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即刻關注「豆瓣電影」微信號 ↑
日劇之愛,於我已十餘載,可謂愛之刻骨。整理一份清單,特別按照時間線排列,回顧一下我的日劇飯之路。在上一篇,我梳理了90年代心水的幾部日劇,這本篇中,主要講兩個系列。
第一個是大神系列,也就是木村拓哉主演的劇集。從愛情白皮書開始嶄露頭角,在經過悠長假期、戀愛世紀兩部劇集的人氣聚集,到了新世紀木村儼然已成為全日本為之瘋狂的國民偶像,並且這股風頭還蔓延到了亞洲其他國家。印象中大神這個稱呼貌似也是在新世紀網絡開始普及的那會兒傳出來的。為什麼要稱其為大神,我的理解就是現象級的演員,一紅紅二十年,橫跨三界,席捲東南亞。
雖然他演的劇集還是在日劇類型劇的框架之內的,但在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的那段 期間,只要貼上大神標籤的劇集,絕對是各大收視排行榜的寵兒,因此木村劇成了獨立於日劇任何類型以外的一種存在。
儘管我從來不是他的粉兒,但那幾年看的日劇清單裡,第一個關注的肯定是他的作品,因為大牌明星總是可以拿到最好的劇本、最棒的製作,出來的也多數都是精品。
美麗人生(2000)
千禧年伊始,有一部劇集是日劇界絕對繞不開去的話題,那就是木村拓哉和常盤貴子共演的《美麗人生》。這劇的最高收視率曾經一度霸佔排行榜榜首十年之久(好像是半澤直樹出街才把它拉下馬的)。
大神就不多說了,這裡重點說下常盤,她可謂90年代-00年代這一過渡階段日劇界的百搭天后,和她搭戲的一線男星有SMAP的三位(隊長、大神、吾郎)、田村正和(真的大叔)、織田裕二(還是哥的時候)、豐川悅司(看起來已經叔的時候)、竹野內豐(還是鮮肉的時候)、窪冢洋介(非常鮮嫩的時候)、妻夫木聰(演技飆升的時候),甚至劉德華、張國榮也在大銀幕上同她演過對手戲,最妙的是,不管她跟哪個年齡段的男星配戲,都完全沒有違和感。
這部劇的故事並不曲折,一個坐輪椅的女孩和一位髮型師短暫的戀情。動人的是女主杏子在」100公分高度「依然可以看到美麗人生的境界,以及最後生死相隔卻依然用心愛著的結局。讓好多人心心念念的是,大神每集結尾處的深情口白,這可是編劇北川悅吏子百試不爽的煽情招數。
從天而降的一億顆星星(2002)
一部虐虐虐死死死人人人的劇,算是最後的朋友、白夜行、愛無罪這一類型劇的開拓者。一看編劇大名,還是北川,大神是搭著北川戲一路飆紅的,這部戲卻是個轉型。
有人說這劇討論的是孤獨,有人說這是日劇版的《雷雨》,也有人說這根本就是一場固執又無聊的愛情。我覺得吧,就是純愛劇橋段都用盡了愛來愛去的模式也寫完了,日劇的花樣就玩透了,北川大媽被逼得不得不使出殺手鐧——亂倫——這一招了。印象中這是第一次看大神不是演那種非常正面的角色,而是發揮了他陰鬱邪魅的氣質。
本劇破天荒地啟用了三位女演員來跟大神搭戲,深津繪裡、井川遙、柴崎幸,一個虐戀、一個悲戀、一個暗戀。據說經紀公司本來想捧模特出身的治癒系(第一次聽到這詞)美女井川遙的,沒想到後來被柴崎幸搶了風頭。也確實,我對劇中三女印象最深的就是柴姐一頭烏黑濃密的長髮輕輕拂過大神的胸膛,配上魅惑的眼神(我這是在寫小言的節奏嘛)~跟她比,什麼模特、妹妹都弱爆了!也只有她最後的結局是明快的,使整部暗黑調子的劇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Good luck(2003)
繼鋼琴手、髮型師、檢察官之後,大神的又一個新行當,這回可高大上了,是飛行員!
