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盡人皆知,但能知道全詩和作者的寥寥無幾

2021-01-12 十二讀書

文|丁十二

圖|網絡

為什麼要讀書?

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也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弗朗西斯·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讀書的作用並不僅僅在於獲取知識,而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一個經常讀書的人一定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氣質高雅的人。

網上有段子說:日暮黃昏,和心愛的人手拉手散步走在湖邊,看著一群大雁飛過天邊,讀過書的人腦海中浮現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沒讀過書的人只會:wo cao,太tm好看了。

但仔細想想這並不是段子。

清代學者梁章鉅說:「人無書氣,即為粗俗氣。」事實證明,讀書多的人與讀書少的人,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是絕不相同的。

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而如果不讀書,你就會連「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的出處和作者都不知道,然後隨意給它配上一些網絡語,還覺得很牛的樣子。

言歸正傳,這句詩出自蘇東坡的《和董傳留別》,嚴格意義來說,應該是蘇軾,因為這首詩是蘇軾罷官鳳翔籤判赴汴京,途經長安時,留詩贈別董傳。此時的蘇軾還不知道自己以後會因為寫詩寫進了監獄,還被貶謫到黃州,為了生計得在黃州東坡自耕自種,然後才給自己取了個「東坡居士」的雅號,自此便以蘇東坡的名號在中國歷史上活了千多年。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感興趣的可以閱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

蘇軾在鳳翔遇到董傳的時候,董傳生活貧困,衣衫樸素,但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平凡的衣著掩蓋不住他內在的風骨氣質。當時他正在準備參加科舉考試。蘇軾寫這首詩對他表示肯定和鼓勵。

《和董傳留別》宋·蘇軾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兩句是在說董傳的衣著裝扮和精神狀態:即使在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此處本是「身上裹著粗繒大布」,詩人故意顛倒順序就表明「粗繒大布」已是常態,伴隨著董傳的人生歷程。

「厭伴老儒烹瓠(hù)葉,強隨舉子踏槐花。」這一句是在寫董傳的遠大志向:董傳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著舉子們一起參加科舉考試。言下之意是說董傳不甘心過貧苦日子,他希望通過科舉來改變自己的處境。瓠葉味苦,「烹瓠葉」代指苦日子。唐代有「槐花黃,舉子忙」俗語,槐花落時,也就是舉子應試的時間了,後因稱參加科舉考試為「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此聯是蘇軾在想像董傳登科後的情景:囊中空空,雖不能像孟郊那樣騎馬看花,但卻有機會被眼花繚亂的「擇婿車」包圍。「尋春馬」化用唐代詩人孟郊「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意。《唐摭言》記載:唐代公卿世家有榜下擇婿的風潮,所以詩人化用為「擇婿車」。蘇軾的意思是讓董傳不要考慮錢的問題,安心備考,只要能考上,都不是問題。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尾聯承接頸聯,繼續對董傳表示肯定和鼓勵:蘇軾希冀也相信董傳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題名,揚眉吐氣,以向世俗誇耀,那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董傳」的名字。

這首詩寫到這裡,看似與前文有點脫節,實際並沒有,因為蘇軾這所有的想像和鼓勵都是基於董傳「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董傳只是一個天天吼著要參加科舉卻胸次全無半點文墨的粗鄙之人,那蘇軾也是斷然不會想像他金堂題名的種種情景的。

同樣,為什麼要讀書?

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同時,還可以讓父母「得意猶堪誇世俗」。這種百利而無一害的事上哪去找?

最後,十二想說點自己的心裡話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這兩天在網絡上肯定充斥著各種書單,但我想說的是,別人的鞋子未必合自己的腳。

讀書是在質還是在量,讀書的量變是否會引起質變,對此,我是抱著懷疑態度的。

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一個好朋友,初見驚豔,再見傾心,久見清醒,終見慶幸。同一本書,每次讀都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和發現。蘇軾曾說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所以我今年並沒有讀很多書,但我將有的書讀了很多遍,我將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讀了不下十遍。網上有人說,林語堂先生說蘇軾是一個小丑,這個「小丑」該怎麼去解讀,林語堂先生是褒義的還是貶義的,我想看完這本書你的心裡會有答案。

雖然說「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蘇軾」,但這個「蘇軾」應該是我們自己去書裡讀出來的。

