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的到來,也標誌著Q2季度的正式結束,今年上半年告一段落,2020年已經加載過了50%。
而這半年對於中國電影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中國電影史上最至暗的半年。上半年的182天,我們聊過對2020全年衝700億票房的展望、聊過對史上最強春節檔的希冀、也聊過對新冠疫情黑天鵝事件的悲傷。
今天,我們通過幾組數字,繼續回看一下這似乎毫無盤點意義的2020上半年,順便樂觀的展望即將重新開始的2020下半年。對於中國電影來說,下半年再糟,還能有多糟呢?
22.42億
2020年上半年1-6月,內地電影總票房依舊維持在22.42億,並且從農曆大年初一開始,這個數字一直就沒有變過。
相比去年上半年313.26億的成績,同比下跌92.8%。這個跌幅數字,也讓電影行業成為了今年受疫情影響最高的行業之一。
其實,從2016年開始,電影票房大盤增速逐漸放緩,2019年相比2018年增長率也降到了5.4%,達到近三年新低。即便如此,強片匯集的2020年,內地影市仍然具有一定機率衝擊700億大關。但如今,一切目標皆成泡影。
158天
你有多久沒去電影院了呢?
從2月初開始,就不斷有電影人,或是行業內外媒體,或是業內大V,開始倒數計算電影院離開我們的日子。
但其實這個時間數字並不穩定,這主要也源於計算標準不同。
有的人是從1月23日來計算,畢竟這一天是春節檔7部重量級影片統一撤檔的日子。
有的人是從1月24日來計算,因為從這一天開始,燈塔、貓眼等第三方票房數據平臺不再對外顯示票房成績。
也有的人從1月25日來計算,因為其實直到大年初一,超過90%的影院才真正開始關閉歇業,前一天的除夕其實仍有千萬體量的票房產出,但到大年初一這天,有效票房統計瞬間降至了百萬以下。
無論從哪一天開始計算,大多數內地觀眾已經超過5個月沒有進過影院了,這個數字已經遠超任何一個海外影市。
1.03億
由迪士尼影業發行的藍天動畫《變身特工》,自1月開始,就牢牢坐穩著2020年上半年票房冠軍的位置,1.03億就能保持如此成績,對於在過去幾年幾乎每周都有多部破億影片的內地影市來說,無不令人扼腕嘆息。
而除了《變身特工》外,在1月冷檔期上映的《美麗人生》《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鯊海逃生》等進口片也佔據著今年的前四位。考慮到復工初期的內地影市,仍然會以重映片以及過去半年積累的好萊塢倉庫片為主,進口片大概率仍將保持今年年冠的成績長達至少一個月。
因為內地影市強大春節檔國產片的缺席,今年全球影市票房榜的前十名,仍然都是好萊塢電影把控。考慮到北美影市復甦的推遲,有望在暑期檔復甦、國慶檔進入高潮的內地影市,能否挑戰目前《絕地戰警3》4.19億(29.6億人民幣)的全球票房冠軍位置呢?
30%
影院停業超過半年,30%的內地影院會正式停業註銷,與觀眾永遠說再見。
這是一個悲觀的數字,雖然至今仍然沒有官方、權威的相關數據統計。影院倒閉關門涉及到要去電影局銷號,不銷號無法進行精確統計,之前包括發行放映協會在內的組織,都是通過產不產出票房對影院數做一個判斷。然而目前因為疫情等特殊原因,很多準備關門的影城,也都沒有進行及時的註銷處理。
或許只能等到8月甚至9月,全國所有省份影院都恢復正常營業後,我們才能夠通過活躍銀幕數來推斷因為今年疫情到底有多少家影院倒閉。隨著活躍銀幕數的降低,單銀幕票房產出相比以往會增加嗎?而同時我們距離全國8萬塊銀幕的目標,還要多久才能夠真正實現?
