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Headlines
【江西三灣改編紀念館完成VR數字展廳拍攝工作】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利用自身資源與新媒體來承擔社會責任,江西三灣改編紀念館推出VR數字博物館建設項目並於近日完成VR數字展廳的拍攝工作。該項目的拍攝工作由江西新華社拍攝團隊負責,三灣改編紀念館工作人員全程協助。本次拍攝內容包括紀念館外景和展廳陳展的VR拍攝以及藏品三維信息採集兩部分,VR拍攝,主要覆蓋楓樹坪、三灣改編紀念碑等外景,紀念館序廳以及歷史背景、政治建軍的偉大開端、確立政治建軍根本原則、鑄牢聽黨指揮的強軍之魂等四部分基本陳列。在全景拍攝展廳陳列的同時,三灣改編紀念館還選派了兩名優秀講解員對展廳的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進行重點解說,力求將三灣改編紀念館基本陳列的精華與特色完美呈現。
江西三灣改編紀念館VR數字展廳拍攝工作現場(圖片來源:國家文物局)
【北京箭扣長城東段4月底啟動修繕】北京箭扣長城東段修繕工程近日完成開工前的準備工作,預計將於4月底開工,年底竣工。箭扣東段依山險而建,年久風化損毀,大部分區域城磚坍塌嚴重。因為險峻奇美,箭扣東段在驢友中知名度極高,儘管未開放段長城明令禁止攀爬,但每年慕名而來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加劇了長城本體的損毀,也嚴重威脅驢友自身的人身安全。本次修繕將以排除安全隱患為主要目的,保證文物建築安全為基本,不過分修繕,保護箭扣長城的驚、險、奇、特、絕、野的特點,妥善保護箭扣長城周邊的整體景觀風貌,延續箭扣長城獨特的文化景觀特徵。
【西安博物院實行網上預約參觀】根據國家、省、市文物局《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相關要求,為營造更加安全有序、文明和諧、放心愉悅的遊覽環境,西安博物院決定於2020年4月1日起所有遊客入園均採用實名制、免接觸網絡預約模式。觀眾可通過西安博物院微信公眾號、西安博物院官方網站、美團APP及大眾點評APP進行預約購票。
西安博物院(圖片來源:西安博物院)
【受疫情影響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預計將虧損一億美元】因新冠疫情在紐約持續惡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自3月13日起關閉其主館以及布勞耶、修道院博物館兩個分館,閉館預計將持續至7月。該館主席兼執行長丹尼爾·韋斯(Daniel H. Weiss)和館長馬克思·霍萊因(Max Hollein)於18日發給管理層的信中稱,預計博物館近期虧損將高達1億美元,裁員亦必不可免。目前,該館採取的計劃為:所有員工在家工作,並繼續領薪到4月4日,與此同時博物館將評估裁員、休假和自願退休的數量;從4月到7月,則將盡力控制支出並降低運營成本,包括凍結可自由裁量的支出和人員僱用;7月到10月則計劃在精簡項目和降低成本的情況下重新開放,以應對未來國際國內旅遊業的嚴重縮水。館方不希望挪用可能因股市暴跌而縮水的捐贈基金,而是通過調用藏品收購和活動組織資金、向基金會和捐助者籌款和向政府尋求救濟等其他方式建立超過5000萬美元的應急資金帳戶。作為美國最具實力也最重要的文化機構尚面臨如此大的經濟危機,其他博物館能否挺過難關無疑令人十分擔憂。
【英國著名策展人呼籲英國政府發起公共藝術計劃以應對新冠疫情】英國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ies)藝術總監漢斯-烏爾裡希·奧布裡斯特(Hans-Ulrich Obrist)近期呼籲英國政府發起大規模公共藝術計劃,以在新冠疫情期間既挽救經濟,又扶持文化機構、支持新一代藝術家成長。奧布裡斯特認為,該計劃在規模上應該比肩美國總統羅斯福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期間建立實施的公共藝術作品計劃(Public Works of Art Project)和公共事業振興署(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這些舉措當年僱傭了超過3700名藝術家,產生了超過15000件作品,讓傑克遜·波洛克、馬克·羅斯科等藝術家脫穎而出。他還認為,疫情期間,藝術界和博物館應該思考如何團結通常無法親近藝術的受眾,如何延續博物館免費傳統並基於此與公眾互動。目前,英國的主要藝術扶助機構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已經發起了總預算1.6億英鎊的一攬子項目,讓藝術家們獲得最高金額為2500英鎊的現金補助。該委員會向其全國資助名單中的機構追加了9000萬英鎊資助,並向名單外的機構提供了5000萬英鎊資助。
漢斯-烏爾裡希·奧布裡斯特呼籲英國政府實施類似羅斯福公共藝術作品計劃的措施。Photograph: Samir Hussein/Getty/Business of Fashion
·展覽資訊 / Exhibitions
