畫面:敵人紛紛落馬;殘兵敗將,狼狽潰退;將軍身先士卒,乘勝追殺,一霎時結束了戰鬥;凱歌交奏,歡天喜地,旌旗招展。然而,在詞的最後,詞人卻發出一聲長嘆:「可憐白髮生!」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清楚「八百裡」指的是什麼了吧?八百裡其實指的是牛,而在詞中則泛指酒食。
  • 什麼是如來臧性?
    因為對於我們來講沒有達到稱「如來藏性」的這個層面,所以你聽千經萬論,研究如來藏性這個詞沒有意義,因為你在說佛的藏性,真正的破我執、破我相,是當下覺知我們的藏性(即見共性見與眾生無二無別的共性),在證得法界共性之前是有「假我」束縛的,先見到假我在哪裡?
  • 佛、如來、釋迦牟尼佛,指的是同一個人嗎?
    這部電視劇給大家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其中有一個就是如來佛,孫悟空雖然很厲害,但還是逃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那麼問題來了,這裡的如來、佛,和我們常說的釋迦牟尼佛有什麼關係呢?他們是一回事嗎?很多人可能還是含混不清,今天我們就簡單了解一下。
  • 什麼是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
    這個是《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如來藏(zàng)有三種。什麼叫如來藏呢?用這個字面的意思解釋就是,如來藏(cáng),如來為什麼藏呢?如來藏在我們凡夫的心中,我們人人心中都有佛。這個佛藏在我們的心裏面,我們現在這個佛——好像自家的寶庫沒有打開,這個心中的佛就顯現不出來。
  • 如來如是·東營聚賢丨予覺學社
    展覽主題:如來如是·東營聚賢主辦單位:唐漢坊、予覺學社協辦單位:見經堂、寄曲堂、硯鄰居、大方水墨、睿德軒、藝美視界、叄味藝術、東嶽美術館、大煒畫廊逸寧齋藝術空間、秋美術館、和樂茗茶般若茶書院、私享藝術展覽時間:夏曆己亥臘月二十一上午
  • 佛教:「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嗎?看完恍然大悟!
    提到「如來佛」,應該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我們常常會在一些佛教題材的影視劇中,看到或聽到。因為「如來佛」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比較高,所以很多人可能會潛意識地認為「如來佛」就是佛教裡邊地位最高的佛,甚至常常將其與佛陀釋迦牟尼佛混淆,這就大錯特錯了。
  • 虎狼之詞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不純潔的言辭
    虎狼之詞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不純潔的言辭時間:2019-10-19 15:1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虎狼之詞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代指不純潔的言辭 指一些詞語一旦說出口,就變得不純潔了,感覺說話之人是在開車或搞黃色,感嘆其人熊心豹膽,所以該梗經常用做評論,或者加在小括號裡。 該梗疑似出自德雲社,最早也只是在德雲社內部使用;後隨著電視劇陳情令的   原標題:虎狼之詞什麼意思什麼梗?
  • 五方佛:大日如來、阿閦如來、寶生如來、阿彌陀如來、阿彌陀如來
    在佛教密宗裡,供奉的主尊佛是"五方佛"。密教以五智配於五佛,稱為五智如來。大日如來為教化眾生,將其自身具備的五智變化為五方五佛即:中央大日如來中央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佛身顏色:白色,代表自性清淨,淨土名號:色究竟土,所轉煩惱:無明煩惱,所淨五蘊:色蘊,所成佛智:法界體性智。
  • 滿洲一詞的本意是什麼?
    「肅慎」這一詞彙被女真語繼承,即女真語zhul(東方之義)shen(海青之義)的合成,讀音為「珠裡真」,即「東方之鷹(海東青)」的意思。有人分析滿洲歷史發展特點,就是幾經建國,雖每次國家滅亡,但每次反而建立新的國家是越建越大。渤海國、滅亡、大金國、滅亡、大清國就是三個不斷上升的波浪歷史。關於滿洲一詞的本意是什麼?有很多觀點。
  • 千金一詞最初是指男子,為何後來成了大戶人家女孩的代名詞?
    比如,許多漢語名詞的意思也在不斷演變,如「千金」這個詞語,本意是指很多錢財,後來慢慢和貴重的物品聯繫再一起,於是就有了「一字值千金」、「一言千金」、「一笑千金」「一刻千金」、「一諾千金」、「一物千金」這些成語。再後來,千金一詞用到了人的身上,於是人們把官宦人家的女兒稱為「千金小姐」!其實,千金一詞最早的時候不是代指女兒身,而是指男兒身!怎麼回事呢?
