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就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

2021-02-12 虎嗅APP

新周刊

如何向精神病院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你很可能無法證明。因為在精神病鑑定、治療都缺乏專業性和第三方監督的情況下,試圖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任何說法和努力,都有可能被認定為精神病症狀之一。

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馮小剛推出了一部賀歲片叫《沒完沒了》,片名仿佛是對弗朗西斯•福山的回應。

電影中有一個特別內涵的橋段:韓冬把老闆阮大偉擺了一道,阮大偉正氣到爆炸的時候,韓冬給精神病院打電話喊來了幾個醫生。

劉威飾演的精神科醫生看到阮大偉情緒激動,對手下解釋:「看見沒有,這就是典型的狂躁型患者,不犯病的時候跟好人一樣。」

不管阮大偉怎麼辯白「我是好人」,醫生拿電棍把阮大偉電暈,準備強行帶走。要不是其他人及時趕來,阮大偉就妥妥地被精神病了。

現實中一位河南大學生劉剛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01 精神病為何成了「帽子病」

據新京報報導,劉剛在2015年7月被學校老師強制扭送到了精神病院,並且在裡面待了134天,劉剛稱自己在醫院裡經歷了被灌藥、電擊治療、毆打等痛苦的「治療」過程。

出院後,劉剛隨即起訴學校和精神病醫院。為此,劉剛也找了第三方河南科技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作精神鑑定,結論是——劉剛「不是精神病」。

那劉剛是以什麼理由被送進精神病院的?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劉剛入院記錄除了「性格孤僻」之外其他項都正常,而二審中被告的辯護重點是劉剛的「行為異常」。

僅僅有這些「症狀」顯然不能強行收治,關鍵在於,醫院取得了劉母的籤字同意。但劉母表示:「那裡的人說如果不住院就不能開證明,兒子也上不了學,稀裡糊塗就籤了。」

按照國內精神病院的收治程序,「自願治療」需要得到病人或近親家屬的同意,而「非自願治療」則需要證明病人已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了傷害才可以強制收治。

換言之,如果家屬確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了字,或者是出於某種家庭糾紛而故意籤字,一個正常人完全有可能被當成精神病送進醫院,即使他本人清清楚楚地表示反對。

更糟糕的是,正如《沒完沒了》中所示,情緒激動地大喊「我沒病」,很有可能會被當成一種精神病症狀。

在澎湃新聞的採訪中,劉剛回憶,他從入院就跟院方說自己沒病,還嘗試著用各種方式和外界聯繫,但他沒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陷入了一個怪圈:有病的人都會說自己沒病,反過來要是乖乖接受治療,又證明了有病。

所以也就有了那個荒謬的笑話:在精神病鑑定、治療都缺乏專業性和第三方監督的情況下,試圖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任何說法和努力,都有可能被認定為精神病症狀之一。

1973年,羅森漢恩實驗讓8個正常人假裝有幻聽,去精神科掛號就診,結果有7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1人被診斷為躁鬱症,全部送院治療。

當他們要求出院,向醫生表明自己已經痊癒時,卻被醫生認為是「妄想症」加劇。而他們在醫院中的一切行為,包括聊天、做筆記等,也被當做病情發展記錄到了病歷裡。

02 精神病院是門好生意 

精神病院,這個常常被作為所在地都市傳說主角的地方,卻面臨某種短缺。南方周末曾報導,一項國際性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有超過1億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有92%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沒有接受治療」。

另一個統計數字更大——2億,來自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截至2017年底,全國13.9008億人口中精神障礙患者達2億4326萬4千人,總患病率高達17.5%;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1600萬人,發病率超過1%,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增長。

數量龐大的精神病患群體,加上我國超過2000多個縣級市都沒有精神病專科醫院,一方面說明了醫療資源的短板,另一方面也給了一些人「施展」的機會。

2015年,溫州一家精神病院以「首支精神病醫院概念股」名義在港股上市。2017年底,該醫院衝擊A股IPO,其招股書上顯示該院擁有10家分院,常年入住率達到了95.73%,而毛利率為38%,接近三甲綜合醫院的毛利率水平。

