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不脫貧 幹部不脫身——省統計局駐通道侗族自治縣雙江鎮羅武村...

2020-12-23 紅網

荷塘鋪就致富路。

健康扶貧,愛心上門。

紅網通訊員 楊秀 劉強 周哲煊 吳乾 通道報導

夏,滿眼蔥鬱,放眼通道侗族自治縣雙江鎮羅武村這片土地,從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到扶貧車間、產業基地,到處活躍著幫扶工作隊的身影,他們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讓曾經的「落伍村」在2019年11月20日,迎來了開天闢地的歷史性時刻,這個貧窮了上千年的侗家山寨終於脫貧出列啦!

盡銳出戰,發展產業匯民力

工作隊帶領村支兩委堅持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協同發展。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發揮人民群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向前衝」合作社為平臺產業齊頭並進,協同發展。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發揮人民群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向前衝」合作社為平臺,流轉土地320畝。其中,湘蓮種植100畝(套養荷花魚1800斤),五香草168畝,迷迭香40畝,石菖蒲12畝,產業發展為羅武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村民累計各類務工收入達21萬餘元。農旅結合推進「羅武扶貧微集市」微信小程序,依託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的百畝荷塘建成的羅武荷花文化園,更是初具影響,目前就已吸引前來觀光賞景的遊客達1000餘人次,待到「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賞荷品蓮旺季,遊客應該更是會絡繹不絕。

為更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湖南省統計局幫扶羅武村捐建了一座60KW的光伏發電站,至今已累計發電7.36萬度,產生發電收入達6.2萬元(包括補貼)。同時,羅武村還引進了通道鍶鑫電子元件加工廠,長期提供就業崗位20餘個,人均月收入達600元左右,幫助村民實現了家門口的就業。

奮力攻堅,夯實基礎惠民生

2018年以來,工作隊共統籌協調各級各類資金1367.85萬元,累計新修通村達組公路15.55公裡、機耕道29500米,形成了覆蓋全羅武村各個行政小組完善的道路網絡。受益人口達到430人,佔全村人口的近40%。

投入資金70萬元,全面改善了全村飲水質量。投入資金118萬,對羅武小學進行了全面的改擴建。新修停車坪12個5160㎡。投入資金近180萬元,新建灌溉水渠9930米、水壩38座、碼臺7個。對核心區的荷塘進行了高標準農田改造,完善了全村主要農田的水渠、水壩,奠定了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的基礎。完成道路、農田、水、電、網絡等基礎設施全面改善。堅持保護好羅武村綠水青山這個「聚寶盆」。累計投入資金約540萬元,開展了大段溪河道清理,新修排汙溝5700米、新建公廁8座、垃圾處理爐2座,南北兩個侗族寨門,修建村民健身中心、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活動中心,新建民族文化活動中心。並對村內部分主要公共區域、百畝荷塘的古商道遺址進行重新修整亮化美化,吸引縣內外的慢跑、騎行等體育愛好者和「驢友」前來運動觀光,未來有望成為通道縣域及輻射周邊的重要鄉村旅遊景點。

用情用力,真心實意換民心

1月31日,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爆發,工作隊隊長周志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就自掏腰包購買了第一批口罩及其他防疫物資寄到村裡,後來又找省局協調了第二批口罩寄往村裡,極大地緩解了羅武村幹部群眾的恐慌情緒。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通道縣解除管制時立即著手開始新一輪走訪。力求在走訪中著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開展「微幫扶、微服務、微工程」,利用上級資金5萬元開展微服務,整合工作隊工作經費7.5萬元為全村村民發放沙子、水泥、磚瓦等物資,解決村民家中住房安全隱患,協調資金7.8萬元為全體村民購買了房屋險,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房屋漏水、開裂、塌方及排水溝不完善等問題,為不斷提高脫貧攻堅質量,強化侗族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打下了堅實基礎。

米衝村民楊進席動情地說: 「我們這以前是連鳥都難飛進來的地方,從大城市來的駐村隊員硬是走進來了,幫助我們修路造橋發展產業,真定賴(侗語:真的好)!」去年7月9日,人民日報第二版發表評論說:羅武村,不再是「落伍村」!今年5月18日,省委組織部派出的脫貧攻堅幹部考察組第54組來村考察時,給出省統計局駐村幫扶工作隊的評價是:「政治站位高,工作作風實,脫貧效果好!」

