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每一個鐫刻著愛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

2021-01-12 西陸的風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段臺詞: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那麼,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系列的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是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實力派作家,她的文筆細膩,飽含真情,作品貫穿著人生思索和人性獨白。

《擺渡人》講述的是缺愛的單親女孩迪倫,遭遇一場始料不及的交通事故。

她起先以為自己是事故唯一的倖存者,後來在與靈魂擺渡人崔斯坦穿越荒原的時候才得知,其實她是那次車禍唯一的遇難者。

迪倫平靜地接受了死亡的事實,在崔斯坦的引領下,她帶著愛與善的信念,走向一次心靈的成長之旅,救贖了自己,也擺渡了愛人。

01、書中的荒原和擺渡有什麼含義?

「荒原」是個很有意境的詞,它通常給人展示的是一個未知的世界,在那裡,你需要不斷探索,不斷跋涉,甚至需要不斷戰勝自我。

愛的匱乏,讓15歲的小女孩不在意生死,平靜地接受自己死亡的事實,她的心是一片無盡的荒原。

直到遇到自己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帶領她穿過荒原,兩人之間有了愛,愛讓她也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擺渡人,反過來擺渡了自己的愛人崔斯坦,帶著他逃離無形的控制,重返人類世界。

書中的荒原就是我們內心的映像,其實我們的世界就是一片荒原,荒原的一切即使再變化,都離不開我們內心的主導。

而「擺渡人」,在這裡就是一個人心靈的引導著,他保護你不受惡魔的傷害,教你成長,帶你通往幸福的彼岸。

02、《擺渡人1》中迪倫被崔斯坦送入了他所認為的幸福的彼岸,迪倫為什麼又要選擇返回荒原?

就像書中所提到的:「生存、死亡和愛,你將選擇哪一個?「這也是對每一個讀者發出的人生拷問。

作為迪倫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幻化成迪倫喜歡的樣子,獲得迪倫的信任,護送迪倫穿越荒原,指引和保護她,為她驅趕惡魔,關心照顧她,將他送達他認為幸福、美好、安全的彼岸——天堂,這個過程中他們相愛。當到達荒原的盡頭時,荒原的界限將兩個相愛的人隔離,他們近在咫尺卻無法相見。

對於迪倫來說,有愛的地方才是她的家,為了愛情,為了崔斯坦,她勇敢地重返荒原尋找崔斯坦,迪倫反過來成為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她用她的勇敢、堅強影響他,不斷幫他戰勝未知的恐懼以及內心的軟弱,將所有的不知道、不確定轉化為人間的幸福相遇。

03、審判官對待蘇珊娜和傑克為什麼和對待迪倫和崔斯坦不一樣?

同樣來到人類的現實世界,放棄了擺渡人的神聖職責,都受到了審判官的判決,要求他們重返荒原,但最後審判官判給他們的結局卻不一樣。

因為蘇珊娜和傑克之間,從一開始兩個人彼此間就是相互利用,他們的紐帶是黑色的,邪惡的,由貪婪和自私結成。最後,審判官讓蘇珊娜重返荒原做擺渡人,傑克也因為自己的自私走向了死亡。

迪倫和崔斯坦兩個人彼此信任,彼此有擔當,他們之間的紐帶明亮、淨朗,閃著光芒,以至於審判官不願將這光熄滅,放過他們,讓他們重回人類社會。

而這裡的「審判官」不僅是荒原的主宰者,也是人類良心的審判者。他審判的不僅僅是人類行為上的錯誤,他審判的更是一個人內心的善良與邪惡。

同樣是突破荒原屏障來到人類世界,蘇珊娜和傑克之間的紐帶是黑色的,帶著貪婪和自私;而迪倫和崔斯坦的紐帶是光明的,是美好和真情的化身,所以,審判官最他們的行為做出了不同的宣判。

04、你如何解答《擺渡人2》封面的那句「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你靈魂的擺渡人」?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我們都希望有一個心靈導師為我們指點迷津,做我們靈魂的擺渡人。

但是沒有誰能夠一生陪伴著你,即使父母和愛人也不能永遠做我們的依靠,我們只有不斷成長,讓自己的心靈不斷地強大,我們才能有能力承受生活中一切風雨。所以,當我們必須獨自跋涉的時候,我們靈魂的擺渡人就是我們自己。

05、三本書的每個結尾都是大團圓的結局,這樣的結構布局意義在哪裡?

