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面臨疫情和反壟斷的雙重壓力 美國科技領域的併購交易仍穩步增長

2021-01-15 騰訊網

騰訊證券7月16日訊,科技公司的交易公告引發了與美股持續上漲同樣的疑惑:難道美國已經走出這場新冠疫情危機了?

過去幾個月裡,科技公司持續整合,即便是在反壟斷機構的顯微鏡下。雖然有些收購似乎是適應後疫情時代的戰略方式,比如優步收購送貨應用Postmates,但其他一些收購,比如亞馬遜收購無人駕駛技術初創企業Zoox,看起來像是投資者在以前就會看到的事情。

今年到目前為止,科技行業併購交易的金額和數量都超過了其他行業,佔到了美國所有併購交易的四分之一。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的交易規模可能會超過去年。研究人員表示,即使面臨冠狀病毒感染病例不斷增加的威脅,科技行業的併購交易仍將繼續增長。這是因為,疫情使得消費者更加依賴科技平臺和設備來工作和社交,加快了對創新的需求,而創新正是由該行業獲得大量資金的渠道推動的。Dealogic的數據基於截至今年7月9日公開公布的併購消息,其中包括尚未完成的交易。

併購規模較小

儘管今年到目前為止,科技行業的併購交易規模有所下降,但已宣布的規模仍高於其他行業。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美國各個行業的併購交易總額較去年下降了67%,而被歸類為電腦和電子產品的科技企業併購交易總額下降了62%左右。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科技企業的收購數量僅下降了13%,而美國的併購交易總數下降了22%。

這可能表明,只有規模最大的交易未能通過,這一趨勢在選舉年也有可能出現,因為在過渡期間,黨派更迭可能阻礙一些利潤豐厚的合併計劃的進展。

Stifel負責併購和全球科技集團聯席主管科爾-巴德(Cole Bader)表示:「很多交易正在完成,只是大型交易沒有發生。」貝德補充說,部分原因是市場的波動會使非現金交易更難達成公平的定價。

儘管如此,在經濟和健康危機仍不確定的情況下,科技行業仍有獨特的動力繼續推進併購。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研究科技行業併購的商學院教授埃裡克-戈登(Erik Gordon)表示,儘管其他行業可能更多被疫情拖累,但科技行業往往在這一特殊時期需求大增,而這些需求可能會因持續的居家隔離政策而進一步擴大。

戈登說:「科技行業不像倉儲或食品雜貨店那樣,即便過上三五年,但仍能經營自己的核心業務。科技公司必須提供如今最新的技術。」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過去10年,電腦和電子行業的併購交易速度遠遠超過美國其他任何行業。Dealogic的數據顯示,儘管私募股權行業在併購交易價值排名上一直搖擺不定,但至少自2010年以來,該行業每年宣布的併購交易數量都超過1000起。

戈登表示,在大流行期間,隨著工作和社交互動被推到線上,越來越多的用戶依賴數字平臺,迫使科技公司以更快的速度發展,以滿足客戶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Zoom收購加密公司Keybase的原因。此前,該公司在居家隔離政策導致用戶量暴增時時犯下了一系列隱私錯誤,引起了政府和監管機構的注意。

其他收購,比如Facebook計劃收購Giphy,可以讓用戶在尋找更多在線內容時保持活躍。

戈登說:「一家科技公司單獨做需要5年才能完成的,現在可能只需要18個月,這就是促使你進行收購的原因。那些評論家總批評你給多了,而只有你自己知道,沒關係。我們沒有三年的時間來開發它,我們現在就想要這個。」

反壟斷的影響

不過,反壟斷審查可能會成為大企業決定是收購和內部孵化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亞馬遜、蘋果(Apple)、Facebook和谷歌等科技巨頭的合併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因為它們正在等待本月底的國會反壟斷聽證會,並接受聯邦、州和國際層面的其他調查。

