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群講述真實的中國內功,他的氣功師父斷氣後,不準任何人碰他

2021-02-22 開心別院

莊子說過:「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這是對功夫造詣頗深的修道之人的最真切闡述。

而李立群講述中國真實的內功,與武俠片裡展示給觀眾的那些所謂的絕世武功大相逕庭,李立群直言真正練得一身氣功的人,是他磕頭拜過的師父,他師父的氣功了得,高深莫測,令他心生敬佩,畢竟能夠真正把氣功練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的人,是極其少見的。

李立群也是我國氣功界的元老級別人物,一直致力於氣功的傳承與創新,真正繼承了其師父的練功精神,且名揚海外,對中國氣功的宣揚功不可沒。

他在《李立群的人生風景》一書中不僅講述了中國真正的氣功,還曾提及過,其師父在去世前,特意交待其眾弟子,兩天之內不得碰他的身體。

李立群的師父是當之無愧的氣功高手,其功法已然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可就是這樣一位只存在於金庸武俠小說裡的高手,卻「大隱隱於寺」,在受傷後就到寺廟裡吃齋念佛,坦然地等候著自己餘生的終點。

所以李立群的師父才會在與世長辭前,就特意囑咐命令其弟子不得觸碰他的身體,竊以為一是「人死為大」,其氣功是幾十年修煉於體內的功法,是不得褻瀆的;

二是李立群的師父修道之人,不僅在去世後要求弟子一同念經,還不讓人碰他的遺體,是因為修道之心,都想要得到更好的靈魂升華之所。

中國內功,真實又玄幻

有道是「武功在精不在博。」中國功夫派別眾多,有刀劍兵刃,也有內心功法,而李立群講述的最真實的中國內功,是其引以為傲的氣功師父。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李立群十來歲的青春,也恰好是喜歡舞槍弄棒的年紀,所以他執著於追尋傳統的中國武術,但無奈剛開始遇到的都是一些沒有真憑實學的「武術愛好者」,且以「終身練武者」自居,卻不是能夠在中國武術界佔有一席之地的大家。

只是喜歡批評人,訓斥人,卻不見得能夠真正在人前展示出自己的真功夫來,對李立群來說並沒有能夠拜師學習的地方,只是這樣的愛好能夠讓他們的人生受益無窮,身體健康,生活幸福美滿,所以才淺嘗輒止就夠了。

可是李立群志不在此,在這樣的境況之下,也讓李立群更加嚮往真正的中國內功,所以他經常跑到山中寺廟裡去,自以為廟裡總會有那麼一兩位武功高強的得道高僧,能夠讓他學得一套真功夫,殊不知還真讓李立群遇到了一位氣功大師。

而李立群嚮往武術,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自幼不擅長於學習,成績也是一塌糊塗,升學之路高不成低不就的,很讓其父母苦惱煩悶。

其次就是當年在李立群家附近的公園裡,不乏那些以習武來鍛鍊身體的形形色色的人,所以李立群耳濡目染,也曾學過點皮毛功夫,以及功夫家霍元甲的「迷蹤拳」,他也略知一二。

就是在這樣的興趣驅使下,讓李立群成天在寺廟裡跟在他師父後面轉,希望求得真正的內功功法。剛開始李立群是不被接納的,他的師父不隨意收弟子,可是寺裡「明真」法師對李立群喜愛有加,所以在法師的推薦下,李立群終得以磕頭拜師學藝。

後來李立群在書中自述,剛開始認識他的師父時,只是隨意地於他聊聊天,對他的師父是以忘年之交的自由心態來對待的,並沒有什麼嚴肅的感情。可是在真正意義上的磕頭拜師後,李立群才深深地感受到了師父真正的內功名不虛傳,因此敬意油然而生。

