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7月12日凌晨四點,在前一天於昆明青雲街大興坡遇刺的民盟中央執行委員,七君子之一李公樸搶救無效去世,整個昆明沉浸在悲哀和憤怒之中,7月15日,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同為民盟中央執行委員的著名學者聞一多發表著名的《最後一次講演》,他以:「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結束演講,居然在當天下午也遇刺身亡,這樣居然在五日之間,兩位民盟領導接連被害,輿論譁然,這就是著名的「李聞血案」。
很多歷史學者在回顧國共內戰時,認為李聞血案對國民黨產生的不利影響,不亞於金圓券的發行失敗和平津戰役,它讓國民黨失去重要的中間階層的支持,削弱了國民黨的基本盤,甚至美國許多重要學府的著名教授也聯名抗議,主張幹涉中國內政,斷絕了對中國的軍事援助。
今天我們講講李聞血案,這個案件其實從龍雲被蔣介石軟禁就已經埋下來,龍雲是雲南的軍閥,作為地方勢力一直忌憚被中央軍吞併,1941年龍雲擔任昆明行營主任,明令不許中央軍進入昆明市內,不許中央系統的憲兵、警察在市區執行任務,這樣昆明在國統區成為了著名的「民主熱土」,抗戰時中國各牛掰大學幾乎都被日軍佔了,這些學生和教授們為了不當亡國奴,很多千裡迢迢來到昆明,並在昆明辦起了西南聯合大學,龍雲對這些知識分子非常客氣,採取不幹涉學生的言論和自由,中國任何一個地方只要言論稍一自由,就立刻出現大量批評政府貪汙、腐敗和無能的聲音,當然蔣介石在抗戰中的確存在這些問題而且很糟糕,國民黨反對黨派的報紙比如中共《新華日報》與民盟機關報《民主周刊》在昆明公開發售,據說龍雲秘密加入了民盟,學生上街流行,龍雲只是勸導了事,不開槍不鎮壓,這些在抗戰時沒有問題,但一旦內戰,為避免大後方起火,蔣介石必須控制雲南。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蔣介石以接受日軍裝備為誘餌,誘使滇軍主力兩個軍開赴越南受降,到9月底,龍雲在昆明的正規武裝僅有2個步兵師和1個憲兵團,此時中央軍在昆明部署兩個精銳軍,其中包括「五大主力之一」的邱清泉第五軍,10月3日,杜聿明率部把駐防滇軍包圍繳械,龍雲雖然僥倖脫險逃入五華山,但杜聿明已經控制昆明全境,龍雲被迫接收蔣介石任命飛往重慶,被軟禁三年。
蔣介石終於拿到了雲南,這樣昆明城裡的學生和教授們就開始遭殃了,杜聿明北上東北後,昆明被關麟徵和李宗黃控制,關麟徵是抗日名將任雲南警備司令,李宗黃是雲南省代主席,他們做事都比較簡單,在他們眼裡,誰敢批評政府批評領袖,就是敵人,必須鎮壓!!
1945年12月1日,大批國民黨特務和軍人開始圍攻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等校,毒打學生和教師,並向學生集中的地方投擲手榴彈,炸死西南聯大學生潘琰、李魯連,昆華工校學生張華昌,南菁中學青年教師於再等4人,重傷29人,輕傷30多人,造成震驚中外的「一二一」昆明慘案,這個慘案關麟徵和李宗黃很快公開承認對慘案負責,最神奇的是雲南警備總司令關麟徵在記者招待會上公開叫囂「學生有遊行的自由,軍人有開槍的自由」,而「一二一」慘案中的學生其實沒有上街遊行,是關總司令派兵到學校扔手榴彈的。
關麟徵因為此事被調任,第2年居然升任為黃埔軍校第二任校長,第一任蔣介石,關麟徵是黃埔生中升任黃埔校長的第一人,這樣就讓新雲南警備司令繼任者霍揆彰,也忍不住建功討好的衝動了,李聞血案的幕後主謀就是這個霍揆彰。
李公樸去世的7月12日,中央社昆明分社發布了消息,在重慶的中央社總社到13日對全國發表,當時只是發布了李公樸被刺的時間、地點和事件的經過,並沒有對暗殺的原因等問題進行專題探討,7月15日聞一多被殺時也是如此,而相反的時,延安的報紙做了專題解剖,標題直接指向蔣介石,說蔣介石加緊了法西斯恐怖等等,其實蔣介石在李聞血案後,第一反應是下令緝拿兇手,調查真相。
7月17日,蔣介石第一次在日記中提到了「李聞血案」,他這些寫道:昆明連出暗殺案二起,先李公樸,次及聞一多,皆為共黨外圍之民主同盟中黨酋,應特加注意,徹究其兇手,以免共匪作汙陷之宣傳。最可恥者,以此案出後,在昆之民盟酋首八人皆逃至美國領事館,求其保護,此等智識分子而且皆為大學有名之教授,其求生辱國,寡廉鮮恥。平時自誇所謂不畏死者,而其畏死至此,書生學者毫無骨格乃如此也,可痛!