這套《擺渡人》的情節是連續的,主人公的命運也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是每本書的結尾都以喜劇收場,這不僅讓讀者在長時間揪心的感覺下得到一絲慰藉,也是美好人性的一種褒獎吧.

而且,作者能在本來已經團圓的結局之上再次節外生枝,衍生出下一部的驚心動魄,使得三本書既獨立成篇,又環環相扣,這也算是作為暢銷書作者的高明之處。

相關焦點

  • 《擺渡人2》:每個人都會有這麼一個兵荒馬亂的荒原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克萊兒·麥克福爾的作品《擺渡人2:重返荒原》。
  • 生命的意義—《擺渡人》讀後感
    全書先是記敘了主人公——一個16歲的小女孩迪倫在去尋找他的父親時所發生的車禍,她也因此車禍而死去,引出了她的靈魂擺渡人——男主人公崔斯坦,然後他們的命運發生了許多無法預料的轉變。書的名字是「擺渡人」,指的是崔斯坦這一類為靈魂擺渡的人,他們不斷重複著自己的工作,把一個個靈魂從荒原護送到另外一個世界。
  • 《擺渡人》毒雞湯:孤獨的河流中,誰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孤獨的生命長河中,誰是你靈魂的擺渡人?一片險象環生的荒原,一個不知所措的靈魂,還有一個默默守護讓人心安的擺渡人。當跋涉的旅程緩緩展開,吸引我們的不僅是情節的跌宕起伏,還有對靈魂的一次次觸摸與探尋。
  • 《擺渡人2:重返荒原》:誰會是你生命中的擺渡人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克萊兒·麥克福爾的作品《《擺渡人2:重返荒原》。
  • 《擺渡人》:虛構的崔斯坦,成長的迪倫,靈魂的擺渡人,唯有自己
    有些是載我們一程有形的擺渡,有些是生命裡無形的擺渡,卻對我們一生影響至深。英國作家克萊爾的《擺渡人》就是一場無形的生命擺渡。這是一場靈魂的擺渡與救贖。作者可謂構思精巧,如果剝離小說的神秘色彩,你會發現這一場靈魂擺渡之旅,不過是一個遭遇車禍瀕死之人的一場精神遊歷,那一場驚心動魄的愛之旅,靈魂之旅,不過是自己的一場夢幻, 而夢裡的靈魂擺渡人,不過是自己在生命突然遭受重創時遇見的一個人,而他也被自己編織入了夢而已。
  • 《靈魂擺渡·黃泉》:八百裡黃泉路,誰才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這便是《靈魂擺渡·黃泉》的引子,裡面有孟七與陳拾的愛與背叛,有三七與長生的追尋與得救,有阿香,有趙吏的故事。我們似乎在看一個關於神話的愛情故事,實則體現的卻是渡人渡己的整個人生故事。我們卻都是裡面的長生,也可以是裡面的三七,皆在於人心。彼岸花開開彼岸,花葉生生兩不見黃泉八百裡沙海,寂寞荒涼,無花無葉。
  • 《擺渡人》:愛,能讓人與命運抗衡
    《擺渡人》被譽為心靈治癒小說,講述的是靈魂穿越荒原的故事。15歲的女孩迪倫,在一場意外中死亡,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帶她穿越荒原,他們之間產生了愛的情愫。而《擺渡人》中描寫的愛讓內心孤寂的迪倫燃起對生活的嚮往和愛,當她愛上崔斯坦,她的荒原逐漸發生變化,荒原上的景象變化體現的是她內心的變化,愛和愛帶給她的溫暖讓她在穿越荒原的後半段路程變得明麗起來,心情愉悅的她常常可以經歷美景。從迪倫的內心變化,我們可以感受到愛帶給她的幸福感。
  • 擺渡人2|重返荒原
    「每一個鐫刻著愛與善意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擺渡人2 重返荒原》克萊爾·麥克福爾一個抉擇,一場守候,便足以打破命運的界限,迪倫和崔斯坦也是如此。推開內心的那一扇門,迪倫和崔斯坦終究還是衝破了荒原回到了現實世界,但這一舉動使得另一位擺渡人蘇珊娜欺騙了一個由其引渡的靈魂,藉此引發了一場巨變。回歸現實的迪倫和崔斯坦彼此「再也無法分開」,這或許是因為他們重返人世而打破了某種平衡,由此命運將其緊緊聯繫在一起,雙方都無法離開彼此太遠,如若產生一定的距離,身體便會承受巨大的痛苦。
