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少女的祈禱》
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作者
但優美動聽的旋律深入人心
♪ 少女的祈禱 ♪
不過,這麼美妙的一首曲子
怎麼就成了……
垃圾車駕到神曲?!
在臺灣的居民區,很少會像大陸的小區一樣設有垃圾桶或垃圾房,居民的生活垃圾都要靠每天「大駕光臨」的垃圾車來回收,當然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好玩的是,垃圾車到來時往往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居民們聽到後便會提著垃圾衝出門,也不知這音樂是誰選的,居然就用了這首《少女的祈禱》當做垃圾車主題曲了,而且幾乎全臺灣通用。所以每到收垃圾的時候,街巷就飄蕩著這首曲子的優美旋律,讓疲憊的人們在倒垃圾的片刻也能欣賞如此動聽的音樂而被洗腦。很多人因為倒垃圾才認識了這首曲子,久而久之就將這首《少女的祈禱》和垃圾車聯繫在一起,故封其為「垃圾車駕到神曲」。
這首曲子的作者,其實就是位少女,名叫巴達捷芙斯卡,是一位波蘭女鋼琴家,只可惜她在23歲時便香消玉殞了。她的主要作品為35首鋼琴小品,風格清麗優美,然而大多數並不為世人所知,唯有在她18歲時寫的這首《少女的祈禱》,在1859年刊登於法國巴黎一家音樂雜誌的副刊上,優美的旋律深得人們喜愛,成為當時暢銷的名曲而廣為傳唱。
巴達捷芙斯卡
《少女的祈禱》以主題與變奏的形式譜寫,溫婉清新,又似乎略帶一絲傷感,猶如一位少女跪在神聖的教堂中,虔誠地向上帝禱告,我們仿佛看到了少女內心夢幻的遐想,憧憬又似乎有些顧慮。不同的變奏色彩分明,時而歡快時而憂傷,將這位少女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點擊 閱讀原文 可以在手機網站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