2016年,這家醫院的營業收入達到了4億元人民幣,2017年上半年就入帳3個億。財務表現很搶眼,但由於社會辦醫與公立醫院合作的管理模式得不到證監會信任,這家精神病院未能如願在A股上市。

雖然這家醫院是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且招股書顯示醫保賠付比例達到了90%左右,但由於精神疾病需要長期住院護理,住院治療費依然價格不菲。

其招股書上顯示,2015年有一位患者的治療費用達到了42.5萬元,2014年至2017年花費超過29萬元的患者有8位。而2016年有超過1000位住院病人花費10萬-20萬元,佔住院收入的比重為44.46%。

比如根據東方今報報導,該案例中的劉剛入院半個月,劉母就收到了醫院工作人員的電話,聲稱劉剛患有精神分裂症,需要進行ECT電休克治療,但「這個比較貴」,徵求劉母同意。而劉剛表示,早在醫院給劉母打電話之前,醫生就對他進行過電擊治療。

據了解,目前電休克療法有兩種:一種是ECT,被治療者接受電擊時會全身抽搐,還有個別患者會出現骨折、牙齒斷裂的副作用;還有一種是MECT,讓被治療者在麻醉睡眠狀態接受電擊,因此不會發生抽搐,也不會對身體造成物理性傷害。

顯然,MECT比ECT更貴,目前做一次MECT的費用大約為300元—400元,一個療程大概需要做6到12次。至於劉剛被迫接受的ECT治療,到底收了多少錢才算「比較貴」,暫時還沒有得到披露。

倒是在劉剛向媒體的講述中,說到了出院前夕,院方還要求他結清剩餘的治療費用,這再次和《沒完沒了》的情節不謀而合。

03 精神病也是座圍城

通過劉剛的種種經歷,我們可能得出一個令人無奈的結論:一個人如果被認為是「精神病」,他的任何行為都有可能被認定為發病症狀。這是否會使得精神病成為一條輕而易舉限制一個人自由的捷徑呢?

不過事情總有兩面性,用高中思想品德課本上的話說,精神病也是一把「雙刃劍」:既然精神病人可以因為這項病症,避開某些法律責任,甚至還有可能獲得社會體諒,所以在有些時刻,「精神病」就搖身一變成了刑案中的一種辯護策略,甚至一些碰瓷黨也學會了這一招,自恃有精神病而橫行街頭。

精神病又儼然成了一座圍城:有人千方百計證明無病,有人則千方百計證明有病。

2015年,南京一輛寶馬轎車高速闖過紅燈,撞上另一輛轎車側面,造成兩人死亡、一人受傷、多車受損,肇事者棄車逃逸。

後來,警方抓獲肇事者,相關機構出具一份鑑定,聲稱其「患有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引發輿論譁然。

後來,隨著類似的案例一再出現,「別惹我,我有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也成為流行語,用來調侃借病避罪的行為。

目前,劉剛的案子還在審理中。不想病的「被精神病」,沒「被精神病」的卻想得病,一個硬幣的兩面都是讓人不寒而慄的故事。

讓有病的人得到治療,讓沒病的人別被「誤診」,不讓別有用心的人把精神病當成擋箭牌、搖錢樹。怎樣處理好精神病的問題,恰恰是考驗社會安全感的難點與痛點。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虎Cares 

