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觀察|「如懿」延播、「延禧」走紅,新一波「後宮熱」能延續多久?

2021-02-21 看電視

曾經在市場佔據重要位置的後宮劇,由於陷入同質化創作瓶頸、面臨監管風險,在近兩年陷入沉寂。而今年暑期,後宮劇又呈現出帶領古裝劇走出低谷的強勁勢頭。新一輪爆發的後宮劇有哪些突出的創新點,這波「後宮潮」又能延續多久?


文 | 葉實

經歷了上半年的「喪氣」滿滿,古裝劇終於在暑期檔啟動了「開掛」之路。而率先帶領古裝劇走出低谷的,出乎意料地是由打著「於正」標籤的後宮劇《延禧攻略》。

這部講述宮女魏瓔珞在宮廷中一路「逆襲」的後宮劇,播放曲線低開高走,成為暑期檔的一個爆款,不僅實現了對劇集市場的熱度提升,也再度引發大眾對後宮劇的觀劇熱情。

作為經典劇集類型,後宮劇於前幾年曾一度在市場上佔據主流位置,然而題材噴湧帶來的同質化創作瓶頸,價值觀錯位伴隨的監管風險,使得這種備受觀眾青睞的劇集類型在近兩年陷入沉寂。

事實上,在《延禧攻略》之前,TVB進軍內地打造的後宮劇《宮心計2:深宮計》已經搶先一步播出,而備受關注卻一路坎坷的《如懿傳》《巴清傳》也均是後宮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則是後宮劇的變體「宅鬥劇」。

隨著這幾部劇的漸次播出,後宮劇無疑將會在近兩年的劇集市場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濫觴自《金枝欲孽》,權謀文化、職場投射成後宮劇利器

 

在國產劇發展歷程中,宮廷劇由來已久,如早期的《戲說乾隆》《還珠格格》《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這些劇集無論是「戲說風」還是歷史正劇,均將視點對準帝王將相或皇親貴胄,展示空間從朝堂之上到江湖之遠,跨度較為自由。

而真正意義上將視點從廟堂位移至皇家後院的後宮劇,濫觴於2004年香港TVB的《金枝欲孽》。

相比此前宮廷劇呈現主體多樣,表現空間自由,《金枝欲孽》開創的後宮劇,開始將後宮妃嬪生活及情感為主要內容,空間基本集中於後宮這一封閉空間。

自誕生以來,後宮劇就深受市場青睞,在《金枝欲孽》之後,《至尊紅顏》《美人心計》《步步驚心》《美人天下》《甄嬛傳》《武媚娘傳奇》《羋月傳》等後宮劇層見疊出,均收穫了不俗收視,甚至多部劇成為當年「劇王」,可見這一劇集類型的強勁。

而後宮劇能夠成為炙手可熱的題材類型,得益於幾個方面的因素。

後宮劇普遍選擇「灰姑娘」敘事母題,角色主體一般都經歷了從毫無心計的柔弱女子逐漸成長到「女強」的軌跡,其頗富張力的人物弧光具有較強戲劇性,可以持續吸附觀眾注意力。

同時,後宮劇故事發生發展始終處於深宮內院,這是一方自古以來就充滿神秘感的封閉空間,對於民間來說,後宮之內的建築、服飾、飲食、禮儀,乃至個人生活、人際關係等,均是「異域」的奇觀存在,後宮戲多少可以滿足觀眾對皇宮內宅的獵奇心理。

更重要的是,後宮劇普遍選擇將權謀鬥爭作為敘事主線,主人公通過對權力的謀劃爭奪,達到或自保或爭寵,或匡扶正義,或復仇雪冤等目的,這種權謀元素的加入無疑讓情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對於觀眾來說,深宮內宅的鬥爭,也形成了對當下職場的投射關係,後宮妃嬪在高壓環境下的險象環生,似乎是職場生活的寓言。諸多後宮劇播出後,網上總有針對該劇的「職場法則」應運而生就說明了這點。

人設刻板、劇情俗套、價值觀錯位,後宮劇的不能承受之重

 

