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演唱風格音樂可以分為爵士唱法、搖滾唱法、Soul唱法、鄉村唱法、民謠唱法、說唱唱法、音樂劇唱法。
爵士唱法
爵士唱法誕生於19世紀末,從開始出現,便很快被國際樂壇所接受,爵士樂以複雜的即興,豐富的節奏而聞名,其唱法也沒有太明顯的框架,只要聲音自然,一切方法都可以為其所用。
爵士唱法分為標準爵士和流行爵士兩種類型。標準爵士唱法講究即興,廣泛運用切分音。並經常運用襯詞來即興演唱,由於這種唱法具有較高難度,而且即興後歌曲旋律性也不強,所以很少被中國歌手所採用,但在歐美真正稱得上是爵士大家的,大部分都是標準爵士唱法的歌手。
流行爵士唱法是指運用一些切分節奏,並且有一些設計好的旋律變化,但切分和即興的成分都不是很多,不過經常能體現出搖擺的特徵,這種唱法極具有爵士樂的高雅性,又具有一定的旋律性,因此流行爵士唱法比較受觀眾的歡迎。
近年來,中國流行音樂也深受它的影響,其素材也逐漸滲透進了中國作品當中。
代表歌手及歌曲:丁薇 《斷翅的蝴蝶》。
搖滾唱法
搖滾樂在20世紀中葉,起源於英國,發達於美國,現在則風靡全世界,搖滾樂是一種充分展示個性,崇尚自由的音樂形式,隨意的不加修飾的演唱是它的標誌,搖滾樂大致有流行搖滾、民謠搖滾、藝術搖滾、迷幻搖滾、重金屬搖滾等各種流派。
在中國代表歌手及歌曲:王菲《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笑忘書》等
索爾(Soul)唱法
索爾唱法最初主要應用於由福音歌發展起來的黑人音樂。這種唱法給人的印象總是高亢充滿激情。
所有音樂的演唱方式十分即興,因為其旋律提倡自由性,節奏上也講究靈活性,所以,經常在旋律出現長音時或在旋律間歇處即興插入大量華彩或在某一個尾音上使用上滑音或下滑音對旋律進行裝飾。一般的索爾歌手都具有較好的高音,聲音具有較強的張力和爆發力。因此,在即興演唱的時候,為了展示他們的聲音特色,經常使用華麗的花腔來演唱大段的華彩,又由於索爾唱法受到黑人音樂的影響,他也經常用原始的不加修飾的呼喊方式來體現黑人積極向上奮力進取的索爾精神。
代表歌手及歌曲:惠特尼休斯頓,我將永遠愛你。
20世紀90年代,在索爾唱法的基礎上,又出現了R&B的演唱風格,他繼承了索爾唱法的特徵,自由的節奏,自由的高音,只要不和主旋律相違背,一切變化都在情理之中。
代表歌手及歌曲:陶喆《望春風》,周杰倫《我的地盤》、《雙截棍》等。
鄉村唱法
鄉村唱法是起源於美國民間的一種演唱方法,隨著美國鄉村音樂國際化,鄉村唱法也隨之走進了世界各地。
鄉村唱法,講究聲音的樸實自然,以真聲為基礎,偶爾混進一些假聲成分,演唱中聲音一般都是直線條的,旋律變化極少,沒有太多裝飾性的花彩。鄉村唱法的聲音在於鼻音的運用,歌手往往借用鼻腔共鳴,使聲音集中在眉心,使人聽起來具有一種鼻音效果。
在近幾十年中,鄉村音樂和流行音樂良好結合,使鄉村音樂變得更加流行化,但是只要是鄉村歌手演唱的流行歌曲,不管旋律是否帶有民族特色,聽起來總是具有一種別樣的風味,這就是鄉村唱法的特徵,也是鼻音的作用。因此,很多鼻音較濃的歌手在練習中,不一定非要完全擺脫鼻音,有時候只要稍加修飾,鼻音也能成為一種特色。
代表歌手:肯尼羅傑斯、約翰丹弗。
民謠唱法
民謠,顧名思義就是民間歌謠。其伴奏和演唱都以自然樸實為標準,大部分也採用自然的真聲演唱。他的表現內容比較廣泛,可以是普通的日常生活,真誠的愛情故事,還可以像流傳於校園中的校園民謠帶有現代都市氣息的城市民謠等。
民謠唱法,不管演唱什麼類型的歌曲,基本上保留了傳統的民間敘事性的特徵,由於它的旋律相對比較為平穩,這一點決定了民謠唱法輕吟低唱的特徵。
在我國這種模式的流行歌曲,20世紀80年代的臺灣校園歌曲,和20世紀90年代的校園民謠為代表。
臺灣校園歌曲以生活細節作為歌曲情感的載體,表現城市人對田園牧歌和童年生活的嚮往、追求和美好回憶。這類歌曲中,自然風景、田園風光和鄉村生活是歌曲的主要內容體現。它以清新健康的內心情感,活潑明朗的節奏進行自然的演唱風格,打開了另一片文化空間。
注意:民謠唱法,雖然淺吟低唱,但不代表懶散無力,聲音狀態應該是積極的,氣息也更應該自然流暢,語氣不可過於誇張,要像說話一樣自然。
代表歌手及歌曲:樸樹《白樺林》、《那些花兒》,老狼《同桌的你》、《戀戀風塵》,小柯,《夕陽往事》等。
說唱唱法
20世紀80年代初,流行演唱的歷史上出現了一種全新概念的演唱方式,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旋律概念,順口溜似的快速念誦,成了演唱的新形式,於是一種新的演唱方式誕生了。
20世紀80年代的另一種街頭文化,Hip-Hop,逐漸興起時,說唱便融進了Hip-Hop中,並成為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說與唱也被很好的結合到了一起。
代表歌手及歌曲:周杰倫《爸,我回來了》。
音樂劇唱法
出現於19世紀中後期的音樂劇,源於美國的百老匯,因此又稱百老匯音樂劇。它是一種集音樂舞蹈話劇等藝術形式於一身的音樂戲劇,講究舞臺布景道具,演員服裝的華麗性。
音樂劇比歌曲更通俗易懂,演唱方法既有接近美聲的傳統唱法,也有偏向通俗的流行唱法。大體看來,音樂劇唱法介於美聲唱法和流行唱法之間,我們將這種唱法稱為音樂劇唱法。這種唱法咬字比起其他流行唱法顯得比較正規,但又比歌劇演唱中的咬字要隨意,有時根據劇情需要,會帶有一些道白似的語氣來加強作品的戲劇性,屬於藝術化流行唱法的代表風格。
代表歌手及歌曲:莎拉布萊曼音樂劇《貓》中的《回憶》。
每種唱法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我們需要根據歌曲的感情的表達,選擇合適的唱法。
喜歡就記得關注我吧,有什麼問題,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