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愛是渡人渡己,相互成就:《擺渡人》教會我們如何愛人愛己

2021-01-14 小予讀書

在僅有一次的人生旅途中,什麼才是每個人最渴望得到的?

一個人應當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才能在離開這個世界時不留遺憾?

或許只有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這些問題才會被認真思考,而最清晰的答案也會在那時顯現出來:只有被深愛過,也曾奮不顧身付出過愛的人生才能真正給人長久的安慰和滿足,愛讓短暫的生命散發馨香和光芒。

「最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這句話在《小王子》中被狐狸當做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了小王子,而即將離別的小王子也終於意識到,曾經的玫瑰和現在的狐狸,都將成為他獨一無二的愛和回憶。

因為彼此的傾情陪伴和付出,玫瑰和狐狸都讓小王子體驗到了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愛。愛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兩顆熾熱的心緊緊相連,不管身處何方,這條紐帶都始終會把愛傳遞給對方——在失落時提供安慰,在危難時拯救對方,哪怕要獻上自己的生命也毫不顧惜。

小王子在地球上見識了很多漂亮的玫瑰,但他最後才發現,他最愛的還是自己星球上的那朵看似很普通的玫瑰。他見識了那麼多漂亮玫瑰,為什麼卻單單鍾情那遙遠的一朵呢?

原來,是彼此的真情陪伴和付出,是日漸熾熱的愛讓他們始終心系對方,同時也甘願為了對方付出一切。

這種奮不顧身而又獨一無二的愛,在小說《擺渡人3:無境之愛》中也完美地被體現出來,曾經引導過無數靈魂的擺渡人為了心愛之人,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愛也打動了無數的讀者。

一、這一生最美好的事,就是遇見彼此相愛的人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次遇見,而最美的遇見,無疑就是邂逅自己深愛的人,如果對方同時也深愛著自己,那無疑是上天最美的祝福。

《擺渡人3:無境之愛》就是講述崔斯坦和迪倫、蘇珊娜和傑克這兩對戀人的動人故事,他們從相遇、相知到相愛並不顧一切地廝守,中間經歷了無數的阻礙和困境。

迪倫在一次火車事故中喪生,之後她的靈魂來到了荒原,崔斯坦作為迪倫的靈魂擺渡人,他的工作是引導她的靈魂順利穿過荒原,抵達分界線,這樣的工作他曾經做過成千上萬次。

崔斯坦曾日復一日地做著擺渡人的工作,引導無數靈魂穿過荒原,在這個過程中,他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他的心漸漸麻木。他忘記了真情真意是什麼,直到他遇見女孩迪倫,因為她,崔斯坦重新正視「愛」這個字。

迪倫的單純可愛把崔斯坦那顆冷漠的心感化,與其說是崔斯坦在擺渡迪倫,不如說迪倫拯救了孤守在荒原的崔斯坦,讓他遇見了愛。被感化後的崔斯坦也慢慢吸引了迪倫,他們就這樣陷入瘋狂的愛戀之中。在擺渡別人的過程中,亦是通過別人去渡了自己,忽然間,彼此完成了拯救。

在電影《鐵達尼號》中,羅絲在遇見傑克之前,她的生活一片暗淡,她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而是被世俗的偏見和庸俗的圈子所捆綁,這種絕望讓她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和傑克的相遇,像一束光一樣照進了羅絲的生命,她的人生徹底翻轉了,傑克對羅絲的愛感化了羅絲,他想一個擺渡人一樣引領她走過人生中最昏暗的時刻。而被感化後的羅絲也愛上了傑克,甘願為他放棄一切。

愛就是這樣奇妙,它是一種救贖和感化,是兩個彼此相愛的靈魂之間的互相成就。

另一個擺渡人蘇珊娜同樣愛上了她引導的一個靈魂——傑克,在朝夕相處的時間裡,他們逐漸由無法接受對方變成最後的無法分離,熾熱的愛讓他們一刻也不願分開。

崔斯坦和蘇珊娜作為擺渡人,都曾經引導過無數靈魂,但只有迪倫和傑克分別成為了他們人生中最美的那次遇見,當他們遇到了自己心愛之人時,就奮不顧身地為愛而堅守,勇敢面對一切的挑戰。

真正的愛情或許就是這樣,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一次的相遇,終身的相守。人生當中最美好的相遇莫過如此。