《甄嬛傳》《武媚娘傳奇》等劇創造的收視神話,助推了後宮劇批量化出現。但噴湧而出的大量同類作品,卻普遍缺乏更高的藝術追求,使得後宮劇藝術品質和審美導向出現失衡,一度陷入瓶頸。


創作瓶頸較為突出的表現在同質化、俗套化的路數上。

很多後宮劇主角人設普遍將善良、智慧、美貌、正直等集於一身,即被觀眾稱為「白蓮花」的完美人格體。在人物關係上,圍繞這個核心人物,向外輻射幾條線索,包括愛情線、權謀宮鬥線等,相似度很高。

其他創作元素上,城府極深的皇帝,爭寵奪愛的嬪妃,忘恩負義的奴僕,滿城風雨的流言蜚語,一切可能導致流產、不孕甚至喪命的中藥或香料等等,這些皆構成了很多後宮劇的元素標配,當這些橋段在此類劇集中密集出現時,很難不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

更重要的是,後宮劇普遍將劇集重心放在「宮鬥」方面,如果拿捏不當,容易產生價值觀錯位的問題。很多後宮劇中,渲染嬪妃間的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各種血腥、暴力、陷害、反目等情節輪番上演,有放大人性之惡的嫌疑。

2011年,廣電總局就曾發布通知,要求自2012年1月1日起,各衛視黃金檔不得播出宮鬥劇、穿越劇等四類劇集,正是對亂象的及時糾偏。

應當說,後宮劇中不可避免地要展示權謀與爭鬥,這些作為類型劇的基本程式也無可厚非,但劇集出發點和落點,則應該更多站在對人性異化的批判和反思的角度。

鞭撻醜惡,彰顯對真善美的弘揚,這不僅是規避政策監管的一種手段,也是優秀作品的必備條件。

《延禧攻略》搶先機,「如懿」「巴清」未定檔,後宮劇仍是「雷區」

 

可以說,此前幾年後宮劇的噴湧,帶熱了市場,也讓該類型陷入瓶頸。今年,多部後宮劇的播出,能否實現對後宮劇窠臼的成功突圍,值得關注。

《延禧攻略》為後宮劇創新提供了一種嘗試路徑,其最突出的創新點在於人設及敘事模式。

從人設上看,魏瓔珞這個主角顛覆了過去後宮劇中主角多為「聖母/白蓮花」的刻板設定,成為被網友戲稱「黑蓮花」的獨特人設。

與那些善良、脆弱,有聖母的博愛情懷,受盡委屈也會打碎牙齒和血吞的人畜無害型角色不同,魏瓔珞有恩必報,有仇也必報,愛憎分明,充滿反抗意識,必要的時候甚至不惜心狠手辣,但正是這樣的一個形象,卻得到了觀眾的喜愛,普遍認為這樣的真性情更顯親切。

事實上,這種角色設定的創新,也呼應了中國社會心理的巨大變遷。

此前很多年裡,中國電視劇中的女性形象從《渴望》到一系列瓊瑤劇,女主人公普遍都是「白蓮花」似的設定,她們隱忍堅強、逆來順受,集各種傳統美德於一體。但這種書寫,其實是男權視角之下理想女性的化身。

進入新世紀以後,隨著集體主義向個人主義的觀念轉型,女性自我意識進一步覺醒,藉助蓬勃興起的網絡文化,尤其是女性作者主導的「女性向」文學,率先對「白蓮花」進行了討伐,於是,一些顛覆傳統溫良恭儉的女性形象開始出現。


實際上,《甄嬛傳》中的甄嬛就已經是一個反「白蓮花」人設,而到了《延禧攻略》中,魏瓔珞將這種反「白蓮花」又向前推動了一步,這些形象顛覆了傳統權力結構下對女性的刻板規訓,更顯新潮和獨立,契合了90後、00後的社會認知和審美趣味,因此,更易於取得市場層面的成功。

從敘事的快感機制上來看,《延禧攻略》與傳統後宮劇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借鑑了「爽文」的敘事方式,讓主人公在劇中全程「開掛」,一路「打怪升級」,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幾乎沒有「虐主」的情節。