上一年的星星紅了柴姐,電視臺立馬把她提升為女主,繼續跟大神搭戲談戀愛。飛行員的女票應該是空姐咯?哈,天真你就輸了,這可是日劇!編劇給她的身份是拽拽的女機械師!沒錯,就是專門修理飛機的那種人。這劇裡,柴姐盤起了長發,穿著一身工裝服,有一股說不出的英氣,立馬把那些純愛劇裡嬌弱的小女生甩開N條街。
大神帥,柴姐拽,那麼誰來扮酷呢?這部劇的良心製作來了,他們找了堤真一這位黑面大叔來監督大神開飛機。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集末尾,大神與堤叔兩人氣場全開,互相逼視的那個鏡頭,讓我一拍大腿大叫一聲,簡直不能更基情四射了。
據報導,此劇一播出,日本各大航空公司求職信爆棚,而贊助拍攝的全日空股票也大漲。於是到了那年夏天,TVB也如法炮製了一部講述飛行與夢想的職業劇,同樣引發香港的一陣航空熱潮。
Pride(2004)
據說吳鎮宇先生因為演了那部《衝上雲霄》而去學了駕駛飛機,大神學沒學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在演完這部劇之後學會了打冰球。
這是我看過的大神最最最最最最最帥氣的一部劇集,沒有之一!雖然野島後半段的本子有點俗,雖然結子姐姐不是我的菜,但完全不妨礙大神在裡面各種帥酷拽狂,放蕩不羈。每次上場比賽之前總會舉起球棍,對著觀眾席做舉槍射擊的動作,仿佛是要告訴那些為他瘋狂的女人,你們來一個我殺一個,來一對殺一雙。可是在那個喧鬧的冰場上,他射中了她,心動便有了可以尋找的痕跡。
華麗一族(2007)
不同於以上任何一部純愛、職業、勵志劇集,這是一部沉重的年代劇。改編於山崎豐子的原著小說,山崎豐子正是當年憑白色巨塔大紅的社會小說作家(就像一部半澤紅了池井潤)。
和我朝人才濟濟相反的是,日劇演員往往不會那麼涇渭分明,偶像演員也常常挑大梁擔綱大河劇(歷史劇)、年代劇這類相對較重題材的主演。在這劇中,大神換上了一副苦大仇深的面孔,與他的好基友柳葉敏郎一起站上了對抗家族、對抗舊式傳統、對抗體制與權威的審判席。
本劇的導演之一(日劇一般都有好幾個導演)福澤克雄和配樂服部隆之後來也聯手了半澤直樹,兩部劇對照著看,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旁白比如配樂比如拍攝手法比如故事架構比如所涉行業。客觀地說,兩部劇,論角色的厚度,半澤處於下風,但論表演功力,那是大神略遜一籌。
南極大陸(2011)
才說到大神和雅人叔,這部劇就來了。
這是霓虹國的主旋律勵志劇集,講的是日本戰後南極越冬隊出徵的曲折經歷。好吧,以上為官方口徑,簡單來說就是男人與狗一起去南(北)極(海)洲(道)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劇中大神飾演的科考隊長和雅人叔飾演的政府官員既是情敵又是隊友,有著非常微妙的火花。後來有好事的媒體還把這段關係延伸到劇外,甚至影射Hero2014對陣半澤直樹,稱其為兩代收視天王的攻防戰。(你們說的引擎就有雅人叔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啦?)