在蔣的日記中,我們發現蔣並不對李聞二人遇害表示同情,只是想儘快查兇手,怕中共藉此事誣陷,還怒罵這些有名的教授民盟成員行為非常可恥,平時居然自誇不怕死,遇到此事居然跑到美國領事館避難,屬於毫無骨格,其實蔣介石說的沒錯,自宋朝官本位後,中國的知識分子基本如此,越是大的知識分子越是如此。
抗戰結束後,民盟成為了除國民黨、共產黨之外的第三方重要力量,他們儘管沒有武裝,但成員多是李公樸、聞一多、費孝通、潘光旦、羅隆基等著名知識分子,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這些知識分子的政治主張是反內戰的,這樣在蔣介石眼裡,民盟就是一群「侮辱黨國,甘為共匪奴屬「的黨派,他曾經提到過「中共蓄意叛亂,民盟甘心從亂,對於該等奸黨分子,必要時可以便宜處置。」
但是蔣介石並沒有直接下達刺殺李聞的命令,李聞血案發生後,沈醉的《軍統內幕》是這樣記載的:「蔣介石從廬山打長途電話到南京責問毛人鳳的時候,毛人鳳也回答不出是什麼人幹的,只能說是他沒有叫人幹這件事。」,說明蔣介石並不知道此事,於是蔣介石急電召全國警察總署署長唐縱赴廬山,命令他去昆明調查此案。
按照沈醉的說法,霍揆彰殺李聞是為了雲南省主席這個位置,霍揆彰黃埔一期是蔣的嫡系,在1946年5月,他召集手下,擬定了一個針對李公樸、聞一多、張奚若、潘光旦、羅隆基、費孝通等十多人的暗殺名單。
於是李聞血案發生了,李公樸的確是被暗殺的,而聞一多更像被「明殺」,李公樸被刺是晚上十點多,地點在偏僻小巷,而且中槍部位是後腰,聲音很小,所以他同行夫人張曼筠看到李公樸倒地後才發現傷口,而聞一多遇刺是在大街,而且光天化日,附近200米就是雲南省警備總司令部,還有兩個派出所,用的20響連發的小型盒子槍,撤退時連彈殼也沒有撿回,非常囂張。
當時的民盟主席是張瀾,李公樸和聞一多是民盟中央執行委員,李公樸此前一直是社會活動家,1936年因為呼籲停止內戰聯合抗日被逮捕,成為了著名的「七君子」,1946年2月10日在重慶的「較場口血案」中,李公樸也是總指揮,但相對七君子的李公樸而言,聞一多的留美經歷、詩人學者身份,以及他的自由主義者形象,他的遇刺對國民黨的打擊更大。
國人震驚了,憤怒的抗議席捲全國,毛澤東、朱德分别致電李公樸、聞一多的家屬,對兩位先生的遇害表示沉痛哀悼。延安各界舉行了反內戰、反特務大會,朱德在大會上講話,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堅決反對國民黨的法西斯內戰政策和特務政策。在南京,周恩來提出強烈抗議,強烈要求國民政府嚴懲兇手、安葬死者、取消特務機關等。
奉命去昆明查案的唐縱7月23日飛抵昆明,此時軍統雲南站已經查出了李聞血案的來龍去脈,主謀就是霍揆彰,這樣唐縱就找霍揆彰面談,霍死不認帳,此時霍揆彰正在自導自演賊喊捉賊的把戲,他抓了龍雲幕僚楊立德,施以酷刑,楊立德被屈打成招,然後霍揆彰向記者宣布,李聞血案的謀殺者是龍雲的兒子龍繩曾,目的就在於嫁禍政府,但嫁禍謊言不久被揭穿,到了7月25日,霍揆彰趕到廬山,還在忽悠蔣介石,此時蔣已經從唐縱那裡了解了所有案情,蔣大發雷霆大罵霍揆彰是瘋子,他在那天日記這樣寫到:「晚課後召見霍揆章(彰),彼猶呈其假造人證與共供,其幼稚荒謬極矣。乃面加斥責,並明告其所部之所為,且指出其行刺之人名。」
在那幾天,蔣介石几乎天天在日記裡罵霍揆彰,從「幼稚」開始,到「無知」、「荒謬」、「無智無識」,一直到「愚蠢顢頇」,但他並沒有懲罰霍揆彰,而是想著如何善後李聞血案,此時血案已經震驚了華盛頓,美國認為國民黨是「破壞民主自由的罪惡分子」,杜魯門總統還為此寫了封「措詞嚴厲」的信函給蔣,7月30日,馬歇爾與蔣見面,明確了提到李聞血案比國共內戰更讓美國不爽,說明在美國眼裡,內戰造成的絕大多數中國民眾死亡原不如幾個高級知識分子被殺,同時「對華軍援」法案在美國眾議院沒有通過,這對準備全面內戰的蔣介石是重要的打擊,這一天,蔣介石在日記罵霍揆彰升級為「罪孽無窮」。