0
今年上半年,內地影市經歷了太多的0。
雖然內地影市在3月中旬到3月末,有過一段小規模的復工,但是整體成績對於百億級別的大盤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2月、3月、4月、5月、6月……整整五個月全國有效票房成績為0;
春節檔、情人節檔、清明檔、五一檔、端午檔全部錯過……今年上半年真正存在的電影檔期為0;
3月的香港國際電影節、4月的北京國際電影節、6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全部推遲……今年上半年舉辦的電影賽事活動為0;
而更為恐怖的,是0收入。雖然大多數大院線和影管都是僅僅採取降薪甚至降至最低工資的形式發放工資,但是拍sir了解到,已經有大批的影城以及發行公司實施了裁員計劃,而對於沒有被裁的員工,也僅僅是留職停薪,相信對於整整5個月都沒有任何收入的影院來說,如此下策也是無奈之舉。
當然對於所有電影人來說,最期盼的還是「0確診」,只有新冠疫情的完全撲滅,或許電影市場才能夠真正慢慢走出持續半年的陰霾。
7月
6月最後的兩個工作日,我們接連迎來了不少好消息。
確定的是,西寧的FIRST青年電影展以及上海國際電影節,大概率會在7月底舉辦。作為今年舉辦的第一個線下電影盛會,兩個活動的相繼舉辦毫無疑問會給行業帶來新的期盼與希冀。
而更令人振奮的,則是電影市場有望在7月下旬復工的消息,雖然目前關於這個復工消息僅僅是傳言,但是相比過往的種種流言相對靠譜了不少。
當然,電影院如果真的能夠在7月復工,大概率並會不考慮北京等近一個月有新增病例的省、市地區。如果全國電影院都把開業的希望寄托在北京一城上,又會造成更多的麻煩。因此,在復工初期放棄北京,不過分追求全國統一開業才會是7月復工的真正驅動力。
然而,僅剩半壁江山的暑期檔,還能誕生10億+的影片嗎?
35%
相比較國產片秘而不宣的檔期,已經有確定檔期的好萊塢分帳片一般在內地擁有較為穩定的檔期安排, 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與北美同步上映,即便不同步一般也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差。因此不同於尚未定檔的國產片以及一般會晚三個月以上的買斷批片,2020年即將有哪些分帳片要上映,也是最清晰明了的。
當然,隨著北美影市復工的一再延期,以及《信條》《花木蘭》的「跳棋式」調檔,未來這個片單依然存在著一定的變數。
首先,便是擠壓了5-8個月的各種好萊塢倉庫片,雖然不少影片具有不錯的質量,如果能夠享受同步待遇的話,甚至會誕生不少2-3億的票房黑馬,但是因為大幅度延期關係,所有影片都已經釋出了高清資源,因此在內地的票房表現並不被看好,難有任何一部取得破億的成績。
儘管如此,片單上依舊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一方面,歐洲以及北美地區疫情雖然有望在8月中旬恢復正常,但是仍然不排除華納、迪士尼繼續採取延期的策略,以求影片票房的最大化(但是繼續撤檔對股價也有較大傷害)。另一方面,包括《尼羅河上的慘案》《特種部隊》《西區故事》《瘋狂原始人2》等片目前基本陷入宣發停滯期,缺乏提前預告曝光預熱也給影片的正常上映蒙上了一層陰影。
總結來看,雖然有總計18部分帳片,但是票房體量相對以往仍然是天差地別,伴隨著包括《速度與激情9》等多部重量級影片的撤檔2021年,2020年分帳片內地總票房也極有可能止步於百億大關之前,預測全年進口片票房在70億以內,這或許也意味著進口片票房佔比相比去年將繼續下跌至35%以下,內地影市復甦的重擔,還得依靠更下沉的國產片來扛。
180億
當下半年電影市場重啟後,會有多大的票房潛力呢?
雖然電影局在今年4月29日的會議上說此次疫情對內地影市造成了300億的票房損失,但這一估算明顯是對截止4月末的一個損失估計,考慮到5-6月內地影市的繼續停擺以及復工初期1-2個月的回暖速度問題,2020年如果能有200億的總票房,就已經算是成功。
我們也假定如果7月20日左右陸續開門,對2020年的總票房做了一個預測,大概在180億左右。目前來看2020年剩餘月份單月票房都將同比大幅下跌。尤其是暑期檔,雖然到8月大概率已經全面復工,但是無論是影片上座率、場均成績,或許相比《哪吒》領銜的2019年暑期檔都會有一個質的差距。而國慶檔雖然會是今年全年票房最高月,但是相比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領銜的史上最強國慶,也依舊望塵莫及。
想要憑藉1-2個月的恢復期就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市場水平是奢望,無論是活躍銀幕數、觀眾觀影習慣、影片庫存供應,都已經和之前完全不同,內地影市或許至少需要3年才能夠達到一個新的平衡。
正式進入2020下半年的中國電影,你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