二、真愛的魅力,能讓人奮不顧身、無所畏懼

真正的愛,能讓人忘記一切痛苦,因為愛,彼此成為對方最在乎的人,愛能打破一切牢籠,給人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作為一個曾經引導過無數靈魂的擺渡人,蘇珊娜卻唯獨對傑克情有獨鍾,傑克是她心中最重要的人,也是唯一真正了解她、關心她的人,也是蘇珊娜最在乎的人。

他們曾經的朝夕相處、彼此關懷,以及在分離期間的朝思暮想、痛不欲生,這一切獨特的經歷,都讓他們的愛穿越死亡,在時空中閃耀著獨一無二的光芒。

在渡湖的過程中,蘇珊娜沒能保護好傑克,他被怪物拉入了湖底,成為了一個惡鬼。失去心愛之人讓蘇珊娜傷心欲絕,她不知該如何面對沒有傑克的生活。

或許真正能讓自己愛得死去活來的人,一生只會出現一次,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蘇珊娜的這種感覺,或許在《鐵達尼號》裡羅絲失去傑克時的那份痛不欲生中也能找到。

短暫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會讓自己後悔,但只要有一次能夠照亮人生陰霾的遇見,那所有的不快和悔恨都可以煙消雲散了。蘇珊娜之於傑克,崔斯坦之於迪倫,他們都是照亮彼此人生所有陰霾的那次遇見。

這樣一部懸疑與探險中夾裹著愛的小說,作者使用她獨特的筆法,將兩對年輕人之間的愛散布在每一次的兇險和探索之中,而能夠使他們逢兇化吉、一次又一次脫離死亡的,也正是深藏於每一個人心中的愛的力量。

真正的愛,能讓一個人奮不顧身、無所畏懼地去拯救自己心愛的人,蘇珊娜從沒放棄過拯救傑克,羅絲也沒有忘記去拯救被鎖在地下室的傑克,她冒著生命危險終於救出了心愛的人。愛讓兩顆彼此牽掛的心融為一體,一旦分離,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只有真正付出過愛的人才能體會。

三、《擺渡人3:無境之愛》給我們哪些啟示?

人的一生中,能夠遇見真心相愛的人是極大的祝福,愛讓兩個人其後的人生散發熾熱的光芒,照亮彼此共同前進的道路。

但真愛總是太稀缺,因此顯得格外珍貴,追逐真愛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諸多磨難,然而因為真愛的奇妙力量,再多的磨難也阻擋不了兩顆熾熱之心的相融。

在《擺渡人3:無境之愛》這本書中,作者讓我們看到了真愛的偉大之處,也讓我們看到了兩對戀人為了愛情的那種奮不顧身。這本書帶給我們以下幾個啟示和思考:

1、愛是恆久忍耐,是為了心愛之人可以犧牲一切的勇氣和真情。

2、真正的愛是救贖,是擺渡別人,也是渡己,是互相成就,共同成長。

3、沒有愛的人生是昏暗無光的,為了不白來這個世界走一遭,總要勇敢去愛。

4、經歷了風雨的愛情,往往更長久和難得可貴,也使得兩顆心的距離真正相融。

我願永遠與你相伴,陪你到老,如果不能,愛的紐帶也會將我們的心緊緊相連,穿越一切的分離,也穿越最終的死亡。這美好的愛的見證,便是《擺渡人3:無境之愛》給所有讀者的禮物,期待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中發現愛的真諦,珍惜與心愛之人的每一次相處。

