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蜜蜂也能得「三高」、患「自閉」

2020-11-19 騰訊網

提到蜜蜂

很多人會聯想到

美麗的鮮花、香甜的蜂蜜

小朋友則會害怕

因為被它蟄到

真的很疼!

所以

被蜜蜂蟄到哪裡最疼?

如何避免被蜜蜂蟄到?

如果沒有了蜜蜂

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有蜜蜂 吃貨怎麼活?

有專家曾經預言

如果蜜蜂消失

人類將只能繼續存活四年

地球上有四分之三的植物

依靠蜜蜂傳粉

它們把花粉從雄蕊傳到雌蕊

從而幫助植物完成受精過程

我們一日三餐中

有三分之一的食物

離不開蜜蜂的授粉

如果沒有蜜蜂

很多食物將會消失

以大家常吃的巴旦木

也就是美國大杏仁為例

它的主產區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每年產值高達十億美元

巴旦木完全依賴於蜜蜂傳粉

農場主們會不惜重金

從全美租賃蜜蜂蜂群

來完成巴旦木的傳粉

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蜂大國

也是蜂產品出口第一大國

每年我國蜂產品產值

達上百億人民幣

蜜蜂傳粉帶來的價值

則比蜂產品高出十倍

可以說蜜蜂在

糧食安全、農業經濟、食品生產中的作用

不可替代

蜜蜂也有「自閉」患者

殺蟲劑、農藥的廣泛使用

環境破壞造成鮮花植物減少

天氣惡劣導致蜜蜂錯過花期

種種原因使得全球蜜蜂種群數量

每年快速減少

在我國每年有10%的

蜜蜂種群受到威脅

2006年

我國開始將我們的本土蜜蜂

中華蜜蜂列為保護物種

進行保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

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鄭浩團隊

正在研究通過生物手段

調節腸道微生物

來保護中華蜜蜂

蜜蜂的腸道中

有多種細菌和大量微生物

有些是蜜蜂腸道中特有的

能幫助蜜蜂消化食物、營養代謝

提高免疫力

通過基因技術

改造蜜蜂體內的腸道菌群

可以幫助它們抵抗一些病毒

就像給它們設計了一款特殊的酸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鄭浩

另外,可愛的小蜜蜂也會「自閉」

發病機制跟人類非常相似

如果攝入營養過剩

蜜蜂甚至還會「三高」

野性的中蜂和營養豐富的百花蜜

目前我國市面上大部分的蜂產品

都來自一種原產於歐洲的蜜蜂

義大利蜜蜂

這種蜜蜂馴化時間較長

性格溫順

適合人工養殖,產蜜量大

所以受到很多蜂農的歡迎

義大利蜜蜂依賴人工養殖

被蜂農帶著在全國

追逐不同的花期採蜜

中華蜜蜂的野性較大

喜歡棲息在山地

更適應低溫環境

一般是定點養殖

因為它們更喜歡

自己採集零星的蜜源

不會追逐花期

雖然產蜜量較低

但由於蜜蜂吃百花

所以釀成的百花蜜營養價值也更高

真假蜂蜜辨別有妙招

蜂蜜中除葡萄糖、果糖外

還含有酸類物質

黃酮類物質

一些胺基酸和礦物質

這些營養物質是天然蜂蜜的品質基礎

我們也會遇到

不法分子製造的假蜂蜜

對於蜂蜜的真假

消費者要如何分辨呢?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副教授 黃越教你2招

首先,看色澤

假蜂蜜更透亮

真蜂蜜光澤自然發暗

第二,倒置蜂蜜看泡沫

真蜂蜜的泡沫自然緩慢上升

搖晃之後

真蜂蜜出現的泡沫較多

並且會長時間留在表面

假蜂蜜的泡沫少且很快消失

另外,大家購買蜂蜜時

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

保護中蜂 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中華蜜蜂一年只能收一次蜜

義大利蜂一年可以收2~3次

加之中華蜜蜂更喜歡山區

飼養環境相對惡劣

人工養殖比義大利蜂少很多

為了保護中華蜜蜂種群

2017年

北京市密雲區馮家峪鎮建成了

全國最大的崖壁式景觀蜂場

也是中華蜜蜂保護區核心區

這裡崖壁上有六百多個蜂箱

既能保留中華蜜蜂的野性

也防止其他動物的侵擾

通過幾年的摸索

保護區的蜜蜂存活率

已經從最初的10%

提高到現在的40%左右

目前保護區內的

中華蜜蜂的種群數量

已經恢復到萬群以上

為了讓大家更加直觀地

了解中華蜜蜂

嘗到百花蜜

當地還會在每年十月

舉辦一年一度的割蜜節

旅遊和電商

帶動了蜂產品的銷售

蜂農增收

中華蜜蜂受到了保護

更重要的是

中華蜜蜂喜歡野花

越野越愛

對於山區的植物多樣性

以及水源保護

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蜜蜂蟄哪兒最疼?

