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筆者想和你們聊聊關於愛情與婚姻的話題。事實上,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認定的好夫妻模式,其夫妻關係通常並不平等。在女性的雜誌裡,無數的文章教導成千成萬的讀者要「更迷人些」、「不要自私」、「更具愛意」、「試著跟他去釣魚,你也許可以學會喜歡它」等等。我們覺得人們嘗試去遵循這些指示,只會更加重自己的罪惡感和挫折感,因為他們做不到他們不可能做到的事。
即使他們以絕大的努力獲得成功,他們同時也給他們的配偶帶來莫大的壓力,而若其配偶不能跟上來,則留給你的是一種不足的感覺。我們堅決地、明確地主張,「交易」乃是順遂的婚姻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事實上,婚姻關係需要夫妻間不斷的、持續的「交易」,因為需要適應的情況必不可免,每天或甚至每小時都在發生。文化加諸丈夫與太太的偏見,較之為維持一份順遂的關系所應有的實況是如此地不同,故夫妻若欲求取對方的合作,「交易」是必不可少的。
而最好的一種「交易」行為是不及時被「時間束縛」的一種。這也就是說,婚侶們了解,如果一方對另一方做了什麼,受益的一方無需馬上回過頭來付清其「債務」。雙方確信,他以後總有機會回報的。這樣的安排最理想不過,然而,不幸的是,就像其他許多事物,它有時也包藏著破壞自己的種子。某甲很可能會一直鼓舞著某乙相信,他將來一定會回報,但卻永不實現。這種不曾實現的諾言乃是婚姻之不和與痛楚的材料。
雖然當夫妻間互不信任,或配偶之一的記憶力極具選擇性,對自己的貢獻記得一清二楚,但對別人的作為,或自己所不曾做的,則忘得一乾二淨,則此種情況尤易發生。既然婚姻乃是一連串的適應,其中有些最好是用爭辯來達成,然而以下三事乃是夫妻們不可不注意的:其一,他們必須檢視他們的關係,看清他們的「交易」究竟是表面的或是暗中在地下進行。
所以,當夫妻倆正試圖扯平他們不和諧的婚姻關係時,「交易」必須搬到桌上來,有意識地、深思熟慮地、有既定目標地完成。地下「交易」通常根本不是「交易」,而只是操縱和控制。其二,各配偶必須檢視自己的態度,以衡量他是否把回報的諾言放到太長遠的未來。這些報償也許永不來臨。而更重要的是,此種安排乾擾了日常所能接受的現實原則:「你搔我的背,我也搔你的。」
當然,建立共有的未來目標,例如,買一幢房子,或打算等子女成家後再回大學念書,不在此限。我們此處所討論的是有關事務、態度或行為方面見解上的異同。夫妻倆都要順遂自己的心意,而既然這是不可能的,他們只有協商一個雙方同意的辦法。其三,他們先需估量,作為一對婚侶,他們能否「交易」。他們的意見可能如斯相左,而控制一己行為的能力如此地小,以致他們不可能協商出一個適合雙方的情況。
舉個極端的例子,有如在某一婚姻裡,丈夫的一連串行為在激惹著太太。他吃飯時張著嘴巴,噴噴有聲,他討厭太太那些有知識的朋友到家裡來(因為他連小學都沒畢業);他只想每晚看電視;當他太太的朋友來訪,他不得不打起領帶、穿上外衣,坐著發悶。他寧可到廚房去,蕃茄醬、芥菜整盤整瓶地倒,三口兩口吃完炸排骨、馬鈴薯和冰淇淋,而他太太則一定要在餐廳用餐鋪上餐巾,擺上蠟燭、好酒,還得有文雅的談吐。
在這種情形下,文化的差異是如此大,以至於「交易」根本不可能成功。當然,婚姻中「交易」的基礎,是夫妻雙方都應懂得溝通的重要性。只有溝通才能帶來理解,達至「婚姻交易」中的和諧。對有意改進其婚姻的夫妻而言,發展一份有效的溝通形式乃是其第一步。它是種蠻好玩的遊戲;在公共場合裡,此一遊戲不著痕跡地進行,參與者環視四周,發覺其他的夫妻通常互相聽而不聞,默契於心的感覺便油然而生。
總之,這種小小的訓練也能使人在他所有的人際關係裡受益無窮。它逐漸使習慣性的「嗯嗯哼哼」的交談變成深思的對話,這原是很動人心弦的一種經驗。為了讓愛行得通,不論看來矛盾有多深的夫妻,均可以這種溝通的交易來保持彼此的和諧。不妨,從現在開始做一番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