這劇中演的最好的不是大神不是雅人叔也不是愛菜醬,而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南極科考隊的雪橇狗啊,19條狗,只只性格鮮明,形象拉風,而後來他們被遺棄在那片冰天雪地中歷經生命的極限,才是整個故事最感人的淚點。對生的熱忱和對死的無懼,這是那些狗狗教你的事。
----
說完了大神,來說說日劇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類劇,醫療劇。此類型源於美劇(未經考證),發展至今,已然有了自己的風格,在日劇界有著不可估量的地位,當然也和日本先進的醫療水平密切相關。
救命病棟24小時 第2季(2001)
救命病棟這個系列其實是從1999年開始的,後面陸陸續續又拍了四部續篇。可惜我追完了這個系列的後面幾部,卻一直都沒看過最早的第一部。
這裡要特別提一提第二部的故事,也是從這個故事開始,有了對日本醫療系統特別是急救制度的初步認識。更難得的是這一季除延續前一季進藤醫生這個人物之外,加強了群像刻畫,不再是獨角戲的演繹,而是整一個急救團隊的故事。劇集也試著探討了急救醫生的危機和使命,特別在最後用醫療長的意外來升華整個故事,也成為接下來幾季故事的一個格局上的鋪墊。
真夜中的雨(2002)
此劇中織田裕二再次拿起了手術刀,飾演了一位醫術精湛卻被打壓並且背負著重大秘密的外科醫生。而他的老對手,石黑賢也在劇中出演了一個角色,儘管不是醫生。當年的宣傳更是拿此劇和回首又見他來做比較的。
日語的「真夜」應該是深夜的意思,落在半夜裡的雨,也是暗示著那一場多年前的事故另有隱情。因此,這是一部披著醫療劇外衣的懸疑劇。
如果說司馬醫生是沒有星星的黑夜,那都倉醫生是黎明前的那道光,司馬醫生滿身疲憊終於被黑暗的人性打敗,都倉醫生傷痕累累卻始終堅持著最初的信念,好吧,他們兩個我都愛~
白色巨塔(2003)
新世紀日劇的標杆之作。這部劇紅到什麼樣的程度,當年央視也在為它打廣告,連我周邊只看美劇的人都湊過來打聽」那部講兩個醫生鬥來鬥去的劇「,而之後,臺灣、韓國等地都競相模仿,至於我大天朝嘛,模仿就算了,畢竟醫療劇太高端,以當時國內電視劇製作水平根本還沒有實拍手術鏡頭的。
這部驚世之作異常犀利地剝開了日本國內大學醫院的體制弊端,揭露醫療體系的陰暗面,以及在此掩蓋下的人性的弱點和對人生的解剖,的確是一部難得的厚重的作品。而劇中兩位主演,唐澤壽明和江口洋介再次聯袂奉獻一次亦敵亦友的精彩對戲。
當年看劇的時候還曾被劇中手術場景驚豔,還有一個醫生朋友(專攻心肺外科)也誇這劇的動手術的部分做得細緻逼真。後來央視引進的時候,採訪了唐澤,他說每次拍攝手術現場都有兩位醫生在場指導,全程監督,專門挑鏡頭裡的各種毛病,比如這個剪子的聲音不對,那個縫線的手勢不到位。瞧瞧,這才是精益求精的態度,專門給那些舉著專業旗號卻漏洞百出還敢嗆聲觀眾根本不懂行的劇集打臉來的。
醫龍(2006)
日劇醫療劇中的經典系列,年前剛播完第四季。這是一部漫畫改編作品,日劇遇上漫畫,往往會成為誇張熱血的代名詞。這劇是非常典型的日式理想主義作品。朝田就是那個黑暗世界裡披荊斬棘永不氣餒的英雄,憑一己的魅力召喚了一群精英,而這些人都是和他一樣不被這個傳統世俗見容的性格怪異的人。龍,即預示著強大的力量,也暗示著某種程度上的」邪惡「。
劇中的手術鏡頭也是相當精彩,特別是第一季專攻Batista這種高難度心臟手術,有大段大段的專有名詞解釋,我的醫療知識也是從此開始起步。(看日劇真是讓我學了不少東西)
Code bule(2008)
有人說這是日版的《實習醫生格蕾》。的確,兩部劇都是講成長的醫療劇。但不同的是,美劇的角度是站在醫生日常生活特別是男女關係上,日劇多的著力點則是放在醫患關係上,更多的是年輕的實習醫生反思自己的成長。
接觸越多的病例,磨鍊越多的技能,就越感覺到自己的渺小無力。劇中的藍澤最終領悟到的是「身為外科醫生,是繞不開死亡的」。死亡和悲傷刻下了傷口,結成了痂,這過程就叫做成長。那些年輕的醫生的痂就是在「急診室裡沒有奇蹟」的信念中慢慢結成的。
我推薦把兩季一起連著看完,那樣你才會更加了解,原來,成長的最終意義便是生出勇氣,直面所有的痛苦、不安、彷徨。
點擊 閱讀原文查看「日劇推薦上篇」
豆瓣【選電影】工具上線,選電影不難,看片更容易!微信用戶可在消息頁面點擊左下角菜單「熱門影片-選電影」裡嘗試新功能,快去點擊召喚選片神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