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膽龍威(Die Hard)》系列是動作影星布魯斯·威利斯的代表作,主角是一個叫John McClane的警察。
這個人名裡的Mc與說唱歌手無關,是「某某之子」的意思,是早期父名制文化催生的一種姓氏。
《虎膽龍威3》裡,有段配樂非常有意思,就是這首《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當約翰尼邁步回家)》。Johnny是John的暱稱嘛,配這個電影非常有趣。《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這首歌最早出版是在1863年。當時正值美國南北戰爭,音樂家派屈克·吉爾莫(Patrick S. Gilmore)創作了這個作品。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之前聊《彼得潘》時說過,gay原來是快樂的意思,指代男同是很晚的事。此外,還有一個單詞,值得嘮兩句,就是反覆唱到的那個「hurrah」。這是個叫喊的擬聲詞,和蘇聯電影裡那個「烏拉」很可能是同源詞,具體意思可根據前後文意譯。創作這首歌的派屈克·吉爾莫(1829-1892)生在愛爾蘭,後來才去的美國。所以有一種說法是,這歌改自愛爾蘭民歌《Johnny, I Hardly Knew Ye(約翰尼,我快認不出你了)》。但派屈克·吉爾莫本人從沒肯定過這個說法,而且《Johnny, I Hardly Knew Ye》這首歌的出版時間是更晚的。但不管怎樣,這個說法很流行,而且有一本約翰·甘迺迪的傳記就叫《Johnny, I Hardly Knew Ye》。這兩首歌的旋律是一樣的,但《Johnny, I Hardly Knew Ye》的歌詞比《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要慘得多。還是士兵回家的故事,但這個士兵斷手又斷腳,以後可能很難再有幸福生活了。因為這份感情基調的不同,《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裡的hurrah,一般譯作「萬歲」。而《Johnny, I Hardly Knew Ye》裡的hurroo,一般譯作「嗚呼」。捎帶解釋一下,歌名裡的「ye」相當於「you」,是古英語。Ye/you本有主格/賓格之分,但後人不耐煩,就混用了,在今天的英語裡,無論主格/賓格,都是一個you。最後,這首歌還有一個兒歌版,就是《Ants Go Marching(螞蟻行軍曲)》,就用這個最歡樂的版本結束今天的閒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