  • 《擺渡人》迪倫:每一個用力生活過的人,最後都不會被生活辜負
    01我們都會遇見生命中的擺渡人,但是成長需要自渡小說《擺渡人》的女主角迪倫,是個十足的倒黴蛋,15歲的她,本應該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崔斯坦的任務,就是負責引導靈魂穿過惡魔叢生的荒原,在穿越的路上保護好他要護送的靈魂,告訴每一個被他護送的靈魂真相,然後在極樂世界與荒原的邊界中,目送靈魂遠去,接著去等待下一個需要被擺渡的人。崔斯坦像是迪倫的希望和安慰的支撐,如果沒有崔斯坦,迪倫的靈魂在荒原中寸步難行,隨時都會遭遇惡魔的折磨和吞噬。
  • 擺渡人:真正的擺渡人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才是最大的擺渡者
    《擺渡人》中15歲的女孩迪倫,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單親女孩兒,在一次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中,成為了唯一的罹難者。她的靈魂必須穿過荒原,躲開惡魔的吞噬,才能抵達靈魂的棲息地。而崔斯坦是她的靈魂擺渡人,她也是崔斯坦萬千擺渡過的靈魂中的極普通的一個。這不是靈魂鬼怪魔幻之事,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
  • 真正的愛是渡人渡己,相互成就:《擺渡人》教會我們如何愛人愛己
    原來,是彼此的真情陪伴和付出,是日漸熾熱的愛讓他們始終心系對方,同時也甘願為了對方付出一切。這種奮不顧身而又獨一無二的愛,在小說《擺渡人3:無境之愛》中也完美地被體現出來,曾經引導過無數靈魂的擺渡人為了心愛之人,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愛也打動了無數的讀者。
  • 擺渡人:我擺渡你的靈魂,你拯救我的世界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獨自去尋找多年未見的父親,途中火車發生事故,她的靈魂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接下來發生了許多事情,相處的日子裡,他們相愛了。迪倫放棄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機會,逃回來尋找她的擺渡人崔斯坦,並帶著他一起離開那片荒蕪,來到她的世界。她從事故中醒來,被救援隊抬出隧道口,見到了崔斯坦。他們成功了。
  • 感情裡需要的,從來都是偏愛——《擺渡人3》
    《擺渡人》裡說,「每一個鐫刻著愛與善意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在崔斯坦和迪倫的愛情裡,我看到了愛情,其實就是不管在任何時候,我都會選擇偏愛你,無一例外。「當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你最終的選擇?」
  • 賺錢還是延續經典—讀《擺渡人2重返荒原》
    其他成功的續集作品我們就不說了,這裡我們把克萊兒《擺渡人2之重返荒原》姑且看作是想要延續前作的經典設定,同時也想著繼續賺一點稿費的作品吧。如果是這樣的話,其實作者就應該在第18章中,寫完如下對話的時候就及時停筆,因為作者已經把她所有能夠構思出來的精巧都用完了,剩下的只能是一段一段拼湊起來的,如同肥皂劇一般,讓讀者看不到任何希望的陳詞濫調。沉默,一片死寂。