相關焦點

  • ...真情幫扶暖人心|雙江鎮|尹茂林|羅武村|輸血|楊語萱|小語萱
    雙江鎮羅武村十組村民楊正汝聯繫到了雙江鎮政府的結對幫扶幹部尹茂林,該戶6歲的女孩楊語萱患有先天性地中海貧血,平均每二十天就要輸血治療一次,一旦沒有定期輸血對孩子會造成不小的傷害。掛下電話,尹茂林心中也為小語萱著急,連夜便開始聯繫醫院諮詢事宜,並將此事告知羅武村村支兩委和駐羅武村的省統計局工作隊隊長周志強,請求援助。
  • 中國·快樂寫生俱樂部走進通道寫生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通訊員 楊玉瑋)12月6日,2020「通道轉兵 兵轉道通」侗寨風情濃——中國·快樂寫生俱樂部走進通道寫生活動啟動儀式,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雙江鎮皇都侗文化村隆重舉行。來自全國34個省的知名畫家、美術愛好者共80餘人參加活動。
  • 「我的扶貧故事」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丨務川自治縣蕉壩鎮...
    我叫何乾明,是務川自治縣民政局的一名幹部。2018年3月,我被組織選派到蕉壩鎮龍橋村擔任第一書記。  在駐村過程中,我圍繞脫貧攻堅「1+10」文件精神,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結合「黨員活動日」活動,深入農家大院、田間地頭為農村黨員群眾面對面上黨課,做通黨員群體思想工作,藉助黨員群體的先鋒模範作用,引導廣大貧困群眾轉變觀念,切實解決貧困群眾「等靠要」惰性思想難題。
  • 聚焦問題補短板,堅定信心打硬仗——威寧自治縣脫貧...
    本文原標題:《聚焦問題補短板,堅定信心打硬仗——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在該縣幹部中引發熱烈反響》6月27日,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召開,會議以電視電話會形式開到鄉(鎮、街道)。當天下午,威寧自治縣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認真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
  • 都柳江畔摘貧帽——三都自治縣脫貧攻堅系列報導之一
    為全面、系統地展示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取得根本性勝利的喜人勢頭,總結三都深入開展脫貧攻堅的經驗和成就,從今天起,我們將推出六篇系列報導從宏觀到微觀、從黨員到群眾、從產業到就業等層面對被譽為「像鳳凰羽毛一樣美麗的地方」的三都水族自治縣的脫貧思路、政策、經驗以及成效進行了深入細緻的闡述,敬請關注。
  • ...脫貧路上勇擔當 丨關嶺自治縣花江鎮前鋒村駐村第一書記劉維波
    我是關嶺縣花江鎮前鋒村駐村第一書記劉維波,2017年10月5日作為關嶺縣委辦脫貧攻堅突擊隊隊員下派到前鋒村,2018年3月接任前鋒村駐村第一書記。全村幅員面積14.78平方公裡,管轄13個自然寨,總戶數555戶,人口258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15戶965人,貧困發生率為37.28%,在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幹部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9年底已脫貧199戶917人,目前未脫貧16戶48人,貧困發生率為1.85%。山高溝深,土地破碎,乾旱缺水,交通不便,集體經濟為零,這也是前鋒村成為全縣深度貧困村的原因。
  • 織就扶貧「路」,釀出脫貧「酒」,「芒果扶貧雲超市」走進懷化通道...
    9月18日中午12:00,「芒果扶貧雲超市」走進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報導在湖南衛視《午間新聞》播出。報導不僅再現了極具特色的侗族風情,還重點敘述了當地新農人的扶貧故事,展示了通道侗族自治縣積極發展侗族特色產業的扶貧成效。通道侗錦手工斜挎休閒包和通道苦酒等極具民族特色的產品也通過此次節目走出侗寨被更多人知曉。
  • ...是群眾的「聊友」丨沿河自治縣客田鎮壩頭山村駐村第一書記王伯友
    我是沿河自治縣客田鎮壩頭山村駐村第一書記。壩頭山村位於客田鎮西北部,距縣城143公裡,有5個村民組,屬三類貧困村。該村海拔高,交通不便,駐村之初辦公條件也差……剛來時,我有些「心灰意冷」。剛到村裡時,有兩戶村民不願配合脫貧攻堅工作,對此,我連續一個多月每天到他們家裡「聊天」,剛開始他們看見我就關門,我也不洩氣,站在他們家門口問候兩句,日子長了,他們終於打開門請我進門聊天。正因為我把群眾在意的事放在自己心上,終於做通了這兩戶貧困戶的思想工作,順利幫助他們摘了窮帽。
  • 「我的扶貧故事」與群眾同呼吸丨安順市關嶺自治縣百合街道擺布村...
    堅持把脫貧政策落到實處,精準實施教育、醫療、產業、就業、基礎設施等扶貧措施,壓實結對幫扶責任,確保脫貧攻堅不落一人。堅持增收作為重點,發展光伏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產業,為實現穩定脫貧奠定基礎。群眾反映的通組路存在危險段也安裝了防護欄,從而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召開群眾會在前期擺布村環境衛生的治理上,困難重重,我帶領村幹部克服困難解決了環境衛生髒亂等問題,擺布組的排汙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 ...通過了老鄉們的「閱卷」丨沿河自治縣中寨鎮大宅村駐村幹部安應
    安應深夜幫助村民翻新屋頂破瓦2020年1月29日,我到大宅村後發現,脫貧攻堅作戰室裡的資料亂堆亂放,貧困戶一戶一檔、一戶一袋等資料不全,全村人口信息也不全。這導致每次報資料都很難、很慢,當時正是沿河自治縣脫貧攻堅「百日攻堅」階段,時間緊、任務重,我們等不起慢不得。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為民守初心 用心用情戰脫貧|沿河自治縣中界...
