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導】12月28日消息,集齊梁朝偉、金城武、陳奕迅和楊穎的《擺渡人》近來風波不斷。12月23日首映當天票房超過8000萬元後,儘管目前累計票房已經超過3億元,但觀眾對其評價卻褒貶不一。
《擺渡人》
TechWeb查詢發現,目前豆瓣電影上,對於《擺渡人》的評分為4.3分。今日上午,人民日報客戶端刊文點名批評豆瓣、貓眼:惡評傷害電影產業,引發熱議。
隨後,有媒體找出了一篇豆瓣CEO阿北在2015年12月18日發表在豆瓣公眾號的文章《豆瓣電影評分八問》,文章解答了豆瓣評分誰制定、是否有水軍刷分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
對於豆瓣評分誰制定的這一疑問,阿北的文章中是這樣寫的,「很多評獎的場合有「專家評審團」和「大眾評審團」。豆瓣沒有專家評審,但有一個一億多人的大眾評審團。」
一億多人,評分怎麼統計?阿北也進行了實際的舉例,「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鐘,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那42萬用戶裡可能包括資深電影評論家,可能包括你、你的親戚、你的小學同學、早晨賣你油條的那個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個人。但每個人都是一票。這個是「大眾評審團」應該的含義:不是說團裡的人全都大眾,而是說和大眾一樣一人一票。」
今日下午,阿里影業對於有關《擺渡人》的負面評論,首次作出回應,阿里影業方面表示,不喜歡不等同於很差,惡意評論和差評是兩回事,「當別人說不喜歡的時候,要想想怎樣做的讓別人喜歡;當別人說很差的時候,要努力變更好。」
阿里影業微博截圖
12月25日下午,電影《擺渡人》監控王家衛打破沉默,在微博發文回應有關《擺渡人》的差評,王家衛表示,「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一味求全,等於固步自封。在你眼中這只是一部電影,對我來講是一個世界。所謂大成若缺,有缺撼才能有進步。擺渡人,渡人渡己……我喜歡。聖誕快樂。」
王家衛發聲後,這部電影的眾主演相繼轉發並評論「我也喜歡」。
《擺渡人》是阿里影業成立以來,第一部主投的電影,也是其在影視製作方面的對外首秀。此前導演張嘉佳在高校進行電影路演的時候曾透露,《擺渡人》票房需達到10億元才能保本。(王卡卡)
以下為阿里影業回應全文:
1、不喜歡並不等同於很差。尊重不喜歡的權力,也尊重說很差的自由。市場的選擇,市場說了算;
2、當別人說不喜歡的時候,要想想怎樣做的讓別人喜歡;當別人說很差的時候,要努力變更好;
3、惡意評論和差評是兩回事。不客觀和有惡意也有本質區別。於人多幫忙,於已多自省;
4、這才是我們的第一步,路還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