如果你喜歡讀書,如果你想為孩子選一本課外讀物,那這本《蘇東坡傳》一定是不錯的選擇。這是一本讀了不會後悔,不讀一定會有遺憾的書。

如果,你(或者孩子)剛好喜歡蘇軾或者因此喜歡上蘇軾,那就更好了。

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

相關焦點

  • 誇人「腹有詩書氣自華」時,為何不提它上一句?很容易讓人不高興
    誇人「腹有詩書氣自華」,它的上半句卻沒人提,為何會使人不高興?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我們所了解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這樣一句誇人的話:「富有詩書氣華」,我們只看它的表面,就覺得這是一個誇人的、很好用的詩句。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上一句有點俗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蘇軾的一句非常著名的一句詞作——「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都知道它出自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之手,但說到詩句意思以及上半句是什麼的時候,很多人卻知之甚少。就像這首作品一樣,表達了蘇軾對朋友深深的勸勉和鼓勵之情。「腹有詩書氣自華」常被遺忘的上半句「粗繒大布裹生涯」,這句話寫出了生活中董傳粗絲綁發、身穿粗布的常態,從中可以看出董傳當時的生活一寒如此,為首聯的下半句帶入了深深地畫面感。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不是「胸藏文墨虛若谷」
    你來我往到第四輪時,武亦姝失誤背出了已經背過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正當評委和觀眾為她捏一把汗時,小姑娘話鋒一轉,輕鬆背出《詩經·七月》中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連四個「月」字,語罷莞爾一笑,讓多少人自愧弗如!坐在電視機前同步答題的我也不禁為之一振。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告訴你,讀書的意義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我看過對於讀書的意義最好的闡釋。大文豪蘇軾在鳳翔任職的時候經常與董傳來往。當時的董傳雖然貧困潦倒,但志向遠大。正所謂: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蘇軾在董傳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光彩。和董傳分開後,蘇軾為了鼓勵這位朋友,作了一首《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 曲雙雙做客節目受郭德綱青睞 腹有詩書氣自華
    曲雙雙在節目中對於歷史趣味問答題的準確應答不禁讓人眼前一亮,不僅得到了郭德綱老師的青睞,還流露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優秀涵養
  • 「我們都是新時代接班人」楊伊濼 腹有詩書氣自華
    孩子們用心用情抒懷,在字裡行間體現出作為中國新時代少年的自豪和做好接班人的自信。《腹有詩書氣自華》獨處鬥室,掩卷遐思,倏爾梔子花香撲鼻而來。臨窗而望,豔陽高照,暖陽在梔子叢中含笑,惹得清風微醺似醉。手捧《平語近人》,感覺書香馥鬱,沁人心脾。窗外,雲捲雲舒,窗內,習爺爺的諄諄教誨在我耳畔迴響:我們一定要強化活到老學到老的的思想,主動來一場「學習的革命」。
  •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懷舊拼布女
    最近小編很懷舊無意間看到兩部1995年的電影覺得很想和大家分享畢竟大家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懷舊拼布女」《How to make an American Quilt》這部電影的故事主要發生在美國的一個村莊,女主角Finn在大學畢業後猶豫是否要和同居已久的男友結婚而回到祖母家
  • 曾國藩: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改變氣質,有常是第一美德
    兒子們看書如果能懂得訓詁學,那麼對古人講的故訓大義、引申義、假借義就能夠逐漸領悟,然後才能對後人承襲訛誤的習慣加以改正。如果能懂得詞章,那麼對於古人文章的格式和風格,開合轉折的地方就能夠逐漸領悟,就能夠對後來人們硬著腔調模仿的習慣加以改正。
  • 董卿:「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最高級的美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董卿曾說自己認為「主持人應該是文人而不是演員」,她對自我的追求,並不是臺上光芒矚目人人羨慕的大明星,而是真正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普通文人一道描繪「雨」詩句的考題,董卿能聯想到「空山新雨後」的清新,「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深情,「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哲思,與「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的惆悵。專家討論李賀的詩,拋出「天若有情天亦老」,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下半句「人間正道是滄桑」,可董卿卻脫口而出宋代詩人石延年《句》中的「月如無恨月長圓」,還有《蝶戀花》中的佳句「世間原只無情好」。
  • 董卿力薦:孩子在小學,這資料貼牆背,不出3月,腹有詩書氣自華
    董卿力薦:孩子在小學,這資料貼牆背,不出3月,腹有詩書氣自華!對於語文,也是需要方式技巧的,尤其是背知識點,古詩課文以及一些成語等等,都需要掌握適合自己的高效記憶法去背誦,而不是一味地死記硬背,背完了也不知道課文到底在講什麼,這樣式的學習效果並不會很理想!
  • 董卿:腹有詩書氣自華,歲月從不敗美人