【中國】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正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進行展出的展覽「楊詰蒼:三魂七魄」將延期至4月30日。該展覽共展出藝術家的20組作品,系統性地梳理了藝術家的創作之路。展覽本身並不是一次回顧性的展覽,十間展廳各自聚焦不同的主題,使在藝術家創作過程中反覆出現的重要主題逐一浮現出來,其中包括:自我升華、生死、殘缺美、記憶、姿態、權利與和諧。「三魂七魄」旨在描述道家理念中關於人類靈魂本質的探索,影射出藝術家所珍視的普世性及其在創作過程中貫穿的兩個基本概念:毛筆的運用功能性及精神價值的強調。
人人都是齊白石/毛筆課堂/展覽現場(圖片來源: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中國】寧夏博物館:4月3日,寧夏博物館將在騰訊直播帶領觀眾在線觀看展覽「紅旗漫捲——寧夏革命文物陳列」。該展覽分為「星星之火,寧夏早期革命運動」「紅星照耀,紅軍長徵在寧夏」「共赴國難,寧夏的抗日活動」「崢嶸歲月,寧夏的解放」「日新月異,寧夏的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五個主題,展出文物160餘件,照片260多張,時間跨度從1925年至1958年,旨在向觀眾呈現出內容完整、層次分明的寧夏革命史。
「走進紅旗漫捲 讓出新故事照亮前行路」直播活動宣傳海報(圖片來源:寧夏博物館)
【中國】福建博物院:4月1日,騰訊新聞聯合福建博物院,向全球網友展示來自海上絲綢之路的悠久歷史,分享由吳志躍院長帶來的精彩故事。在本次直播雲賞中,吳志躍院長帶領觀眾欣賞包括波斯孔雀藍釉陶瓶、建陽窯黑釉醬斑碗等在內的多件福建博物院鎮館之寶。目前,該直播回放可在騰訊新聞中觀看。
建陽窯黑釉醬斑碗/福建博物院藏(圖片來源:福建博物院)
【中國】長沙博物館:由於疫情影響,原定於3月29日結束的「千年夢華——中國歷代枕文物特展」閉展時間順延至5月5日。該展展出了127件南越王博物館珍藏枕文物及5件長沙博物館藏長沙窯瓷枕,時間跨越西漢到近代各個階段,頗具時代意義和代表性。展覽以瓷枕為主體,將枕的歷史、形制、裝飾和技藝向觀眾娓娓道來,講述那些湮沒已久的關於枕的記憶和文化。
「千年夢華——中國歷代枕文物特展」展覽海報(圖片來源:長沙博物館)
·行業發布 /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新修訂的《陝西省延安革命舊址保護條例》5月1日起施行】 3月25日,《陝西省延安革命舊址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陝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並將於202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原《延安革命遺址保護條例》於2001年公布實施,為全國首部就革命文物的專門立法。《條例》實施以來延安市革命舊址保存狀況明顯改善,政府保護革命文物責任意識和群眾參與革命文物保護意識明顯提高,革命文物在資政育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凸顯。新修訂的《條例》共5章40條,修訂的重點內容主要體現在擴大保護對象範圍、補齊保護管理短板、突出利用傳承等方面。《條例》還對禁止行為、修繕原則、規劃編制、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了修訂。
【重慶積極推進重大文博項目建設】為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文博系統緊扣文旅融合發展,加強與四川文博系統溝通對接,共同開展成渝地區文物保護利用改革戰略合作,認真研究儲備了一批打基礎、增後勁、利長遠的文博重大項目。這批文博重大項目堅持以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為導向,以國家部委和重慶市委、市政府關心關注的項目為重點,策劃重慶市域內博物館建設、成渝自然類博物館協同發展、川渝石窟保護研究與數字展示中心、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品質提升、紅巖公園等項目。同時,重慶文博系統還將與四川文博系統籤訂《成渝地區文物保護利用改革戰略合作協議》,力促形成成渝地區文物保護利用的全方位協作。
博物館日報聯繫郵箱:
museumdaily@iartmuseum.org
《新華·博物館日報》欄目由新華網客戶端、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和《藝術博物館》雜誌聯合出品,目前分為「熱點新聞」「展覽資訊」「行業發布」三大板塊,致力於打造全球博物館信息的權威發布平臺。國內新聞主要面向公眾讀者,以提供博物館界熱點新聞、文化藝術領域動態和重要展覽資訊等內容為主,同時發布行業新政策、新動向。國際新聞主要集中發布全球博物館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側重於服務文化管理者和博物館從業人員。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