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在金屬的配件和產品的生產加工中,連續衝壓模是一種常用的加工模具,其通過在料帶的傳送過程中進行連續的衝壓動作,將料帶進行連續的衝壓成型,形成最終的配件或產品,其中當作為配件使用時,常常還需要通過一個衝壓步驟將其他的部件與已成型的配件再進行一次衝壓,形成最終的產品,這個過程需要通過另一套設備來進行進料、衝壓及出料操作,這樣不僅需要另外添置設備,而且影響加工效率以及需要更多的空間進行存儲半成品,造成倉儲成本高。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在國外也有通過軟體及電路來實現在一個設備的一套加工流程中完成連續衝壓和組裝,但是由於衝壓模在連續衝壓過程中,整個設備的震動較大,經常造成電路板脫焊,以至於產品在使用過程的穩定性一直未解決,需頻繁的進行維護檢修,可靠性不佳。
基於傳統連續衝壓模具設計和工藝技術上的不足,無法實現衝壓和組裝一次成型,現在還需要進行二次衝壓才能形成最終可以使用的配件的情況,進行改善。通過完善能夠將衝壓和組裝在一個連續的工藝工程完成,不需要進行二次的衝壓,這樣在提升效率的情況下,也不必要花費一定空間進行存儲半成品,減少儲存上的成本,以及降低進行儲存運輸的人工成本。
研究開發內容和目標,預期結果及主要技術、技術創新點、經濟指標
一、研究開發內容和目標:
本項目提供一種立交送料和組裝的機構。這項機構設置在連續衝壓模中,包括由:用於輸送主料帶的主傳送機構和輸送輔料帶的輔傳送機構。主料帶和輔料帶位於不同高度且相交,並且下方設置有一個轉盤,在轉盤上設有沿圓周排列的多個載料孔,轉盤連接驅動裝置,轉動時與主料帶工位進行相交的位置為主下料位,轉盤轉動時與輔料帶工位的相交處為組裝位。整個機構實現:在主下料位將主料衝斷落到轉盤的載料孔中,隨著轉盤的轉動將主料移動到組裝位,再將輔料衝斷並與主料衝壓組裝,將連續衝壓和組裝步驟在一套工序裡面完成。
本技術提供的產品完成工件主料和輔料進行立交方式的輸送和並且經過衝壓,組裝工序完成生產過程,這個過程是一次性實現,不需要進行第二次衝壓才能生產出成品,摒棄了過去的二次衝壓的不足。新技術的整個過程通過機械自動控制,無大量電路板和軟體參與過程控制,整個機構可靠性良好。
二、技術創新點:
1、設計料帶的立交送料方式,將主料帶和輔助料帶的兩個傳送機構放置於不同高度,並且保證主料帶和輔助料帶相交;方便裡料帶的輸送和組裝;
2、輸送轉盤外壁採用齒輪結構,並且與轉動的驅動裝置相配合,實現輸送的同步和一致性;
3、轉盤外壁設計一長斜邊裝置,它與立交送料和組裝機構內推塊中的弧形斜邊的推舌部件相配合,以及轉盤旁設有放置轉盤反轉的止回結構。
三、主要技術指標經濟指標:
1、立交送料和組裝機構設置在連續衝壓模具中;
2、主料帶和輔料帶位於不同高度,並且呈相交狀;
3、送料轉盤上沿圓周排列多個載料孔;
4、主料位是轉盤轉動時與主料帶工位的相交處;組裝位是轉盤轉動與輔料帶工位相交處;
5、轉盤外設置有放置反轉偏移的止回結構;
6、轉盤上設置的定位孔至少2個;
7、節約倉庫存儲成本50%以上;
8、機械性能穩定性大幅度提升。
研究實驗方法、步驟、技術線路
根據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市場為導向,為滿足實際需要,成立專門的研發小組,以「連續衝壓模具的立交送料和組裝機構的研發」為課題,組織人力進行研究開發,以適應市場發展,促進公司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
1、轉盤機構設計:轉盤外壁採用齒輪結構,使傳動裝置與齒輪相互配合,並且轉盤旁設計一止回機構防止轉盤的反轉和偏移;
2、工藝設計:整個過程採用機械傳動配合設計,完成送料和衝壓和組裝的一整套工序過程,無大量的電路板和軟體參與過程控制,整個機械可靠性較高。
經濟社會效益及應用前景
本項目是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根據客戶反饋的實際問題進行完善和改進,摒棄過去陳舊的工藝技術,重新設計開發,解決過去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研發出一種可以實現自動立交送料並進行組裝出料的工藝設備,以滿足當前社會和行業的快速發展,實現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保證產品性能的穩定性的要求。
這項技術產品相比傳統工藝在效率有大幅度的提升;倉庫資源上節省成本50%以上;實現主料和輔料的主動輸送,組裝的連續進行,實現效率的提升和質量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