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果醬君寫了一期譚維維新歌《小娟(化名)》,引發了諸多讀者共鳴。
世界變化,時代變遷,為社會之進步而歌,譚維維好樣的。
這段時間,我為大家安利過不少寶藏歌手:竇靖童、梁博、曾軼可、譚維維...
他們用內核精神,傳遞自我態度以及對生活的愛。
相較於滿大街爛俗的情歌而言,他們格格不入,又熠熠生輝。
今天再為大家安利一首新歌《子期》,作者是阿肆。
乍然提到這位民謠唱作人,可能有人感到陌生。
可她的歌曲《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致姍姍來遲的你》想必許多人都聽過。
今天剛發的新歌改變了我對她以往看法,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為當下社會現象發聲。
譚維維之後,慶幸還能看到這麼勇敢的歌手。
1
新歌的名字,取自「伯牙子期」典故。
伯牙擅談古琴,但只有子期能真正聽懂他的琴聲。
阿肆以第一視角,期盼真正懂她的「子期」。
僅從開頭的幾句歌詞,便不難看出歌曲主題——網絡暴力。
「關於我怎麼想,人們其實並不在意,來得快,去得也快。」
最近有個網絡新詞叫,社會性死亡。
它主要指,在公眾面前丟人丟到家,已經無地自容了。
社會性死亡背後的推手,是網絡暴力。
前段時間,清華學姐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一位清華女生,未經事實調查,就擅自把同校學弟的身份信息公布於網上。
並給學弟扣上了天大的冤屈帽子,性騷擾。
後來真相曝光,性騷擾子虛烏有,可學弟失去的名譽,再也回不來了。
歌詞這樣寫著:「被人們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亂世浮生誰是讀者誰是魯迅。」
當全世界的指責都砸向你時,再多的解釋在他們看來都是掩飾。
阿肆輕柔、舒緩的嗓音,把受網暴侵害人們的心聲慢慢道出。
整首歌不算複雜,簡易旋律、一把吉他、直白的歌詞,簡簡單單,充滿力量。
歌最後部分,也有阿肆真摯的祝福:「冷言冷語,終將過去。我將毅然前行,再也無所畏懼。」
真相有大白的一天,你我也終將行走在路上。
網暴事件不算少,上到成名的歌手、藝人,下到普通上班族,學生黨。
2018年,四川女醫生與兩個未成年人發生衝突遭「人肉」,不堪壓力的她於五天後服藥自殺。
2020年,杭州一女生被快遞超市老闆偷拍造謠成「寂寞少婦」,目前已被單位勸退,原定的婚期也被迫中止。
....
阿肆聚焦於這些社會事件,寫以成歌,為受傷的人提供一個休憩地。
2
《子期》我聽了一整天,它確實刷新了我對阿肆的定義。
記憶中的阿肆,擅長寫小清新歌曲,尤其擅長捕捉小女生的細微心理活動。
她有很多歌,都曾傳唱於街頭巷尾的咖啡館、書店、餐廳。
成名曲《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是一首悲喜結合的小情歌。
一位等不到喜歡男孩子來的女孩,只能坐在人民廣場靠吃炸雞來緩解傷痛。
《有女朋友別忘了請我吃飯》曾被誤解成綠茶之歌,仔細聽完才能體會其中辛酸。
歌中女生跟喜歡的男孩處成了兄弟,明白無法在一起後,最後的奢望是吃一頓飯。
有女朋友別忘了請我吃飯阿肆 - 預謀邂逅
與林宥嘉合唱的《致姍姍來遲的你》,真實還原了女生對愛情嚮往的狀態。
一個人也不會孤獨,最重要的是明白你會來。
作為一位很有才氣的創作人,阿肆讓愛而不得的遺憾刻畫的淋漓盡致。
她的歌沒有大悲大喜,即使像《子期》這樣揭露社會現狀的歌,你也不會感到壓抑、沉重。
少女感、有靈性、古怪,成了她重要的標籤。
已過而立之年的阿肆,褪去了少女時期的青春、懵懂。
不再憧憬愛情的她,慢慢從社會、人性中尋找創作靈感。
這是她音樂的一小步,卻是她人生的一大步。
3
阿肆生於魔都上海,地道的南方女孩。
沒有什麼勵志故事,也沒有什麼悲慘經歷。
只是高中的某天,第一次摸到吉他,便喜歡上了音樂。
大學是工商管理專業,與音樂毫無關係。
非科班出身的她,最初寫歌時,只敢在網上發布。
那時候她給自己取了個網名叫「放肆的肆」,大概有放肆做夢的意義。
《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意外走紅那會,她還是國有企業的一個小員工。
單位裡沒人知道她會寫歌,只是經常討論「小王怎麼又請假了」。
如今阿肆憑藉一首首優質的歌曲,拿下一座座獎盃,在民謠圈有了立足之地。
她的歌裡能聽到生活的煙火氣,也能聽到一個普通人的悲喜哀樂,沒有矯揉做作、無病呻吟,坦然且歡快。
聽完總有直觸心靈的悸動,心頭的煩惱仿佛瞬間煙消雲散。
這次新歌給我們帶來驚喜與感動, 也同樣並存。
邁向「新」的階段,期待這位炸雞少女今後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