去年11月,谷歌宣布了收購智能手錶製造商Fitbit的計劃,但仍在等待反壟斷機構的批准,因為政界人士對谷歌如何整合和出售用戶的健康數據表示了擔憂。對反壟斷的擔憂似乎在優步收購Grubhub失敗的交易中發揮了作用。如果收購Grubhub,優步將在外賣市場創造出一個新的主導企業。相反,Grubhub將業務賣給了一家歐洲公司,優步則收購了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Postmates。

與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大型收購相比,規模較小的收購往往不受關注,但監管機構最近開始評估大型科技公司如何通過集聚數據擴大影響力。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今年2月表示,它正在審查過去對亞馬遜、Alphabet、蘋果、Facebook和微軟的小規模收購,此前這些收購沒有向反壟斷機構報告。這項由聯邦貿易委員會政策規劃辦公室牽頭的審查,旨在了解該機構是否錯過了有關收購影響的重要線索,並為政策更新提供信息。

國會的科技批評人士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認為是獲取數據的交易上,比如谷歌計劃收購Fitbit,以及Facebook計劃收購Giphy。這種審查可能會抑制交易的數量,並最終降低該行業已完成交易的總規模。

不過,現金充裕的科技公司似乎正在推進至少一部分併購計劃。並非所有交易都有交易價值,根據Dealogic編制的公開報告公告,Alphabet、亞馬遜和微軟今年迄今在併購方面的支出明顯低於去年,蘋果的交易規模暫不得而知,但Facebook宣布的交易數量則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達到近60億美元,而去年這個時候則將將超過20億美元。

反彈勢頭

自3月份美國經濟停擺以來以來,併購交易已經開始回升。聯邦貿易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的合併申請從138宗降至僅79宗,5月份申請的僅有73宗,但6月份這一數字再次飆升至111宗。

雖然暫時的經濟增長勢頭不錯,但若美國各地區被迫再次限制經濟活動以抑制病毒,不斷上升的冠狀病毒病例數可能會讓美國企業重新陷入危機。

密西根大學教授戈登表示:「如果新一波疫情拖累經濟下滑,如果我們的新一屆政府把市場嚇得要死,那麼很多已經受到影響的行業將繼續受到影響。他們可能會感到更多痛苦,我認為,科技和醫療保健是最具韌性的兩個行業。」

大型科技公司往往會囤積現金,這使它們在經濟低迷期間能夠保持良好的支出狀態。根據FactSet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Alphabet、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微軟佔了手頭現金最多的10家公司中的5家。截至周二收盤,這五家公司今年的股價都維持上漲,而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了約1%。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全球併購業務聯席主管維託-斯伯杜託(Vito Sperduto)表示,被抑制的併購需求甚至可能在11月大選前加速。

「通常在大選之年不會出現太多併購交易,但今年不一樣,冬季有可能出現第二波病毒,正常的辦公和社交活動可能再次擱淺,科技公司勢必要抓住這一機會,所以現在市場上有大量的潛在交易可能。」(仲夏)

