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肝膽」,是指肝膽關係,肝膽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其中一個有問題,另一個也會有問題。膽囊炎症不容忽視,由於受到大量細菌毒素的刺激,膽囊炎症、肝臟也會受到波及的影響。
肝臟分泌膽汁,膽管內有結石,膽汁不能排到膽囊,就會出現黃疸,也是一種肝病表現。膽囊結石又稱膽囊結石,其中膽囊結石也會加速新陳代謝。
膽囊炎症和膽結石,往往伴隨著膽囊疾病的誕生而產生,是生產膽囊結石的加工廠。如果不切除病變的膽囊,結石將繼續形成並最終加速膽囊的病理變化。
膽病是很可怕的,但病人不能怕他,要採取正確的方法來治療他。體內有一些特殊的反射區,有利於預防和減輕膽囊炎症。只要你每天堅持下去,你就能遠離這些疾病。
腳上有許多內臟反射區,膽囊在腳上也有反射區,他位於肝臟反射區之下,在第四蹠骨和第五蹠骨之間。一隻手握緊腳底,另一隻手握拳,按反射區位置定點,每次按壓直到有疼痛感,時間維持在三分鐘左右。他的優點在於他能舒緩肝臟,促進膽囊結石。
雙手還有許多經絡和穴位,他們也對應著不同的臟腑,在右掌第四和第五掌骨之間,也是膽囊的反射區。按壓時,應使用手指的指腹點,按壓時應能感覺到疼痛。每天揉捏的時間,也要保持三分鐘左右,按200次,也可以對肝膽疾病的預防有好處。
腰背有一個穴位,叫「丹俞穴,位於第十胸椎棘突下方,旁邊1.5英寸。膽囊俞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也是膽經經氣的部位。堅持按摩膽囊俞穴,能起到舒緩肝鬱、理氣止痛的作用。
對於有明顯黃疸的人,還可以揉膽囊俞穴,對膽囊有益,退黃,還可以緩解老年人口苦、喉嚨痛等問題,對調節脾胃、促進消化也有好處。你每天只需要用手指按壓四五分鐘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膽囊點在膝關節下側小腿下方,位於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兩寸位置。這是個很好的穴位,膽囊不好時,按壓會引起疼痛。當膽囊有炎症時,通過揉捏調節膽囊狀態,促進膽囊組織的自我恢復。
除了按壓這些部位,你還需要綜合飲食來調節膽囊。患有膽囊炎需要避免一些食物,如不能吃高脂肪食物,如煎蛋、肥肉、奶油蛋糕等。酸性食物不能吃,如楊梅、醋、山楂等,以免刺激膽囊,加重病情。
食物的溫度要控制好,不要吃冷熱食物,以免膽囊絞痛。從冰箱取出的食物應儘量加熱,以免刺激膽囊。
總之,膽囊疾病,對身體的危害是比較大的。每一個膽囊內有結石、炎症,都需要注意體內的這種疾病。我們不能害怕他們,有一些方法可以起到調理的效果,如反射區在手和腳上,膽囊穴位俞等,堅持按壓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