從李立群的立場上來說,他的師父是僅次於他的父母那樣的存在,可見其師父在他心裡的地位無可撼動。不知是怎樣一位能夠笑傲江湖的高手卻隱於山間,不過問世事,不在乎名利,讓血氣方剛的李立群心甘情願地尊敬他,信任他,並聽從於他。

可就是懷揣著對師父的敬意與對氣功的熱愛,李立群才在師父門下,專心習武術。而師父教授給李立群的,是首先要從最基本的內功調息的暖身動作開始練習,即入門的第一技就是學得會「氣沉丹田」,以及學會吐納法。

師父時常對李立群諄諄教導:習武之人,要心無二用,也不能隨便學個一兩年,就自以為把武功都學透了,畢竟你那貓腳功夫什麼也不算,功夫是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去追尋的。師父的話一針見血,也讓李立群有了正確的習武目標。

李立群曾描述過自己的師父,這樣一位有著高深的武藝修為的武者,在李立群眼裡是近乎神話傳說般的存在。

他直言七十多歲的師父在他面前展示真正的內功時,不僅有著猶如蝴蝶般輕盈跳躍的步法,周圍似乎還散著一圈又一圈透明的氣團,夾雜著那種「嗡嗡」的力量,就像這自然界的風為他師父所用一樣,且這樣的境界一看就知,一般人是近不了他的身的。

從李立群這樣神奇的直觀感受可見其師父的氣功高深莫測,令普通望塵莫及。這聽起來似乎讓我們不免覺得有幾分玄乎,可要是真正掌握其門道的高手,自然是我們難以心神領會的。

氣功了得,也有致命之處

世間萬物,相剋相生,萬物各有時。所以哪怕是李立群師父的功法如何雄渾輕巧,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終竟還是有其弱點所在。

李立群師父在氣功方面見長是無可厚非的,可是練氣功的人,也懼於遇上專練鐵砂掌的功夫派,要是因為一時疏忽被對方蹭了一下,那也是了不得的傷害。

《一代宗師》裡有這麼一句話,「過手如登山,一步一重天。」

李立群師父遇上的對手也絕非等閒之輩,不僅是因為對手鐵砂掌的造詣頗深,還因為對手能夠輕易接近其師父,這說明練鐵砂掌的這個人確實有其過人之處,所以與李立群師父的比試,無疑就是高手過招,招招致命。

而最終李立群的師父被對手用鐵砂掌把鐵鏽滲透進了胃,當下他的師父自知大事不妙,便一掌擊斃敵手,可是自己也自損八百,身受重傷。

李立群說,師父幾十年的氣功功法,內化於心,外顯於形,卻因一時疏忽敗在了鐵砂掌下,且是致命傷。因為鐵鏽的精華是有毒的,就這麼打進去師父的胃裡,無疑是最直接的傷人利器。

李立群說這樣的精華在練鐵砂掌的人的身體裡,之所以能夠與其和平共處,是因為藥引的關係。

好的藥和高明的指導,加之兌鐵砂,假以時日,就能練就出一身過硬的鐵砂掌本領來,且兌好的鐵砂能夠讓練出來的手皮白肉嫩,壓根就不會有大骨頭和老繭,這樣高明的偽裝對外就不會暴露出對方是一個練家子。

可就是這樣的正派功夫鐵砂掌,以鐵鏽的精華打擊練氣功的人,才能一針見血,毫不含糊。所以讓靠著大氣的精華活著的專練氣功的李立群的師父,栽了跟頭。

這樣的傷雖不是一擊致命,卻也無藥可醫,西醫和中醫都不能直接治療,所以他師父也知天命,就去了廟裡,並在廟裡住下來,打坐護胃,精心養老,且事先囑咐弟子在他走後任何人不得觸碰他的遺體。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李立群講述的最真實的中國內功,是能夠讓他七十多歲的師父能夠一直精神矍鑠,且步法輕盈的功法,且這是數年如一日的練習與積澱,絕非一日之功。

