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大哥身份的象徵;煙,紅塵女子的標記。
回憶當年,香港電影中吸菸被賦予了很多藝術色彩和情調。
《花樣年華》裡張曼玉穿著旗袍,用纖纖玉指夾著香菸,優雅地點起一根香菸,展露出成熟韻味;
而梁朝偉吐出一個又一個的煙圈,憂鬱的眼神在瀰漫的煙霧中訴說著內心的孤獨與落寞。
《遊園驚夢》中的所有角色似乎都被蒙上了一層灰色的羽翼,有些陰鬱,有些頹廢,這種「衰敗的美」在各自的角色性格上又增添一股神秘宛人的氣質。
尤其在王祖賢抽菸的鏡頭下展露無遺。
就好像對準了片中說的那句:「早就想勸你別吸菸,可是煙霧中的你又是那麼美,叫我怎麼勸得下口呢?」
《英雄本色》中發哥用鈔票點菸的鏡頭,成了最經典的畫面。不僅表現出人物對錢財的不屑,更是角色性格的展現。
《國產凌凌漆》中周星馳叼著煙在鋼琴前忘情演奏的橋段可謂是經典。而且這部影片裡周星馳幾乎一直在叼著煙。
但這樣的光景不再。
一紙禁菸令下,志明與春嬌兩人躲到了巷子裡吸菸,濾嘴沾溼呼出煙圈,煙霧瀰漫下,點燃曖昧情愫。
自香港政府於2007年起實施新修訂的《吸菸(公眾衛生)條例》後,絕大部分的工作場所和公眾場所的室內區域都禁菸。
於是香港街頭經常可以看到電影《志明與春嬌》裡的「打邊爐」(粵語意指吃火鍋)場景——
菸民們團團圍著頂端帶有金屬菸灰缸的垃圾桶吞雲吐霧。
《志明與春嬌》也因為充斥不少吸菸鏡頭與髒話對白而被列為三級片(十八歲以下不準觀看)。
但現實生活不是文藝電影,沒有倜儻的「志明」為你點菸順便點燃愛火,更沒有風流的「共犯」阿sir與你培養革命情誼。
甚至電影裡那些看起來明媚乾淨又私密舒適的後巷也是沒有的。
大部分時候,你都要站在香港人來人往擁擠不堪的街道,接受路人恨不得把你如菸頭般掐滅的銳利目光,局促不安又羞愧不已地趕緊啜上幾口。
每抽一口,「過街老鼠」的深刻含義與廣闊外延都更加瞭然於心,或是瞭然於肺。
菸民們吸的不是寂寞,也沒想要呼出愛來。菸民們只是希望在不侵害非菸民的權利的同時,能像個人般自在地抽抽菸。
昨晚,《春嬌救志明》在香港電影節上首映。菸民們在情懷之下,也該考慮考慮,禁菸令下,哪裡尚存一片抽菸根據地?
先來看看哪些是禁菸區:
食肆、辦公室、室內公眾地方(比如私人大廈電梯大堂,後樓梯)、行人天橋、店鋪、百貨公司、購物商場、公營或私營街市、超市、銀行、安老院、治療中心、醫院、共用宿舍、公共升降機、自動扶手電梯、幼兒中心、學校、大學及專上學院、電影院(包括汽車影院)、劇院、音樂廳、遊戲機中心、溼地公園、香港大球場、旺角大球場範圍、核准院舍、感化院、收容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公眾泳池、泳灘範圍、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公眾遊樂場地(比如遊樂場、公園、休憩處、體育館、運動場,但不包括場內指定的吸菸區),甚至酒吧、夜總會、麻將天九耍樂處所、浴室、按摩院、會所內的麻將房
都是禁菸的。
除了上述地方,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禁菸區。
比如全港184個指定巴士總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8個隧道收費廣場的巴士轉乘處,就連機場客運大樓,都禁菸;
郊野公園裡除了燒烤和露營區等特定範圍外,一律不準生火或用火。
一旦在以上禁菸地方吸菸,小心阿Sir找上你,錢包裡的一千五百大圓就此不保了。
如果拒絕罰款,還要面臨監禁一年的處境。
戲裡好歹只是愛情在夾縫中遊走,現實中的菸民卻似乎真的被一紙條例夾死。
但除了上述禁菸區,一些地方也明確設置了吸菸區。
除了特設的吸菸區,還有室外區域也可以抽菸。
但是室外區域可吸菸也不好使,禁菸條例上寫明,禁止在建築物出入口5米範圍內吸菸。
弔詭的是,香港寸金尺土的地方,建築物五米外基本便是馬路中心,也是對面建築的五米內了。
最後還能在哪裡抽菸?
這麼看來,菸民們還是在內地把煙抽夠了,再去香港談情懷吧。
巴塞電影
冒昧的問一句,北影節必看影片你做功課了嗎?
「越獄」明早回歸!不做足功課怎麼好意思追!
自摳圖事件後,Angelababy又迎來了事業新高峰
2016年好萊塢最撈金的電影,99%的人猜不中
香港金像獎:還有多少人在乎「港片」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