    「若有詩書藏心中難怪有網友調侃說:「每次聽到董卿說話,我就覺得自己該看書了。」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朗讀者,未必是名人,更是有故事的人。他們可能是在戰火中工作的無國界醫生志願者蔣勵,可能是因為一名醫生改變了人生命運的濮存希,也可能是放棄了醫院院長職務創辦收錄愛滋病感染者的中學的郭校長。不得不承認,董卿首次擔任製作人推出的這檔節目,在混雜的世界裡猶如一股清涼的流水,洗滌著每一個人的心。
  • 腹有詩書氣自華,讓詩歌陪你走過春夏秋冬
    詩歌能帶給人安寧,古詩詞能夠平復你焦慮的心情,帶你找到心靈的慰藉,給靈魂真正的,片刻自由。 讓你身臨其境,感受古代詩詞中的生活情致。在詩歌的在海洋裡,你能淘到能多意想不到的美好,讀詩,吟詩,念詩等等,無論哪一種形式,都會讓你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僅是一種精神享受,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 「疾風知勁草」、「腹有詩書氣自華」:60個名句出處,你知道多少?
    原標題:「疾風知勁草」、「腹有詩書氣自華」:60個名句出處,你知道多少?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疾風知勁草」,「語不驚人死不休」,「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些名句,或演化成俗語,你知道出自哪裡嗎?
  • 腹有詩書氣自華,詩詞大會展風採——洪雅縣實驗小學學子田涵辰登上...
    緣何能登上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母親:家有書香,三代傳承剛滿十二歲的田涵辰出生在一個愛好古詩詞的書香家庭裡,他的外婆最愛吟誦毛主席的詩詞,媽媽的書櫃裡裝滿了唐詩宋詞,他從小就背著古詩詞長大。他在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和他們一樣站上「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與評委老師面對面談詩論詞,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有了這個「宏偉目標」,他就更加勤奮地學習詩詞了。老師:詩詞引領,潤物無聲「沒有橫空出世的運氣,只有不為人知的努力!」當第一時間獲悉田涵辰拿到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入場券時,作為田涵辰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肖鳳榮如此感慨。
  • 詩歌徵稿丨《腹有詩書氣自華》原創百花詩12首
    寫好發於群中(群名:腹有詩書氣自華),註明投稿字樣。 註:自由詩與詞不在此次徵稿範圍之內。 勸君莫怨嬌無力,有約佳人月月紅。 海嶽評: 月季被譽為花中皇后,又稱月月紅,可四季輪開。作者觀察細緻,起承兩句一個軟字,一個嬌字,把月季的倩姿妙影刻畫得如一位美人就在眼前。
  •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她讀過的書,走過的路
    古語云: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在一個人身上所有的氣質裡,藏著他讀過的書,與走過的路。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如果你還認為讀書無用,那就看看那些藏在詩書裡的格調,是否真的讓你與眾不同!遊賞西湖風光時,可以讚美地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不是只會說:「好大的一個湖!」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詩)篇
    《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3、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4、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漁家傲》 宋·李清照5、 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唐·杜甫6、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雪梅·其二》 宋·盧梅坡7、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 董卿以身說教:做到這幾點,人人都可以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從小聽聞董卿有想當主持人的理想,嚴苛的父親便督促她每天抄成語、古詩再背下來。大一點之後,開始規定每周讀多少本名著摘抄的精彩的句子。正因為父親的嚴厲才成就了現在,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董卿。人生中有很多路要靠自己走,父母不可能一路同行,他們總有一天會離開孩子。俗話說: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直接給予,不如教會它方法。孩子只有經過磨練,才能羽翼豐滿,才能展翅高飛。父母之愛子 則為之計深遠電視劇《家有兒女》中有這麼一個片段。
  • 《乘風破浪的姐姐》vs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姐姐」,你更服哪一個?
    她說:「媽媽不只是要在家裡,你同時肯定要有一個自我價值。」看了這些優秀且有才華的姐姐們,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在古代的姐姐們,她們飽讀詩書,極有才華,個個都是興風作浪的一把好手,比起《乘風破浪的姐姐》,我更佩服古代的那些姐姐們。
  • 52歲的周濤腹有詩書氣自華!網友:確定不是25歲?這是逆生長嗎?
    52歲的周濤腹有詩書氣自華!網友:確定不是25歲?這是逆生長嗎?而今天,就有網友又曬出了一位明星的近照,正是我們曾經非常熟悉的央視女主持——周濤。任然有著一頭烏黑茂密的秀髮,皮膚也緊緻細膩,臉龐輪廓分明,甚至難以發現她臉上有一絲絲的皺紋。儘管只是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黑裙,顯得不是很華麗,但整個人的氣質卻讓人動心。有網友打趣的說道:「52歲了?這不應該是二十多歲的女孩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