所以這套功法也曾讓他的師父在年輕時追求到了金玉功名,但要是想要不被枷鎖所累,獲得自由,最終一切都還是歸於虛無,故而他的師父在去世前便交待弟子不讓觸碰他的遺體,是因為其有更自由的追尋之地,想要安詳而去。

相關焦點

  • 李立群:我師父是六星級大師,若非親眼所見,不會相信武術這麼厲害
    比如劉德華,前幾年就拜了川劇變臉藝術家為師,他也不靠著變臉為生。 來自臺灣省的李立群老師也是如此,他在自傳《李立群的人生風景》中,屢次提及,說他拜的師傅那是六星級的人物,那才是真正的功夫大師。在眾人面前講述師父的事跡時,也難掩心中懷念之情。
  • 懷府老鄉李立群的迷蹤拳
    小時候喜歡運動,甚至喜歡追尋一些中國的傳統武術,尋尋覓覓的那幾年裡,其實也沒遇到過什么正經專業的武術家,頂多只是遇上一些上一輩的「武術愛好者」。他們的心態,也大多是以「終身練武者」自居和自勉,其實內功、外功的基礎,還不能談得上是「大家」;但是,都能說,擅辯,且好批評,卻少有能夠真實地展現出具體的功力,而使人心服口服者。但他們的人生,倒也都能身體健康,怡然自得。
  • 在第三部裡,功夫熊貓學會了中國的氣功
    第二部的「心如止水」(Inner Peace)更像內功心法,阿寶頓悟後,徒手接炮彈技能Get,把沈王爺的艦隊轟得稀爛,對於火槍大炮,中國功夫又一次完成了「你有科學,我有神功」的壯舉。  嚴新被稱為中國第一氣功大師,曾為鄧稼先治療癌症(失敗),他的簡歷上,最炸裂的事跡是發功滅了大興安嶺火災,自道還能攔截原子彈。其實,嚴新還有一個「功績」——「帶功報告」第一人。
  • 「真氣」是如何從房中術變成氣功的? | 短史記
    ……簡言之,在道教看來,真氣在腎,洩而為精,藏而為氣;人成年後遺精,會「耗散真氣」;縱情聲色,也會「走失真氣」。中國傳統醫學對「真氣」的解釋,與道教大致相似。近代科學出現後,傳統的道家「房中術」式微(如康有為被傳移植猩猩睪丸,實際上是接受了一種當時流行的雄性激素注射術)。「真氣高手」也從道家名流,轉移至虛構的武俠小說當中。「真氣」進入武俠小說,與「內功」、「外功」這對概念被創造出來密切相關。
  • 我師父郭大俠「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絕招——「一錘定音」(看實戰視頻)
    對師父郭大俠靠「一錘定音」打天下的事跡,深圳和訊雖做了真實報導,但仍有一些武林朋友不敢相信,說真的,若不是親隨師父學練「一錘定音」,我不但不敢相信,甚至還會認為媒體在誇大其詞。因為,按常理來說,起碼有兩點是一般習武者很難理解又很難做到的。一是,不管對方用何招,你郭大俠都只用崩拳這一招,可能嗎?二是,你郭大俠一招怎麼就能輕而易舉的把對手打倒在地呢?
  • 王林倒下了,茶界氣功大師又站起來了!(他說喝茶能喝出絕世內功)
    這款茶的茶湯衝泡後淡然無味,卻是一款茶氣飽滿、氣流全身。讓人忍不住起身打拳的極品。」作者也許是對這次「補氣」的經歷意猶未盡,在本書的第167頁,他再次談到了這場經歷:「這款茶……剛入口覺得味略甜而茶韻不張揚,越喝越覺得茶氣帶來的能量巨大,像是一股源源不斷的氣流極為輕盈地融入體內,著實令人難以端坐矜持。」
  • 演技堪比梁家輝,才藝不輸張國立,他就是差點拜本山為師的李立群
    《我就是演員巔峰對決》開播後,觀眾發現與前兩季比有變化,因為節目推薦人由張國立換成了演員李立群。他才鬆一口氣,然後又恢復一臉不屑,這段戲,看的過癮,也證明了李立群的表演功力,演技不輸梁家輝。差點拜趙本山為師 李立群第一次從臺灣來到內地是1995年,因為戲劇理念與老搭檔賴聲川分道揚鑣後,他離開表演工作坊,轉至內地發展,接演多部影視劇,並在2013年憑藉主演的電視劇《溫州一家人》,獲得過年度十佳演員、觀眾最喜愛影視明星獎等。