學者邵燕君曾說,「爽」是網絡文學的唯一王道。各種類型的網絡文學均強調「爽點」的設置,在網絡文化中成長的年輕用戶,都越發對一波三折的傳統劇作法則缺少耐心,而更偏愛順風順水,升級神速的敘事軌跡。

2015年《琅琊榜》的敘事就採用了這種敘事邏輯,而《延禧攻略》將這種「爽感」特性再度強化。

相比《延禧攻略》上線前的水花較小,《如懿傳》無疑自立項以來就引發廣泛關注,頗有「劇王」之相,但由於審查原因,該劇一直處於延播狀態,至今準確播出時間仍未確定。

就內容來說,《如懿傳》與《延禧攻略》在歷史背景設定上,有高度的同質性,二者均講述乾隆年間的後宮故事,甚至基本人設都能找到對應,如《如懿傳》中主角如懿即為《延禧攻略》中的女二號嫻妃,《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為《如懿傳》中的魏嬿婉等等,整體的故事主線上,均為講述乾隆皇帝和皇后、繼後、令妃的愛恨情仇。

由於題材的高度相似性,此前市場預估普遍認為,《延禧攻略》或將被《如懿傳》壓制。但搶先播出的《延禧攻略》意外走紅,而「大劇」相的《如懿傳》卻「未播先涼」,令人感慨市場的多變。

與《如懿傳》一同被延播的宮廷劇《巴清傳》,更顯命運多舛。

從定檔年初,到遭遇「秦粉」舉報,到男主角高雲翔涉嫌性侵被李晨緊急救場,再至女主角範冰冰涉嫌偷逃稅被警方調查,《巴清傳》屢遭風波,也讓這部號稱投資5億元的大劇播出,遙遙無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7日,東方衛視舉辦的下半年資源溝通會上,此前已被東方衛視購入的《如懿傳》《巴清傳》均未出現在片單上,這是否意味著兩部劇再度延播或無緣衛視平臺,尚不能確定。可以說,兩部劇的播出時間,已成行業性事件。