一件護住你的上半身,共同抵禦資本寒冬

比抱著羊駝還溫暖且有趣的重磅「職場殺焦帽衫」

五款在售,👇戳小程序開搶👇👇

相關焦點

  • 自言自語是精神病嗎?還有其他哪些症狀是我們不知道的?
    現代生活節奏快,人們或多或少都會可能有一些心理疾病,這也就是人人都是神經病的概念,不過大多數心理疾病並不會表現出嚴重的問題,也就得不到重視,更不會有人認為自己是精神病的狀態,但是病理反應卻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自言自語就是其中一種。
  • 天津精神病醫院:焦慮症是精神病嗎
    天津精神病醫院:焦慮症是精神病嗎 時間:2020-12-08 11:36 天津聖安醫院 天津精神病醫院:焦慮症是精神病嗎?焦慮症是一種神經症,並不是精神病,精神病與神經症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無論是在症狀還是在嚴重程度上都是有區別的,焦慮症是精神病嗎?
  • 老年性精神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核心提示:精神病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了,相信大家也都相當熟悉了,這種疾病不僅僅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很多老年人也經常受到精神病的困擾,尤其是一些空巢老人,那麼老年性精神病的症狀有哪些呢?1、幻想症狀專家指出:患者出現的幻覺中以幻聽為多,患者聽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對她講話,或聽到一些人議論她。
  • 女人精神病的初期症狀通常有什麼
    女人精神病的初期症狀通常有什麼 時間:2020-08-13 09:04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康復科 女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來說會更差一些,如果面對重壓、挫折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精神病的問題,在患病早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或者服用一些藥物進行治療。
  • 精神病早期症狀有哪些?小心這些因素導致精神病
    精神病在如今的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這是一種影響人的情緒、思維以及意志行為的疾病,可以在任何年齡發病。患病者往往會有多種異常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僅對患者自己,而且對身邊的人都有一定的影響。那麼在早期,這種疾病會表現出哪些症狀呢?
  • 長沙精神病醫院: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
    長沙精神病醫院: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 時間:2020-12-08 11:06 長沙精神病醫院 長沙精神病醫院: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精神病和神經病並不是同一種疾病,有的人將兩者混為一談。精神病是指嚴重的心理障礙,而神經病是指神經系統發生的疾病。
  • 老年人孤獨感與精神病症狀加劇有關
    巴伊蘭大學和海法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將老年人中基於COVID-19的孤獨感,與暴露於創傷後焦慮、抑鬱和創傷症狀升高的精神症狀聯繫在一起。該發現最近發表在《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誌》上。該研究的重點是老年人,這是人群中COVID-19健康併發症風險較高的人群,由於這種風險,與其他年齡組相比,他們可能仍處於較嚴格的自我隔離狀態。
  • 抑鬱症:神經病≠精神病
    是不是有哪裡不太對勁?你有沒有想過,精神病和神經病是一回事兒嗎?當然不一樣!有一個關於神經病和精神病的梗:一頭摔倒在地上,摔了個半身不遂,這是摔出了神經病。一頭摔倒在地上,伸展開四肢開始爬行,把自己當成了壁虎,這是精神病。
  • 點滴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假如很不幸你被當成精神病被逮進了精神病院,你有什麼辦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呢?一名叫格雷‧貝克的記者去義大利採訪了三個特殊的人物。事情是這樣的︰一名負責運送精神病人的司機因為疏忽,中途讓三名患者逃掉了。  格雷‧貝克關心的不是這個故事,他想了解的是,這三個人是 通過什麼方式證明自己,從而成功走出精神病院的。  下面是他對甲的採訪︰  格︰當你被關進精神病院時,你想了些什麼辦法來解救自己呢?  甲︰我想,要想走出去,首先得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  格︰你是怎樣證明的?
  • 智障,神經病,精神病和遺傳的關係
    這個是相對,但不是絕對的百分百。這個是基因突變問題,先天遺傳,後天無法改變的。智障會伴隨神經症或者精神病嗎?這個不清楚,就我以前做過的智障青少年的經驗來看,他們也會存在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但沒有發展到出現症狀。
