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王藝編輯:Harricane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 Game Informer 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靈魂擺渡人》將於 2020 下半年登陸 PS4、Xbox One、Switch、Google Stadia 和 PC 平臺。
有人將死亡視為一切的終結,而有人則把它當做是另一個起點。《靈魂擺渡人(Spiritfarer)》這款遊戲顯然探索了第二種觀點。在遊戲中,玩家化身為靈魂擺渡者,載著一船的靈魂乘客。在將這些乘客送往來世的旅途中,玩家會與他們漸漸成為朋友。對於一款模擬經營類型的遊戲來說,這個題材聽起來似乎有些沉重,但是《靈魂擺渡人》並非典型的該類遊戲。沒錯,雖然《牧場物語(Harvest Moon)》和《星露谷物語(Stardew Valley)》是這款遊戲的靈感來源,不過開發商 Thunder Lotus Games 並不害怕讓《靈魂擺渡人》駛入憂鬱之海。
去年 E3 的時候,我第一次見到了這款敘事驅動的遊戲,當時便萌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直至最近,在《靈魂擺渡人》創意總監 Nicolas Guérin 的陪伴指引下,我才有機會嘗試了這款遊戲的 demo。在遊戲中,我控制靈魂擺渡者斯特拉(Stella),而 Guérin 則控制斯特拉的小貓達芙迪爾(Daffodil)。這款遊戲有單人模式和雙人合作模式。選擇雙人模式的話,兩個玩家都可以與周圍環境互動,並共享一個物品欄。
我探索著這艘船,欣賞著如城鎮一般的龐大規模;建築層層疊疊,都有著各自的用途。有的可以用來種菜,而有的則用來製作物品。還有的地方則是靈魂乘客的家,他們都需要玩家的幫助。你可以隨心放置這些建築,自由度超出想像,因此,每個人打造的布局都會有所不同。
Guérin 帶我體驗的 demo 大概是 30 個小時左右的遊戲進度,所以我看到的船已經初具雛形了。剛開始,斯特拉和達芙迪爾不會看到所有的設施;玩家最初的選擇很有限,但是隨著需求的增長和能力的提升,船上的設施也會隨之增多。玩家通過探索島嶼,收集資源,完成靈魂朋友的各種請求來逐步推進遊戲的發展。
大部分的靈魂乘客都是取材於大自然世界。有的擬人化乘客是一隻鹿,一個蘑菇,或是一隻獅子。每個乘客都有不同的需求,拜託斯特拉去做一些任務,最終幫他們回顧自己的一生,完成生命的旅程。在體驗遊戲的過程中,我還沒來得及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任務,但我上岸完成了一個簡短的任務,那就是在公園裡摘了一些花朵。
遊戲玩法的結構還是大家熟悉的採集和製作,但是對於這些角色和主線故事來說,它們都有各自的故事線。斯特拉完成了靈魂乘客的請求之後,乘客就會放下一些牽掛。進入了來世之後,他們就永遠離開了這艘船。我目睹了乘客 Gwen 的離別,雖然我不想劇透細節,但顯然斯特拉幫助 Gwen 從新的角度去回顧一生,並最終接納與超越它。
斯特拉的旅途最終也會迎來終點。這種敘事驅動,短暫交集的表達方式正是這款遊戲如此動人的一大原因。許多模擬類遊戲都設計成無限模式,日子一天天過去,玩家卻難以看到任何有意義的變化。然而,《靈魂擺渡人》的故事卻有終點;你遇到了這些靈魂,與他們成為朋友,然後互相告別。你們無法永遠陪在彼此左右,所以只能充分利用這稍縱即逝的時間。
根據這次簡短的 demo 體驗來看,《靈魂擺渡人》的主題似乎比較複雜,充滿悲傷。不過,在這沉重的主題之上卻是五彩繽紛的視覺效果和富有衝擊力的動畫。遊戲強調了死亡並不總是黑暗和憾恨的。在遊戲中,環繞死亡的是賞心悅目的美學,友善的面孔,以及對未來的好奇之心。幸運的是,我們很快就能夠見到這款遊戲的全貌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