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輔導低年級小學生寫語文作業的時候,家長被孩子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字怎麼組詞啊?這個詞怎麼造句啊?有些簡單的字詞,家長尚且還能夠應付,碰到一時想不起來的怎麼辦?家長掏出手機,標準詞組、例句隨便一搜。遇到孩子不會寫的字,家長謄寫一遍。低年級的語文作業輔導起來真容易呀,可是當第二天語文老師改作業的時候,發現全班同學有一半以上的例句都是相同的,就知道,這是家長圖省事手機搜出來的答案。
並不是說用手機搜組詞造句不好,而是這個習慣如果讓孩子學到,他們就會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問學生,如果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呢?同學們齊聲回答,用手機查。似乎大家還覺得用手機這麼便利的工具,比查字典省事多了。家長在輔導小學生寫組詞造句的書面作業時,如果直接想出了答案念給孩子聽,這樣的輔導學習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那究竟該怎麼做呢?
1、 啟發為主,培養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每當孩子們問我們作業問題的時候,尤其是小學生,我們家長會有一種優越感。有的家長還會以多長時間做出奧數題為榮,那麼語文的話,最簡單的就是脫口而出的組詞造句。我想說,家長也就可以嘚瑟這麼六年,等升入了初中,孩子拋出一篇文言文對家長說,什麼意思呢?媽媽,翻譯一下啊。估計很多家長就要慌了,其實我們當孩子的「快速解答機」就是害了孩子。
那麼當我們的孩子,在寫語文作業的時候喊:媽媽,這個字怎麼組詞?這個詞怎麼造句的時候,家長請多留一點時間和耐心給自己,反問一下孩子,你再想想看。比如……然後對孩子說,媽媽可能也需要想一下,或者我們一起想想?看誰先想出來吧。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啟發孩子對學習問題思考的習慣,是我們家長在日常陪伴寫作業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有可能孩子想了半天都沒想出來,這時候我們家長就可以說,那我們找找工具書,看看字典裡是怎麼說的。
2、 低年級要求完整,高年級要求表達
作為語文老師,在日常批改作業的時候,其實是很容易就發現,小學生的語文作業是不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很多孩子的組詞造句,成人口語化非常明顯。甚至你一眼就可以看出,這篇日記是家長教的,這段話肯定出自父母的引導。其實對於小學語文學習難度來說,低年級1-3年級的組詞造句,只要有完整度就可以。基本句型、語法正確,沒有缺胳膊少腿的現象即可,家長和老師不用要求太高。
小學語文的學習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了解句子的基本結構,進行組詞造句的練習後,對於高年級的組詞造句,要求就要表達清楚。也就是通過一句話,告訴我們你想表達的是這個詞的什麼意思。比如:用「到底怎麼回事」來造句。這就需要學生們對事件有一個想像力的展開了,老師走進教室,發現同學們都垂頭喪氣的,這到底怎麼回事呢?句子有前因、過度和結果的表達,這是對高年級學生的要求。
3、 從課文中找句子,進行仿寫
要是家長不能搜手機,手邊也沒有工具書怎麼辦?總要幫助孩子解決作業中的問題。我介紹給廣大家長一個辦法,那就是在課文中找出例詞、例句進行仿寫。語文書面作業,尤其是組詞造句,基本都來源於當天的課文學習的練習,家長們只要引導孩子多翻翻課本,找出生字詞在課本中的位置,讀一讀,想一想,模仿課文中的語句來造句。這在語文教學上屬於遷移性練習,通過仿寫,學生在相似語境的意思下進行發散重組,形成自己的語言素材,這樣的組詞造句就容易多了。
家長不要小看日常輔導孩子寫語文作業,除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用語文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也非常重要。我們雖然把答案直接告訴孩子,省時省力,但是對孩子今後的學習過程來說,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依賴性。我常和家長建議,你要是覺得什麼都直接告訴孩子很簡單,那麼考試的時候也跟著孩子一起來考,免得孩子不會還要打電話問家長。雖然話比較嚴厲,但是都是為了孩子好。關於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練習組詞造句,各位家長還有什麼好辦法?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