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0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推出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對炮擊金門進行了深度剖析,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現了炮擊金門這一軍事行動的重要意義和現實價值。在收看紀錄片、回顧這場充滿大戰略、大氣魄、大智慧的軍事行動的同時,也將思緒帶回到四年前登上金門島的旅行時光。
金門縣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離臺灣本島相隔210公裡,與大陸最近距離僅2310米,由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12座島嶼組成,總面積與廈門市相當,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現由臺灣當局實際控制。廈門在左,金門在右。兩岸「小三通」開啟後,從廈門乘坐客輪,半個小時便可抵達金門。如今去廈門,吸引遊客的不再只有鼓浪嶼與曾厝垵了,海上看金門已是最風潮的旅行。
古厝
與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廈門相比,金門算是比較冷門卻也處處小清新的地方。沒到過金門的人,總覺得金門很小。其實金門擁有一百多個自然村,光是走訪這些聚落,半個月也走不完。要說最有特色的,非水頭聚落莫屬。
水頭聚落
緋紅的磚瓦、高翹的屋脊、精美
的雕梁畫棟、栩栩如生的磚石浮
雕,建築制式工整、格局恢弘,
深入其中,即可感覺到大氣風範。
水頭聚落位於金門縣金城鎮的西南隅,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性部落,因鄰近水頭碼頭,早期成為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點,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民國初年,金門興起大批南洋移民潮,發跡回國的島民為了光前裕後,返鄉建造古厝、洋樓或中西合璧的建築,使得水頭的洋樓數量為全島之冠。金門有句俗諺:「有水頭富,無水頭厝」。意思是即使能像水頭那麼富有,也無法擁有像水頭那般漂亮的屋宇。漫步在水頭,傳統閩南古厝與異國風味的洋樓錯落有致的排布於聚落間,有乾隆時期所興建的黃氏大宗祠、黃集美古厝等閩南傳統建築,更保存有許多近代金門僑民回鄉興建的學校、槍樓等設計考究的洋樓,宛如一座生活化的大型博物館。緋紅的磚瓦、高翹的屋脊、精美的雕梁畫棟、栩栩如生的磚石浮雕,建築制式工整、格局恢弘,深入其中,即可感覺到大氣風範。如今,一部分古厝已經改為民宿,成為遊客打卡的熱門景點。在這裡,可以購買各式各樣的風師爺文創產品,坐下品嘗一杯網紅的「毛澤東奶茶」、「蔣介石奶茶」,與古厝來一場超越時空的建築對話。
翟山坑道
行走在坑道,聆聽巖壁內水
滴落下的嘀嗒聲,與歷史來
一次近距離的接觸。
戰地風光是金門最亮眼的特色。上世紀兩岸緊張對峙時期,金門的國民黨守軍在島上修建了許多用途各異的軍事坑道,其中翟山坑道最具代表性。為躲避對岸的炮火,金門守軍利用翟山的花崗巖地形、耗時五年挖鑿而成坑道,供登陸的小艇迴轉及運補人員、物資使用。坑內水道呈A字型,分左右兩道,全長357公尺,可容納42艘小艇停舶,坑道入口還停放著坦克和重炮。如今,已失去作戰功能的翟山坑道,每年都會舉辦「坑道音樂節」,動聽的音符與花崗巖壁產生藝術的碰撞,柔美詮釋硝煙散盡的戰地要塞。行走在坑道,聆聽巖壁內水滴落下的嘀嗒聲,與歷史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
金門酒廠
提起金門高粱酒,讓品酒人為之讚不絕口。金門的土質和氣候,適合小麥以及耐旱的高粱生長。金門酒廠創始人葉華成在繼承清香型白酒工藝的同時,因地制宜進行釀造工藝創新,不但讓高粱酒在視覺上有晶瑩剔透的效果,聞起來且芳香四溢。真正讓金門高粱酒聞名遐邇的,是當年守備金門的國民黨著名將領胡璉。為解決島上燃料和糧食短缺困擾,胡璉將金門酒廠強制收歸公有,鼓勵島民種植高粱以釀酒,並契約保價收購島上的高粱、小麥,以「一斤高粱換一斤米」供應金門軍民所需,既解決了燃料及糧食問題,也節省了運費和損耗,並提高了銷量、充裕了財政。金門高粱酒如今已成為金門重要的支柱產業,也是金門人氣最旺的伴手禮。金門高粱酒香醇甘洌,適合以一口杯純飲,感受那由喉間一路而下的滋味。真正懂酒者,莫過鍾情於58°高粱酒。回味悠長間,聽著酒廠講解員講述那些你不知道的高粱故事,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30分鐘,是大陸到臺灣最近的距離,可是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它又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六十多載潮起潮落,往日的硝煙如今早已散去,當年廢棄的炮彈已被鍛造成名聲大噪的金門菜刀,前沿對峙的軍事要塞已成為遊客駐足遊覽的景點,昔日的金門已由戰地前線變為兩岸和平的橋梁,這一滄桑巨變深刻昭示著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海峽兩岸同胞應當攜手前進,共創兩岸和平美好未來,讓心靈契合的距離不再遙遠。
佳作有約
來稿可投中建融媒體平臺或郵箱
zj32xcb@163.com
圖片丨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金門:一個你不想只是路過的地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