  • 讓李立群頂禮膜拜的演員,李立群:這輩子跟他握過手,很滿足了
    喜歡看他的戲,這個人就是李立群。看到李立群的臉,相信大家都有印象,畢竟他出演的影視劇實在是太多太多,可質量也參差不齊,你要說他是老戲骨吧,感覺又差了點火候假如你是80、90後,那麼你一定看過《春光燦爛豬八戒》,裡面就有李立群,他扮演的龍王,
  • 「神奇」的李立群,爛片不斷,卻奪得金鐘獎影帝,他憑什麼?
    李立群出生前的1949年,那時李立群的父母被迫搬離大陸,隨從人群前往中國臺灣省居住。剛到中國臺灣的他們,沒有帶多少行李,到了那裡,父母沒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全家人甚至連一個像樣的地方居住都沒有了。直到三年後的1952年,李立群呱呱墜地,新生命的到來並沒有給這個風雨飄零的家庭帶來多少欣喜,更多的是能不能負擔得起孩子的贍養費。李立群的父母找到兩戶相鄰的人家,在兩戶人家的牆壁中間加了個屋頂,勉強有了個可以遮風擋雨的住處。
  • 神奇」的李立群:爛片不斷,口碑不倒,他憑什麼?
    娛樂小魔魚被叫「爛片王」李立群是原因缺錢李立群在踏入演藝圈之前,他當過海員,幹過小販、幹過農活,開過火車,27歲踏入演藝圈,用三年時間就拿到人生中第一個金鐘獎。李立群演員夢想一九五二年,李立群出生於中國臺灣省新竹縣一戶軍人家庭,父親是河南人,畢業於黃埔軍校,因此對李立的管教嚴格,觀眾對李老師的口音感興趣,因為他從小生活在村裡
  • 新中國氣功的辛勤開拓者 —— 懷念劉貴珍同志
    新中國氣功的辛勤開拓者        —— 懷念劉貴珍同志李薰風一中國,古文明之邦。中國,古氣功之鄉。古氣功源遠流長,它是古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後介紹的除內養功(這是主要的)、強壯功、保健功、還有行步功、虛靜功、太極內功、放鬆功、氣動功、誘導功、九次呼吸法、丹田注氣法、分症練功法、採太陽、觀星望月等,而且用於臨床實踐,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幾年來,發掘整理各種功法,成果輝煌。隨著全國各地創辦《氣功》《中華氣功》《東方氣功》《中國氣功》《氣功與科學》《氣功與體育》等刊物,大量刊登古典氣功、民間氣功。
  • 當胡歌、許晴、黃磊、何炅、謝娜、袁泉、李立群遇到了他
    對於生在美國、長在中國臺灣,常年奔波於世界各地的賴聲川而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故鄉的概念。直到上世紀90年代賴聲川和哥哥賴聲羽第一次回到父親出生的地方,那一次他在給家鄉的信中寫到「我們打開了一扇朦朧的窗,從此不再是一棵沒有根的樹。」這次回到家鄉,賴聲川為家鄉人民帶來了《十三角關係》新版的全國首演,很多人對他說小城沒有多少觀眾,這是一場冒險。
  • 古言師徒小說,強推扶華的《師父他太難了》師父竟然是只熊貓妖
    一切真實得讓人難以置信,仿佛早就存在記憶中,又仿佛剛剛才發生過,那個女子並不陌生,而那個男人,更是熟悉得讓她心驚,尤其是那雙輕狂又落寞的眼睛。《師父他太難了》 作者: 扶華入坑指南:辛秀:「師父,我想養熊貓。」師父:「胡鬧。」
  • 拍了那麼多爛片的李立群,觀眾還會為他買單?他為何如此豪橫?
