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玉文化史綿延近萬年,玉器被明確的賦予神聖的地位,是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個時期,人們對玉還是「美石為玉」的廣義概念。玉器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這個時期人們,以玉為禮,以玉為葬。
能隨身佩戴玉飾品的人,只能是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多數的玉器應該是掌握在神職人員的手中的。這個時期流傳到現在的高古玉器,是極其珍貴的,是最有神秘感的,是玉飾品中的極品,是最尊貴的!是難得的寶貝!
「高古玉飾」的佩戴和盤養,需要注意:
第一,要預防磕碰,
古玉只能用繩子穿系佩戴,要放在衣服裡面貼身佩戴,運動時才不會被磕碰損傷。除非是經過鑲嵌的古玉,不然不可以用金屬鏈佩戴,因為會碰傷或磨損古玉。
第二,要預防汙染
高古玉飾,幾千年的流傳,經過土沁和氧化,玉器表面會被腐蝕,發生質變。玉器表面產生的沁色和蛀孔,會有一定的脫水現象。所以就容易被外界的油汙或顏料浸染。古玉要避免接觸油汙。古玉在剛開始佩戴時,就要經常用手盤摸。通過人體和玉的質換,玉器會慢慢恢復本來的質地和硬度。
到夏商周三代時期,中華民族發展得更加強大。此時人們對於玉的概念有了完全明確的理念,玉器的質地,硬度,潤度,顏色,都有了更高的標準。玉器的性質和形態變得更明確,玉器表面的紋飾精確體現出每件玉器的用途。
這個時期的玉器,祭祀的功用更多樣更複雜,這是中古時期玉器的特徵。由於禮制的完備,玉禮器出現了用於,禮天,禮地,禮四方的六瑞。包括,祭天的玉璧,禮地的玉琮,禮東方的玉圭,禮南方的玉璋,禮西方的玉琥,禮北方的玉璜。
玉禮器依然是掌握在擁有神權的巫筮手中的。這時的玉器紋飾大多是被神化的圖案,龍鳳,饕餮,蟠螭,仙人。雷紋,雲紋,谷紋。所有玉器都琢刻得鋼勁有力,很有威懾力。這個時期的玉配飾,是難得的護身寶玉!
玉器繼續發展到漢唐宋元時期,就基本脫離了聖玉禮玉的功能,變成皇親貴胄的權利象徵,以及平民百姓的貼身飾品。這個時期採用的玉,質地更加溫潤細膩。題材紋飾富麗堂皇,玉飾品變得有了人情味,有了生氣。
這時的玉器形態豐富,題材廣泛,各種牌飾墜飾應有盡有。擁有一件這個時期的玉飾品也是很福氣的。
選擇玉飾品要選擇,大小適中,貼身適度,溫潤緻密,寓意吉祥的。玉配飾是飾品文化中的君子飾品。君子以玉比德,君子無故,玉不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