很多人都有過被蜜蜂蟄的經歷

很疼

還有人會腫

甚至蜂毒嚴重過敏導致休克

臉是全身當中

最怕被蜜蜂蟄到的地方

臉部通常會有比較嚴重的過敏反應

尤其是鼻子

如果被蟄到會非常疼

所以蜂農無論如何都會用防蜂帽

把臉保護起來

資料圖

如果想避免被蜜蜂蟄到

首先要對蜜蜂的習性

有一些了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另外,蜜蜂不喜歡黑色

所以到蜂場或者蜂蜜較多的地方

儘量避免黑色衣服和帽子

第三,蜜蜂對異味敏感

不噴香水可以降低

被蜜蜂蟄到的機率

最後

再告訴大家一個知識點

為了保護蜜蜂這群可愛的小傢伙

國際養蜂聯合會把每年的5月20日

定為世界蜜蜂日

各國都會舉辦相關活動

推廣蜜蜂保護

對於普通人來說

種花養花

就是我們保護蜜蜂的最好方式

申請文章轉載請將公眾號ID+轉載文章標題發送至微信後臺

相關焦點

  • 哪類人容易患上三高?
    但對於有一類人來說,夏天需要擔心的可不僅僅是這些,而是「三高」。那麼哪類人做容易患上三高? 想要控制和預防三高要注意什麼?下面就和大家簡單介紹下夏季要如何預防三高,一起來看看吧。「三高」即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我們一般統稱它們為三高,還有人稱之為「富貴病」。雖說是「富貴病」,但這並不是褒義詞,得了三高對於自身的健康來說,有著極大的影響。
  • 一旦患上三高,該怎麼飲食?這4種白色食物,再喜歡也要忌口
    三高就是所謂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相信很多人對這三種疾病都有所耳聞或者已經身為三高患者。要知道,這三種疾病都是慢性疾病,雖然不會直接威脅到人們的性命,但是也會對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患上三高疾病的人通常會被醫生勸誡:要注意控制飲食,才能控制病情的發展。大家一定要在飲食上引起重視。尤其是以下4種白色食物更是三高的幫兇,患者們一定要儘量少吃。第一種:白糖。
  • 太可怕了,吃素也能吃成「三高」?
    大家都知道,攝入過多的油脂對於我們的健康是有害的,很多人為了避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些三高疾病的發生,很多人會去選擇素食,認為吃素是最保險和有益健康的飲食方式!吃素,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成了「解決」一切疾病風險的捷徑——仿佛只要吃進去的不是肉,就算是為健康把了關。
  • 《自閉歷程》:你與眾不同,但你不比別人差
    當這些標籤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時,你會怎麼形容她。怪胎?笨蛋?瘋子?神經病?但如果我告訴你,這是一個「天才科學家」你信嗎?上面說的幾個標籤,天寶·葛蘭汀全都有,她是美國動物科學家,畜牧學博士,時代周刊2010年100位「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評選,英雄榜第5位。但她同時也是一個自閉症患者。
  • 得了三高,就不能吃肉了?醫生建議:三高人群,可以多吃這三種肉
    史大爺:不是專家說高血壓不能吃肉嗎?吃肉會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有三高的人不能吃肉。醫生:從來沒有說高血壓不能吃肉,適當吃肉能補充人體所需蛋白質、脂肪,適當的膽固醇對人體也是有好處的,並不是說高血壓或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點肉都不能吃。如果膽固醇低容易患上抑鬱症,特別是老年人;膽固醇低容易引發腦出血;膽固醇低降低免疫力。史大爺:那意思能吃肉?
  • 「三高」人士要注意,想要科學降三高,這些「紅燈」食物要少碰!
    很多人認為三高問題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現在已越來越趨於年輕化,甚至20多歲也會出現三高,年輕化的三高問題風險更大,更容易出現腦中風、高血壓危象甚至猝死的現象,尤其要引起重視。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各不相同。為什麼有的人患上疾病,有的人一直都健健康康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飲食和生活習慣。
  • 長期吃素能降「三高」?小心適得其反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的人群越來越多,尤其是在中老年群體中,患「三高」慢性病人群數量十分龐大。而對於這些慢性病的治療,除了吃藥控制,在日常生活中,飲食調整也必不可少。
  • 三高人群看過來,吃飯時多吃這幾種菜,合理膳食讓三高無處遁形
    三高人群看過來,吃飯時多吃這幾種菜,合理膳食讓三高無處遁形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人們吃多食物的種類和質量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不知道比之前好上多少倍,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帶給我們的影響不光是只有正面的,大家沒發現一個問題嗎?
  • 「三高」變「四高」?!年輕人也得小心它→
    「三高」變「四高」?!年輕人也得小心它→ 2020-11-07 0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高不控制,遲早出大事!「三高剋星」已公布,常吃好處多
