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坊十三巷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首府臨夏市。
臨夏市內的回民又稱「八坊人」。「八坊」和「河州"是臨夏的別稱,而八坊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風情的古街區。
從唐朝至今,圍繞著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故稱為「八坊十三巷」。它融合了回族磚雕、漢族木刻、藏族彩繪,集民族特色、休閒旅遊、綠色生態、人文科教為一體,呈現出穆斯林的生活畫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築藝術「大觀園」。
八坊十三巷主要景點有:
1、八坊民俗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稱「大公館」,位於大旮巷80號,原為馬佔鰲之孫、馬安良之子馬廷勷,人稱「三少軍」的私邸。至1928年,大公館形成了佔地十分寬闊的三進或四進式四合院。內中,正院四座,院中套院,院院相通,亭臺樓閣,曲徑迴廊。正院之外,尚有佔地寬廣的後院、南院、車院、花園及庫房,與正院相連。
建築仿造北京四合院形制,融入回族磚雕、漢族木雕、藏族彩繪等眾多地方特色建築文化,代表了臨夏地區建築極致水平。
80號大院其建築主要由包括正房(北房)、東西耳樓、東西廂房、廳堂、遊廊、花園構成。整體裝飾為磚雕和木雕,青磚的古樸典雅,木雕的雍容華貴,象徵著回漢文化的相互融合與和諧統一。
2、八坊人物故事館:位於大旮巷65號,展現了八坊歷代以來的著名人物。
3、八坊手工藝館:位於大旮巷64號,展示了河州古老的銅器、磚雕、木雕、蛋雕、雕刻葫蘆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4、紅水河:自西向東流經臨夏市,也從八坊十三巷穿流而過,是景區的風景河。河水清澈見底,水中荷花爭奇鬥豔,加之數座噴泉美麗綻放,亭臺樓榭,甚是愜意。
5、東宮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景區,位於前河沿路,佔地面積50多畝。呈「田」字型,是集西洋和中華傳統於一身的四合院式建築群。
這裡是原國民黨四十集團軍副司令,柴達木屯墾督辦馬步青的公館。東北主院內,七間磚木結構建築坐北朝南,兩角修有轉角二層四間式木樓。東西廂房和對廳均為攢金大七架梁抱屋五間。東南院為觀花樓,周圍迴廊小巧玲瓏,新穎別致。西南和西北均為四合院式格局。四座院落毗鄰處,有天井一處,其正北為三開屏式大影壁,上雕《江山圖》一幅。東北、西北兩邊角門,有插著牡丹的磚雕寶瓶一對。各院甬道、看牆、影壁、廊心牆都是磨磚對縫磚雕鑲嵌而成。東宮館磚雕藝術容納、匯集了河州雕刻藝術之精華,堪稱磚雕作品的「大觀園」。
6、新西路是集伊斯蘭特色展示、民族特色產品經營、民族風情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特色街區,老華寺、新華寺、鐵家寺、前河沿寺都坐落於這條路上。
7、紅園:國家AA級景區,原是紅水河畔的草樹灘,1958年開闢為園林,園內建築以小巧玲瓏的江南園林風格和高大恢宏的臨夏地方民族建築特色相結合,樓閣設計精巧、造型別致,飛簷翹角,雕梁畫棟,技藝精湛,飲譽西北。它把漢族的木刻,回族的磚雕和藏族的彩繪巧妙的融為一體,整體建築錯落有致、古樸典雅。廳堂軒館、樓閣迴廊,亭臺水榭、牆垣照壁,各具特色。紫斑牡丹,百年古樁盆景更是響譽省內外,是臨夏州唯一錄入「中國旅遊名勝大辭典」的公園,現為國家AA級景點,是一處以古典建築、花木盆景和水景為主體的庭園式公園。明末清初年間建築「牌坊門」,民國初年建築「鳳凌閣」自58年以後陸續於園內,是臨夏古典建築群中的珍品。
8、紅園廣場:紅園廣場佔地面積約43畝,分為四個區,西北為集會區,包括磚雕文化壁和漢白玉浮雕;西南為景觀區,包括音樂噴泉、水幕電影和廣場主雕塑;東北為健身區;東南為幼兒活動區。正北方為集古典建築藝術和園林藝術為一體的旅遊休閒區。
9、拱北群:地處八坊十三巷北端,紅園廣場北側,有大拱北、國拱北等四五座拱北。八坊十三巷與紅水河、新西路、紅園、拱北群等景點有效對接、融為一體,組成了具有濃鬱民族風情的生態景觀。
八坊十三巷是典型的回族聚居區,由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鐵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等八坊,大旮巷、小南巷、壩口巷、北巷、沙尕楞巷、專員巷、大南巷、仁義巷、細巷、擁政路、鐵家寺巷、王寺街等十三巷組成。
街巷結構最早形成於清初,具有臨夏傳統建築的主要特徵。各式清真寺融中國古典建築風格和阿拉伯文化特色於一體,莊嚴肅穆,秀麗壯觀。現存穆斯林居住的院落、清真寺等建築氣勢宏偉,有裙樓、閣樓、磚雕、木刻等特色工藝。臨夏八坊的古建築是回族前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和資源,對這一特有的地方優勢和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承前繼後,揚長避短,不但可以挖掘其價值和潛力還能更好地弘揚特色文化。
八坊民居多以四面合圍、對稱封閉式的小型四合院為特徵。這種四合院有大有小,依據主人家的經濟實力而定,而且大都講究中國傳統的建房方位--坐北朝南,修有三間堂屋(上房、正房),兩側各修有耳房,院子的東西兩側分別建有廂房三間,實際上是一明兩暗,中為陽,兩旁為陰,也有修南房的。在房屋建築中講究對稱、均衡格局。一般百姓居民多居住小獨院,有四合、三合、二合式的,只有少數富裕人家還建有偏院、車馬院或一進數院式的,猶如一幅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在人們眼中漸次展開,置身其中,細細欣賞,方能領略其中清雅韻致。
八坊十三巷匯聚了名揚天下的臨夏美食,遊客可盡情品味。主要特色美食有:河州包子、東鄉手抓、筒子肉、發子面腸、釀皮子、涼粉、甜麥子、白斬雞、油香、饊子、果果、鍋盔、老炒麵、炮仗面、牛肉麵、攪團、散飯、東鄉土豆片、糖瓜、三炮臺。
八坊十三巷是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臨夏城市名片、省級文化旅遊示範基地、中國伊斯蘭文化最佳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