  • 精神病,不僅是種疾病
    在文明的時代裡,肯定沒有人想要「被精神病」。但曾幾何時,我們的古人中有不少是主動精神病的,甚至還發明了一個專門的詞叫「佯狂」,也就是假裝精神病。而今人「被精神病」,則是因為惹了禍。精神病在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劇情裡都能擔任主角,肯定是因為它有著超越普通疾病的特殊功用。美劇《黑松鎮》裡,男主角發現鎮子裡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每當他要查清所發現的異常時,醫生總是說你精神異常產生幻覺了,該吃藥了。這有點像《雷雨》裡的繁漪,每當她試圖反抗時,一家之主周樸園就逼著她吃藥。
  • 民間傳說中的「中邪」是不是精神病?
    首先我們來理解一下中邪,在許多中醫書籍中有著關於中邪的描寫,其中是這麼解釋的,人中邪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會直接導致生理磁場的混亂,生理磁場混亂可能聽起來有些複雜,可以理解為內分泌失調,差不多一個道理,就是說身體裡面出現錯亂,出現這種情況之後,面色會出現青色,稍微有些發黑,如果出現面色出現青黑的情況,可以再試一下自己的脈搏,氣息會有些混亂,只要出現這種情況,那一定是已經中邪了
  • 假如你被抓進精神病院,如何用三句話來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讓一個正常人來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究竟有多難?曾經有人在論壇提出了一個"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問題,80%的回覆都是直接說"我不是神經病",而只有20%左右的回覆是通過準確地說出某項科學結論證明自己不是一個精神病。但是,科學結論就能證明一個人真的不是精神病嗎?
  • 「精神病」發作的人,會看到怎樣的幻覺?
    我和我哥講述了這段奇怪經歷,他跟我解釋說我遇到的那些事物並沒有任何反常:聽到的音樂、閃爍的街燈等等,都沒什麼問題。只是我的思想出了問題——賦予一切以意義,並把一切與自己聯繫起來。接下來的日子,我無法完全擺脫自己形成的幻覺;另一方面,我又害怕自己的理智隨時再次消失。
  • 怎麼判斷你沒有精神病?我說你是你信麼!
    那怎麼確定一個人不是精神病患者?精神類疾病表現確定精神類疾病患者主要看的是在外表現,比如有沒有認知障礙,情感障礙,視覺和聽覺障礙,是否出現幻聽,幻視等異於普通人的大腦思維,並且給正常生活形成困擾或者威脅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這些在外表現。
  • 精神病前兆有哪些症狀?合肥長淮中醫醫院精神科專家告訴你
    精神病前兆有哪些症狀?合肥長淮中醫醫院精神科專家告訴你 時間:2021-01-05 15:39:45 合肥治療精神心理疾病醫院 精神病前兆有哪些症狀?合肥長淮中醫醫院精神科專家告訴你,換者會出現認知功能的下降、注意力下降、記憶力下降,原來學習成績比較好,突然學習成績開始下降,有的時候會出現睡眠節律的紊亂,原來睡眠規律,突然出現失眠或者說日間睡覺、夜間清醒等。除了認知功能、睡眠節律的紊亂,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神經衰弱的症狀或出現情感的症狀等,所以精神疾病要在早期時預判,及時的發現患者的前期症狀,進而得到及時的治療,避免疾病進一步加重。
  • 如何確定精神病是否復發?這9點徵兆很重要!
    精神病,一種很嚴重的疾病,先不說其治療過程中需要人們多長時間和耐心,單是其具有復發的可能性就讓很多人感覺到無奈和絕望。所以如何確定精神病復發的徵兆對於正經歷或已經經歷過的精神病患者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下面就看下預防精神病復發要了解哪些徵兆吧!
  • 精神病診斷難題:想證明自己沒病要先承認自己有病?
    你或許曾經聽過一個笑話,一個正常人被當做精神病,被關起來,他反覆強調自己沒病,但卻被一句話堵住嘴:沒有一個精神病會承認自己有病。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到底該說有病還是沒病呢?實際上,這並不只是個笑話,真實的事件確實發生過。
  • 雖然是精神病但是沒關係
    雖然原因是主要是因為他的八塊腹肌,但是這部新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主要聚焦的還是精神病患者人群。 各自困苦,彼此治癒這部劇典型的韓劇風格,男女主角都是外形養眼,人設又相當苦逼。這讓文康泰對哥哥,對周圍的朋友同事都很包容溫暖,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永遠選擇忽視和忍耐,時間長了
  • 向精神病學習?我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許多人質疑這本書,認為哪兒有這麼多完美的精神病者來給你講故事。而且他們說的量子物理、生物進化等知識也被專業人士瞧不上,有這功夫,還不如去讀讀《七堂極簡物理課》和《萬物起源》呢。 但剛讀完那會兒,我確實還挺困惑的,當然不是被震碎三觀的那種,而是不解他們講故事時的態度和感染力。他們哪兒來的那麼強大的冷靜和自信?