  • 託塔天王跟如來是什麼關係?
    其實奼女就是處女,有個詞叫「陽男奼女」,意思是沒有性經驗的男女。奼女,字典釋義是「少女」。所以,地湧夫人的採陽補陰之法,如果使用十世元陽未洩的唐僧,加上她本身就是處女,其功效那就很大了。提升修為絕對沒問題,但能不能一躍成為太乙金仙,這個就不清楚了。所以,唐僧的用途就有兩種了,一種吃了可以長生,一種可以提升修為。
  • 「千金」一詞最早是指兒子,後來逐漸改為女兒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691字,閱讀約4分鐘"女兒"一詞現在一般用在女孩身上,形容沒有出嫁的女孩,比如誰家的女兒,就是誰家的女兒,某某的女兒。但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女兒"一詞都是用來稱呼男孩的。
  • 如來所說的混世四猴藏著什麼秘密
    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裡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如來所說四猴,靈明石猴,似乎是說悟空。《西遊記》中,出現的猴類中,只有悟空是石頭變得,可以稱為時候。此外,悟空會七十二變,在大鬧天宮被關進煉丹爐中悟空躲在巽位,可以算作「識天時,知地利」。
  • "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冰心"指什麼?中獎網友公布
    《[贈書]"一片冰心在玉壺"裡的"冰心"指的是什麼?》今天,北京又雙叒叕下雪了!朋友圈一片雪景。下雪天適合做什麼?在古代,人們喜歡雪天圍爐飲酒:「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第一次向梨山氣象站回報大禹嶺低溫(零下四度,在當時,是史上最低),第一次踏上滑雪板,第一次巡視保線路,第一次不在家過舊曆年,第一次喝下一整瓶黑金龍,半夜到雪地裡挖一大坑吐得乾乾淨淨。
  • 典籍中的玉帝、王母、如來、三清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相信大家會有這樣的疑問:  2、玉皇大帝、如來佛祖、道教三清(三清祖師)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什麼職權? 在《西遊記》裡,佛教的領袖是如來佛祖,天庭的領袖是玉皇大帝。孫悟空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都無法把他降伏,於是玉帝召請西方如來佛祖前來降妖。
  • 【冷知識】「百姓」一詞最初指代的是貴族,而不是平民!
    在戰國以前的時代,「百姓」這個詞指代的卻是貴族。具體來說,這個詞在商指奴隸主階級,在周指封建領主階級;有貴賤之分,如西周以姬姓王族為貴。黃帝那一時期,黃帝賞賜了他的後代12個不同的姓氏,分別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這12個姓氏便是黃帝的直系子孫,後代也都是黃帝的直系後裔。那個時候有姓的便是貴族,"百姓"的含義也相當於"百官"。一般的平民都稱之為:黎民、庶民。
  • 「魑魅魍魎」指的是什麼(漢字探索)
    所謂神鬼,大多指的都是人心,或是人的精神。比如,我們可以看一些關於神的成語,什麼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神魂顛倒,貌合神離,精神抖擻,心曠神怡,心神不定等等,大部分成語指的都是掌管人身體裡面的那個東西,而不是天上或者山中的神仙。鬼也一樣,指的是和神相反的,掌管人另外一面的身體裡面的東西,比如,魂,魄,魔。都是身體裡面的東西。所以,真正的神是什麼?
  • 深圳女孩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個詞是指一心想搞錢的女生
    深圳女孩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個詞是指一心想搞錢的女生時間:2020-12-31 12:50   來源:八寶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深圳女孩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個詞是指一心想搞錢的女生 最近有一個新名詞在網上火了深圳女孩,這個詞是指一心想搞錢的女生,聊天的內容大多和錢有關,這個詞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那麼
  • 「臣妾」一詞該怎麼用?是一種統稱 指眾男女
    「臣妾」一詞該怎麼用?  《羋月傳》裡後宮眾位佳麗,不論是夫人、良人、美人、八子、長史、少史,逢人便自稱「臣妾」,讓人忍俊不禁。其實,這是古裝劇的一個通病,幾乎所有宮廷戲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問題。
  • 太白金星叫玉皇大帝陛下,李靖喊萬歲,如來佛稱大天尊
    把身上的IC卡、IP卡,IQ卡統統地交出來……著名演員劉德華扮演的盜賊王薄,則學著範偉的語調,調皮地說:身上沒有IQ卡,IQ卡在腦子裡……大家都知道,「IQ」就是人們常說的「智商」,「EQ」則為情商。人在社會這個大熔爐裡,想要成功,智商很重要,但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情商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