    李立群自己也表示過,只要是自己有時間,價錢又合適的話,那自己就可以把這部戲接下來。因此李立群出演了不少的「爛片」,有許多的網友也稱他為「爛片王」,對此,李立群也只是一笑而過,不予置否。01小時候家境貧寒,甚至是沒有飯吃可能我們現在聽李立群說話聽不出什麼臺灣口音來,但是李立群確實出生在臺灣,長大在臺灣。1952年,李立群出生於臺灣新竹縣的眷村。在這個村子裡,本地人很少,基本上全都是來自中國各個地方的人,所以口音也是非常複雜。
  • 當他的棺木被打開後,原來霍元甲真不是練氣功而死
    因為影視,他還原了幾代人的武俠愛國夢,一談到江湖人物的形象,筆者的腦海裡浮現的真實霍元甲這一代人物的形象。沒錯,作為上世紀最熱門的偶像,霍元甲當之無愧。也正是萬眾矚目的原因下,他的一生,甚至神秘的死亡原因不管經過多少年都有人在追隨著。直到1989年,當他的棺木被打開時,這才打開了他死亡的秘密。那麼我們先來說說當時流傳的不同說法。少年練氣功,壯年得病而死?
  • 李冰冰曾給他下跪,馬雲登門拜訪,「氣功大師」王林真有那麼神?
    王林是主修氣功,而關於氣功的解釋是一種傳統的保健方法,它的出處是在古代的時候就有的。那時候有一個道士寫了一本書,而這本書裡記載的就是如何修鍊氣功,但是其實在莊子的那個時代也有這種說法。在現代醫學上,氣功被定義為一種修身養性,就是調節身體、調節息,調節心。
  • 摩登如來神掌:氣功神功大對決
    後面的詞彙經查閱後形容詞,雜技的、雜技般的、雜技演員的。光看片名便可知道,這部誕生於90年代的電影是利用「如來神掌」經典IP進行再度創作。這部改編經典IP的《摩登如來神掌》故事講述的是:劉德華是一名公司職員,愛好是早上泡澡看漫畫。
  • 淺析都市武俠--從氣功流到國術流的演變
    這部書之所以出名,並不以文學造詣取勝,而是因為柯老師破天荒地將修煉法門溶入到了閱讀當中,對「氣功」作了詳盡之至的詮釋,其深厚的理論基礎提供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全國一片氣功熱潮中,被人信以為真,柯老師最終被批倒批臭。究其原因,就是他寫的氣功文真實度太高,可操作性太強。在九十年代初的氣功熱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提供理論依據的作用。國家要治氣功,那就必須先治柯老師。
  • 中國「特異功能」第一人「氣功大師」張寶勝,為何銷聲匿跡了?
    說起中國「特異功能」第一人——「氣功大師」張寶勝,如今也是銷聲匿跡,不再如之前那樣活躍。但是,對其了解的人都明白,他不是銷聲匿跡了,而是被人揭穿了。直到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了一個兒童可以用自己的耳朵辨認出顏色和文字的誇張新聞,更是被所謂的「氣功」帶走了注意力,因此也改變了他本該普通的一生。
  • 讓李立群五體投地的話劇演員,「跟他握過手,這輩子滿足了。」
    對於演員李立群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他從事表演工作幾十年的時間中,參演了上百部影視劇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優秀的熒幕角色。再加上為人正派、不做作,老戲骨的稱號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李立群並不是專業表演學院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