整體來看,後宮劇一直是劇集市場炙手可熱的類型,也是易出爆款的領域,但由於題材自身與主流價值觀容易形成牴牾,使其成為政策強力監管的目標。

此番,《延禧攻略》基於自我突破的基礎上,藉助網播平臺填補了觀眾對後宮劇的市場焦渴,可謂佔盡天時地利,而此後播出的幾部後宮劇,則依然面臨層層考驗。

相關焦點

  • 《延禧攻略》《如懿傳》為何突然遭下架?《甄嬛傳》能挺多久?
    而《延禧攻略》回應表示:業務考量原因。《如懿傳》的下架原因目前還不了解。而且《如懿傳》和《延禧攻略》是不同的平臺,播出年份也不一樣,同時下架可能不是合約到期這麼簡單,所以說以後是否可以看到《延禧攻略》還是個未知數。
  • 《延禧攻略》《如懿傳》雙雙下架?《甄嬛傳》還能撐多久?
    可能今天大家都注意到,當你打開視頻網站的時候,《延禧攻略》遭下架了,再也不能觀看。很多網友吐槽說這是自己每天的催眠神劇,以後咋睡覺啊?每天都是在皇上、臣妾、本宮、奴婢的叫囂聲中睡著的。然後這才只是開始,隨後,又有網友發現《如懿傳》也被下架了。現在這兩部劇的相關頁面都顯示著無法播放。而《延禧攻略》回應表示:業務考量原因。
  • 《如懿傳》終定檔 純網獨播能否趕超《延禧攻略》
    據了解,《如懿傳》原定的播出方式是以衛視端一周四集、網端一周八集、先網後臺的排播方式播出,如今最終成為網絡獨播的形式,也意味著新麗傳媒已經放棄了對《如懿傳》上星計劃的爭取。早在2017年底,就傳出《如懿傳》將作為江蘇衛視、東方衛視的開年大戲播出,只可惜最終未能實現。
  • 「香蜜」「延禧」《如懿傳》微博營銷之道|獨家
    《香蜜沉沉燼如霜》今晚大結局,《延禧攻略》《香蜜沉沉燼如霜》《如懿傳》3部古裝劇的收視爭奪戰是暑期一大焦點。被稱為「於正翻身之作」的《延禧攻略》8月27日收官,攬獲150億播放量;《香蜜沉沉燼如霜》(以下簡稱《香蜜》)自開播以來,一直佔據同時段省級衛視收視率前列;《如懿傳》隨著口碑上升,播放量於9月1日突破20億。
  • 《延禧攻略》《如懿傳》遭下架,是好是壞?
    《延禧攻略》還掀起了一波風潮,網上還有「爾晴我勸你善良」這樣的「金句」。2018年8月,《延禧攻略》迎來大結局,獲得了150億的獨網播放量,單日播放量最高達到7億。而且《延禧攻略》在海外的數據也很搶眼,在海外超過70個國家播出,YouTube上單集點擊量突破百萬,拿下2018年華語電視劇最好成績。
  • 《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宮鬥劇迎來新一輪監管?
    》和《如懿傳》被先後下架,此事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隨後,「延禧攻略下架」「如懿傳下架」紛紛登上微博熱搜。》和《如懿傳》分別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獨播,均為清宮宮鬥劇,早前熱度較高。》《如懿傳》下架,宮鬥劇迎來新一輪監管?
  • 延禧攻略如懿傳怎麼下架看不了了 為什麼下架不播了原因是什麼
    9月28日,有網友發現兩年前的爆劇《延禧攻略》下架,此事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隨後,「延禧攻略下架」登上了熱搜榜首。沒過多久,網友發現,與《延禧攻略》差不多時期上線的《如懿傳》也已經下架了,隨後,「如懿傳下架」也登上了微博高位熱搜。
  • 《如懿傳》豆瓣評分回升超過了《延禧攻略》,說明了什麼呢?
    《甄嬛傳》大火之後,《如懿傳》《延禧宮略》接連登場。其中《延禧宮略》因為人物個性鮮明,劇情緊湊高潮迭起,掀起又一波熱潮。相比之下《如懿傳》被詬病的比較多。關於周迅扮嫩,劇情節奏太慢等槽點更是頻出。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 暑期古裝劇總動員,《如懿傳》《延禧攻略》終有一戰
    事實上,《如懿傳》之前也傳出8月14日開播的消息,如今官宣8月20日總算一錘定音。不管是劇本遭到洩露,還是越南搶先播出版「出口轉內銷」,無疑都表明了《延禧攻略》在今夏暑期檔的火爆。根據愛奇藝的播放進度,《延禧攻略》在本周末將會播到56集,這意味著這部70集的劇集播出進入尾聲。而在《延禧攻略》迎來大結局的下周,87集的《如懿傳》將會閃亮登場。
  • 《延禧攻略》、《如懿傳》接連下架,背後原因竟是如此?
