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化玉也叫樹化玉,樹化玉是玉化的矽化木。它屬於矽化木,又因其晶瑩剔透的外表而區別於普通矽化木。 木化玉的硬度高達摩氏7.4度。其主要礦產成分為蛋白石及玉髓。木化玉以特殊身價不但展示玉石富貴,同時美麗的年輪和樹皮的滄桑記錄著、提供著遠去的那個年代的若干信息。不但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觀賞價值和科考價值。
形成原因在漫長的地史過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於地下。在高壓、低溫並且無氧環境下浸泡於二氧化矽的飽和溶液中,樹木中的碳元素逐漸被二氧化矽替代,並部分保留了樹木的某些原始特徵,納入圍巖的某些礦物元素,形成繽紛的色彩,這就是矽化木,也叫做木化石。
而後漫長的地質時期,在溫壓的不斷變化中,矽化木木發生了差異的變質作用,重新結晶,主要成分轉換為蛋白石玉髓,這就是樹化玉,也叫木化玉。
具體形成的年限,因為矽化木的研究局限,並未有完全發現。迄今為止最早的木化石是石炭紀早期的裸蕨植物化石。最新的為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矽化木。可以確定木化玉的形成期在古生代石炭紀(始於距今3.55億年)到中生代白堊紀(結束於距今6500萬年)之間。
分類樹化玉按加工方法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樹化玉原石。就是沒經過任何人工加工過的樹化玉。市場上這種樹化玉比較難找,因為只有形狀特別好的樹化玉才不拿去加工,而形狀特別好的又很少見。
第二類是剝皮打磨拋光樹化玉。由於木化玉本身是樹的化石,樹都有樹皮的,這些樹皮顏色發白枯燥很不好看,只有把這一層表面樹皮剝掉,再打磨拋光出來,才顯示出樹化玉的美。
第三類是噴砂加工樹化玉。當木化玉拿去打磨拋光時,由於加工工具的局限性,會完全改變了這個樹化玉的自然形狀,近幾年來,人們想出了用金剛砂高氣壓噴射到樹化玉表面,把 紅色樹化玉
表面的樹皮、雜質噴掉,留下其中的玉化層。這樣就使樹化玉保持原始的自然形狀,又能表露出樹化玉內部玉化的精美。不過,由於目前噴砂工藝的限制,這種方法加工出來的樹化玉要噴上水或蠟水,才能達到打磨拋光料的光潔度。
按料分類
⒋1 種水料,緬甸出土,玉化程度高,需要精雕細琢才能體現精美的狹義樹化玉.
⒋2 乾料,種水不透,玉化程度低,以造型取勝的廣義樹化玉.
⒋3 脆料,色象琥珀,具有透明度但沒玉化,脆性大易斷的乾料.
⒋4 水衝料,長期處於地表經江河流水衝刷,有包漿沒種水的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