面對美國的警告,蔣介石派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去處理李聞血案,顧祝同將雲南省警備總司令部參與李聞血案有關行動人員拘捕,並要求他們「挺身做烈士」,最後特務營連長湯時亮、排長李文山等站出了,為了撇清責任,採用了李聞兩案分開處置的方式,刺殺李公樸變成了政治事件,而刺殺聞一多變成了,由於聞一多的演講侮辱領袖,導致他們大受刺激,一怒之下殺了聞。
8月15日,聞一多被刺一案在昆明第一次公開開庭,8月25日,第二次公開開庭,判決結果:兇犯湯時亮、李文山處死刑,楊立德與本案無關交保開釋,警備總司令霍揆彰革職。
本來顧祝同想找兩名死囚犯來替代湯、李受刑,但被蔣介石否決了,所以是真槍斃這兩位,聞一多案從此被炮製為下級軍官「義憤殺人」的偶然事件,而李公樸案一直被冷處理,1976年,原粵漢鐵路管理局警務處長程一鳴,他當時曾被派往昆明協助唐縱偵破李聞血案,出版了他的回憶錄,正式解密了李聞慘案調查以及如何進行善後處理的過程。
所以李聞血案不是蔣介石直接授意製造的,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蔣當時對民盟的反內戰的確是非常不滿意,所以關麟徵製造了「一二一」慘案,霍揆彰製造了李聞血案,霍揆彰甚至事後還認為他是沒有選對時機,幹得太早一點了,如果晚一點幹相反是有功的,1947年霍揆彰又被推選為國大代表,並獲得了第十六綏靖區司令官的任命。
美國在1946年正式實行對華武器禁運,這裡肯定有李聞血案的因素,蔣介石於8月30日得知美國對華武器禁運,顧慮之下他同意重啟與中共談判,但中共要求國軍在中原撤回到1月13日的位置、在東北則撤到6月7日的位置,這對蔣介石來講無異於漫天要價,雙方已經無法談下去,而1946年10月傅作義部大敗聶榮臻部,攻取華北重鎮張家口,這給了國民黨很大的鼓舞,於是蔣介石認為沒有美援也能打敗中共,11月國民黨拋開共產黨和民盟,與青年黨、民主社會黨召開國民大會,通過了不考慮中共和民盟要求的新憲法,國共雙方和談可能性已為零。
1947年1月馬歇爾回到美國,結束他調停中國內戰的任務並發表了個人聲明,認為他的調停失敗是因為國民黨和共產黨對對方都有著「幾乎無法解除的懷疑」,這兩黨都是由極端分子操縱的,國民黨是「破壞民主自由的罪惡分子」,共產黨是「頑固的共產主義分子」,而有意思的是,馬歇爾認為,中國的中間力量特別是年輕人會轉向共產主義思想。
應該是李聞血案、鎮壓國統區內的罷工罷課等這些運動,讓馬歇爾對南京國民政府失望不已,而中共在延安的一些做法,讓他欣賞不已,認為延安才是中國的希望。(完)
2018年8月1日起,以「歷史上的今天」某個歷史事件來讀史,以文明的視角,分享出自己的觀點和思考,計劃用一年時間,到2019年7月31日為止,這就是O2OPark史鑑!
O2OPark史鑑聚焦在文明的視角,為組織提供一些確定性的思考來應對目前這個不確定性的變化,沒有專業歷史文獻考證,只有場景式的思考和邏輯,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在動蕩不安的當今世界,唯有歷史能使我們面對生活而不感到膽戰心驚。
不史鑑,怎懂自身之渺小;不史鑑,怎知生命之精彩;不史鑑,怎辨世界之紛擾;不史鑑,怎開文明之慧眼。
限於某些不可抗因素,不是每日的O2OPark史鑑都可以登載的,喜歡史鑑的朋友可以購買O2OPark史鑑每月合集電子版,每本合集30元錢。
O2OPark史鑑前11本電子版已經整理完畢,165萬字左右。
請加我微信zhangbo_o2o,用微信紅包方式只需購買1本電子版,就加入O2OPark史鑑群,定期在群裡和線下進行史鑑的不同主題分享。
—— 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