相關焦點

  • 《擺渡人》:渡人亦渡己的救贖之旅
    2019年,隨著《擺渡人3:無境之愛》的出版,英國暢銷小說《擺渡人》系列終於迎來了它的完結篇。《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作品,憑藉這部作品,她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獎。首部作品於2013年在英國出版,歷年來該系列全球銷量達千萬冊,得到了一眾讀者的認可。
  • 三一佳話節 |《用愛擺渡,渡人亦是渡己》好作文刊登
    用愛擺渡,渡人亦是渡己——《擺渡人》讀後感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高二(8)班 莊智斐「如果命運是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初讀此書,只是被書中奇妙而又充滿想像的情節所吸引:路程越遠等級越高的安全屋;會把死者靈魂吃掉的惡魂;不死的擺渡人和荒原盡頭的世界.一書一世界,多讀幾遍,心中自有大千世界。不錯,當我回過頭再次重新品味,發現這字裡行間所蘊含的東西,可遠比油墨多。本書圍繞愛與信念展開,既是一部歷險記,也是一本心靈的成長史。迪倫因為缺乏愛與關心,內心早已是無窮的荒原。
  • 一本捨不得匆匆讀完的書,一本教會你如何去愛的書——《擺渡人》
    這是一本不捨得匆匆讀過的書,這是一本教會你如何去愛的書。渡人容易渡己難,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擺渡人》,一本值得你細細品味的書。《擺渡人》《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代表作,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獎,令世界各地的讀者深受震撼。這本書對心靈的治癒、對靈魂的洗滌,是不容忽視的。女主人公迪倫,是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兒。
  • 悉達多:尋找「阿特曼」,渡人且渡己
    04與華蘇德瓦:擺渡濟世,渡人且渡己   悉達多第一次遇見華蘇德瓦,是他作為一個沙門僧從森林裡走向城市,是華蘇德瓦給他擺的渡;第二次遇見他,是悉達多作為一個富商從城市裡返回森林,也是華蘇德瓦給他擺的渡。
  • 《擺渡人》:愛,能讓人與命運抗衡
    15歲的女孩迪倫,在一場意外中死亡,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帶她穿越荒原,他們之間產生了愛的情愫。在我看來,它是一本童話兼顧魔幻主義神話故事的小說,迪倫和崔斯坦的感情有著青春時期愛情的青澀和真摯,同時還有對愛的堅定,這好比是愛情的童話故事,相對於我們成熟的世界來說,它如同一股清泉,給讀者的內心帶來治癒的效果。
  • 渡人,渡心,渡自己.
    ,這就是渡人。,這就是渡人。但也是擺渡者。人生是一場修行,渡人就是渡己,渡己就是渡心,而生活最終會怎樣,全看我們自己如何去「渡」。
  • 人生如渡河,渡人亦是渡己
    《擺渡人》這本書,就是講述了兩個少年如何面對困難,面對挑戰與改變,相互成就對方的故事。它展示了一幅精心動魄卻又不失溫情的畫卷,讀罷不禁讓人潸然淚下。想像一下,在黑暗隧道的盡頭,有一個小男孩坐在山坡上。周圍遍布著血紅的土地,以及幽暗的山谷……在背後,有一群魔鬼蜂擁而來,你不得不拼命奔跑,逃到得以庇護生命的安全屋中喘息。
  • 《擺渡人》:我們一生都在擺渡往事
    其實一部電影真正讓你有所感動的時候,你反而不知道寫些什麼,手指放在鍵盤上敲不出一段流利的話。沒有姑娘會傻傻地等一個人五年,特別是這樣無根地等待,就像《擺渡人》裡說的,時間一直向前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而在這無數個人生路口上,我們終究走散了。
  • 渡人,渡心,渡自己
    有人說,生命就像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我們是過河人,同樣也是自己的擺渡人。仔細想想,確實如此。人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我們的一生,都是在渡。渡人,渡心,也渡自己。渡人什麼叫渡人?人生路漫漫,有起有落,有沉有浮,有時得意,有時低谷。
  • 經典小說《擺渡人》解讀:人生中最幸運的事,就是遇上對的人
    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借鑑了希臘神話中的這個角色和背景,通過充滿象徵意義的故事,告訴讀者,每個人都有過不去的河,區別只在於你是否找對了擺渡人,一個能幫你尋找到內心真正歸宿的人。【1】生命終結,靈魂將往何處——每個人都有過迷惘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對少年,一個叫迪倫的15歲女孩和一個叫崔斯坦的男孩。