    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時患上高血壓或高血脂症,而高血脂又是動脈硬化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動脈硬化患者血管彈性差加劇血壓升高,所以後期都形成了「三高症」。很多人還天真地認為三高依舊是老了才會有,其實現在已經成了很普遍的問題,看看下面的數據可能就明白了!
  • 三高「居高不下」?三大陷阱了解一下
    廣東省中醫院心血管科 副主任醫師劉淑娟 主任問大家一句,喝到「秋日的第一杯奶茶」了嗎?奶茶使人快樂,也使人發胖。而且常喝高糖飲料,會影響血糖、血脂代謝,增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風險的!所以朋友圈秀奶茶,還得多注意健康呀~
  • 何鴻燊最有才華的女婿,曾是模特歌手演員,如今不到40歲就患三高
    何鴻燊每年的醫療費用得過億元。不過何鴻燊早就功成名就,今年又終於看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孫子,也算是沒有遺憾了。說起何鴻燊,許多人都會把目光放在他的太太跟子女身上。其實何鴻燊的女婿們,也十分有故事。陳子聰一度爆肥,並且最終患上了三高。當時陳子聰還不到40歲。如今陳子聰重病,也是因為三高引起的。「軟飯」大王2003年,陳子聰在澳大利亞迎娶了何超儀。當時何鴻燊親赴澳大利亞,並且表示對陳子聰非常滿意,要知道何鴻燊是一個嫌貧愛富的人,他能夠如此評價陳子聰,說明對陳子聰十分滿意。何鴻燊當時還開玩笑讓陳子聰要三從四德。
  • 「三高」早期各有不同,若能早發現,有機會「逆轉」傷害
    現在患上「三高」的人群越來越多且低齡化,最讓人可怕的是病程進展緩慢,可能長達十幾年沒有症狀,往往讓人放鬆警惕,一直到心肌梗塞和腦梗塞發作時,對身體帶來損傷已經不能逆轉。眾所周知,一旦患上三高需終生用藥治療,影響身心和生活。
  • 中老年人吃素能避免「三高」?想得太天真,盲目吃素反而招來麻煩
    對於老年人來說最害怕的就是三高,三高主要是因為飲食過於油膩所引起的,有一部分人群會選擇純素食,但是老年人天天吃素也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老年人吃素會有引起哪些疾病呢?若是沒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就會減少免疫系統的免疫球蛋白,降低了身體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容易發生流行性感冒以及疾病,從而增加了患上癌症的風險。2、依然會產生三高全吃素食的老年人因為不吃蛋類、奶類和魚肉,所以只能從糖、鹽、油裡面來彌補,若是吃的太多的話也會導致三高,另外長時間吃素的人群容易患上膽結石。
  • 頭條 | 中國自閉兒童關愛基金啟動
    點擊上方▲「女性之聲」 關注     你看過《海洋天堂》這部電影嗎?
  • 身體是革命地本錢,年輕人也要預防三高!
    這裡有專業的醫生為你講述健康知識、急救知識、以及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隨著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也就是說,只要你在這個年齡段,不論你是結婚生子還是工作學習,可以稱之為青年。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保持身體健康。這不僅僅是愛自己的表現,更是一種擔當與責任。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仗著自己年輕,過度地透支著自己的身體。熬夜加班、暴飲暴食、生活習慣極其不規律。他們中的大部分認為這些沒什麼大不了的,根本不在意這些給身體所帶來的危險性。有一個好身體是完成所有目標的一個起點。
  • 三高|在這裡的每個人,都是三高的一張名片
    如果你懶不想手洗衣服,還可以訂購三高的洗衣房服務呢,乾淨又方便,滿足你的懶人需求。三高食堂的安全是絕對放心,學校會對食堂進行隨機不定時風險預警。相關部門每天將對敏感項目進行檢測,高風險物品將一個月檢測一次。早餐、中餐和晚餐是人一天當中必不可少的營養攝入。
  • 人工養殖蜜蜂,都要餵養糖水嗎?飼餵理論告訴你真相
    那人工養殖的蜜蜂,也都離不開飼餵嗎?都要餵養糖水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蜜蜂的飼餵原理。蜜蜂是不是馴養動物關於蜜蜂要不要進行飼喂,我們還得先從蜜蜂是不是馴養動物說起。其實蜜蜂的馴化程度是非常低的,特別是中華蜜蜂。從蜜蜂的飛逃性、自足性、野性等等,都能看出馴化程度的高低。
  • 眾多明星名人之子患自閉,為啥?有以下因素之一便可能中招兒!
    不論貧富貴賤,有以下因素之一,便會中招兒! 根據瑞典布隆貝格醫生(他一生中治癒了近萬名自閉兒童)的觀點:電磁場產生氧化應激和自由基,造成炎症、過敏,使免疫系統變弱;電磁場使細胞產生應激蛋白,導致細胞膜難以穿透,並減慢物質穿過細胞膜的傳送速度,使細胞排走毒素和重金屬的能力變弱,細胞需要的營養物質難以進來;電磁場也會引致嚴重的生物反應,會破壞DNA,破壞精子結構和功能,破壞神經系統,影響大腦發育,也會導致癌症
  • 5位大咖講述你所不知道的蜜蜂世界——蜜蜂活動月網絡系列公益課
    沒有蜜蜂,你看到大自然將會是介個模樣: ——這話是不是愛因斯坦說的咱就不糾結了,總之毫不誇張的說——沒有蜜蜂,沒有授粉,沒有植物,沒有動物,也就沒有人類!而且你所不知道的是:在地球上存在上億年的蜜蜂現在正面臨著巨大的災難!蜜蜂的處境有多危險?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