    9月28日一早,《延禧攻略》就爆出了被下架的的消息,這讓一眾粉絲炸了鍋,簡直是晴天霹靂。而眾所周知,《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前後播出,同樣的人物背景,不免要被互相比較,兩家粉絲也是撕的如火如荼。《延禧攻略》的下架可是讓「如懿粉」搬好了看熱鬧的小板凳。
  • 《如懿傳》VS《延禧攻略》海報Battle
    最近熱播的兩部宮鬥大戲《延禧攻略》和《如懿傳》講的是乾隆時期後宮的故事,上映時間又相近,可謂是正面battle。
  • 《延禧攻略》《如懿傳》雙雙下架 嚴監管之下「宮鬥劇」沒有未來?
    》《如懿傳》下架一事雙雙登上熱搜,連「《甄嬛傳》挺住」呼聲也登上熱搜榜。從兩部作品的共同點就可以發現,《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都是2018年以後的作品,主要集中於後宮女人爭風吃醋和權力鬥爭,對歷史改編和演繹色彩較大。「宮鬥劇」中宮廷女人的明爭暗奪幾乎是全部故事內容,也是主要看點。而床榻之爭與子嗣之爭,是後宮女人們一生的出路。
  • 《如懿傳》首播被群嘲,《延禧攻略》能贏並不是運氣!
    時運不濟的《延播傳》《如懿傳》終於在8月20日開播。
  • 《如懿傳》《延禧攻略》雙雙下架,宮鬥劇風光不再了嗎?
    億萬觀眾一直跟隨魏瓔珞升級打怪獸,一步步從宮女登頂​後宮大位。》下架後,網友還發現​《如懿傳》也下架了。》被熱捧,《如懿傳》則毀譽參半,雖然有周迅、霍建華的加持,但是觀眾對該劇卻有不少差評.《延禧攻略》那樣的成功,收視及口碑都差強人意​。
  • 如懿傳和延禧攻略慘遭下架,網友:和之前二劇相爭有關
    近日,官方公布了《如懿傳》和延禧攻略慘遭下架的消息,網友們紛紛感到很傷心:「下飯劇又沒了,」為什麼要下架呢?這麼好的宮鬥劇」「我們要看如懿,還有魏瓔珞。」《如懿傳》和《延禧攻略》這兩部宮鬥劇對人們的影響是非常大。在2018年暑期的時候,有不少熱播劇同樣《延禧攻略》也是在那個時候火爆了起來。
  • 一波三折的如懿傳又出大事,這次除了延播,還換了新東家
    宮鬥劇《延禧攻略》近日全網熱播,網絡播放量已高達60億,而同是講令妃故事的《如懿傳》卻遲遲未上檔,甚至幾度傳來延播的消息,《如懿傳》開拍時聲勢浩大,因超強的陣容就引起外界關注,2017年5月殺青後,何時開播等相關話題討論度也是居高不下,但如今《延禧攻略》已播出大半,《如懿傳》還未播出,網友等不及怒問:「到底什麼時候播?」
  • 繼《延禧攻略》下架後,《如懿傳》也跟著下架,其背後的原因是
    9月28日,兩年前的爆劇《延禧攻略》下架,此事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隨後,「延禧攻略下架」登上了熱搜榜首。如懿傳》也已經下架了,隨後,「如懿傳下架」也登上了微博高位熱搜。不少網友都懷疑是因為版權到期,這才下架了《延禧攻略》相關作品,但是連同期的《如懿傳》也下架了,這就有些耐人尋味
  • 《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宮鬥劇《甄嬛傳》能挺住?
    >》《如懿傳》相繼下架的消息,引發了業內外的巨大關注,目測古裝宮鬥劇調控力度將進一步增大。報導指出,這部劇有70集講述的是「18世紀乾隆皇帝後宮虛構的權力鬥爭」,而主角魏瓔珞是個「身世卑微的聰明女孩」、「設法在後宮中崛起並贏得皇帝的愛與尊重。」而老牌權威雜誌《綜藝》(Variety)公布的2018年最佳海外劇集(除美國以外)中,《延禧攻略》赫然在列。
  • 繼《延禧攻略》後,《如懿傳》也下架,只有《甄嬛傳》目前仍在
    》下架,此事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隨後,「延禧攻略下架」登上了熱搜榜首。沒過多久,網友發現,與《延禧攻略》差不多時期上線的《如懿傳》也已經下架了,隨後,「如懿傳下架」也登上了微博高位熱搜。》相關作品,但是連同期的《如懿傳》也下架了,這就有些耐人尋味。
  • 如懿傳、延禧攻略接連下架??
    《延禧攻略》一舉捧紅了吳謹言,劇中的「魏瓔珞」一角也成了她再也無法超越的經典。  這部劇也被看作是於正的翻身之作,使觀眾徹底改變了對於正作品的看法。此外,《延禧攻略》也讓聶遠、秦嵐的演藝事業煥發了第二春。與此相同題材的電視劇如《如懿傳》、《延禧攻略》也是在後期霸屏,成為繼甄嬛傳之後比較 火的兩部宮鬥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