  • 梁朝偉化身「擺渡人」回歸喜劇,盡顯百變戲路飆演技
    除了開著酒吧渡渡人,梁朝偉還要負責賣力搞笑,用他自己的話說,為了演好這個喜劇,他「拼了命學普通話,拼了命鍛鍊身體」,從開場時的搞笑輕浮到中間的解救眾生,再到最後的灑脫,梁朝偉為《擺渡人》一次性展現自己的百變戲路,讓人好笑又感動。
  • 《擺渡人》,一杯因人而異的雞尾酒
    《擺渡人》以酒吧為主要場景,以擺渡人梁朝偉的情感生活為線,串起了「被擺渡人」金城武、張榕容的愛情,以及「新擺渡人」楊穎和陳奕迅、熊黛林的情感糾葛,穿插了被擺渡的李宇春、賈玲的失戀小故事。影片的多線敘事、時空交錯,因為用好了梁朝偉這條線,大的架構沒出問題。
  • 渡己是一種能力,渡人是一種格局!(非常深刻)
    人生實苦,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克服萬難,破除自己心中的恐懼與迷惘,是渡己。
  • 渡己是一種能力,渡人是一種格局(非常深刻)
    克服萬難,破除自己心中的恐懼與迷惘,是渡己。扶危濟困,困境中伸手拉別人一把,是渡人。渡己是一種能力,渡人是一種格局。作家辛夷塢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樊登說:「一個人只有自己內心有向上的力量,才能真正擺脫當下的困境。」天不渡人,人需自渡。很多時候,除了我們自己誰也靠不住。一個人只有自己不放棄,才能得到天的青睞和幫助。..苦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步走,那些殺不死我們的,都將使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 《靈魂擺渡·黃泉》:八百裡黃泉路,誰才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這便是《靈魂擺渡·黃泉》的引子,裡面有孟七與陳拾的愛與背叛,有三七與長生的追尋與得救,有阿香,有趙吏的故事。我們似乎在看一個關於神話的愛情故事,實則體現的卻是渡人渡己的整個人生故事。我們卻都是裡面的長生,也可以是裡面的三七,皆在於人心。彼岸花開開彼岸,花葉生生兩不見黃泉八百裡沙海,寂寞荒涼,無花無葉。
  • 好萊塢將拍《擺渡人》,渡人渡己,誰是與你最契合的那個靈魂?
    「暢銷歐美三十三個國家」,「媲美《追風箏的人》」,「令千萬讀者心靈震撼」 ……《擺渡人》曾在中國青少年文壇裡引發熱議,如今將被搬上大銀幕。好萊塢傳奇娛樂(Legendary Entertainment)已於日前宣布獲得擺渡人系列的影視改編權,同時還計劃要打造中英文兩個版本。
  • 經典小說《擺渡人》
    人們都被書中迪倫和崔斯坦之間純真的強大愛情所震撼,這種愛情強大到可以不畏魂飛魄散也要尋找到對方,這也是《擺渡人》引人矚目的地方。小說中迪倫和崔斯坦之間產生的愛情是順理成章的。當女性處於危險中,對唯一值得自已依靠的人產生感情是很正常的;而男性對一個單純的且會無條件地關心自己的女孩心動,這也是人之常情。
  • 一人之下536話:無根生分層次指點,渡人還是渡己?
    按照原本的說法他應該是四等人當中的第四類,有道有術的那種,現在看來他本身所包含的智慧已經超越了大多數有道有術的人,有一種指點天下的感覺在裡面。甚至還提及了歷史上的「黑衣宰相姚廣孝」,這個為了造反而造反的人是明朝時期有名的軍師,慫恿朱棣造反的人。
  • 被明星愛豆爭相閱讀,這本《擺渡人》究竟有什麼魔力?
    近日,電視劇《小歡喜》中飾演學霸女孩喬英子的小演員李庚希也微博曬出了姐妹淘小聚中閱讀的實體讀物,除了美食美景,《追風箏的人》和《擺渡人》這兩本書也十分顯眼,看來,曾經不被看好的閱讀也逐漸回歸,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習慣甚至娛樂方式。
  • 阿里影業回應《擺渡人》差評:惡意評論和差評是兩回事
    《擺渡人》TechWeb查詢發現,目前豆瓣電影上,對於《擺渡人》的評分為4.3分。今日上午,人民日報客戶端刊文點名批評豆瓣、貓眼:惡評傷害電影產業,引發熱議。隨後,有媒體找出了一篇豆瓣CEO阿北在2015年12月18日發表在豆瓣公眾號的文章《豆瓣電影評分八問》,文章解答了豆瓣評分誰制定、是否有水軍刷分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對於豆瓣評分誰制定的這一疑問,阿北的文章中是這樣寫的,「很多評獎的場合有「專家評審團」和「大眾評審團」。豆瓣沒有專家評審,但有一個一億多人的大眾評審團。」一億多人,評分怎麼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