相關焦點

  • 臉書遭美國雙重反壟斷訴訟 面臨被拆分風險?
    臉書遭美國雙重反壟斷訴訟 面臨被拆分風險?  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紐約州為首的40多個州總檢察長組成的聯盟分別對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發起訴訟,指控臉書濫用其在社交網絡中的主導地位對潛在競爭對手採取反競爭收購。
  • 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承繼
    實際上,每一個行業的主導性巨頭都會承受反壟斷的壓力。英特爾如此,谷歌也同樣如此。自從成為網際網路搜索巨頭之後,谷歌頭頂就始終懸掛著反壟斷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2008年,谷歌和雅虎商議的搜索廣告合作就被司法部直接否決。Steven Levy在《In The Plex》一書中寫道,早在2006年,時任谷歌CEO施密特就已經意識到了公司日後必然會面臨反壟斷威脅。
  • 對網際網路「超級平臺」加強反壟斷監管是國際慣例
    加強平臺反壟斷監管 近幾年,美國不斷加大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力度。今年10月,在長達16個月的調查之後,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長達449頁的科技反壟斷調查報告,直指谷歌、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四大科技巨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打壓競爭者、阻礙創新,並損害消費者利益。
  • 谷歌和臉書在美面臨的五起反壟斷訴訟:規模和關鍵指控分別為何
    來源:新浪科技相關新聞:一文解讀谷歌面臨的三起反壟斷訴訟案一文回顧Facebook發展時間線:巨頭這些年是怎樣一步步走向麻煩的據報導,美國政府及各州在最近幾月都對谷歌和Facebook提起了反壟斷訴訟。
  • 美國對谷歌和Facebook提起了反壟斷訴訟
    美國對谷歌和Facebook提起了反壟斷訴訟 新浪科技 發表於 2020-12-23 10:42:32   據報導,美國政府及各州在最近幾月都對谷歌和Facebook
  • 美國高呼:拆分 Facebook!抹黑中國後,扎克伯格面臨反壟斷致命一擊
    可沒想到,對於本國科技企業,美國政府也是毫不留情,以反壟斷的名義接二連三地捶打——比如說在 10 月份,美國聯邦政府以及 11 個州政府,聯合起訴了 Google……最近,美國國內政治力量又瞄準了 Facebook。
  • 谷歌和臉書在美面臨五起反壟斷訴訟:起訴方和關鍵指控都是什麼
    據報導,美國政府及各州在最近幾月都對谷歌和Facebook提起了反壟斷訴訟。如今,這兩家科技巨頭似乎已到生死存亡之際。這些訴訟針對這兩家公司的基本指控大致相同,即科技巨頭利用他們深遠的影響力抑制競爭並保持市場統治地位。眼下,一場漫長的爭辯即將開啟。這將決定美國監管機構是否可以控制大型科技公司。
  • 請回答2020:晶片巨頭併購潮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一年中最大的一筆交易是安華高以370億美元併購博通,成立了新博通,創下科技產業自上世紀90年代末網際網路泡沫時期以來最高收購金額的記錄。不過,這一年並沒有過多有想像力的併購案。除了英特爾布局FPGA晶片外,其他的併購大多只是在各自細分領域,通過「合併同類項」的交易來擴展市場,降低生產成本。比如安華高收購博通之後,從2017年起可以為該公司每年節約7.5億美元的成本。
  • 泰豪科技定增背後:有息負債連續增長 融資併購不斷
    公開資料顯示,泰豪科技熱衷於股權融資。公司上市以來共有4次增發和1次配股,累計融資28.7億元,加上IPO募集的1.9億元,泰豪科技通過股權融資的金額已超過30億元。除了工程項目建設外,多數股權融資用來併購、償債及補充流動資金,公司似乎陷入到了「融資—併購—償債」的循環。
  • 科技早報 | Facebook遭反壟斷訴訟面臨解體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0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發生了哪些故事,以下是要聞回顧:先關注Facebook:美國FTC、48州起訴Facebook壟斷:要求分拆Instagram、WhatsApp
  • 美國政府正式起訴臉書壟斷:尋求拆分公司 千萬級的併購需上報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國政府正式起訴臉書壟斷:尋求拆分公司,千萬級併購需上報美國政府正式起訴臉書壟斷。同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也從2019年6月起,對Facebook發起了自己的反壟斷調查。紐約總檢察長Letitia James在12月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近10年來,Facebook利用起支配地位和壟斷力量壓制了更小的競爭對手,扼殺了競爭。通過使用大量的數據和金錢,Facebook壓制了和阻礙了它們認定的潛在威脅。」