  • 同為「擺渡人」,為何梁朝偉敵不過這位中學英語老師?
    打開網絡,你會發現很多場合都會出現相關的詞語。在電影《擺渡人》中,梁朝偉飾演的酒吧老闆陳末是一位拯救情感落水者的「擺渡人」。雖然偉仔碗夠大,但凌亂空洞的故事情節讓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低至4分,實在是愧對「擺渡人」三字。 而在網劇《靈魂擺渡》中,在冥界擔任公務員,自稱「靈魂擺渡人」的趙吏,工作職責是把亡魂從陽間引渡到陰間,踏上它們該走的旅程。
  •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擺渡人》克萊爾·麥克福爾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與父親素未謀面,和母親爭吵不休,在學校受捉弄,被欺負被嘲諷,她的世界孤立無援。為尋求新的希望,她踏上了尋找父親的列車,但命運總是造化弄人,火車發生事故,而在此中,她成為了「唯一的倖存者」。她驚恐而費力地打開車門穿行於山洞之中,周身被恐懼所充斥,到結果總叫人失望,她盼望著能找到一線生機,直到遇到了他――崔斯坦,她靈魂的擺渡人。於這片荒原之中,他是她的擺渡人,是她前行的方向,是光,是希冀。
  • 《擺渡人》: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擺渡人!
    作為一個城市的傳奇,一個潛在的職業走向,《擺渡人》以心靈雞湯的形式解決青年人的各種疑難煩症,它也成功向觀眾詮釋了這個城市角色的定位。雖然影片由小說改編,但是保留了小說的原型,而且將內容進行了延伸,情節更加豐富,影妹覺得這部影片還是比較有深度的內涵的。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擺渡人!
  • 用另類角度講述「死亡」的遊戲——《靈魂擺渡人》評測
    《靈魂擺渡人》的故事基於經典的希臘神話 —— 斯提克斯河:斯提克斯河據說是溝通現世與來世的一條冥河。在神話故事中,靈魂由船夫夏隆渡往地下世界,但代價是一枚硬幣。《靈魂擺渡人》遵循了這一設定,而主角斯黛拉和她的貓達芙迪爾將接管夏隆的職務。斯黛拉成為了新任靈魂擺渡人,她將執掌一艘大船,將逝者送去來世。我們在各種遊戲中見怪不怪的死亡,其分量遠不如本故事中死後的冒險。
  • 影評《擺渡人》我只是你的擺渡人
    ,即使你有你的傾訴者,我也願意做你的——擺渡人。《擺渡人》這部影片是由美亞娛樂出品,王家衛監製,張嘉佳執導,梁朝偉,金城武,楊穎,鹿晗領銜主演,於2016年12月23日上映。最後無奈,阿玉雖愛得不能自拔,但也只好選擇離開這個男人,在遠處繼續祝福這個男子。在原著中讓果仁兒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就是:阿玉擁抱著馬力,但她擁抱的是沉睡中馬力的影子。場景刻苦銘心,擁抱不顧一切。請跟隨我的腳步,來一起靜靜地想一想,你的那位,擺渡人。阿玉只是在馬力背後奮力追趕的女人,她喜歡馬力所喜歡的一切東西。
  • 經典小說《擺渡人》解讀:人生中最幸運的事,就是遇上對的人
    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借鑑了希臘神話中的這個角色和背景,通過充滿象徵意義的故事,告訴讀者,每個人都有過不去的河,區別只在於你是否找對了擺渡人,一個能幫你尋找到內心真正歸宿的人。【1】生命終結,靈魂將往何處——每個人都有過迷惘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對少年,一個叫迪倫的15歲女孩和一個叫崔斯坦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