    我叫楊波,是沿河自治縣衛生健康局職工,2018年3月底,我被組織派到沿河自治縣中界鎮蛟壩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當時,駐村工作對我來說是一片空白,什麼都不會,什麼都要學,壓力很大。第一次駐村就參加村裡的低保核查、評定工作,這項工作繁雜而又容易產生矛盾,但我沒有選擇,只有盡力去做,核查、評定結束,沒想到還收到了意想不到效果。在低保核查工作中,全村有33戶60人是初步享受對象,我與同事通過多次走訪調查,做群眾思想工作,講有關低保政策,最終鎖定11戶13人享受低保。
  • 「我的扶貧故事」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是我的職責|省委統戰部幹部...
    無論作為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副隊長還是聯合定點督戰隊隊長,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是我的職責。2016年4月,我作為省委統戰部黨建扶貧暨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副隊長進駐赫章縣鐵匠鄉開展扶貧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路上領頭雁 為民為黨真性情|松桃自治縣妙隘...
    我叫廖正平,是銅仁市松桃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法警大隊的警員,2017年2月,到妙隘鄉大土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為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掌握村民生產生活中的困難,我以村為家,深入村寨開展各項工作。駐村期間,我對村民經濟情況進行摸排統計,弄清駐村目前急需解決的難題,以召開院壩會等方式宣傳講解國家法律法規,走村入戶聽取農民朋友關於村裡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和村級幹部培養……   近半年,我走破了8雙鞋子,化解了矛盾20餘起,建立健全了村規民約。隨著駐村工作不斷深入,大土村群眾稱我為「拼命三郎」「平民書記」。
  • 貴州聚焦"貧中之貧" 以精準監督助力全面脫貧
    一個多月前,控乃村地質災害安置點建設因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完工,該村46戶搬遷群眾住房安全得不到保障。榕江縣紀委監委在開展監督檢查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督促縣、鄉有關部門加大調配力度,整合資源搶抓工期,讓搬遷群眾順利實現「安居夢」。這是貴州紀檢監察機關以精準監督保障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沿河情愫丨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堰田村駐村幹部...
    2020年農曆新年放假前夕,單位領導打來電話告訴我,因為工作安排臨時有變,單位商議後決定派我替換同事前去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夾石鎮開展駐村督戰工作。我剛新婚不久,擔心妻子有意見,但轉念一想,妻子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絕不會不贊同我去,就這樣我答應了下來。新年剛過,我便到了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堰田村開始了我的第三次沿河駐村幫扶工作。
  • 聽金秀龍坪村村委幹部:承諾「脫貧路上不落一人」
    2019年06月20日 17:57 來源:來賓日報 作者:樊榮華 編輯:吳海泉  聽金秀瑤族自治縣羅香鄉龍坪村村委幹部的承諾——「脫貧路上不落一人
  • 蔬菜大棚撐起鄉親們的小康夢——探訪省法院駐豐寧滿族自治縣辛營...
    省法院駐豐寧扶貧工作隊負責人曹洪濤笑著向記者介紹。建設蔬菜大棚 築牢百姓脫貧根基辛營村地處山區,資源匱乏、土地貧瘠,因村裡沒有主導產業和集體收入,靠天吃飯的鄉親們每年只種植一季玉米,多半年都閒賦在家,貧困發生率高、脫貧難度大,是省級深度貧困村。「村集體帳上沒有一分錢,村民種植一季玉米除去吃喝根本剩不下什麼,那時建檔立卡戶有191戶483人,全村人均純收入僅有1650元。」
  • 「通道轉兵 兵轉道通」2020紅色旅遊博覽會通道分會場暨長徵國家...
    (記者 楊智偉 攝)懷化新聞網訊 利用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8月21日,「通道轉兵,兵轉道通」2020紅色旅遊博覽會通道分會場活動暨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通道轉兵紀念館隆重舉行。
  • 「我的扶貧故事」戰鼓催徵馬蹄疾|沿河自治縣客田鎮客田社區脫貧...
    我叫田鴻,39歲,今年1月,被派往沿河自治縣客田鎮客田社區任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1月6日,帶著組織的信任和囑託,我迅速奔赴疫情防控一線,用2天時間走遍了社區村民組通組路和社區幹道出入口,詳細查看了關卡設置和人員配備情況。
  • 通道舉行2020年保障性住房實物配租公開抽籤儀式
    根據《通道侗族自治縣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運營管理辦法》文件精神,12月18日,通道在民族劇院舉行通道2020年保障性住房實物配租公開抽籤儀式。本次保障性住房實物配租的房源位於雙江鎮新民路城北保障房小區,共4棟264套,通過公示的189戶申請戶參加抽籤,優先配租4戶,一般配租185戶,其中共到場177戶,未到場8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