  • 新華財經|新華-上普併購指數報告顯示:長三角科技金融併購活力顯著...
    2019年證券市場整體併購溢價繼續回落,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是併購溢價最高的行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併購溢價出現了大幅度降低,批發及零售業的併購溢價則從2018年的1.32上升至2019年的3.33。儘管併購市場整體熱度下降,但各領域併購熱點的活躍程度呈現不同特徵。
  • 反壟斷審查附條件批准英偉達併購邁絡思 有力維護我國超算市場競爭...
    4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英偉達收購邁絡思。這一決定對中國半導體產業意義重大。美國GPU巨頭英偉達於2019年3月宣布以69億美元收購以色列晶片公司邁絡思(Mellanox)。英偉達壟斷了中國及全球GPU市場,而邁絡思則在高速乙太網卡、網絡互聯設備市場排名第一,兩家公司的合併對超算、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是全球範圍內唯一附條件批准該交易的行政轄區。
  • 傳媒行業在技術賦能和需求反彈雙重驅動下有望進入新的快速階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傳媒行業面臨疫情衝擊呈現出機構化發展機遇,線下娛樂文化活動幾乎陷入停滯,而線上文娛活動活躍度大幅增加,線上教教育加速發展,獲得資本廣泛關注。疫情後時代,傳媒行業在技術賦能和需求反彈雙重驅動下,有望進入新的快速發展階段。
  • 反壟斷調查如影隨形,科技巨頭們難逃「宿命」?
    儘管報告的政治性質錯綜複雜,但報告的主要信息還是相當明確:蘋果、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這四家科技公司已然發展地過於強大。這份449頁的報告也提到了如何控制科技公司的力量,以及使用反壟斷法這一傳統工具重塑數字世界。 這份報告內容複雜,針對每一家公司以不同角度提出不同問題和不同的解決方案。儘管我們冠之以「科技四巨頭」之名,但這四巨頭本質上是四家截然不同的公司。
  • 反壟斷影響美國科技業:谷歌、微軟、Facebook等巨頭被緊盯
    來源: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反壟斷」成為熱門詞,輸入「反壟斷」進行搜索,美國科技巨頭絕對是出現頻率最多的關鍵詞之一。英法開徵「數字稅」、歐盟提交《數字服務法案》、美國科技巨頭面臨全面監管......當前全球範圍內針對平臺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監管持續趨嚴。
  • Facebook再遭反壟斷重擊,發生了什麼?
    一旦這一訴求受到認證,Facebook所面臨的經營壓力或會不斷加重,畢竟近年來,其之所以可以保持其市場地位的原因,還是多虧了Instagram、WhatsApp方面的用戶活性。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一Facebook曾宣布將初創公司Kustomer(主營客戶關係管理業務),旨在藉助這筆收購交易來為Facebook旗下的即時通訊軟體吸引並加強更多的企業客戶的黏性。而該筆交易對Kustomer的估值或接近10億美元。整體來看,今年不僅是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一年,也是科技巨頭遭遇反壟斷調查重擊的一年。
  • 遊雲庭:Facebook遭反壟斷訴訟,為中國《反壟斷》提供借鑑
    這裡就涉及到反壟斷的理論問題了,是的,普通平臺不允許競爭對手借開放平臺接入蹭流量很正常,完全不違法,但如果你是一個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平臺,那麼法律對你的要求就不一樣了。各國的反壟斷法都規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沒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
  • 科技早報 |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或因疫情取消 三星發布翻蓋摺疊屏手機
    (界面新聞)其他要聞:美FTC向谷歌、蘋果等多家巨頭索要小型併購交易信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周二表示,已經向谷歌、亞馬遜、蘋果、Facebook、微軟發出了特別指令,提供有關規模太小不足以上報給反壟斷監管部門的併購交易信息。
  • 盤點醫療技術領域最值得併購十大目標
    不過,COVID-19的爆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行業風向,有些公司風生水起,有些則陷入低迷…… 下半年隨著疫情得到一定控制,新交易總額勉強超過160億美元,其中最大的一項交易為賽默飛世爾以125億美元收購診斷設備製造商Qiagen。更重要的是,在投資股東們看到COVID-19似乎造成了永遠無法被滿足的測試需求後,醫療診斷和測試設備公司前景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